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政治制度和士大夫阶层的独特影响:清末现象清议

中国政治制度和士大夫阶层的独特影响:清末现象清议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清议与反思中国独特的政治制度和士大夫阶层造就了一种只有中国才有的现象——“清议”。这就是清末典型的清议之论。因此在清议中,掌握真相和主持改革的人,远没有唱高调的人更有力量,也更能得到麻木群众盲从的喝彩。我们可以看到满族出身的大臣琦善、伊里布、耆英在看清交战双方的强弱后,能更早地选择务实的手段和方法,受“宋明理学”影响更深的汉族士大夫,反而容易被“清议”纠缠得无所作为。

中国政治制度和士大夫阶层的独特影响:清末现象清议

六、清议与反思

中国独特的政治制度和士大夫阶层造就了一种只有中国才有的现象——“清议”。什么叫“清议”呢?简单地讲,就是不顾现实,不说心里真实所想,一味逢迎上司的旨意唱高调,“这种不诚实的行为,是我国士大夫阶级大毛病之一。”唱高调有三大坏处:首先,抬高自己,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上;其次,钳制反对派的口,贬低持异议者;再次,把上司这只鸭子赶上了架,他已很难客观地选择了。比如禁烟,本来就是件异常复杂的事,在林则徐和琦善等官员的私信中,会看到他们对于真相的分析和担忧,但到了朝堂上面对皇帝与其他臣僚时,又是另一个慷慨激昂的面孔。大臣们对英国的态度亦然,在后方全是主战派,真被派到前方在现实面前高调没用时,又全成了主和派。

再举一个清议的例子: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洋务派领袖恭亲王奕在同文馆设立科学班,招收学员,请外国科学家授课。这本来是个好主意,培养自己的人才,了解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还是遭到了理学大师倭仁的反对:

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技巧,即使教者诚教,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这就是清末典型的清议之论。受宋明理学培养出来的士大夫们,不相信堂堂天朝竟然不如英国,也根本不愿接受夷人可以当我们的老师,他们在判断事物的时候依据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圣人的教导。中国人的僵化思路,使其往往一上来就展开道德的评判,事情细节的争论一上升到道德层面就迫使了解真相的人噤若寒蝉。一方面是真话和人品缺失,另一方面是谎言和高尚,你选择什么?因此在清议中,掌握真相和主持改革的人,远没有唱高调的人更有力量,也更能得到麻木群众盲从的喝彩。

在西方的理论体系中,思想家和政治家是截然分开的,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思想家可以海阔天空,可以无拘无束地设计各种社会模式,然而政治家则必须根据现实来决策,其间不可有一丝一毫不切实际的成分。因此柏拉图可以写出无数个理想国,但恺撒却只能有一个选择。中国的学术体系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古汉学中没有哲学文学政治经济学的区分,中国读书人的理想都是从事政治,因此思想与政治混为一谈,经常不分彼此。《大学》把心性性命之学与个人品德、家族伦理、政治抱负全放到一起论述,使得中国人在从政伊始就被道德观念所纠缠。我们可以看到满族出身的大臣琦善、伊里布、耆英在看清交战双方的强弱后,能更早地选择务实的手段和方法,受“宋明理学”影响更深的汉族士大夫,反而容易被“清议”纠缠得无所作为。

在清末的政坛上并非绝无了解世界大势之人,只是他们力量微小,而中国人又太守旧,使得他们毫无机会做事。郭嵩焘就是这么一位人物。这是中国第一位驻外使节,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郭嵩焘把使英途中见闻写成《使西纪程》,称赞西洋政教制度,对中国内政提出效仿的建议。他被弹劾“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遭到清廷申斥和世人辱骂,湖南学者甚至送了他一副对联:(www.daowen.com)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蒋廷黻说:

一切新的事业都是由少数先知先觉者提倡,费尽苦心,慢慢地奋斗出来的。

郭嵩焘就是中华民族走在幽暗隧道中时,那根时燃时灭的火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