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仁义”争霸成笑柄的宋襄公
齐桓公死后,齐国势力瓦解,各诸侯国呼唤新盟主的出现,担起“尊王攘夷”的时代使命。公元前642年春,宋襄公以齐桓公付托为依据,率兵护送太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这就是齐孝公。
齐国本来就是诸侯的盟主国,如今齐孝公靠宋国帮助得了君位,宋国的地位自然就提高了。
宋襄公自以为有重定乾坤的功劳,新一代盟主非他莫属。便于公元前639年春,传檄(xí)诸侯,约定秋天在鹿上(今山东巨野县西南)会盟。结果只有齐、楚两国响应。齐国是答谢他帮其复国之德而与会的,楚国响应却别有他图。原来楚国早就雄心勃勃想一争盟主之位。宋襄公邀请楚成王和齐孝公先在宋国开个会,商议会合诸侯订立盟约的事。楚成王、齐孝公都同意,决定这年(公元前639年)七月约各国诸侯在宋国盂(yú,今河南睢县西北)开大会。
到了七月,宋襄公驾着车去开大会。公子目夷宋襄公说:“万一楚君不怀好意,可怎么办?主公还得多带些兵马去。”宋襄公说:“那不行,我们为了不再打仗才开大会,怎么能自己带兵马去呢?”公子目夷怎么也说服不了他,只好空着手跟着去。果然,在开大会的时候,宋襄公兴致勃勃地正想主持盟会,楚国却突然发难,事先埋伏的甲兵蜂拥而出,与会诸国除了个别国君不知就里外,其他的早已心照不宣,所以各诸侯立刻趁机倒戈,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楚成王。楚成王令楚兵把宋襄公拘押起来,然后指挥五百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宋国。幸亏宋国大臣早有防备,团结民众,坚守城池,才使楚成王灭宋的阴谋未能得逞。楚国见宋国早有准备,突袭不成,于是在鲁国和齐国的调解下,在楚成王做了盟主后,才把宋襄公放了回去。
争霸不成反遭侮辱的宋襄公恼羞成怒,特别是邻近的郑国国君也跟楚成王一起反对他,更加使他恼恨。宋襄公为了出这口气,决定先征伐郑国。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成王可是厉害呀,他不去救郑国,反倒派大将带领大队人马直接去打宋国。宋襄公没提防这一招,连忙赶回来。宋军在泓(hóng)水(在河南柘城西北)的南岸,驻扎下来。
两军隔岸对阵以后,楚军开始渡过泓水,进攻宋军。公子目夷瞧见楚人忙着过河,就对宋襄公说:“楚国仗着他们人多兵强,白天渡河,不把咱们放在眼里。咱们趁他们还没渡完的时候,迎头打过去,一定能打个胜仗。”(www.daowen.com)
宋襄公说:“不行!咱们是讲仁义的国家。敌人渡河还没有结束,咱们就打过去,这是不道德的。”
说着说着,全部楚军已经渡河上岸,正在乱哄哄地排队摆阵势。公子目夷心里着急,又对宋襄公说:“这会儿可不能再等了!趁他们还没摆好阵势,咱们赶快打过去,还能抵挡一阵。要是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宋襄公责备他说:“你太不讲仁义了!人家队伍都没有排好,我们可不能动手。”不多工夫,楚国的兵马已经摆好阵势。一阵战鼓响后,楚军像大水冲堤坝那样,哗啦啦地直冲过来。宋国军队哪儿挡得住,纷纷败下阵来。
宋襄公指手画脚,还想抵抗,可是右腿上已经中了一箭,血流如注,无法站立。还亏得宋国的将军带着一部分兵马,拼着命保护宋襄公逃跑,总算保住了他的命。但宋国大败,辎(zī)重车仗损失无数。
宋襄公逃回国都商丘,宋国人议论纷纷,都埋怨他不该跟楚国人打仗,更不该用所谓“仁义”的打法。公子目夷把大家的议论告诉了宋襄公。宋襄公揉着受伤的大腿,说:“依我说,讲仁义的人就应该这样打仗。比如说,见到已经受了伤的人,就别再去伤害他;对头发花白的人,就不能捉他当俘虏。”
公子目夷真的忍耐不住了,他气愤地说:“打仗就为了打胜敌人。如果怕伤害敌人,那还不如不打;如果碰到头发花白的人就不抓,那就干脆让人家抓走。”
第二年夏天,宋襄公因伤病发作死了。他那愚昧迂腐的“仁义”争霸也成了千古笑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