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上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中国历史上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4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当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却在发愤图强。当时,赵武灵王在抗击胡人入侵的战斗中,发现胡人身穿短衣,骑着快马射箭,远比赵国军赵武灵王队身穿盔甲、驾驭战车的战斗力强。

中国历史上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34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却在发愤图强。

赵国的国君赵武灵王,眼光远,胆子大,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他即位初年,由于国家兵力薄弱,常遭到别国的欺凌。加上赵国地处北方,疆域弯曲分散,所以容易造成四面受敌之势。面对战国时期日趋激烈的战争和严峻的生存压力,如何提高本国军队的战斗力是一直萦绕在赵武灵王心中的问题。公元前307年,他终于有了明确的思路,那就是向胡人学习。

当时,赵武灵王在抗击胡人入侵的战斗中,发现胡人身穿短衣,骑着快马射箭,远比赵国军赵武灵王队身穿盔甲、驾驭战车的战斗力强。于是他召集大臣议论国事,说:“赵国北面有燕国,东北有胡人,西面有林胡、楼烦、秦、韩等强国,中山国又插进我国心腹部位,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来保卫自己,赵国定会灭亡。现在我想实行‘胡服骑射’以便加强军队战斗力,众卿意下如何?”群臣听罢此话,纷纷摇头反对。

赵武灵王只好去找先王的托孤老臣肥义商量此事,赵武灵王说:“凡是胸怀大志的人,定会遭人谴责是‘伤风败俗’;凡是有独特谋略的人,也定会遭人误解是‘傲慢人民’。我现在想用‘胡服骑射’来教导百姓,但要受到世俗议论,这该如何是好?”肥义说:“臣听别人说,‘办事不果断,就不可能事业成功;行动不迅速,就可能半途而废’。既然大王要打定主意移风易俗,就不要顾及世俗议论。臣认为,凡是胸怀大志的人,都不会与世俗随波逐流;凡是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会优柔寡断。大王既然认为‘胡服骑射’可以强兵,为何还要疑惑不定呢?”赵武灵王说:“我不是疑惑‘胡服骑射’,我是怕世俗讪(shàn)笑。肥义说:“如果赵国能够实行‘胡服骑射’,那么富国强兵之功效将会不可限量。到那时候,即使是天下人都来讪笑也不妨事,我们还一定要打败胡人,占领中山。”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武灵王首先穿着胡人的服装出来。大臣们见到他短衣窄袖的穿着,都吓了一跳。赵武灵王把改胡服的事向大家讲了,可是大臣们总觉得这事太丢脸,有辱华夏礼仪之邦,不愿意这么办。赵武灵王有个叔叔公子成,是赵国一个很有影响的老臣,头脑十分顽固。他听到赵武灵王要改服装,就干脆装病不上朝。(www.daowen.com)

赵武灵王下了决心,非实行改革不可。他知道要推行这个新办法,首先要打通他那老叔叔的思想。于是,他亲自上门找公子成,跟公子成反复地讲穿胡服、学骑射的好处。他说:“我国东与齐国、中山国接壤,西面有楼烦、秦国、韩国等劲敌,但我们却没有勇敢善战的强大军队,这怎么能守卫国土呢?在国家生死危亡时刻,叔父却只是为了因循守旧于中原旧俗,而违背先王遗志,忘记了中山国侵我国土,虏我人民,决引河水,围灌我都城的奇耻大辱,难道这是您应该做的吗?”公了成听罢之后,立即叩头谢罪,惭愧地说:“臣愚笨得很,不明白大王的如此用心,竟敢妄称世俗见闻,实在有罪。如今大王要继承先王遗志来富国强兵,臣一定遵命而行。”接着,他又叩头谢罪,表示悔改之意。赵武灵王立刻赐给他一身胡服。次日,公子成便身着胡服前去早朝。

于此,赵武灵王正式向全国颁发诏谕,命令百姓穿起胡服,学习骑马射箭。在赵武灵王亲自大力倡导之下,赵国上下出现了穿胡服、练骑兵的热潮。一年后,大规模的骑兵军阵已经训练完成,赵武灵王亲统大军南征北战,到公元前300年左右,中山国、林胡、楼烦被一一收服。仅数年时间,赵国的疆域北边扩大到河北省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托县一带地区。西边“胡服骑射”是赵国一次成功的社会变革,对于赵国的发展起过很大作用。这个典故还告诉人们不要故步自封,应学习他人的长处,勇于改革。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促使各个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他是大同地区最早传播中原文明的拓荒者,是移风易俗的典范,是改革家的先驱,是开明君主,对推动历史进步,促讲民族文化交流有着卓越的贡献。

直抵云中、九原。从此,赵国北方安定无事,道路畅通无阻,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赵国开始强盛,并且跃入“燕、赵、韩、魏、齐、楚、秦”七大强国之内,敢与强大的秦国抗衡。赵武灵王逝世之后,埋葬在代地沙丘。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故将此地改称灵丘。至今灵丘城东南,尚存赵武灵王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