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浒》只是一个民间梦想
四大名著中最符合下层民众口味的就是《水浒》了。作者施耐庵曾参加过张士诚的参谋班子,他亲眼目睹了元末明初农民暴动的前前后后,在张士诚失败后隐居,按照人们对起义军的想象与要求,结合流传在民间说书人的史料,以北宋末年最窝囊的一次农民运动为蓝本,创作了《水浒》这部小说。既然在陆地上找不到出路和公平,那么就带读者到水里去寻找。《水浒》最大的成功就是它让我们对人性并不绝望,因此,它既是民间一个实实在在的梦,又代表了下层民众对社会正义的一种期盼。
鲁智深,一个能不顾个人安危解救百姓于水火的人。他身上带着普通人喜欢的洒脱性格,不拘小节,好酒贪杯,不守礼法,却疾恶如仇,别人受欺负,他立刻打抱不平。他处处体现出粗中有细,外表看似的莽撞中隐隐露出名字的含义,他是大智若愚。因此,他是第一个修成佛教正果的人,民间需要这种世俗化的阿罗汉。
林冲,一个身怀绝技的军官。因为妻子被更有权的人看上,而不断被侮辱、被迫害,直至家破人亡,他在走投无路之下杀掉陷害自己的人,开始反抗暴政。林冲是个优秀的人才,还是体制内的人,本来衣食无忧,甚至还可能被提拔重用。他克制过,甚至想委曲求全,然而,这样的人仍然不能自保,他符合人民对被逼无奈下不得不反抗的英雄人物的想象。
武松,哥哥被毒杀,正常的法律程序伸张不了正义,他只好用打老虎的拳头打人了。武松功夫水平很高,内心却十分孤独落寞,这从他穿上云游的僧袍就不愿脱下可以看出来。他出手稳准狠,却并不滥杀,他在半出世半入世之间杀人放火,这是在完成人生使命后,会将背影消失在山野里的一类英雄。夕阳下,他就像老虎一样独往独来。
李逵,秉性鲁莽,但忠心耿耿。他的性格有点儿冰火两重天,一言相合可以为你死,半句不投机转眼就杀人。他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办事直来直去,给人磊落爽快的感觉,粗人粗到底是种可爱,不爱动脑子的百姓喜欢这种人。更难得的是忠诚使他可以视死如归,喝完毒酒后他仍有凄凉的一面,生就生、死就死,人生很多时候不必想太多。
吴用,人如其名,介于道家与儒家之间的学者。他在这个社会上没有施展才华的任何空间,于是只好在强盗中体会运筹帷幄的感觉。他转了个圈,先以读书人身份成为强盗,再接受招安融入官僚队伍,可他仍然找不到心灵归属,只好自杀来陪伴曾经的领导。中国有相当一批知识分子跟吴用有共鸣,他们饱读诗书,受教育不少,却或者失业在家无所事事,或者在社会上混着找不着感觉。(www.daowen.com)
最后一个是宋江,领袖型的悲剧人物,他的品德美好,有思想、有眼光、善于用人,他努力为大家着想,也并不贪恋老大的位子。总之,他是有着相当人格魅力的人,既没野心也没架子。他能推心置腹,不靠杀戮和权术来驾驭众好汉,为了“招安”与朝廷辛苦周旋时也绝不显得猥琐和低贱。然而现实给予他的回旋余地太小了,投降前他呼风唤雨却总是心里惴惴不安,投降后他不仅才华无处可用,还时时被朝廷猜忌。喝毒酒虽是不好的结果,但行尸走肉的生活对他已没有意义。他舍己为人的品格符合老百姓追随的标准。
《水浒》中反映了很多民间的诉求:
首先,是“替天行道”。皇帝是天的儿子,他如果不好好干,百姓就希望有别人来替天去维护社会的正义。农民是分散而被动的,家族往往是他们免遭欺侮的重要保障,但当家族的力量不足时,只有依靠国家法律的保护。然而,中国始终处于专制社会中,司法从来就没有公正过,当所受侮辱与迫害到无法忍受时,百姓先是寄托于清官的良心与道德,到这个也没有保证时,只好靠打家劫舍的人来替自己伸冤。让强盗帮助自己,无异于饮鸩止渴,所以老百姓希望碰到的是宋江这些人,如果是张献忠,自己的命都不保,那只有认倒霉了。
其次,是人与人的平等。无论什么出身,没有高低贵贱,大家都是兄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很多中国人历来人格依附惯了,也被奴役得太久了,因此希望谁也不看谁的脸色,高高兴兴过日子。
最后,经济上的平均主义,损有余以补不足。中国人一直是大同社会的钟情者,农民运动中“均贫富”的口号和儒家的“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都属于财产共有的主张。老百姓没有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这么高的理想,但不希望悲惨的现象总在自己身边发生。在人类社会中,自从产生了等级和铸造了金钱,文化修养不够的人们就始终会以官位和财富骄人,没有的人会产生艳羡和嫉恨两种心理,社会矛盾也由此产生。《水浒》中的主人公绝大多数都是仗义疏财的,他们既不会因为朋友喝酒而算计小账,更不会因为有没有钱而得意或沮丧。
《水浒》给我们留下快乐和幻想的是前半部,到了宋江不得不面对现实、四处碰壁寻找招安机会时,压抑的气氛已经让我们不愿再读下去了。清代才子金圣叹干脆把后五十回全部删掉,只留下前七十回做全本,这是很妙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