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比较优势研究:振兴老工业基地

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比较优势研究:振兴老工业基地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研究一、国际比较1.优势资源的比较优势,特别是数量庞大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从宏观上看,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在技术、资金、人才、产品、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巨大的。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在工业增加值和劳动生产率这两个指标上的差距是非常大的,而装备制造业出口商品总额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也非常小。

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比较优势研究:振兴老工业基地

第二章 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研究

一、国际比较

1.优势

(1)资源的比较优势,特别是数量庞大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宏观上看,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在技术、资金、人才、产品、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巨大的。但也不能只看到差距,丧失信心,妄自菲薄,而应该正视差距,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优势,才能迎头赶上。

在资源的比较优势方面,特别是数量庞大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辽宁省相对国外发达国家的装备制造业来说有其天然的优势,同时在一些加工配套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较大优势。

辽宁装备制造业历史悠久,长期从事装备类各产品的开发、试制、生产,使辽宁汇集、培育出了大量工程技术经营管理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生产经验。全省有一批国家级的科研院所和具有科研开发能力的大专院校,成为促进新产品开发的重要力量。辽宁省现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0个,其中国家级15个,居全国第一位。高档数控设备、机器人传感器、计算机软件等国家级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与工程中心及多个国家重点实验设备在辽宁,代表了我国在这些领域的较高水平,为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辽宁还有沈阳金属所、大连化学物理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一批国家级的科研院所和颇具研发能力的高等院校,具备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基础,是辽宁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一支重要的科研开发力量。一批拥有独立研发设计机构的大中型企业掌握了一些重要装备的核心关键技术,在嵌入式软件系统、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线、燃气轮机等新型装备制造技术及产业化领域居全国领先,初步形成了发展新兴装备制造业的条件。

(2)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装备制造业体系

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装备制造业体系和能力在众多的制造领域发展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协作、配套。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两市,具有一大批国内同行业排头兵企业,形成了具有竞争优势的装备制造业集群。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军用歼击机的科研生产基地,50多年累计生产几千架飞机,为我国的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集团公司是我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国家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基地,研制的航空发动机装配了我国歼击机总数的60%以上。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机床开发制造商,国家特大型企业和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三个行业研究所。东北输变电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输变电设备的制造、科研、出口基地之一,具有为全国年装机约40%的综合配套能力,沈阳变压器研究所是国家级变压器检测中心,沈阳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变压器厂技术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虎石台试验站是我国高压开关和变压器的强电试验基地之一。沈阳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风机行业大型骨干企业,国家风机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鼓风机研究所的所在地,引进国外技术开发研制的透平压缩机接近当代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有的产品在性能指标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逐渐趋于国际领先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50%以上。沈阳气体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往复式压缩机研究、开发和制造基地,原机械部属压缩机研究所和辽宁省压缩机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所在地,利用引进技术为石化、化肥行业研制的大型氢气、氮氢气压缩机在国内具有明显的优势。沈阳水泵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大型企业和出口基地,是水泵行业排头兵企业,市场占有率40%~80%,相继开发了超临界机组和核电主泵,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机器人产品开发的龙头单位和国家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已具备了工业机器人自主研发、制造、工程设计的能力,形成了年产100台(套)工业机器人和大型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生产能力。大连新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造船企业,也是国内造船企业中唯一进入国际造船企业前30强的企业。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轴承生产特大型企业,被誉为中国轴承工业的摇篮和故乡。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大连重工集团和大连大起集团合并重组的大型企业,是国家520家重点企业之一,已成为国内重机行业经营规模最大、劳动生产率最高、最具竞争力的企业。

(3)本土市场优势

本土市场优势是指对本国目前特殊的体制、政策、信息、市场、历史等特殊阶段的特殊认识。尽管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市场也将趋于国际化,但对于国内市场,我们毕竟比外商更熟悉、更贴近,对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影响国内市场需求的因素比外商掌握得更透彻。我们的产品可能比外商更适合国内客户的要求。国内市场积累了与外商竞争的经验,进军国际市场才有基础。在全球化环境中,这也是我省装备工业拥有的一个重要优势因素,这些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比较优势,应引起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足够重视。

(4)后发优势

正因为落后的现实情况,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外先进装备工业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技术、管理与市场经验等,借鉴发达国家发展装备工业的经验、教训,进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尽快地提高我省装备工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以上是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分析,但归根结底,要想使辽宁装备工业在全球环境下增强竞争力,崛起于国内外市场,这些优势相对于劣势来说,可以说是非常有限的。

2.劣势

第一,劳动生产率低。过去辽宁省对优先发展装备工业缺乏足够的重视及长期受到适应性战略调整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近10年来受到大量进口设备的冲击,致使这一产业整体上技术落后,运行效益差,竞争力不强,与发达国家的装备制造业相比较,存在的差距更为明显。

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在工业增加值和劳动生产率这两个指标上的差距是非常大的,而装备制造业出口商品总额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也非常小。

第二,产业集中度比较。美国、西欧诸国、日本机械工业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为75%~95%,而中国仅为15%~30%。按市场份额计算的机械工业市场集中化指数,美国为58.4%,日本为53.4%,而中国仅为7.5%。

第三,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装备工业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低,从而竞争力不足。以装备为主的机械、运输设备等产品竞争力指数并无明显的增长,甚至是负数,说明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非常薄弱的。

第四,大中型国有企业生产设备水平低。这一状况可从我国独立核算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状况(1995年)得到体现,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状况(1995年)得到体现。

第五,产品水平低,质量差。全国大中型机械工业企业产品中优等品率仅9.36%(优等和一等品合计39.3%),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优等品率为23.03%,优等和一等品合计63.26%)。也就是说,以装备工业为主体的机械工业不但没有起到带动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在经济中的比重还持续下降。

第六,新产品开发能力弱,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发展后劲。多年来,机械工业产品技术主要依靠国外的状况一直未能有根本改观。一方面,自我开发能力弱,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新产品的技术大部分来自国外;另一方面,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不足,基本上没有掌握产品开发的主动权。因此,对市场反映速度慢,产品更新周期长,新产品开发周期较工业发达国家长1倍以上,有的产品几十年一贯制,产品更新周期跟不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要。根据对我国514家企业2009种正在生产的主导产品的调查统计,平均生命周期为10.5年,平均开发周期为18个月,而美国一些机械企业1990年已做到了三个“3”,即产品的生命周期为3年,产品的试制周期为3个月,产品的设计周期为3个星期。

二、国内比较

1.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辽宁装备制造业构筑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全国仍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1)重大成套装备和重要装备产品方面

与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辽宁装备制造业大体处在国际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在装备制造业178小类产品中,居全国前六位的有58小类,占32.6%。其中,数控机床数控系统船舶铁路机车、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燃气轮机、石化及其他工业专用设备、矿山、冶金和运输设备、环保设备、轴承以及轻型客车、车用柴油发动机等产品均位居全国前列,具有重大装备的成套能力。

数控机床、组合机床及自动线领域,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0.6%,组合机床为35.5%,其中自动线占70%,为上海磁悬浮列车项目提供了由8台数控落地镗铣床组成的轨道梁加工线。远洋船舶,承接并开发了30万吨级超大型油船(VLCC),大型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BG型半潜式钻井平台等船舶及海洋工程产品在国内也享有盛誉;B&W船用低速大功率柴油机开始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可为国内制造的各种船舶配套。铁路内燃机车,累计总产量占全国总拥有量的40%以上,其中干线机车占一半以上,新开发的城市快速轨道车辆已成功地打入市场,内燃机车中速柴油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近50%,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为葛洲坝、李家峡、二滩、黄河小浪底水电站,为平圩和霍林河等大型火电站等输电线路提供了重要输变电装备。燃气轮机领域,先后改型和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行的轻型燃气轮机有十余种型号,在大庆、中原胜利油田等地累计运行时间已超过20万小时。石化及其他工业专用设备,为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70万吨乙烯、300万吨石油炼化装置提供成套装备,为我国30万、60万千瓦火电站和核电站提供水循环成套设备。中央空调成套和冷冻冷藏设备成套两大成套系列产品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30%以上,并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矿山、冶金和运输设备,为650万吨露天煤矿提供采掘、精选成套设备,为年处理300万吨洗煤厂提供洗选、筛分成套设备,为1500万~2000万吨煤码头提供堆取装运成套设备,为鞍钢、本钢改造和宝钢二期工程提供炼钢及连铸、连轧成套设备。环保设备,可提供工业除尘成套设备、大型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和大型城市固体垃圾处理设备。轴承系列产品,居国内领先,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5%左右,其中铁路轴承为26%,汽车轴承为29%,冶金矿山轴承为21%。轻型客车、车用柴油发动机系列产品,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位,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4%和21.6%。

(2)装备制造业企业方面

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以修造铁路货车和检修内燃机车为主的机车车辆工业大型企业,货车年检修量占全国的1/4,是亚洲最大的货车生产基地。大连机车车辆厂是国内最大的内燃机车生产企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大连冰山集团是国家重点扶持的520家工业企业之一,通过与日本三洋、美国西屋、德国林德及瑞士苏尔寿等国际大公司合资合作,现已发展为国内同行业最大工业企业。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机床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之一,是国内组合机床及自动线生产的行业排头兵,连续三年在中国机床行业排名第一。

(3)技术方面

目前,全省装备制造业一批大型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拥有15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和45个省级技术中心,涵盖了以机床和轴承为代表的基础类装备、以石化设备和重型矿山设备及输变电设备为代表的重大工程专用装备、以船舶和汽车及机车为代表的交通运输类装备、以新型潜水器和新型航空器为代表的现代军事装备、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高技术装备等领域,具备了重大技术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的基础和能力;有一批国家级的科研院所和一批具有科研开发能力的大专院校以及原属于各工业部门的科研单位,是一支重要的科研开发力量;初步形成了引进高新技术装备类产品的外部环境,良好的企业基础吸引了一些国际知名企业来辽宁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大连、沈阳、鞍山、营口、丹东等地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也为引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4)交通方面

辽宁省地处关内外要地,是东北和关内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东北三省一区的进、出海通道。大连、营口、锦州、葫芦岛、丹东沿海城市都拥有港口。辽宁省与朝鲜接壤,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与俄罗斯等国接近,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通道。省内高速公路总里程全国第一,14个地级市都有高速公路相通,柏油公路已通全省95%以上的乡镇。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开通与美国、俄罗斯、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航线。辽宁省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4%,又靠近京津地区加上毗邻东亚等多个国家,构成广阔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圈和出口圈。沈阳地区已成为全国各地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以大连为中心的边贸活动十分活跃,对日、韩、蒙、俄等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出口优势和市场辐射优势。这就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如果认清了这个优势,并加以合理利用,就可以更好地促进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劣势

(1)经济运行的质量低、效益差

辽宁装备制造业在2005年的总资产贡献率为4.3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8.8%,是上海的44.8%;人均利税3754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3%,是上海的14%;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9140 元/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8%,是上海的32%;资产负债率为67.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高出上海10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低、效益差,导致相当一批企业陷入困境。

(2)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弱,在全国的位次下滑

辽宁装备制造业只有近5%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总体上落后国际先进水平20年左右,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适销对路和比较适销对路的只占50%左右。产品竞争力差,造成全行业产销增长幅度下降,市场占有率低,在全国的位次由1991年前的第二位后移到第八位。目前,广东、江苏、上海居全国装备制造业前三位,属于第一阵营,位于第二阵营的有山东、浙江、北京、湖北、辽宁、天津、河南等。

(3)具有成套的基础,但没有形成强大的产业链

全省装备制造业虽拥有一批有实力的大型主机制造企业,但零部件、元器件产业薄弱,缺乏成套能力,服务不发达,没有形成以主机制造厂为核心、上下延伸的强大产业链,产业的总体规模、经济效益和竞争力难以提高。

(4)虽具有技术开发的基础,但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全省装备制造业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只有6.5%左右,而且缺少专业技术的顶尖人才和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多数大型企业没有建立起较强的技术中心,主要产品技术多数来源于国外,尤其大型成套设备的系统成套能力十分薄弱。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体制陈旧,机制不活;二是发展方式粗放,经营管理松懈;三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快;四是企业冗员、债务及其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三、东三省比较

从东北三省的整体情况来看,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并且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可以衡量一国的国力状况。东北三省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如何加快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使之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之后的第四大经济增长区域已经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东北各省也乘此契机分别制定各自的发展规划,充分享受国家政策和发展空间。东北三省在制度环境、经济及历史背景等方面极为相似,而辽宁省作为东北三省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把握机遇,发挥自身具有的独特优势,达到快速发展,是我们的重要研究议题。

1.优势

(1)规模优势

装备制造业属于规模经济效益比较显著的行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趋于下降,企业由此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一般认为,大企业比小企业具有更强的筹资能力和承担风险能力,且拥有更多、更好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其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较小企业强。换句话说,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影响企业的科技投入和研究开发,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相对来说还是拥有比较合理的产业组织。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众多,有着雄厚的基础,老工业基地的名气和影响也是一笔不小的沉淀。某些重要基础装备如机床、输变电、造船、机器人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几年前,面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经济在全国位次的后移,专家普遍认为:“阻止这种后移,必须要加快对老工业企业技术设备改造步伐,但这是很难办到的事情,因为这需要大量的资金。”然而,很难办到的事情让辽宁人办到了,企业老了、设备老了,但辽宁产业工人不甘服输的精神未老。他们以苦干、实干加科学的精神向老企业、老设备开战,不老的精神终于战胜了企业之老、设备之老。经过近几年的改造,实现了50万伏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国产化,大型石化装置成套能力达到95%以上。玻璃浮法工艺比重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数控机床及系统、数字化医疗器械、工业机器人等机电一体化产品逐步实现国产化、规模化,成为辽宁装备工业中先进装备代表;环保治理技术和设备的开发、制造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大型垃圾综合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除尘脱硫设备等国内急需的环境治理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成套化,已成为辽宁装备制造业中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辽宁装备制造业经过近几年的调整、改造,已经初见成效。“中国的数控机床生产基地”、“工业机器人”、“水下机器人之乡”等美誉表明辽宁装备工业在某些领域依然保持着领先的地位。

装备制造业是东北三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分属于机械、冶金、电子、交通、铁路、城建、石化、轻工、纺织、煤炭和军工等各系统,在全部工业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2005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739.5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4.6%,比上年增长20.9%。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89.12亿元,增长30.1%;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83.15亿元,增长29.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87.39亿元,增长28.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14.16亿元,增长10.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82.28亿元,增长0.2%。金属制品业完成增加值59.38亿元,增长24%;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4.09亿元,增长26.7%。在其主要产品中,金属切削机床产量比上年增长18.8%,数控机床产量增长51.6%;水泥设备产量增长17.2%,矿山设备产量增长50.6%;民用钢质船舶产量增长61.1%,汽车产量增长5.4%。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为我国作出了很大贡献。从目前的情况看,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仍具有产业优势、科研优势、产业技术工人等“基础性技术群体”优势和产业实力。如辽宁省的机床占全国的11%,东北三省的输变电设备占全国的40%,其中辽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国家的经济安全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辽宁省已经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其以沈阳、大连等经济中心城市为依托,各具特色。沈阳是全国著名的装备制造业城市,大中型企业集中,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重点机电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大连是我国海洋轮船、机车、轴承、组合机床等的重要产地,产量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2)区位优势

辽宁省的矿产资源分布广,种类繁多,现已探明储量的矿种84种,占全国已探明矿种的64%,其中有近60种为大中型矿床,石汕、铁、金、镍、锰、金刚石等储量占全国首位。辽宁省横跨黄、渤二海,海岸线全长2178公里,约占全国的12%。辽宁沿海各大河口的海滩为贝类滋生基地,特别是辽东半岛沿海为中国北方的重要渔场,鱼类资源丰富,盛产各种海珍和藻类,可捕捞鱼类达100多种,产量占全国的10%。近年来,海产品年产量均在40万吨以上。此外,内陆水域面积也十分可观,为淡水养殖提供了优越条件。

辽宁省境内拥有辽河平原等良好的土地资源,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较好,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合机械化耕作。作为国家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辽宁省承担着粮食储备及特殊调剂任务,在支援国家建设和保持稳定,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辽宁省老工业基地交通运输比较发达,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等运输方式构成的区域交通体系。铁路交通干线已形成网状,公路也已形成以沈阳为中心,国、省干道为骨架,联结沿海港口、内陆口岸、铁路、机场,贯通全省的公路网;水路已形成以大连港为主,营口、丹东、锦州等中小港为辅,同国内各港口、世界相联系的海上运输网;航路有沈阳、大连等重要航空港。管道已形成纵贯辽宁省,连接主要炼油厂及港口码头的地下输油网,这将为产品从辽宁走向全国、世界开出顺畅的道路。

(3)科技优势

从企业的角度分析,绝对数量上,东北地区整体企业以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而辽宁的企业数量占东北地区的比重为三省最大,尤其是三资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从各省的内部情况来看,辽宁省的特点是企业类型齐全,除股份有限公司比重明显小于其他类型企业外,国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三资企业以及其他类型的企业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吉林省的特点是国有企业比重最大,三资企业比重最小,其他类型企业比重相当;黑龙江省的特点是,国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过半,三资企业比重最小,股份有限公司与其他类型公司所占比重相当。由此看来,吉林省与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比重大,企业经营形式以及灵活性不及辽宁,计划经济残留下来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截至2003年年底,东北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总数为1523家,有科技机构的企业总数为338家,这338家企业有一半以上在辽宁,其中黑龙江要略高于吉林。可见,辽宁省的经济发展状况要明显好于吉、黑两省。

从东北地区高等院校的分布情况看,高等院校以辽宁省为最多,占整个东北地区的42.68%,其次为黑龙江省,再次为吉林省。东北地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集中在沈阳、大连、鞍山、长春、吉林、哈尔滨和大庆这七个城市。从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均从业人员年收入、人均企业拥有从业人员数以及单位企业年收入情况可以看出,沈阳产业园区企业规模小,从业人员待遇高,辽宁占有一定的优势。

从科技经费筹集情况来看,2003年东北地区科技经费筹集总额为2836036万元,占全国科技经费筹集总额的20%。其中,61.59%来自于企业资金,来自政府的资金和金融机构的贷款分别占25%、6.72%。从各部门来看,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科研经费70%以上来源于政府拨款,只有很小一部分来源于企业及金融机构,而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研经费则有87%以上来自于企业自有资金,来自于政府的拨款以及金融机构贷款数目很小;高等院校的科研经费88%以上靠政府和企业拨款,来自于金融机构的贷款几乎微乎其微。从绝对数量上来看,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经费筹集额最高,其次为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的科技经费筹集额为最低。可见,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正在逐步增强,科技创新投资力度正在加大。而辽宁省仍旧是东北地区科技经费筹集额最高的省份。

从科技人力资源情况来看,东北地区整体的研究与开发人员按地区划分有一半以上在辽宁省活动,黑龙江次之,吉林最少;按部门划分有一半以上活动于大中型工业企业当中,高等院校次之,研发机构最少。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也以辽宁为最多,辽宁省、黑龙江省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多活动于大中型工业企业,而吉林省则不同,科学家与工程师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三省的研发机构拥有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比例都很低。可见,高水平人才已经从研发机构逐步走进了高等院校和企业。

2003年,东北地区拥有高等学校164所,其中辽宁省70所,吉林省40所,黑龙江省54所;高等学校拥有的研发机构318个,其中辽宁省129个,理工农医与人文社会之比为3∶1,吉林省95个,理工农医与人文社会之比为15∶4,黑龙江省94个,理工农医与人文社会之比为43∶4,而全国理工农医类高校拥有研发机构与人文社会类高校拥有研发机构之比为8∶5。

科技人员主要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和辅助人员,其中科学家、工程师是骨干,其数量的多少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技人力投入的质量。东北老工业基地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数为323960人,占全国总数的9.3%,其中,辽宁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占东北的51%,吉林省占东北的20%,黑龙江省占29%,而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人数为229062人,占全国总数的10.17%,其中,辽宁省所拥有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占东北比重为50%,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共占东北比重的50%。由此可见,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人员在地区分布上,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人员分布和辽宁省有较大差距,辽宁省的科技活动人员在总量上有绝对的优势。

2004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活动经费筹资总额为327.56亿元,辽宁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达到195.8亿元,占东北三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60%;R&D经费支出额达到106.91亿元,占东北三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60%;而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和R&D经费支出额各占东北三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20%,两个省总量加起来还小于辽宁省,这说明黑、吉两省的科技经费投入与辽宁省差距较大。

(4)经济优势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辽、吉、黑分别位于全国的第一、四和二位。其中,辽宁省1994年以前一直名列全国第一,1995年辽宁名列全国第四,吉林第十一,黑龙江第八。而东三省人均GDP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15.3%,辽、吉、黑分别为13.7%、14.6%和13.4%,人均GDP增长速度则分别名列全国第二十、十六和第二十二位。虽然近年来经过一系列调整和深化改革,但到2001年东三省的人均GDP在全国的排序仍在中间位次徘徊,分别为第八、十五和第十位。值得指出的是,2001年吉林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二,东三省此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6859.58元,辽宁为5797.01元,吉林为5340.46元,黑龙江为5425.87元,即便如此,辽宁省在东北三省中的经济优势还是显现无疑的。

单纯的GDP指标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多项经济指标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东北四个核心城市,即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的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各个副省级城市中的排名多数呈现出后移的趋势,而长春与哈尔滨的各项经济指标排名都非常靠后。

表2-1显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核心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排序变化。

表2-1 东北地区核心城市主要经济指标

(5)人才技术优势

从技术来说,辽宁装备制造业有一批居于全国工业之首的排头兵企业,很多产品的行业研究所在辽宁,大量的技术人才和强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不容忽视。

辽宁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丰富,数量多,文化素质较高,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力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该地区人口总数的40%以上。辽宁老工业基地拥有众多高等校所及科研院所。辽宁省老工业基地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各类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相对集中,在人才技术优势上优势明显,尤其在装备制造业方面。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是在引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十年来始终没有摆脱技术引进模仿创新的模式,初期企业重视对有形设备的引进、消化和应用,近来又对无形的工艺设计、核心技术等的吸收、创新加以重视,特别是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更是重视有加。目前,辽宁全省人才总量为261万人,列全国第四位;专业技术人员190.6万人,列全国第六位;享受政府津贴专家73人,列全国第四位,而高素质的人才多集中在机关和事业单位。辽宁省还积极出台了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在留住国外人才的同时吸引大量国内、省内人才。如辽宁最近对人事政策的调整:提高短缺人才的待遇,开辟引进人才“绿色通道”,即到辽宁工作的海外留学人员和国内人才,可享受落户、购房、办照和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对特殊人才实行特殊工资,对作出贡献的实行重奖,保证各类人才通过经营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得到应有的回报;对骨干人才或高层次人才采取提供住房、安家与科研费、工作用车、补充保险措施等。

2.劣势

(1)资源落后

辽宁省拥有丰富的石油、铁矿、木材、黑色金属等矿产资源,这是辽宁发展原材料等工业的优势。然而,半个世纪的过度开采,产业上的重复建设,使辽宁省的煤炭、有色金属资源面临枯竭。由于连续多年开采,辽河等油田的生产成本大量增加,产量迅速递减,昔日辉煌不再;煤城抚顺和阜新也处于沉陷之中;东北林区森林严重萎缩,够采伐标准和大径级的树木越来越不好找,整个辽宁地区森林质量下降,树木变细了,森林变疏了。资源枯竭严重制约了辽宁新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影响了辽宁省经济的进一步振兴。不仅如此,辽宁省资源分布不均衡严重,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发展没有完全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造成生产成本加大,以及对有限资源的激烈竞争,这就要求辽宁省从宏观上统筹选择培育产业,并大力发展,实行经济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弥补辽宁省自然资源的不足。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辽宁老工业基地部分重点区域的资源如煤炭、森林已完全或濒临枯竭,必须转产。部分地区资源的开采成本上升,失去了原有优势。同时,国内众多同种的资源性产品由过去的短缺转为过剩,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性产业地位的下降,影响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而资源性工业城市的经济随资源的减少而衰落是必然的,要及早培育新兴产业是战略之举。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受多年来重型产业结构惯性发展的影响,导致了后续新兴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使整体经济增长面临着后劲乏力的严峻形势。

(2)部分行业发展落后(www.daowen.com)

辽宁省从产业结构上看,一个显著特点是:重工业偏重,轻工业偏轻。这样的产业结构是造成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周期性振荡的主要因素。从产品结构上看,由于长期搞资源开发和产品的初加工,辽宁装备制造业经济形成了复杂产品制造与初级产品加工过重,最终产品太少,中间产品过多的局面,如辽宁省最终产品不足1/3,产品附加值低,导致经济效益低下。沈阳、大连等城市的装备制造业都是传统产品多,新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差。如沈阳的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产值的比重小到5%,工业产品更新周期平均长达9年,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国际差距。

辽宁省在产业布局上存在着巨大的雷同,这种相互“克隆”的发展规划,无法显现自己的优势,难以形成真正的发展特点。产业结构趋同是一种布局缺乏科学合理性的产业结构,所带来的损失是不可忽视的:一是分工效益的丧失,资源浪费严重;二是分散生产,规模效益低下;三是重复投资,无效竞争加剧。比如,辽宁省的鞍钢是国家所属,本钢是地方所属,距离很近。目前两家企业在同类板材上竞争激烈,解决不好,就会造成恶性竞争。由于无法整合,两家企业各自付出的科研、生产及销售成本都十分巨大。

在与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具体比较中可以发现,辽宁省汽车业、石油化工、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等落后于吉林;石油化工、煤炭深加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技术则落后于黑龙江。

(3)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低

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使新产品更需要有一定的市场空间,才能使企业收回开发费用。我国现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这一阶段市场需求的特点表现为资本品的需求相对上升,系列化工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应有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企业倾向于使用进口产品面不是国产的进口替代产品,从而使得辽宁省在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逐渐缩小,尤其是技术含量高、价值大的技术装备市场基本上被进口产品所占领。目前,我国60%以上技术含量高的设备依赖进口。进口机械设备持续增长的逆差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没有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而加快发展,这大大限制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市场萎缩导致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逐步恶化。从1992~ 1997年5年中装备制造业的资金利税率下降了近一半;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润下降幅度更大,1987年装备制造业所包括的5个行业的百元销售收入实现的利润在8%以上,到1999年除电子行业外,均下降到4%以下,并且低于工业的平均水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品适应国外市场需求的能力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较低。从产品的技术水平上看,除远洋船舶、直升机外,出口的主要是水平低、耗能高和作业条件差的产品,是发达国家在产品结构调整中不再生产的产品。

产业可以凭借地域上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等诸方面的某些优势,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而且优于其他地域的一批专业化生产部门。这些专业化生产部门的经济活动包括了许多职能,随着分工过程的加深,其经济职能不断分离出去,由其他专业化的部门承担,而本部门的专业化职能也进一步加强。辽宁省许多企业多属于“全能”型企业,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产品档次较低,由此就形成了中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而许多高档产品又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局面。生产能力过剩又导致企业工作效率不足,产品库存增加,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现象并存,不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

另外,辽宁省产业割据现象严重,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大多在企业内部完成,这种产业链条“内部化”现象,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产业链不完整、不系统,缺乏专业分工与生产,产业关联度低,多数处于极化效应为主的阶段,扩展效应差。因此,重点是选择主导产业,确立发展方向,以主导产业为中心,发挥辐射效应,逐步衍生或吸引越来越多的产业,实行技术改造,分工细化,形成完整系统的产业链条,提高生产效率与竞争力。

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原材料与装备工业主导产品的地位相对下降。从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结构看,多数国有企业的设备、工艺严重老化,自主发展的产业基础有所削弱。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重偏低,质量难以保证。多方面的弱势状况导致产业竞争能力继续下降,市场份额逐年走低。

(4)经济效益低下

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多为大型成套设备,生产周期长,资金占用时间长。加之装备制造业产品销售多采用订购方式,企业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应变能力弱。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多数要靠装备制造业内部消化,利润转移造成企业效益大幅下降,很多企业流动资金严重匮乏,从而导致装备制造业利润率低于其他行业这一必然结果。通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部分地反映了东北装备制造业的经济状况。2002年全国平均工业增加值率为29.78%,总资产贡献率为9.45%,而辽宁省的这两项指标分别是24.73%、4.05%左右。

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具体行业来分析,在八大行业中,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这四个行业的两项指标都较高,工业增加值率在22%~28%,总资产贡献率在5%~6%,但都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行业相对效益评价

1.工业行业效益评价指标的原则

建立指标体系是经济系统评价的一项基础工作,尤其是运用DEA评价方法更是一个关键步骤,因为指标的选取对于评价结果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然而在具体应用中,指标的选取带有很强的任意性和主观性,用不准确的指标体系来评价系统必然导致评价结果偏离实际。因此必须设定指标体系建立的一般原则,指导我们进行指标的选取。若是指标选得过粗过少,则不利于发现系统中问题所在,无法为管理者提供充分的决策信息。因此,如何客观地、有针对性地选取投入和产出指标是DEA方法推广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选取装备制造业各行业的投入和产出指标体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①目的性。选取评价指标要考虑到评价目的的实现,也就是说指标的选择要服从系统评价目的。②全面性。③代表性。单一或少量的指标无法准确地反映工业行业经济效益的状况,但是指标过多会把问题复杂化,难以抓住根本。因此,不需要选取所有相关的指标,只需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即可。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筛选指标:当某输入(出)指标与其他输入(出)指标存在高度相关时,可以认为该指标的信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其他指标所包含,因此就不一定把它当做输入(出)指标了。④可操作性。指标的选取必须保证数据能够准确地收集,减少主观臆断,对同一指标必须保证数据来源相同,确保可比性。⑤精简性。大量的输入/输出指标导致有效DMU数目的增加,从而降低DEA方法的评价功能。因此,评价指标应尽量精简,输入/输出指标数目不宜过多。

2.装备制造业行业效益评价指标的确定

根据指标选取的原则,经过全面系统的分析,我们确定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行业相对效益评价的输入指标为:

X1:全部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人);

X2:流动资产年均余额(亿元);

X3: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亿元);

X4:产品销售费用(亿元);

X5:科技人员合计(人)。确定输出指标为:

Y1:工业总产值;

Y2:工业增加值;

Y3:利润总额;

Y4:利税总额。

3.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行业相对效益的DEA评价模型

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行业相对效益进行评价,可以引入DEA模型,从而分析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各行业的相对效益的相对有效性,对今后如何改进效率增加产出提供一些借鉴。

假设有n个被评价的行业(或决策单元),每个行业都有m种类型的输入(即该部门对资源的耗费),以及s种类型的输出(即该行业在消耗了资源后所表现出的效果),它们可由表2-2给出:

表2-2 评价信息表

其中:xij为第j个行业对第i种输入的投入量,xij> 0;yrj为第j个部门对第r种输出的产出量,yrj> 0;vi为第i种类型输入的一种度量(即权),vi大于或等于0;ur为第r种类型输出的一种度量(即权),ur大于或等于0。

记:

Xj=(x1j,x2j,…,xmjT,Yj=(y1j,y2j,…,ysjT (2-1)

xij及yrj为已知的数据,它们可以根据历史资料或预测得到;vi(i= 1,2,…,m)及ur(r= 1,2,…,s)为权变量。对应于权系数V=(v1,v2,…,vmT,U=(u1,u2,…,usT,每个行业相应的效率评价指标为:

适当地选择权系数V和U,使其满足:

于是就有:

若对任一个j行业进行效率评价,则在各个hj(j= 1,2,…,n)均不超过1的条件下,选择权系数V及U,使h最大,从而得到DEA评价模型。如式2-5所示:

通过等价转换和对偶问题变换,式(2-5)可转化为式(2-6)所示模型。

只有当θ= 1时,才表明被评价的决策单元DEA有效,否则为非DEA有效。

4.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行业相对效益DEA评价模型应用

运用DEA评价模型,根据设计的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行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各行业相对效益进行实例分析。

由于装备制造业按照国民经济统计口径一般分为八大行业,而武器弹药制造业一般不包括在国民经济统计行业中,所以根据装备制造业的特征,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按照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自动化机械制造业七个行业来进行分析,分析每个行业的相对有效性,从而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各行业相对效益情况进行了解。根据对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各行业相对效益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及参考相关统计年鉴,可以建立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各行业相对效益评价基本数据表。

由表2-3、表2-4可以建立辽宁省2005年装备制造业分行业科技投入产出DEA评价模型。以金属制品业为例,建立模型如式(2-7)所示。

表2-3 2005年辽宁装备制造业行业相对效益输入指标数据

表2-4 2005年辽宁装备制造业行业相对效益输出指标数据

运用Excel线性规划求解模块解得:λT=(1,0,0,0,0,0,0)T,Minθ= 1,所以为DEA有效。即对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业来说,其行业相对效益为DEA有效,投入可以获得相应产出,因为金属制品业企业相对规模较小,所以可以逐渐扩大其规模,适当增加投入,加快其深度与广度的发展。

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相对效益评价模型如式(2-8)所示:

运用Excel线性规划求解模块解得:λT=(0,1,0,0,0,0,0)T,Minθ= 1,所以为DEA有效。即对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中的通用设备制造业来说,其行业相对效益为DEA有效,投入可以获得相应产出,又因为通用设备制造业企业发展规模较大,企业本身投入与产出已相对较大,可继续适当增加投入,以获得更大的产出,加快迅速发展的步伐。

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相对效益DEA评价模型如式(2-9)所示。

运用Excel线性规划求解模块解得:λT=(0,0,1,0,0,0,0)T,Minθ= 1,所以为DEA有效。即对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来说,其行业相对效益为DEA有效,投入可以获得相应产出,又因为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发展规模较大,所以应尽量增加投入比例,加快其发展。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行业相对效益评价模型如式(2-10)所示。

运用Excel线性规划求解模块解得:λT=(0,0,0,0.99999928,0,0,0)T,Minθ= 0.99999928,所以为非DEA有效。即对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中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来说,其行业相对效益为非DEA有效,投入不能够获得相应产出,而且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发展规模相对较大,所以此行业企业不应盲目继续扩大规模,应在管理方面加大力度,减少或保持原有生产规模,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行业相对效益DEA评价模型如式(2-11)所示。

运用Excel线性规划求解模块解得:λT=(0,0,0,0,0.99999997,0,0)T,Minθ= 0.99999997,所以为非DEA有效。即对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中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来说,其行业相对效益为非DEA有效,投入不能够获得相应产出。又因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企业发展规模较大,所以应减少或保持原有规模,并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杜绝浪费,较少生产销售费用。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行业相对效益DEA评价模型如式(2-12)所示。

运用Excel线性规划求解模块解得:λT=(0,0,0,0,0.999999998,0,0)T,Minθ= 0.999999998,所以为非DEA有效。即对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来说,其行业相对效益为非DEA有效,投入不能够获得相应产出。所以此行业不能盲目增大生产规模,应保持或减少其规模,尽量减少投入,减少销售费用。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行业相对效益DEA评价模型如式(2-13)所示。

用Excel线性规划求解模块解得:λT=(0,0,0,0,0,0,1)T,Minθ= 1,所以为DEA有效。即对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中的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来说,其行业相对效益为DEA有效,投入可以获得相应产出,又因为此行业企业生产规模较少,所以应适当增加投入,这样可相对增加产出,促进并加快此行业发展。

5.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行业相对效益评价修正

根据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行业相对效益的计算,可以看出,各行业的相对效益值有些差别,经济效益大的行业是今后重点发展的工业行业部门,经济效益小的行业今后仍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①在辽宁省所有的装备制造业行业中,各行业部门的相对效率值的差距不大,这说明各个行业的发展是相对均衡的,但是因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条件不同,导致其相对效率也不同,所以不同的工业行业根据自己的优势发展,可以达到更高的效率。

②对于属于DEA有效装备制造业行业,如: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这些工业行业的发展规模较大,相对效率值最高,应适量加大其生产投入。它们是今后辽宁省重点发展的装备制造业行业部门,在本书后面的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里有所论述。对于金属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发展规模较小,但DEA有效,所以应扩大其发展规模,加大投入以获得相应产出,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③对于装备制造业DEA评价无效的行业,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来说,它们的规模属于中等水平,但是DEA无效。也就是说,它们正处于粗放发展阶段,所以应该适当放缓发展速度,在提高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发展相关行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