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紧密相关的宫廷疑案,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宰相

紧密相关的宫廷疑案,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宰相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宫廷疑案紧密相关赵普久居相位,虽尽心辅佐赵匡胤,但因其“独断政事”,还是引起了赵匡胤的猜疑。但后世对这段“金匮之盟”的故事多有怀疑。“金匮之盟”是一份机密文件,它的出现,决定了北宋初期两代帝王的交替,却因其神秘性成为北宋宫廷三大疑案之一。正是在这一节骨眼上,两人一拍即合,“金匮之盟”便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与廷美往来密切的一批文武臣僚都因“交通秦王”而被贬官流放到了其他地方。

紧密相关的宫廷疑案,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宰相

◎宫廷疑案 紧密相关

赵普久居相位,虽尽心辅佐赵匡胤,但因其“独断政事”,还是引起了赵匡胤的猜疑。加上有人告发赵普受贿、违禁、包庇下属等,赵匡胤本已对赵普越来越反感,于是,便借机免了赵普的宰相职位。免职离京后的赵普心有不甘,一直等待着时机东山再起。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976),一个雪夜,皇弟晋王赵匡义在宦官王继恩的策应下,夜入皇宫,杀死病中的赵匡胤,夺取帝位,是为宋太宗,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烛影斧声”案。之后,赵普声称杜太后(赵匡胤和赵匡义的亲妈)临死前,命宋太祖传位于其弟宋太宗,并由赵普起草誓书,藏于金匮之中。赵普的“金匮之盟”为赵匡义继承皇位提供了合法根据。赵普本人也凭此扶摇而上,再度成为北宋的宰相。

但后世对这段“金匮之盟”的故事多有怀疑。“金匮之盟”是一份机密文件,它的出现,决定了北宋初期两代帝王的交替,却因其神秘性成为北宋宫廷三大疑案之一。历代史学家对其真伪性一直存疑,认为这是后来宋太宗赵光义(宋太宗赵炅,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与赵普勾结起来编造出来的谎言,目的是为了掩饰宋太宗之得位不正。

金匮之盟与陈桥兵变、烛影斧声并称宋初三大疑案,我们不妨先根据后来的追述来说说当年“金匮之盟”的立约情况和誓约内容。

宋太宗赵光义

建隆二年(961),杜太后病危的时候,赵普曾经上过一道奏折,说起皇位继承人的事情。后来,杜太后就召见了赵普,当时太祖也侍立在侧。杜太后对太祖说:“因为周世宗以幼主临天下,倘若后周立长君,天下岂能为你所得?你百年之后应该传位给你兄弟,能立长君,社稷之福啊!”见太祖磕头应允以后又对赵普说:“把我这些话都记下来,不可违背。”于是赵普就在杜太后病榻前写下誓词,一式两份,一份随杜太后下葬,另一份由太祖保存。这就是“金匮之盟”的由来。

由于誓约的原文从未见诸史书记录,而转述的记载却颇有出入。大体说来,盟约关于皇位传承的办法有“独传约”和“三传约”的区别。所谓独传约,即太祖传位给太宗,这是杜太后的遗命。而所谓“三传约”,即太祖传之太宗,再由太宗传其弟魏王赵廷美,廷美再传太祖之子德昭。如果“金匮之盟”属实,那这应该是杜太后和太祖的本意。而关于“金匮之盟”一历史之谜的症结有三:第一,究竟有无此事?第二,为何此时出笼?第三,誓约内容如何?先说究竟有无此事。金匮之盟的立足点是立长君。说它是伪造的人认为:杜太后死时,太祖35岁,德昭11岁,她岂能预料太祖死时,德昭仍是幼主?倘经光义、廷美三传至德昭,一般在四十年左右,那时候德昭已年过五十,生死尚且难卜,长君从何谈起?认为确实有此事的学者指出,五代诸帝在位时间最长者不过十年,平均在位时间不到四年,所以杜太后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因而太后临死立长君的遗言,当时完全可能有。虽然有这可能,只是未必书为誓约。

首先,从太祖的作为看,他始终没有举行定储之举。但到开宝六年,德昭已23岁,也到完全可以继位的年龄,一向秉承母意的太祖才断然拒绝赵普的建议,按前朝惯例将赵光义晋封为晋王,确定其准皇储的地位。由于不是正式定储,皇位传承仍可能存在着变数。太祖的举动正说明他在皇位继承问题上是受母意约束的,但又不必像履行书面誓约那么循规蹈矩。

其次,从赵普的作为看。他作为誓约的监督署名者,如果说太祖时期不敢泄漏此事尚在情理之中,但到了太宗即位六年间,自己分明已经失势,为何不上书言明以邀主欢呢?这也反映了当时并没有成文的誓约。

总之在太祖一朝,并没有形成书面形式的盟约,这几乎是可以肯定的了,而口头上究竟有没有,大概也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知道了。再说为何此时出笼。金匮之盟是太平兴国六年(981)炮制出笼的(按说在此之间早已存在),其誓约见诸史册最早是神宗咸平二年(999)重修的《太祖实录》(即《新录》)。《新录》还说约誓时太宗也在场,这是连编谎都编不圆。倘真如此,太宗对赵普的衔恨和致歉都无从解释。何况太宗即位时不宣布,太平兴国五年九月修成的《旧录》也不载其事,既表明《新录》所谓太宗在场纯系妄说,也反证金匮之盟的出笼却在《旧录》修成以后。

金匮之盟是机密文件,藏在宫中,本来没有人知道,三个当事者中只有赵普还健在,而他给太宗捅破此事的方式仍是密奏。也就是说,只有赵普与太宗两人知道此事,他们联手做手脚,别人谁都难以否认。而对太宗来说,迫害廷美,传位子嗣,都需要赵普这样元老级的开国元勋的支持和谋划。以赵普的政治经验,当然知道太宗肚里淌的是什么坏水,也知道这是改变自己“日夕忧不测”处境的唯一机会。于是,他可能孤注一掷,伪造了金匮之盟,作为输心效忠的入场券,为太宗不正常的继位找了一个合法的根据,以借机东山再起,恢复失去的权势。正是在这一节骨眼上,两人一拍即合,“金匮之盟”便应运而生。(www.daowen.com)

三说誓约内容如何。若杜太后真有口头遗嘱,三传约的可能性最大。但太平兴国六年,金匮之盟刚由赵普炮制出笼时,肯定不是三传约,而只可能是独传约。倘是前者,无疑在宣传秦王廷美应是当然的皇位继承人,简直在为即将进行的迫害廷美的阴谋自设障碍,任谁也不可能如此愚蠢。独传约突出太宗,一方面为逆取太祖之位、逼死太祖之子的太宗进一步确立合法的地位,打上了一针强心针;一方面也树立了赵普“顾命大臣”的高大形象。只有当赵廷美死后,三传约形同废纸,才可能在士大夫之间流传开来,因其时已是太宗一系独传的天下了。

接下来,再来说说最不幸的赵老四赵廷美,如果按照他老娘定下的调子,他是有机会过把皇帝瘾的,但赵老三与赵普的不谋而合粉碎了他的帝王梦。非但让他帝王做不成,连做个普通人都难——因为宋太宗要改变“金匮之盟”的传位规则,就容不得他的存在。

当投机家赵普以“金匮之盟”重新换取相位后,在他担任宰相的第二天,秦王赵廷美就感到了来自赵普的一种无形压力,于是,他急忙要求列班在赵普之下,而以其准皇储的地位是可以位居宰相之上的。

次年三月,就有人“告发”廷美准备在太宗前往庆祝金明池的水心殿落成之际犯上作乱。太宗假意不忍心张扬这件事情,只是罢去了廷美开封尹一职,把他调到洛阳任西京留守。与此同时,与廷美往来密切的一批文武臣僚都因“交通秦王”而被贬官流放到了其他地方。

这件事过了没多久,针对秦王廷美的黑枪又来了,赵普向太宗报告,调查到卢多逊与秦王廷美勾结之事。卢多逊立即被罢相下狱,审讯下来,卢多逊与相关人等都表示“伏罪”,具体罪名是卢多逊派中书属吏向廷美密告高级机密,还效忠道:“愿太宗早点死去,尽心事大王。”廷美也表示:“愿太宗早点死去”。于是卢多逊被削夺一切官爵,连同家属流贬崖州(今海南崖县)。有关牵涉本案的属吏和证人都被斩首在都门之外,最终来了个死无对证。秦王廷美则被勒令归私第,他的儿女也不再称为皇子皇女,至此,他在朝中的势力也被彻底扫尽。

五月,继廷美出任开封府尹的李符迎合太宗旨意,在赵普指使下猛参秦王廷美,上奏说廷美衔恨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这正中太宗下怀,于是把廷美降为涪陵县公,房州(今湖北房县)安置。这是流放后周退位小皇帝的地方。廷美最终忧悸成疾,两年后死在了那里,年仅38岁。这件事,赵普的落井下石的确有失厚道,难怪《宋史》这样说他:“凡廷美所以遂得罪,普之为也。”

这种明目张胆的迫害,其实连太宗的长子元佐(太宗的长子德崇后来改封楚王,改名元佐)也看不下去,他对父亲迫害叔叔廷美十分不满,对力助其事的帮凶赵普也相当厌恶。他为营救四叔出面向父亲申辩,但最终也没有结果。雍熙元年(984),当廷美死亡的消息传来时,元佐因为不能承受廷美已死的事实,一下子就发疯了。

就算这样,太宗还不打算放过他的亲弟弟赵廷美,他还对宰相李防等说廷美是乳母耿氏所生,而《宋史·杜太后传》明载杜氏生五子,廷美位序第四。可见这是太宗为掩饰逼杀廷美之罪,不惜向自己父亲泼脏水,故意编派出来的谎言。

涪陵之狱,始终未见有丝毫的显罪确情。《宋史·赵廷美传》把这一冤案归罪于赵普。实际上,廷美不死,太宗就难以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因而元凶是太宗,赵普不过帮凶而已。在皇位这一天下第一权力面前,即便在兄弟父子之间,人性的泯灭也司空见惯了。而赵普身为开国元勋、两朝元老,值得注意的是,他与北宋两代帝王都挺混的来,身仕两朝,三次入相。而且从赵普透露消息之前的做法来看,他日渐骄纵,在太祖的心中,他的地位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赵普是个投机型人才,他必定有一番作为,于是,他投靠了赵光义,两人一拍即合。

综上所述,“金匮之盟”极有可能是察觉到危机的赵普和对皇位早有觊觎之心的赵光义两人合谋所为。他们表面上说是太后的遗命,其实,不过是个掩盖他合法即位的幌子罢了。所以,编造“金匮之盟”、炮制“廷美疑案”不管是否确有其事,都和赵普脱不了关系,他也无法洗掉这个嫌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