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福建朱子学说:历史成就与影响

福建朱子学说:历史成就与影响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出生于福建省尤溪县,即今江西省婺源县,他长期在福建的崇安和建阳讲学,所以朱子学说又称为“闽学”。明代皇帝与他同姓,虽不好意思生硬地攀比上这个文化名人,但还是下令科举考试完全以他的注释为标准,至此,朱子学说成了统治阶级的哲学。

福建朱子学说:历史成就与影响

四、朱子学说成就了谁

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他的思想并非只来源于二程,而是将北宋五子的哲学概念融合在一起,经过他有机地整合,成为朱子之学。

朱熹,字元晦或仲晦,祖籍徽州。出生于福建省尤溪县,即今江西省婺源县,他长期在福建的崇安和建阳讲学,所以朱子学说又称为“闽学”。

朱熹并不是个只想当教授的人,儒家的人生脉络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机会了就以济世之心来从政,不被任用则“退而论书策”,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朱熹的选择与孔子没什么两样,他十八岁就考上进士成为国家公务员,少年得志之后他积极建言献策,私访民情,政治上力图有所作为。但在南宋这么个内忧外患的朝代,朱熹既不是横刀立马的将军,又不是运筹帷幄的政治家,没有立竿见影改造社会的能力,他的特长还是在思想与教育上。

朱熹把《论语》、《孟子》以及《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合编为“四书”,四书体系从此诞生。他的著述非常丰富,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太极解义》、《西铭解义》、《周易本义》、《易学启蒙》、《楚辞集注》等,以及后人编纂他的语录《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朱熹的学术地位是在他死以后逐步提高的,南宋末年,朱熹被追认为信国公或徽国公,说明他的思想被皇帝接受并欣赏。元朝开科取士,用的课本就是《四书集注》,内容由以前的五经转移成四书。明代皇帝与他同姓,虽不好意思生硬地攀比上这个文化名人,但还是下令科举考试完全以他的注释为标准,至此,朱子学说成了统治阶级的哲学。

朱熹完成了宋代理学最后的构建,这是一套独立于先秦儒学的哲学系统,虽然看上去他一直在传统儒家著作中注来注去。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是谈哲学问题的,但嬉笑怒骂,文学性很强,而宋儒们的书则显得太枯燥,没完没了地在天、人、性、理、仁、义、气、阴阳、太极等概念里绕来绕去,让人有云里雾里之感。这也是后人觉得理学大师们都有些矫情,不太喜欢他们的一个重要原因。对现代人来讲,学懂朱子学说要注意两个问题:既要了解当时知识阶层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按照中国古人的思维逻辑去解析;又要摸清理学几个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

朱熹首先分清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哲学概念。所谓形而上就是超越了时空,属于本质和规律的一种存在。举个例子:如物理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凡是浮在水中的物体都遵循这个道理,然而肉眼却不能看见,这个定律既无颜色也无形状,但你不能说浮力定律根本没有,它不仅存在,还对世间万物的某种运动起着支配作用。这就是道、理和太极等概念产生的源泉。《朱子语类》论述道:

无极而太极,不是说有个物事,光辉辉地在那里。只是说当初皆无一物,只有此理而已。

阴阳五行的原则就是属于理的范畴,不能搞混。那么形而下就是我们能感知的三维空间,“气”是组成宇宙最小的元素,这就是形而下的概念,“气”遵照“理”的原理组成这个世界,而“气不结聚时,理亦无所附着”。万物生成是靠太极内部一动一静的法则,气动为阳,气静为阴,在这里阴阳五行起作用了。

朱熹试图描述天体和地球产生时的情景:

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

这种宇宙模型有点儿类似托勒密地心说。先别笑话古人的这种思路,他不懂现代天文学的知识,更推不出宇宙大爆炸理论来,这体现了过去人们认识的局限性今天的知识体现出科学文明的力量。

人是万物之灵,人从哪里来?

自是气蒸结成两个人。……凡人之能言语、动作、思虑、营为,皆气也,而理存焉。

这个理存在哪里?人的本性就是理。理是纯善的,这个理在佛教理论中就是佛心。气有清浊,产生人欲,是后天的“业力”牵引使佛心变人心。这就自然引出朱熹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存天理,灭人欲”。这个口号很容易人们引起误解,认为是在号召大家禁欲,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儒家学者从来不是禁欲主义者。这个灭字用得过了头,其实朱熹的意思是反对纵欲,中国思想家们历来尊重人的正常需求,比如孔子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只要不危害社会,人类就应该享有自由。(www.daowen.com)

其实,戒律也是从国外传进来的,中国的各派学说中都没有这种宗教性的强制行为。需要指出的一点就是,无论是程氏兄弟还是朱熹,他们的要求对象更多地针对君王和士大夫阶层。在传统政治中,君主的作用非常之大,这一点理学家们心里很清楚,致君尧舜是他们的理想,内圣外王不可能是针对普通百姓。因此,程颐和朱熹给皇帝讲课,要求十分严格,也不管对方爱听不爱听,拼命拔高对君王道德行为的期待,直到皇帝受不了了,把他们赶跑。

朱熹虽然似是而非地设计了一番宇宙的形状,但儒家重点关注的永远是人,是与人生密切相关的政治和社会。所以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成为儒者的最高信条。这里包括了三个层面的哲学道理,格物致知是认识论知识论范畴的,而诚意正心修身是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属于人生观的,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儒家的政治理论了。

格物致知,有多重的解释,经常让人搞不清真实含义,总结起来大概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汉唐经学的注释:指发生的事物,往往随每个人知识的习性,好事或坏事根据这个人所知道的善与恶而来。第二种是现代汉语:探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甚至还有人把格物与西方物理学相提并论,清末的洋务学堂里就把物理和化学称为格致。第三种是朱熹的意思:格的意思是至,既然事物本身都含有一个理,那么我们看事物就不要只看到它的表象,而是能穷究其理,透过现象看本质。致的意思是极致,致知就是达到心知的极度通达。

中国古人的知识概念与西方知识论是不相同的,比如,西方人划分的物理学和化学是知识,数学和哲学也都是知识,人类有一个知识的体系,通过学习你可以成为一个很有知识的人,但在中国这样的知识是不够的。中国人的知识是心智的聪慧和觉悟,是能完全按照知识的要求去做,比如我们说“诚实是美德”,只有行为言语都做到了,才能说明你有了这方面的知识,而不仅仅是知道就算了。知识帮助人的精神境界不断提高,人与知识融合为一体,通融豁达,要能随手拈来地使用任何知识,这是中国古人对知识的理解。因此,西方的学习停留在工匠的层面,学成后在某一专业中工作,而中国儒家的教育很自然就向着修养的方向前进。

朱熹的修身养性起自中和理论,所谓“中和”是来自《中庸》里的一句话: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理论受到湖湘学派的影响,在朱熹继承程氏兄弟的理学之前,洛学传播到湖南,程颢的思想多由这一批学人继承。如何让人做到符合“理”的境界,《朱子语类》中说:

人性本明,如宝珠沉溷水中,明不可见。去了溷水,则宝珠依旧自明。自家若得知是人欲蔽了,便是明处。

这话很好懂,类似禅宗的明心见性,心被外界的各种欲望蒙蔽,舍掉贪嗔痴慢疑,自见本心,直到成佛。他的修炼功夫继承了程颐的“主敬”说。

常常存个敬在这里,则人欲自然来不得。

朱熹是如何区别儒家和佛家之性的呢?他认为,佛教以性为空而儒家以性为实。他用一渊清水做比喻,看起来清澈见底,什么也没有,可用手试试,不仅有水,还有冷热,这个“实”就是事物的道理,理看不见但存在,通过格物、致知就能了解。

朱熹的政治理论主要在与另一位宋儒陈亮的辩论中表述出来,与其哲学是相辅相成的。任何英雄豪杰若成事必须合天理,逆之就会失败。政治的好坏取决于统治者人欲私心的多寡,三代圣王之时,私欲少,所以与天理暗合,治理国家能达到大同的境界,以后的君主利欲熏心,与天理不合的越来越多,政治自然败坏。

这就把政治与统治者的道德水平联系起来,而彻底忽略了制度的作用。当皇帝胡作非为时,难道我们只能任其所为坐以待毙?其实,理学家们心里有数,所谓三代复古只是虚幻的政治理想,上千年的后世为什么再也没有他们想象的盛况?从此可以看出儒家政治理论的贫乏与不切实际。宋儒建立的是一个政治花瓶,只具有被皇帝们赏玩的价值,给自己王朝装饰得好看一点。因为他们不敢推翻一个前提,就是世袭君主的专制,这就像把最好的果树种植在沙漠上,无论多么精心护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

朱熹晚年被迫卷入政治斗争,致使他的学说一度被禁止,理学也被称为“伪学”,得意门生蔡元定被捕。这些还都不足以造成学术上的遗憾,真正的劫难来自监察御史沈继祖见风使舵的弹劾奏章。沈历数了朱熹十大罪,其中有朱熹把两个尼姑变成自己的小老婆,还暗示他的儿媳在丈夫死后居然还怀孕。在古代,监察官员可以“风闻言事”,也就是说即使道听途说或毫无证据的指责都允许。沈继祖为了置朱熹于死地,首先在道德上摧毁他的所有尊严,这是中国政治最阴暗的一面。有头脑的人对于这些空穴来风的话一笑了之,但对于普通百姓,香艳而无稽的故事更能四处流传,无形中理学和朱熹都被打上虚伪的标签,这才是最大的伤害。不知道以鼓吹道德著称的朱熹此时此刻会有什么样的感想?然而,朱熹一句辩驳的话也没有,或是不屑与小人争执,或是在皇权下,他被扣上什么帽子都无能为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