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改革难以成功-变革之阻

改革难以成功-变革之阻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改革为什么难成功——变革的阻碍有史以来,导致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革命”,另一种是“改革”。中国的改革往往成为失败的同义语,唯一一次成功的改革是战国中期的“商鞅变法”,但后果却是设计师商鞅把自己摆在了改革的祭坛上——变法成功与个人生命的失败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在这里想探究的是,中国历史上自上而下的改革为什么始终难以成功,以期给我们些启发。

改革难以成功-变革之阻

第三章 改革为什么难成功——变革的阻碍

有史以来,导致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革命”,另一种是“改革”。

革命往往自下而上,是核心统治阶层之外的人民因为不满当权者的欺压和剥削,采取暴力的形式推翻这个政权,比如汤武造夏桀的反,出兵打败了夏朝的军队;陈胜、吴广起义结束了秦朝的暴政等。革命的破坏力巨大,人们裹挟在兵戈铁马之中,旧的法律体系崩溃了,在新政权建立之前强权代替了道德,人民生活在动荡之中。

改革一般自上而下,是正在台上的统治者因为社会矛盾加剧,为了延长自己的政治生命而主动进行的社会改造。因为改革是当政者精心设计的,所以推动起来通常比革命更有理性,但也正因为是统治者的主动行为,必然包含了当政者的自我保护和既得利益的计算,所以行动起来不可能毫无顾忌,与革命相比,改革更像是在旧衣服上打补丁。由于统治者之间利益不同和观念纠葛,改革中捉襟见肘的事情经常发生。(www.daowen.com)

就革命与改革而言,很难说哪一种模式更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中国的改朝换代虽然是革命的结果,从根本意义上讲并没有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有些朝代甚至是社会的退步,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历史上,革命多而改革少,这也说明了一点,中国的社会结构相当保守,这是因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改革的动力,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只有在活不下去时才会跑到山林里聚众闹事。而上层统治者更多的时候是尸位素餐,自己享乐还来不及呢,哪里顾得上为家国天下去改革、修身、齐家。只是几个书生在旷野中没有回音的呐喊,若没有科举考试,要求人们当官前必须学习儒家经典,恐怕《论语》、《孟子》也没几个人认真去读。

中国的改革往往成为失败的同义语,唯一一次成功的改革是战国中期的“商鞅变法”,但后果却是设计师商鞅把自己摆在了改革的祭坛上——变法成功与个人生命的失败形成了鲜明对比。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较为复杂,他的改革首先从秦国这一很小的区域内进行,针对性很强,而秦体制是因为征服才逐渐扩展开来的。而且,商鞅之所以能达到强秦的目的,是因为他建立的制度恰好适应了当时社会向中央集权郡县制转变的大趋势,他所用的招数不过是李悝吴起玩剩下的,并不新鲜,只是魏国楚国半途而废,秦国走得彻底而已。中国历史上后续的改革还有几次,但大多都落了空,改革者本人的命运也都不好,由此带来的社会动乱更吓坏了统治阶层的人。

忠于一人一姓的中央集权体制外加封闭的农业经济,使得朝廷除了加强皇权的一些政治措施外,极少有人愿意为了百姓利益而改造社会。在统治集团内部,任何一种改革主张开始实行,立刻就会招致反对的声浪,“祖宗家法”在这个时候成为强有力的武器。我在这里想探究的是,中国历史上自上而下的改革为什么始终难以成功,以期给我们些启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