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时期的手工业
夏、商、西周三代,从公元前21世纪起到公元前8世纪,纵跨13个世纪。这一时期金塔境内的古代工业发展可以从四坝文化遗迹中清晰地反映出来。四坝文化的分布主要在河西走廊的中部和西部祁连山以北地区,东起山丹,西至新疆哈密盆地,北及黑河下游(金塔县),南涉疏勒河中上游一带。青铜器的制造和发明,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创举,它直接导致生产工具和武器的历史性飞跃,把人类由蛮荒时代推向文明时代,青铜是最早广泛使用的金属,而金塔境内有色金属矿藏丰富,高度发达的制陶业又培育出了创造高温的手段和能力,这是青铜冶铸较早兴起的物质和技术条件。
据出土文物表明,新石器时代金塔县就有石器、陶器、编织、烧制木炭、采铜与冶炼等原始手工业。生活在今金塔县境内的古代人类曾用铜铁冶炼技术制造兵器、农具和生活用具。金塔县境内有色金属矿藏丰富。根据榆树井遗址出土的青铜器考证,铜矿是金塔先民们最先发现的宝藏。由于金塔先民们有熟练的制陶技术,对火候的掌握已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为冶炼铜矿石创造了条件。起初,金塔先民们只能冶炼红铜,后来可以用这些红铜锻造各类小型的器物。为解决红铜制作生产工具硬度不够的问题,金塔先民们在较长的生产实践中对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在铜中加入一定含量的砒石,冶炼成砷铜,成为铜砷二元合金;或加入锡石,冶炼成锡青铜;或在铜中加入一定含量砒石、锡石,冶炼成铜砷锡三元合金。在制造铜器过程中,开始以锻造为主,在热锻后又进行冷锻加工,以后又有了用范模铸造或复合铸造等复杂工艺。尽管金塔处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与东部发展存在较大差距,青铜器的制造和使用使金塔由蛮荒时代迈进了文明的门槛。
在铜石并用时代,铜器在金塔先民中已普遍使用,有青铜、砷铜和红铜制品,基本上以小件工具和装饰品为主,大型容器为数不多。到青铜时代,中原王朝(包括西北东部的关中地区)已经有了极为发达的青铜冶铸工艺,器型和种类繁多、工艺精湛、花纹精美、达到了青铜发展的巅峰时期。根据榆树井遗址、火石梁遗址出土的青铜器考证,在新石器时代今金塔县境内金属冶铸的工艺水平也达到了当时西北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水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铜器的种类和数量增加,除了小件铜工具和装饰品之外,也生产出了铸造精美的四羊头青铜权杖饰、铜座承兽方盘等;二是在青铜器的制作方法上,除小件工具仍然使用锻打外,铜容器已使用了范铸,形制复杂的铜器还使用合范法铸造。
榆树井故址
四坝文化分布在河西走廊及其以西地区,是铜器冶炼渐趋成熟时期。从金塔县境内的火石梁、榆树井、缸缸洼等四坝文化遗址出土的铜器文物考证,当时在金塔县境内铜器制作以铸造为主,兼有热锻和冷加工工艺。铜器种类有锡青铜、砷铜、铅锡青铜和其他多元合金,重要特征是砷铜的大量存在。根据金塔县白山堂铜矿地质资料显示,在当地蕴藏着丰富的铜矿藏。近年来,文物工作者在白山堂铜矿一带发现了古代先民冶炼铜的窑址,由此说明生活在四坝文化时期的金塔先民在大量使用磨制石斧、石刀、石砍砸器、石刮削器、石锄、石凿、石磨棒等石器和骨器的同时,开始制造铜器。
火石梁故址
考古发现,金塔先民在距今3900年-3600年前(相当于夏商时期)就已经熟练掌握冶炼技术。1987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考古人员在距金塔县城东北约40公里的戈壁沙漠中发现了一处冶铜遗址,定名为“火石梁遗址”。火石梁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70米,面积约9.5万平方米。发现和采集到诸如陶质双耳罐,簇形纽盖,单孔、双孔石刀、石勺等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这些石器通体磨光,制作精细,而陶器则有精细的几何花纹;两把石勺类似冶炼工具坩埚。遗址内东北部直径约30米的灰堆中埋藏有大量的炭结块、孔雀石和碎铜片,文化层厚度为0.3米~2.2米。这些文物证明,火石梁是一处青铜器时代的陶器烧制作坊和青铜器冶炼场遗址,属四坝文化类型,距今约3900年。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金塔县还在距火石梁遗址以东约7公里处发现了另外一处冶铜遗址。该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60米。因地处四周高、中间低的一片洼地中,加之当地农民当时曾在此处发现了被他们称为“缸缸”的陶罐,此地也被形象地称为“缸缸洼”。缸缸洼遗址地表密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破碎的石器,东部风蚀台上有冶铜遗址,地表有大量铜矿石、碎铜块和炭釉结块。1987年以来,金塔县博物馆在缸缸洼遗址发掘和采集到石刀、石斧、石纺轮等石器300多件,陶罐等陶器22件,还有2串骨珠。这些物证表明,缸缸洼是一处烧制陶器和冶炼铜器的冶炼场所。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又在该县北山发现古铜矿遗址,距县城约90公里,因此处附近现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为“白山堂”的铜矿,该遗址被定名为“白山堂古铜矿遗址”。古铜矿南北长382米,东西宽185米。在遗址中心位置遗存有原始矿井一处,南北长19.70米,东西宽9.10米,深4.80米,矿井壁面有原始工具凿挖痕迹。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科院的专家实地考察,该遗址属青铜器时代的四坝文化类型,距今3900年-3600年前有冶炼遗址,后有铜矿遗址,专家分析认为,火石梁遗址和缸缸洼遗址的铜矿冶炼就来源于白山堂古铜矿。相隔20多年的两次重大发现相互印证,不仅进一步表明酒泉先民在距今3900年-3600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冶铜技术,同时说明当时的社会已经进入了铜石并用时期。古铜矿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北方古代铜矿开采、选矿、冶炼、铸造技术及发展水平提供了实物证据,同时也为研究古代冶铜业的萌芽和发展状况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石岗遗址位于东沙窝沙砾戈壁地带,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1米~0.9米。采集有夹砂红陶片、泥质红陶片和彩陶片,纹饰有乳钉纹、绳纹、附加堆纹。并发现有黄、白陶衣施红、黑彩三角纹、斜线纹的罐、盖、壶、盆等陶器。属四坝文化遗存。
双耳陶罐(www.daowen.com)
金塔县境内还有多处汉代时期的古遗址,如窑洞滩遗址、黄刺梁遗址、双庙湾遗址、三角城遗址、秃疙瘩遗址、板地井遗址、沙门子井遗址、土墩子井遗址、西河槽井遗址、三道沙行遗址和三个锅庄口遗址等。这些古遗址位于羊井子湾乡、金塔镇和大庄子乡交界的东沙窝一带,遗址内地表遍布大量灰陶残片,纹饰有细绳纹、麻点纹、网格纹、鱼鳞纹、垂帐纹、旋纹等,器形有罐、盆、壶、碗等,并散见少量烧结铁渣和残砖块。
四坝文化彩陶罐
从出土的陶器等遗物的残片看,金塔县境内的这些古遗址的时代为新石器——魏晋时期,尤其是四坝文化占有较大比重。金塔县境内是夏朝时的古西戎地,属雍州。境内的黑河和白河沿岸,特别是会水海(今东沙窝一带)周围,远在四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据考证,当时在这块土地上聚居的先民,主要是羌和戎这两个古老民族,他们兴起于甘肃、青海,史称“南山羌”,黑河流域是他们活动的重点场所。从金塔县境内的缸缸洼陶器作坊遗址及出土文物考证,当时生活在境内的先民们已有集中的房屋、集中的制陶窑址、公共的氏族墓地,还有着氏族共同的信仰习俗,并表现出在母系氏族下的对偶婚姻家庭的特征。从金塔县境内火石梁等文化遗存及出土文物考证,当时境内的先民以游牧生活为主,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制作石器、陶器和玉器。从东沙窝古遗址出土物品考证,其文化内涵显示出父权制的特点。从遗址内出土的陶器、纺轮、玉器、石刀、骨匕首等文物的制作工艺可以鲜明地看出,金塔县境内的马厂文化比马家窑文化有了更大的进步。在陶器的彩绘、石器的磨制等方面,其物质感受与审美观念已有了相当高的水平。
从这些古遗址的类型和出土物,可以考证金塔县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历史。县境内各产业的兴起距今3700年左右,主要是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
根据金塔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及出土的原始生产工具以及与金塔县气候条件相同的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粟粒推断,金塔县农业的兴起距今4000年左右,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粟和黍。再从肩水金关出土的铁制农具和大麦、小麦、青稞、糜子、谷子、麻子等农作物种子以及东沙窝一带遗存的大片田畦痕迹看,至汉代,金塔县境内的农业已很发达,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也很多。
畜牧业在金塔县境内是最早产生的产业。在东沙窝一带,史称“羌谷”,意即羌族驻牧过的地方。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夏商时已十分强盛,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居住在今甘肃、青海一带的羌人,又称“西羌”,《说文》释:“西羌,牧羊人也,从人从羊。”从金塔县新石器遗址出土的陶罐与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陶罐很相似这一点看,在距今4000多年前,金塔县境内的羌族先民已在此驻牧。
根据遗址出土物表明,金塔县境内的手工业主要是骨器和石器制造业、纺织和缝纫业、陶器制造业、木炭烧制业、青铜冶炼业和采矿业。从金塔县境内出土的石斧、石锤、石刀、石锄、石铲、石勺、石磨盘、骨针、骨锥、骨匕首及石制或骨质的箭头等看,县境内先民已有了简单的骨器和石器制造业。他们采取打制、磨制和钻孔技术把石块或动物的骨骼、牙齿或角,制造成石器或骨器,主要用于原始农业、手工业和狩猎的工具。同时,也有日常生活用的器皿和装饰品,如牛角号、牛角盆、骨珠、骨镯、骨耳环等。古遗址内出土的陶纺轮,是最原始的纺织工具,证明当时已产生了纺织业。先民们用家畜的毛和野生植物的纤维纺织成线,用线既可制衣服、衣料,又可缝制物品。陶器的出现是金塔先民生产、生活方面的重大进步。金塔县境内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发现的多处烧制陶器的窑址,足以证明,当时这里的制陶业已很发达,制陶技术也已有了较高水平。木炭烧制业是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而兴起的。从金塔县境内新石器时代到汉代的陶窑中遗存的木炭残块看,先民烧制陶器的燃料是木炭。当时的先民把梭梭等木材烧制成木炭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金塔县境内出土的铜鼎、铜镜等铜器,说明当时冶铜业的发达。特别是火石梁青铜冶炼遗址的发现,说明在距今3900年-3600年左右金塔境内就有了青铜冶炼业。这些遗址当时冶铜的矿石是从哪里来的呢?2008年省考古所在金塔县境内考察,在白山堂铜矿一带发现了几处早期开采的小矿窑,并从附近采集到许多古人开矿时使用的磨制石器和铜矿石以及残陶片,这些小窑又都是富矿点,这是否是早期的采矿业,有待进一步考证。
商业是随着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最初主要是以物易物。在金塔县境内出土的松绿石珠、海贝可能也具有货币的职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