理论教育 国内外经验借鉴: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与新兴装备制造

国内外经验借鉴: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与新兴装备制造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国内外经验借鉴一、国外经验借鉴世界老牌工业国家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历程,都有其辛酸的兴衰史,对装备制造进行再次振兴,不仅是我国辽宁装备制造业面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1.美国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经验借鉴百年来美国能够保持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综合国力全面增强,成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引起世界瞩目。

国内外经验借鉴: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与新兴装备制造

第三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

一、国外经验借鉴

世界老牌工业国家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历程,都有其辛酸的兴衰史,对装备制造进行再次振兴,不仅是我国辽宁装备制造业面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国装备制造业结构的演变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但因各自的起点不同,内外部经济以及非经济条件各异,其显现过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欧美等先行工业国、日本等追赶型后发工业国及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发展模式都各有其特点。

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这些世界著名的装备制造业发达的国家,都经历过痛苦的改造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整个产业链被分割成细小的“片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协调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经营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纵向一体化”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分包制”。当前,美、日、德、法是世界上装备制造业最发达的几个国家,其制造业竞争力是最强的。这几个国家在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都注重科技进步与先进管理思想,经营的全球化战略,企业内外的信息化、网络化,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先进的科技创新能力及管理人才的培养都大大提高了它们的制造业水平。

1.美国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经验借鉴

百年来美国能够保持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综合国力全面增强,成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引起世界瞩目。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真正动力,比较公认的观点是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美国保持技术的先进性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制胜之道,进而夺取国际市场,使制造业走向全球。以市场和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最快的速度开发新产品,以最好的产品投入市场,以求得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

美国的装备制造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其本国的中西部一带,通常是指美国的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密歇根州、俄亥俄州以及宾夕法尼亚州等地区。这里有着多少年来令世界瞩目的汽车城底特律、钢都匹兹堡及以前的重工业城市克利夫兰和芝加哥。随着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急剧下降,这些地区曾经走了下坡路。但是,在政府、企业和社区等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地区的装备制造业企业经历了艰苦的振兴过程,最终摆脱了衰败走上了复兴之路。在这当中除了政府在税收教育就业培训方面提供较大投入外,这一地区企业的经济结构调整、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努力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和技术发展等多种因素,都对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装备制造业有优势的地区和城市,则通过企业改造和结构性调整,使其优势进一步得到提升,通过集中生产、技术改造、分工细化、提高生产率、产品升级和不断推出新产品等措施,不但保持了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地位,而且带动更大范围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1)优良的发展模式

美国装备制造业是典型的工业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其发展同其他发达国家工业发展模式大致相同。作为工业发达国家,由于长期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及一流的研究开发力量,美国总是能够率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由于装备制造业中新产品的应用总是能不断简化老产品的操作流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帮助用户提高其综合竞争力,为用户赚取更多的利益,因而国内市场上对新产品的产生总是有着巨大的需求。同时,由于国内的规模生产又使得产品的成本下降,能够为更广大的客户所接受。因而,国内市场的开拓得以顺利进行,将其称之为新产品的“导入期”。当产品在美国国内销售上升的同时,美国开始向后发工业国家(如日本)出口产品,并逐渐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随着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美国在生产技术上的优势逐渐丧失,原先的进口国,即后发工业国,也开始能够生产同类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者逐渐增多。为了维持在国外市场上的销售份额,美国开始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向后发工业国输出资本和技术,进行就地生产和销售。随着产品到了标准化期,国外的生产成本大大下降,产品开始逆向进口到美国,而美国逐步放弃或减少该产品的生产,转向开发研制新的更高级的产品,并开始新一轮的“生产—出口—进口”发展模式。

(2)税负方面的减免

为了促进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制定了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开发力度的优惠政策。美国国会1981年通过《经济复兴税法》对高新技术开发研究作出如下规定:纳税人可把发生的与贸易或商业活动有关的研究或试验支出直接作为可扣除费用予以抵扣,而不必作为计提折旧的资本支出;凡是当年研究与开发支出超过前三年的研究与发展支出平均值的,其增加部分给予25%的税收抵免,该项抵免可以向前转回3年,向后结转15年;企业向高等院校和以研究工作为目的的非营利机构捐赠的科研新仪器、设备等,可作为慈善捐赠支出,在计税时予以扣除。1986年,美国国会又通过对该法的修正案,将25%的税收抵免减至20%。据专家测算,这两次减免税额相当于增加14亿美元的投资,至少可创办2800家小型或350家大型高新技术企业。

(3)采取混合型战略

美国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在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时,降低了外部交易成本,但带来了内部摩擦和反应速度迟缓等一系列问题。美国认识到在市场变化加快、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单个企业仅仅依靠自己内部资源的整合已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界掀起了一股“横向一体化”浪潮,其基本思想是:企业应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并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分工,进行优势互补以获得集体竞争优势,提高整体竞争力,达到双赢的效果。提高设备折旧率以加速装备制造业企业收回投资,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这对于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与推动产业进步有着极大影响。国外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一般为10年左右,年折旧率约为11%~12%,对于企业更新设备和采用新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美国政府规定,对装备制造业产业研究开发用仪器设备实行快速折旧。美国还以加速折旧作为政府对私人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巨额补贴的一种方法,以此来促进对装备制造业产业的投资。

(4)有力的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之一,其作用首先体现在政府对某些重点行业发展的直接支持和刺激。由于政府是市场中最大的消费者,政府订货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政府通过对某些商品的示范性采购,对这些行业的发展起到一种导向作用。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政府采购市场留给本国企业。美国利用政府采购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市场,促进了这些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例如,美国政府为了扶持飞机制造电信电子等行业的发展,直接向这些行业进行大量采购。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这些行业大公司一半以上的业务来自政府采购,从而直接支持了这些高科技行业的迅速发展。又如,1952年美国政府采购占当年宇航产品的92%;1980年仍占80%;1955年政府采购占半导体市场份额的33%;1977年仍占12%;1954年政府是计算机产品的统一购买者,1962年仍占50%左右。政府采购又往往与实施价格鼓励政策联系在一起,例如在某些领域,政府为了支持装备制造业产品的研究开发,有时会对某些产品实行高价收购的办法,对单位成本为43美元的产品,政府可以出100美元的价格去采购,以补偿该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并鼓励新的研究开发。

(5)健全国家创新体系

长期以来,美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健全的、有效运行的国家创新体系,并将创新体系从功能上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体系,将知识创新体系定义为创造知识以及掌握和使用知识的人才,将技术创新体系定义为创造产品和服务的部门。从结构上将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咨询与中介机构划分为创新执行机构,将国家技术标准、数据库、信息网络、大型科研设施、图书馆等划分为创新基础设施,将人才、知识、专利、信息、自然资源和资金等划分为创新资源,将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统称为创新环境,将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定义为国际互动,采取了对创新体系中的所有组成部分进行建设的一揽子战略,从而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知识和技术创新的补充力量。据统计,在美国,企业从事全国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的比例分别为85%和70%左右,提供的资金分别为70%和55%左右。大学在从事教育与培训的同时,承担着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任务。国家实验室和国立研究所主要承担与国家使命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关键的竞争潜技术开发。联邦政府一直是基础性研究的主要支持者,将科学研究开发投入列入公共支出,主要由联邦承担,各州投入的经费总和只及联邦的4%左右。

(6)建立研究型大学

支持和引导研究型大学发展,是“二战”后美国政府的一贯立场,其方法主要是通过政策扶持和经费倾斜进行引导。联邦政府在经费资助方面“寻找杰出,不管它在何处”的原则刺激了研究型大学,而研究型大学的高度自主办学使其能适应市场需要,自由择校和人才自由流动制度使相当多的教育资金和优秀人才流向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将教育与科研密切结合,所发挥的作用从以下数据即可见其一斑:1993年以来美国共有25人获诺贝尔奖,其中23人来自研究型大学。20世纪90年代,仅占全国大学总数3%的研究型大学授予了全国近1/3的学士学位、近40%的硕士学位和80%的博士学位。研究型大学已成为美国知识创新的前沿阵地、高科技人才的宝库和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力量,且其产生的效应也将是持续的,对发展装备制造业作用明显。

(7)传统产业的信息化

美国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子信息技术在生产工艺及流程方面的改进。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概念,80年代初美国商务部组建了CIMS技术传播中心,1985年,在CIMS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有麦道飞机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西屋公司和英格索尔公司等。机床工业通过更新设备,采用计算机控制机床,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1990年数控机床占全部机床的产值达到43%。在90年代初,美国政府将CIMS列为影响国家经济命运和地位的22项关键技术和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6项关键技术之一。并在90年代提出的并行工程、精益生产、敏捷制造、产品数据管理的概念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日趋完善与发展,到1997年,美国实施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企业达10万家。二是电子信息技术在管理方面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生产中的信息获取、存储、处理、传输等创造了条件,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成为可能,并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60年代出现了物料管理信息系统、70年代融进财务管理形成闭环物料管理信息系统、80年代融进生产计划管理形成制造资源计划系统。到80年代美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较为普遍,例如通用汽车公司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网络将分布在49个州的65个销售部门、11个州的18个产品仓库和21个州的40个制造部门全部连接起来,利用计算机网络使工厂分布在全国,降低了管理、库存、运输、分销等费用。90年代发展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使之走向金融、商业及教育等行业。到90年代后期美国大部分大公司如思科、GE等,全面实施了ERP系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8)互联网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的出现及电子商务使装备制造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得到了统一,它使得企业的内部资源可以及时对市场做出反应,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和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实现了融合,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从2000年开始,互联网的发展开始步入全球化扩张阶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ERP系统又扩展了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实现了生产和商品流通模式的变革。目前供应链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美国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美国企业网络应用已达到较高水平,其生产、管理、经营被有机地连在一起,将原材料购买到产品销售的所有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了有机的整合,进一步确立了美国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装备制造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在电子商务方面,到1998年,有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90%以上的大企业已借助互联网广泛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到2000年美国所有大企业都已实现了电子商务。

2.日本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经验借鉴

日本作为赶超型后发工业国的代表,其装备制造业经历了从不发达到发达的全过程,日本的传统装备制造业与其现代技术集约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印证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对于传统的装备制造业,日本走出了一条“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雁行形态发展模式。首先,从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领先进行某种装备制造业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作为后发工业国的日本由于工业起步较晚,且国内市场上生产技术、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条件尚不具备,因而无法自己生产该产品,而不得不依赖进口。此时国内市场最初是由进口产品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或“导入期”发展阶段。其次,随着日本装备制造业起飞条件的逐步满足以及生产技术、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条件的日趋成熟,日本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后已经具备了自行生产的可能性,通过产品的国产化以替代进口来满足国内市场上扩大了的需求,从而推动了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日本的工业化进程。这种以国内生产来替代进口的阶段称为“进口替代”阶段。在国内需求结构与国内重工业化进程的相互作用下,随着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和规模经济的逐步形成,并在已经具备比较成本优势的前提下,产品得以出口国外。与此相对应,即可形成以这类出口产品为支柱的新型出口结构和生产结构。这是日本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的第三个阶段。

20世纪初,日本利用本土的煤炭资源、水资源,以及从中国进口的铁矿石,建立了与装备制造业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产业。“二战”中,日本经济受到了重创。“二战”之后,由于日本的倾斜生产方式,加上朝鲜战争时期,美军从日本大量采购物资所带来的“特需经济”,再次带动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20世纪60 和70年代,日本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装备制造得到了良好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本土资源枯竭、国际市场资源成本过高,以及本国人口高龄化问题严重,日本的装备制造业再次受到了重创。为了振兴本国的装备制造业,日本政府、企业采取了大量有力的政策措施。

(1)推进新型发展模式

对于现代技术集约型装备制造业,如发展数控机床及其加工中心等微电子机械装备制造业。日本走出了一条“同时开发发展模式”的新路子。“同时开发发展模式”是像日本这种后发工业国在对工业先行国的赶超已经接近尾声时,为使本国高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以保证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而采取的一种发展模式,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后发工业国在发展技术集约型产业中采取的一种主要模式。随着技术集约化的发展,各国产业的基础在不断更新,产业结构面临着一场大的变革。在这种形势下,世界范围内的技术竞争日益激烈,各工业发达国家不肯轻易转让和出口本国高技术。同时,各国都把未来经济发展的希望寄托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上,技术已经成为一国的“经济生命线”。为了抢占技术“制高点”,加速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以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各国都竞相投入巨额资金开发高技术产品和建立高技术产业。结果导致日本在这些技术的开发和产业的建立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大致是同期进行的。由于两者基本上处于相同水平,这类产业的产品出口较少,今后也不会有太大的增长。虽然出口随着技术基础的建立和巩固将有所增加,但产品、技术的开发和产业的建立主要还是根据本国产业的特点展开的。

(2)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为了发展科学技术,日本通过并颁布了《科学技术基本法》,该法开宗明义说明旨在提高日本的科学技术水平。根据日本《科学技术基本法》,政府每五年制定一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通过基本计划的实施,增加对R&D的投入,提高日本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之间建立更为协调的平衡关系。基本计划明确指出,要“构建新R&D体系”,以使科技更有效地与经济及更广泛的日本社会相联系。重要的政策措施还包括:在国立研究机构和国立大学引入人员任用任期制,通过改变知识产权的有关条款和放宽国立大学研究人员的兼职限制等举措促进产学合作,改变传统的资助模式加大竞争性经费的比例,引入严格、系统的评价程序,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研究经费的分配。2001~2005财年日本政府的R&D投入继续增长,五年间共投入24兆日元。除了增加投入之外,基本计划的主要目标有六个方面:确定政府R&D投入的战略方向,营造R&D的竞争环境,提高人才的流动性,改进R&D评价体系,通过促进官、产、学结合加强对研究结果的应用,以及促进科技界与社会的交流。该基本计划在科研体制改革方面最重要的举措有两项:一是大幅度提高竞争性科研经费,进一步扩大研究人员对研究课题选择和经费使用的自主性,同时改进评价活动,建立最大限度发挥科研人员创造力的评价制度;二是允许为竞争性研究课题匹配30%的间接经费,由获得竞争性经费的研究人员所在机构统一管理,提高获得竞争性经费人员所在机构的科研能力,同时促进科研机构之间的竞争。这样,20世纪70~80年代,日本已从50~60年代的技术引进依赖型转向了转移促进型和技术发展型,并在装备制造业领域进一步发挥其技术优势,不仅大大提高了本国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其经济强国的地位继续加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日趋加大。

(3)实施连贯性的政策

日本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在实施政策法规方面采取连贯性极强的政策法规,统一配置各种资源,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尽快恢复被污染的自然环境,为新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通过改善自身的环境,日本企业积累了先进的环境技术,并培育出了一批拥有先进环保技术的装备制造业。在垃圾处理技术方面,在资源循环利用、变废弃物为另一产业的原材料,建设零排放的循环型社会方面,日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日本政府还进一步确定了在21世纪初期完成各种工程,例如建立研究学院、发展各种港口、建设机场和高速公路。经过多年建设,日本的电力、供水、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齐全,这为发展装备制造业奠定了基础。在新兴装备制造业地区,突破了关税法、建筑基准法、港湾法以及大学设置基准等法律和法令的部分限制,为了提高港口的竞争力,港口海关实现24小时通关,降低了通关费用。日本政府为了发展新兴装备制造业,在一些地区设立了保税区,允许土地租赁,为企业提供廉价的土地,降低了新办企业的初期费用。促进产业界和学校开展共同研究,减少了对国有设施使用的限制,以及采取了降低电力供应的门槛等多种政策,为创设新产业和新企业创造了更优惠的条件。其中,日本老工业城市之一北九州市与环绕着黄海的日本下关市、中国的大连市和青岛市、韩国的仁川市和釜山市共同发起成立“东亚(环黄海)城市会议”,以后又有中国的天津市和烟台市、韩国的蔚山市加入,希望共同发展。

(4)推进信息技术应用

日本装备制造业在引进计算机系统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其中1953年日本丰田汽车提出了及时制造概念,1961年在全公司推广,70年代初日本企业大力推广丰田公司的经验。80年代末,日本装备制造业协会等制定了CIMS研究、发展计划和CIMS计划。日本企业采取引进、消化、吸收的策略,走自己的信息化道路,使日本成为世界上运用CIMS最成功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后,电子信息技术开始在企业管理方面进行应用,到90年代初日本办公自动化就进入成熟阶段,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一体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90年代以前主要是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使企业内部业务更加快速、合理,90年代则趋向战略信息系统(SIS),其目的在于支持企业取得战略上的竞争优势。日本装备制造业的企业十分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大中型以上的制造企业基本都拥有信息处理中心和信息库。

(5)尽量减免各种税负

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促进基础技术开发税制》、《增加试验研究费税额扣除制度》等税收政策支持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进而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政策规定:对于购置用于基础技术开发的资金全部免征7%的税金。后来又规定对以下项目免征10%的税金,尖端电子、高性能机器人、新材料、生物工程等的研究经费,及相应的机械设备和建筑物。日本政府还创设了“电子计算机购置损失准备制度”。该制度规定,日本计算机厂商可以从销售额中提取10%作为准备金,以弥补万一的损失。尽管如此,通产省还要求国会对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实行全面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从1985年起,日本政府每年减少税收1000亿日元,以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日本政府制定了《重要技术研究开发费补助金制度》,对能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技术研究开发提供补助金,一般项目政府补贴可达一半。

(6)政企科研三家结合

日本政府、企业和科研部门三方联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设促进新兴装备制造的发展。日本政府出面组织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完善道路和住宅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从事高技术领域研究的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以及各种研究机构集中到一个园区内,相互合作,共同利用新校舍内的设施和科研设备,将大学的研究成果和企业的开发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型的复合型大学区,以促使科研成果能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3.欧洲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经验借鉴

(1)法国

几个世纪以来,北加来海峡地区一直是法国工业化的先驱,如今这里是法国北部主要的产业转型地区。20世纪下半叶,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法国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的深入,这个地区的装备制造业遭遇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为了使本国装备制造业更好地发展,法国在北加来海峡地区实行“无税特区”,即到这两个地区投资办厂创造就业机会者,除3年内免征地方税、公司税和所得税外,还免征劳工税、各种社会杂税的分摊。法国于1983年制定了“高新技术开发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规定凡是研究与开发投资比上年增加的企业,经批准可以免缴相当于研究与开发投资增加额的25%的企业所得税,后来这一比例又提高到50%。公司出让技术取得的技术转让收入,若符合规定条件,则作为长期资本利得,按19%税率征税,否则实行33.33%的标准税率。个人的技术转让所得也视同长期资本利得,按16%的低税率征税。1999年法国政府对信贷进行了改革与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可以享受研究税信贷,其额度等于当年的研究开发费用减去前两年研究开发费用的平均值所得差的50%。1999年研究税信贷总额达到30亿法郎,有7000家企业享受了该项优惠。

(2)德国

德国的装备制造业以精良的工艺著称,认为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是在世界制造业市场的立足之本,基于这一认识,德国装备制造业近年来的发展突出表现出了劳动生产组织突出以人为本的精神,产品制造过程遵循循环经济原则和产品研究、开发、制造过程网络化等三大特点。实施制造企业生产专业化战略,提倡竞争企业之间、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在产品早期开发阶段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通过中小企业之间的全面合作,提高德国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的总体竞争实力。其中的代表就是鲁尔工业区。

鲁尔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欧洲最大的经济区。1966年,鲁尔工业区成立了专门机构,对矿区用地进行评估处理,以让其重新使用,土地在经过消毒等处理后便成为新的工业用地、绿地或者居民区。在转型过程中,原来单一产业结构的企业也逐渐演变成了很多产业的企业,许多企业是通过不同类型的企业兼并或合并方式完成的。在原来开煤炭和炼钢的地方,新的大型工业企业如化学、汽车、机械制造、信息通信技术以及环保等企业建立起来了。在欧盟以及德国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下,鲁尔工业区几乎所有城市都建有技术开发中心。产业的现代化转型需要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为了适应这种转型,从1961年开始,鲁尔工业区的城市如波鸿、多特蒙德、埃森等陆续建起大学。鲁尔区重视技术的市场化,这里有一个从技术到市场应用转化的体系,所有大学和研究所都有“技术转化中心”,以帮助企业把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尤其是那些资金不雄厚的中小企业,从这些转化中心获得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二、国内经验借鉴

以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工业大省(市)为龙头的长江和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已经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增长的重要地区。它们在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经验值得辽宁省发展装备制造业借鉴。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工程、政府的宏观调控等是这些省市在发展装备制造业过程中的共同做法。而像重庆、四川的老工业基地在振兴本地区的装备制造业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1.培育支柱产业

所谓支柱产业或是龙头企业,或是拳头产品,或是有较高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或是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为了培育支柱产业,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有意识地将国有优良资产向支柱产业、优势行业重点企业集中,形成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上海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了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培育。经过多年的努力,汽车、通信设备、电站设备、钢铁、石油化工、家用电器六大支柱产业,信息、生物工程和医药、新材料三大高科技产业已经建立起来。这些装备制造业基地也都十分注重大公司总部迁入,不仅给大公司带来更多的信息、商机和利益,同时还能够为大公司提供管理其外地生产企业的便利,在上海,不仅国内的大公司总部不断迁入,跨国公司的亚洲总部也有不少到了浦东。(www.daowen.com)

2.辐射经济区域

这些装备制造业的基地不是直辖市,就是省会城市,历史上就是区域性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上海还是远东地区的国际经济中心。这些城市都有大小不同的商品集散功能和服务功能,工业、商贸、金融、证券、航运等也较为发达。作为行政区,这些城市都有明确的边界,但作为经济中心,这些城市则没有明确的边界,它的活动不受行政边界的限制。这些经济中心的辐射范围,由其经济实力的强弱来决定。以成都为例,它的辐射范围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成都所属的19个区县,约1000万人。这一区域的GDP总量约占四川的1/30。第二个层次是以成都为中心的成都经济圈,这个区域的GDP占四川的44%。它的地位相当于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对四川全省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带动作用。第三个层次是长江上游经济圈,它是跨省市的经济区。这个经济区城市密集,经济实力强大,具有辐射长江上游广大地区的能力。第四个层次是西南地区。西南包括西藏,成都对四川、西藏、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3.建设基础设施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些城市围绕改造旧城市、建设现代化城市的目标,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取得很大成效。同时,发挥了土地级差地租的效应,主城区居住、商业、办公等混杂现象大为改观,商务区、居民小区、大学区、工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城市功能分工区已基本形成。城市公共交通、通信、广播、电视、水、电、气、下水道等市政建设和服务社会化有了很大改善。

4.采用正确战略

浙江省推行综合性战略,形成整体化思路推行综合性发展战略,将各个方面的战略规划和步骤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各种资源得到综合性、协调性的优化配置。同时,政府组织制定了现代装备制造业物流发展战略,通过创新发展战略、整合发展战略、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而形成供应链优势,借助现代物流业为装备制造业发展保驾护航。江苏省认识到企业组织结构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虚拟化,竞争不是主要的手段,而合作、融合、整体功能的最优化则是发展原则。其企业的组织结构从封闭的、自我完善型的结构变为开放的、以有效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相互依存型结构。在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坚持重效益、低能耗,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为装备制造业“大进大出”提供配套条件。重庆、成都、上海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集中度很高。依托这些科研机构建立起来的高新区,不仅成为了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开发和培育新产业的重要基地,而且还普遍建立了孵化器式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回国人员、博士创业园。1978年在成都和重庆开展以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为突破口的企业改革,1981年在重庆试点确立老工业基地为区域经济中心,进行中心城市综合改革,都取得了成功。成都和重庆一方面通过改革来实现体制转型,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建成区域经济中心;另一方面,以创新精神进行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业。

5.进行科学管理

上海市注重协同作战原则,政府带头开发了异地支持制造协同平台、上海制造热线网站等,为中小企业的设计开发、在线诊断、企业管理等提供服务。促进政府部门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包括信息的传递、示范工程的推广、经验的分享等。同时利用其科技、人才、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重点承接世界装备制造业转移,通过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形成上海新一轮发展的竞争优势。上海的装备制造业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上海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国有资本、私营资本、外国资本、港澳台资本、本企业职工的资本、社会公众资本都可以参与,把投资主体从一元变成多元,董事会的成员由一个同一利益单位的代表变成多个不同利益单位的代表,企业的决策就可以实现民主化和科学化,不受政府干预,经营者对所有股东负责,受所有股东监督,上市公司还要对股民负责,受股民监督。上海的比例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44%,非国有工业占56%,非公有工业为46%。

三、相关启示

从总体上讲,国内外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做法是有借鉴意义的,但必须考虑到我们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应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努力开拓自己的新路,结合我们自己的情况加快振兴辽宁装备制造业。

1.加强政府统一规划

把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振兴纳入国家统一计划,研究制定优惠的财政、金融、税收和产业政策加强实施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行为,组织协调好振兴辽宁新兴装备制造业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由地方政府主持有关部门参加,共同组建专门权威的领导机构。促使辽宁装备制造业在资金方面得到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并专款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完善,为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扫清障碍,奠定基础。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应对装备制造业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和企业所需信贷资金予以协调和贴息优惠,研究制定切实的优惠的金融与税收政策,为接续和替代产业与产品的开发开辟资金筹集主渠道。地方政府要改善辽宁省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培训失业人员,转变政府职能,为外来投资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及早出台对辽宁装备制造业在土地等资源使用、外贸、工商管理、职业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改善经济的大环境。

在振兴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领导作用,特别是地方政府的作用,周密规划、分步实施,并注意政策的连续性。在美国振兴装备制造业时,州级政府起了核心作用。辽宁省振兴装备制造业,也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领导作用。政府通过国家大型项目、重点项目的扶持,在相关产业政策上的倾斜,对企业技术能力的不断成长与快速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弥补企业自身无法改变的许多不足。研究表明,作为复杂产品系统代表的装备制造产品,政府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将产生重要影响。

沈鼓正是利用国家重大项目,实现了其产品的市场化,在获得首家客户认同的基础上,逐渐地扩大市场份额,并最终获得产业内的竞争优势。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不断克服技术能力成长过程中的“瓶颈”,通过自主研发与技术集成相结合的策略,在相关领域迅速提高技术能力,从而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具备了较强的市场影响力。任何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的成长和重大科技产品创新,都需要有一个实践的历练过程。一项技术从研发到成熟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和积累。主要占用国家资金或以国有资本控股的重大工程,不仅仅是其项目本身的功能,一定要承担起促进相关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任务。因而,政府系统应该在WTO的框架下,通过相关的产业政策、项目招标规则以及政府采购等方式,在为企业创造市场机会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技术能力成长。

2.加快企业信息改造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装备制造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在发展初期,需要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略步骤。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英国,虽然在具体做法上有所区别,但是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都做出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加快企业信息化的进程。政府有意识地去营造利用技术扩散的环境,同时在必要的一些领域进行相关的支持研究工作,如加大国家对信息技术基础领域的研究。以政府行为推动信息产业的扩散。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重新审视了它的技术政策立足点,从战略的高度推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企业及社会成员能充分享受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所带来的好处。自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及日本都开放了本国的电信市场,引入了竞争,加快了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技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应用,从根本上来讲都是企业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而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企业行为,所以推进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最终动力来自于企业自身对信息化的需求,这也是各国企业信息化的共同特点。但是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当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的时候,制约我国推进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主要阻力来自于企业自身缺乏推进信息化的动力。因为企业信息化的成功推进是建设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础,而创新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的风险,当企业仍处于政企不分,权责不清,激励与约束难以到位,在市场经济体制所必需的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建立之前,企业创新缺乏基本动力,企业的信息化就很难推进。

这更要求将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于企业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提升制造企业的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应变力和竞争力。辽宁应本着创造制造业信息化环境、推动制造业信息化战略的方针,努力营造符合制造业信息化特点的组织、服务、技术支持、项目建设体系。适应供应链管理的需要,对企业组织做出相应改变。引进和培养供应链管理人才。选择适合的伙伴,形成真正的战略联盟关系。建立健全先进的信息系统,使用高水平供应链管理软件,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外包加强竞争优势。制造业物流的发展必须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进行政府对物流发展做出规划和提出实施原则,以指导行业的发展。同时,制定必要的政策法规对物流进行监控、协调和管理。21世纪制造业面临着有限资源与日益增长的环保压力的挑战,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全球已达成共识,绿色制造的出现要求制造业企业充分意识到在取得自身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效益。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减少直至消除对资源的浪费及对环境的破坏。

企业的信息化要实施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计算机集成制造、电子商务以及OA办公自动化系统,首先要进行业务重组,改变传统的企业组织及管理模式。企业信息化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所以要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就必须把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结合起来。我国企业的管理机制、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与西方先进的市场经济管理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企业的信息化首先是一次管理模式的创新,这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为加速信息化进程,日本大力发展光纤通信,虽起步比较晚,但进展快,已在部分地区实现光纤到户。目前,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传输速度慢,使用费用高,致使许多网络应用无法开展,直接阻碍了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进程。因此,推动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网络建设要先行。要加大在网络建设领域的投入,消除垄断,引入竞争,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作用,调动各方面资金,加快高速信息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范围,降低使用费用。要加快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尽快实现高速信息网与企业的互联互通。目前,导致我国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信息化知识,对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层次的信息化知识宣传、培训和推广。特别是要加大对中小企业、落后地区的企业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信息化知识培训力度,增加这类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和知识,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日本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建设的经验表明,企业对网络的应用水平,不仅与网络基础设施有关,还与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信息服务的水平密切相关。

在美国,联邦政府一直是基础性研究的主要支持者,政府应不断加大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通过政府科技投资的导向,引导和吸引企业、社会、金融机构等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从各国推进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的进程来看,企业的信息化与信息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两个不同侧面,但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改造及企业的信息化与各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强大的信息产业是推动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力量,所以美国、日本、英国政府在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过程中,一方面加快了信息技术的扩散,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推进本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及技术进步。中国在用信息技术改造制造业、推进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国外的技术及产品,但是我国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对于推进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仍是至关重要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信息产业制造业的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信息产品生产基地。但是,在信息产业的核心领域,如集成电路和软件方面,中国无论在研发或产业化方面仍很难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而集成电路和软件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产业有着极强的渗透性和扩散性,信息产业核心领域内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滞后,它不仅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也必然影响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及信息技术扩散。所以要以集成电路和软件的研发及产业化为突破口,加快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这将是实现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持续、稳健发展的关键。

3.促进科技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重要标志。作为企业蕴藏的内在潜力,技术能力通过一系列的研发活动,以开发出能够实现市场价值的新产品得以体现的。装备产品是典型的复杂产品系统。以复杂产品系统理论为基础,进行有关装备产品创新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探寻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规律、提炼企业技术能力成长路径。美国、欧盟、日本的装备制造业之所以可以高速发展,都得益于它们本国所制定的科技创新政策。一直以来,它们都在致力于建设一个健全的、有效运行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而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科技创新研究,比发达国家整整晚了40年,到目前为止,我国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但这还远远不够,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而且科技创新政策的配套措施不健全,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因此,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尽快构建我国的科技创新政策对我们来说是当务之急。

装备制造业产品具有技术构成复杂,产品批量小,制造过程复杂,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国外学者在研究航空发动机、通信设备等装备产品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产品系统的概念,复杂产品系统被定义为高成本、技术密集的产品、系统、网络或建筑,“复杂”表现在定制元件数量、知识技能的跨度和新技术的应用程度等方面。装备制造业产品是资本品,不同程度上具备复杂产品系统的特征,其创新管理与大规模制造的消费品有明显差异,针对装备制造业产品的创新理论将有助于企业提高创新绩效,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首先,复杂产品系统包含大量定制的元件、子系统,及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的控制单元,这些元素按照层次结构组成整个系统,定制元件或子系统的数量越多,产品结构越复杂。因此,装备制造业产品创新过程中系统设计非常重要,系统设计由系统供应商来完成,它负责将元件和子系统整合到产品结构中。

从产品构成的角度可以将产品知识分为三类:一是属于不同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元件知识;二是建构知识,是将元件连接起来构成整个系统的知识;三是系统知识,即关于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反馈的知识。完成系统设计需要具备产品的建构和系统知识,深入了解较宽范围的元件知识,才能有效集成大量复杂的、定制的元件和子系统。其次,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组织是以项目为基础的组织,该组织是由系统供应商、子系统或元件供应商、用户、专业服务供应商等多方组成的网络,系统供应商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是复杂产品创新的关键所在。在装备制造业产品创新过程中,单个企业难以完成全部任务,需要系统供应商、用户、元件和子系统供应商,技术标准的制定者等多方面合作。

4.应用市场经济手段

政府的援助措施毕竟是外因,而企业本身则是衰退产业调整与装备制造业振兴的内因。美、日、法、德等在振兴装备制造业时,不是政府单方面的功劳,其中企业起了主导性作用。因而,振兴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当务之急是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宏观宽松、微观有活力的经济机制,把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与传统产业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政府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调整并不是说要限制和取缔市场机制的发挥,相反,美、日、法、德对装备制造业的振兴都比较重视采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作用的发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来达到预期目的。这实际上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吸引投资的一种手段,它的效果也优于直接向装备制造业企业提供财政补贴或国家直接对装备制造业投资建立大型国有企业。因为直接的补贴容易使其产生惰性,而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所做出的投资选择会比较有效地利用本地区的资源,更好地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面临着两个挑战:一是技术体系的迅速膨胀,使得可供选择的技术范围迅速扩大;二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加速,这客观上要求企业将技术可能性和市场需求高效地联系起来。如果仅靠企业自身的技术资源,将愈发难以应对不断膨胀的技术体系以及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因而,这就要求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在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善于充分利用一切可以获得的外部技术资源实现企业的技术能力成长。沈、大机床无一不是充分利用外部技术,并使之与企业已有技术有效结合,从而获得了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如今,我国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着在开放环境下进行创新的局面,融入全球的技术网络对于技术水平总体落后的辽宁装备制造企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可以快速地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如果一味地相信技术市场的支持作用又会使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失去自主创新的能力,在相关领域受控于人,进而影响辽宁的产业安全。因此,在利用外部技术资源的过程中,企业最为重要的即是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构建产品概念的基础上,以我为主,合理地借鉴选择可以利用的技术为产品的整体设计提供重要支持,有效克服企业的技术“瓶颈”,实现企业技术能力的不断成长。

5.增大产业升级投入

发达国家制造业之所以有很强的竞争力,与其相当规模的科学研发投入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没有技术的进步,装备制造业水平不可能提高。在中国现在所处的阶段,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远远不够,政府必须承担更多的研究与开发开支。随着企业最终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真正主体,技术改造最终也将从当前的政府主导型过渡到企业自主型。政府在指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同时,主要任务是帮助企业自身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增大产业升级投入是辽宁装备制造业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技术引进、模仿创新、技术合作、国际并购、技术集成、独立研发等方式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定的竞争环境下为辽宁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但是,企业技术能力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并不是仅仅通过采用某种方式就可以实现的,它是一个前后关联的、相互影响的一系列过程的集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国际市场的日益变化,现阶段的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更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有效途径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而且企业技术能力成长方式的选择,必须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及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套能力。技术能力成长的实质是企业在已有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合理规划进而实现突破的过程。如果脱离了企业的原有技术水平,选择不恰当的途径,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企业稀缺资源,甚至影响企业已有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地位。

6.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市场经济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配套。这些法律、法规应成为辽宁装备制造业加快振兴的基础性保障条件。新兴产业的兴起及新技术的扩散带来了一些新的法律、认证及标准化体系问题,例如企业的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实现电子商务,以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协调与统一,它需要社会能及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及标准体系去规范。从实践上来看,美国、日本及英国等其他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极大地推进信息技术的扩散及企业的信息化。但是,由于我们的工业化滞后及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使得我们在推进企业信息化方面面临着许多法律及标准化问题,这些“瓶颈”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尤其是在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

7.促进产、学、研相结合

我们应该加大对教育和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使产、学、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为振兴辽宁新兴装备制造业作出贡献。日本政府通过的“官产学研”结合,加快了对研究结果的应用,促进了科技界与社会的交流,这一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近些年来,我国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从总的方面看,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还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以松散型为主,我们还应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多种模式,促进产业界、学术研究机构更加紧密联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促进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高校等科研单位和产业界之间的流动,推动知识的传播和技术成果转化。以比利时和瑞典为代表的欧盟诸多成员国都设定了类似的政策支持,研究人员在大学研究机构和公司之间流动。合同制的研究项目、科研成果转化创办企业、一次性的技术成果转化、短期的职位安排和企业资助博士培养项目等,已经成为欧盟促进人员流动、知识传播的措施。

无论美国、欧盟、日本,还是其他发达国家,重视人才与教育是它们一贯的原则,从它们所制定的有关人才政策及对教育、人才培养的投入,足以说明这一点。由于科技创新活动从研究开发到实现技术应用及至产业化,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相当复杂的过程,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美国是世界上实行人才战略最为成功的国家,它一直是各国优秀人才聚集之地。我国要加快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水平,首先要树立科技创新“以人为本”的观念,积极支持和培养优秀人才,只有拥有了人才这一战略资源,才能把握科技创新的主动权。

欧盟国家在产学研合作的领域做了很多努力,出台的政策包括促进产业界、学术研究单位研究和培训的联系,扶持大学创办的公司发展,促进大学和公立研究机构科研成果的转化,开展示范项目,学术界和工业界联合研究项目和奖励计划等。在德国,有一系列的计划和项目促进产学研的合作,扶持大学创办的企业,支持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联合研发项目。芬兰、西班牙、英国、荷兰、葡萄牙等国家都大力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联合研究项目,视其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8.改善资金融通环境

振兴辽宁装备制造业中的民营部分,改进信贷管理运行机制,强化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意识势在必行。改革银行的贷款审批程序和信息获取渠道,形成适合民营经济贷款要求的运作机制和政策方针,同时尝试设立为民营经济贷款的专门部门,专门负责解决民营经济的信贷问题。部分企业在申请贷款时往往贪多求大,大额贷款在使用中一般都分期、分批到位,不仅延长了资金的在途时间,也使部分贷款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这样不仅造成资金的浪费,而且人为地增加了利息支出。企业进行筹资决策的目的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筹借信贷资金是要支付利息的,所以企业应选择贷款利息低于企业经营利润率的贷款。大额贷款在使用中一般都是分期分批到位,不仅延长了资金的在途时间,也使部分贷款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这样不仅造成资金的浪费,而且人为地增加了利息支出。为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不能盲目地扩大借入资金量,而应使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保持适当的比例,使企业始终保持一定的偿付能力和良好的财务状况。所以企业申请的贷款数量要与生产经营的需求相对应,也可以采取小数额、多批量的策略,以减轻企业的利息负担。

9.确立企业长远战略

辽宁装备制造企业因其自身不同的企业特点、资源特征、竞争环境等因素,导致它们在确定发展战略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与手段,符合辽宁装备制造企业现阶段技术能力成长的有效战略,有助于切实地选择采取相关措施,实现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装备制造领域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因而装备制造企业的振兴和发展,需要企业战略的长期支持。装备制造业是投资大、关联度高的产业,且装备制造产品技术构成复杂,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所达到的技术水平。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切合实际地进行相关技术的选择与开发,也将极大地影响企业技术能力成长所能达到的高度。

在企业长期战略的支持下,企业在相关方面可以进行合理规划,充分调动企业一切资源向相关领域进行倾斜,保证产品创新、技术能力成长的连续性。辽宁装备制造企业的战略选择,不仅影响到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而且影响到促进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相关措施实施的连续性。装备制造企业必须培养建构与系统层次的能力,即系统开发能力的地位愈加凸显。长期以来,技术引进对中国企业技术能力成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技术引进使企业局限于特定产品系统下的改进和模仿,企业缺乏经历概念设计、系统设计的机会,难以发展系统开发能力。装备制造企业要培养系统开发能力,必须掌握产品的系统和建构知识,这需要其主导整个产品开发过程,而企业只有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才能经历产品创新的全过程,为了提高系统开发能力,要求装备制造企业具有主导产品开发流程,包括产品构思、系统设计、详细设计、工艺设计、样品试制和测试等阶段的经历,通过大量的具体工作企业可以对产品开发流程和相关知识有全局的、整体的认识,使企业的技术学习具有更强的导向性。

10.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欧盟的知识产权政策是欧盟创新领域的政策制定重点,在欧盟层次上的政策目标是协调各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促进创新。进行对软件产品的专利保护的立法工作,转变专利局的职能,专利局要担负起促进专利信息传播和促进专利申请利用的角色,要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比利时的地方政府推行了超过传统专利保护的政策,允许法人单位代表员工申请专利权,降低专利申请费用,允许在线申请专利,报销大学从地方政府资助的项目中获得的专利的申请费用,企业如果购买专利研发还能够得到贷款和税收的优惠。在专利的拥有权上,欧盟国家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德国和瑞典已经立法允许大学、研究机构获得原来只属于研究人员的专利申请权,促进专利的申请和开发应用。欧盟各国还竞相设立了互联网站,提供专利保护和申请的在线服务。

纵观经济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历程,我们应理性地思考,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它们的成功与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和借鉴。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加经济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激励机制,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从我国的立场看,它们的专利保护对我国不利,但就它们自身看,这种保护机制却极大地激励了人们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我们国家虽然也出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法律、政策,但从总体看,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很淡薄,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与意义认识不够。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出台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对于我国加快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显得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