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士精神的起源:孔子赞叹的义士行为

士精神的起源:孔子赞叹的义士行为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概是喜欢小儿子的缘故,父亲立叔齐为继承人。因此能“让国”除了在个人行为上是仁的表现外,在政治上的仁更是孔子所赞誉的。不食周粟以至于饿死首阳山是义的表现,这是一种不屈的人格,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环境,能不降低自己的志向,能不低眉折腰地侮辱自己以求生存,这是义士的行为,是孔子赞叹的。

士精神的起源:孔子赞叹的义士行为

二、士精神的起源

伯夷、叔齐的故事记载于《史记》之中,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大致是一个叫“孤竹”的小国(或者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部落)。孤竹国君有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伯夷是哥哥,叔齐是弟弟。大概是喜欢小儿子的缘故,父亲立叔齐为继承人。国君死后叔齐不肯在哥哥之先当国君,故让位于伯夷,伯夷说这是父命,于是只好用逃走来躲避,叔齐还是不肯当君主,所以也跟着伯夷逃走。

他们听说西伯姬昌善养老人,于是跑到今天陕西一带古称西岐的周部落土地上生活周文王死了,武王即位后立刻发兵攻打商朝,他们俩得知消息跑到武王的马前劝阻说:“父亲刚死不去埋葬,立刻就打仗,这是孝道吗?作为商朝的臣子去杀纣王,是仁义的行为吗?”武王左右护卫想杀了他们,姜太公赶紧劝止,说:“这是义人。”于是扶起他们扬长而去。

等到武王伐纣成功,他们觉得吃周朝的粮食是耻辱,于是隐居洛阳东北的首阳山,以采野菜为生,营养不足,饿死前写了一首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他们感叹以暴易暴的悲哀,古时候祥和的氛围一去不返。

儒家非常推崇伯夷和叔齐,孔子是这样看待他们俩的:(www.daowen.com)

论语·公冶长第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论语·述而第七》:(子贡)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论语·微子第十八》: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伯夷叔齐互相让国是仁的行为,其实这里隐隐体现了孔子的一种政治理想,孔子不可能不知道世袭君主的缺陷就是儿子很可能远逊于老子,那么像尧、舜一样的禅让制不失为一种完美的权力转移模式。只是孔子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自我道德的修行上,对政治制度的设计显得很淡漠。确实,从远古的经验中只有一种禅让制的参考模式,没有给孔子提供其他扩大想象力素材。因此能“让国”除了在个人行为上是仁的表现外,在政治上的仁更是孔子所赞誉的。

不食周粟以至于饿死首阳山是义的表现,这是一种不屈的人格,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环境,能不降低自己的志向,能不低眉折腰地侮辱自己以求生存,这是义士的行为,是孔子赞叹的。这种人生价值观成为后来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的内在要求,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更是打造了一个独特的精神家园。

不管是否合理,一个人都能心理很平衡地遵从父命,让出本属于自己的东西,体现了孝的本质含义。孔子曾给士下了个定义:“士志于道。”就是有理想的人才配称为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