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隐士风度独具,逃避还是曲线济世?

隐士风度独具,逃避还是曲线济世?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九章隐士风度——逃避还是曲线济世三国时期有一个“割席断交”的故事。不慕名利这仅仅是隐士的一个表现形式,作为隐士一般有三个特征,第一是道德高尚,第二是学识渊博,第三是蔑视世俗的名利得失。纵观中国历史,有相当大一部分学者属于隐士。不夸张地说,有一半以上的中国文化是隐士们创造的,如果没有隐逸文化和隐士现象,整个中国历史将被改写。

第九章 隐士风度——逃避还是曲线济世

三国时期有一个“割席断交”的故事。管宁是山东临朐人,自幼好学、品德高洁,同是山东人的东汉名士华歆听说后跑来结交,二人遂成为好朋友。一天,他们在园子里锄草,挖出一块金子,管宁看也不看,当瓦砾一样扔掉,而华歆则是捡起来看了一眼再扔掉,这是“锄园得金”。又有一次,两人正在同席读书,外面有个达官显贵的轿子经过,管宁置若罔闻,而华歆却跑出去看并露出羡慕的颜色;管宁看华歆定力不够,等他一回来就把席子割开,与之绝交,这就是所谓的“割席断交”。管宁终生著书讲学,面对皇帝屡次征召都不出山。这样的人就是“隐士”。

西晋的皇甫谧写了一本《高士传》,试图给隐士一个定义:

身不屈于王公,名不耗于终始。

不慕名利这仅仅是隐士的一个表现形式,作为隐士一般有三个特征,第一是道德高尚,第二是学识渊博,第三是蔑视世俗的名利得失。(www.daowen.com)

纵观中国历史,有相当大一部分学者属于隐士。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隐居就是什么事都不做,其实大部分隐士都忙得不亦乐乎。以皇甫谧为例,他写了《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以及中医方面的《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研究范围从哲学文学到历史和中医学,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如果能在其中的某一领域有如此成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由此可见他根本闲不住。

东晋著名的隐士葛洪躲在山里,可他的著作很多,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涉及道家神仙养生炼丹术化学、中医、政治、历史、音乐艺术和文学等,还要教授弟子,他做的工作顶得上一个研究所。

古代中国社会分为两个阶层,按孟子的话说是劳心者与劳力者。对于劳力者来讲,农民是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分散状态,手工业者也是世袭的家庭作坊生产,受雇于人的是一部分手工业者和失去土地的农民。劳心者的职业只有当官一条路,民间教育、文学艺术、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研究都属于知识分子私人行为,实际上作为不愿当官的知识阶层,隐士们承担了除政治以外的绝大多数知识领域的工作。这些工作既没有大富大贵的荣耀,又没有轰轰烈烈的热闹,更不会成为世人关注的中心。做这些事不仅辛苦,而且要耐得住寂寞,甚至很清贫,但这些事情又很重要。不夸张地说,有一半以上的中国文化是隐士们创造的,如果没有隐逸文化和隐士现象,整个中国历史将被改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