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历史中呈现真性情-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

历史中呈现真性情-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于英国人最看重的贸易通商和武器、天文学仪器、钟表等工业成果,却被中国人不是以自给自足为理由轻易拒绝,就是将其视作奇淫技巧之术而不屑一顾。兹所求昭雪之冤,大皇帝早有所闻,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谈判进行了一个多月却毫无进展,因为英国人与中国人所想根本就是牛头不对马嘴。

历史中呈现真性情-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

不同的历史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带来了交流的困难,这在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中表现得极为明显。英国人在乾隆时期曾经派出代表团访问过中国,力图跟中国人建立欧洲式的平等的国与国关系,这就是著名的马戛尔尼使团。但是,他们的目的没有达到。

公元1792年,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子爵为正使,乔治·斯当东为副使,以祝贺乾隆帝八十大寿为名出使中国。这是英国政府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在这次交往中,最艰难的谈判,是应该向中国的皇帝行什么礼仪,是否给皇帝磕头下跪。至于英国人最看重的贸易通商和武器、天文学仪器、钟表等工业成果,却被中国人不是以自给自足为理由轻易拒绝,就是将其视作奇淫技巧之术而不屑一顾。在他们之前,莱布尼兹、伏尔泰耶稣会教士都曾把中国想象成一个理想的乐园。马戛尔尼这次“失败”的中国之行,却使欧洲人清楚地看到了大清帝国的真实面貌。马戛尔尼有一段揭穿帝国繁荣的论述: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旧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一百五十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它会像一具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岸上撞得粉碎。

这实在是一语中的。当时的中国人一直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皇上是天下的共主,儒家教化之外的人属于化外之民,居住的地方是蛮夷之地,充其量只能成为中国皇帝册封的番邦。天下的观念与西方的民族国家意识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西方人看中个人的利益,在清政府眼中却只有皇家的利益,普通民众是不必顾及的,因此才会在对皇帝个人下跪不下跪的问题上纠缠不休。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针对英法要求派驻公使,面见皇帝递交国书的条款,咸丰帝气得不行。至于割让给沙俄一百余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九龙司给英国,赔偿巨额军费以及鸦片贸易合法化等要害问题,却皆可轻易允诺,甚至关税也可以随意赏赐给外国人。

中国官员在武力面前,被迫开始了与英国特使的谈判。第一次是琦善在大沽口外接受巴麦尊的照会。这封照会使用了英国人习惯的用语方式,前面是谈此次战争的原因,后面是五项要求:(一)赔偿货价;(二)中英平等外交;(三)割让岛屿;(四)赔偿商欠;(五)赔偿军费。

道光帝让琦善回复英国的照会是:

大皇帝统驭寰瀛,薄海内外,无不一视同仁,凡外藩之来中国贸易者,稍有冤抑,立即查明惩办。上年林则徐等查禁鸦片,未能仰体大公至正之意,以致受人欺蒙,措置失当。兹所求昭雪之冤,大皇帝早有所闻,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现已派钦差大臣驰往广东,秉公查办,定能代伸冤抑。该统帅义律等,着即返棹南还,听后办理可也。

大意是:我作为大皇帝是统率全天下的,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若有冤屈一定会秉公办理。林则徐他们查禁鸦片受了蒙蔽,没有公正处理此事。如今我派了新的钦差大臣前去调查。我命令你们赶紧回南边去,听候处理。

这道圣旨是给上门抢劫的强盗们下命令,不知道义律晕了没有。巴麦尊始终觉得义律与中国人的交涉缺乏平等意味,但你让义律怎么办?又要跟中国人打交道,又没法按照英国人的思维逻辑来,这真是个苦差事。

第二次谈判是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伊里布和义律的交涉。英军从北京返回广东谈判,路过浙江,解决定海遗留问题。英国要求释放战俘。这种要求大多是严肃而不容置疑的,后面隐藏着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潜台词。我们再看一段伊里布的话:(www.daowen.com)

大皇帝格外施恩,准尔通商,尔等将何以报答?我们办事必令你们下得去,亦必令你们回得国,复得命。你们办事需教我们下得去,教我们奏得大皇帝,教我们大皇帝下得去。

这段话很浅白,一看就懂,就好像是跟英国人在酒桌上“勾兑”,仿佛江湖上混的“青洪帮”,互相给个台阶下。中国官员们想的是只要能给皇帝复命就行,并不管民众的损失。面对国与国的谈判,使用这种方式,恐怕就是现在的英国人也反应不过来。

第三次谈判是琦善与义律在广州的一番讨价还价,这次要讨论大皇帝满足英国外相要求的问题。谈判进行了一个多月却毫无进展,因为英国人与中国人所想根本就是牛头不对马嘴。琦善面对英国人咄咄逼人的要求,背后是根本不明真相的大皇帝。道光皇帝曾这样批一份奏折:

逆夷要求过甚,情形桀骜,既非情理可谕,即当大申挞伐。

大意是说:这些叛逆的夷人,要求太过分,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如果不能通情达理,就准备讨伐他们。

中国人的外交始终停留在“朝贡体系”上,对待化外之民只有两种办法:“剿”和“抚”。如今是大皇帝的军队被人家追着屁股打,可在道光帝这儿仍然是居高临下的口吻。这个世界是以实力说话的,往日的“夷狄”掌握了主导权,势如破竹的英军是来做强盗而不是顺民的。琦善面对强梁,既没权又要谈,还要执行皇帝不可理解的命令,他的任务比林则徐还难数倍。

第四次谈判是耆英与璞鼎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焦头烂额的皇帝已经不期望献俘阙下的荣耀了。经过数轮折腾,道光帝明白了外国人只想要钱,对民众趁机造反的恐惧使他选择了向英国人妥协。清朝面对外患屡犯错误,甚至不知悔改、不断重复低级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首先考虑的是王朝的利益而非国家民族的利益。这是“家天下”所无法克服的,也是独裁体制必然的结果,造成的却是民族的悲剧。清朝真正的腐败在这里。

无法想象,如此重大的条约主谈者竟然是伊里布的家仆、冒充五品官的张喜,难道偌大的中国找不到懂洋务的人吗?其实广东十三行很早以前就同洋人有贸易往来,懂英语和英国风俗的人不应该一个都没有,只是官府从来只信任奴才,不会相信民众。璞鼎查也不再跟中国人兜圈子,要么同意,要么战争。回过头来看《中英南京条约》,十三款中不平等的只是割地、赔款和赦免汉奸三项,至于让当时士大夫痛心疾首的“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以及五口通商等,都是历史的进步而非退步,只是进步的方式因为属于被迫而让人们心理难以接受罢了。耆英在完成了《中英南京条约》后,又相继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他不断地向外国宣示所谓“皇恩”,愚蠢地给欧洲十几个小国与英国同等的权利,主动而愉快地出卖国家主权

清廷统治者在谈判中表现出了三点问题:一是根本不懂现代国际法,争所不当争,放弃绝不应该放弃的权益;二是不知道怎样做对国家最有利,如何避免民族利益的损失;三是他们始终把维护自己的统治摆在第一位,并不在乎民族的伤口有多大。

在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过程中,大臣们有主张激烈反抗的,有建议学习西方的技术来克制对方的,但始终没有一个要求对现行君主体制进行改革的。是不敢呢,还是不愿?也许只是根本想不到,那就悲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