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姚崇: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宰相

姚崇: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宰相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人指点人生扭转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避唐玄宗“开元”年号讳,改名姚崇。唐高宗永徽二年,姚崇诞生于陕州硖石,但他从少年时就生活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现存有姚崇兄妹为其母刘氏所造的石窟,今称极南洞。刘氏生育了姚元崇、姚元景和姚八娘。刘氏拖儿带女长途扶柩,于次年七月十五日将姚懿安葬在故乡硖石安阳公之原。加上姚懿前两位夫人所生育的子女,姚崇排行第十。

姚崇: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宰相

◎高人指点 人生扭转

姚崇(650~721)本名元崇,字元之,避唐玄宗“开元”年号讳,改名姚崇。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他的高祖姚宣业,是南北朝时的陈征东大将军,吴兴郡公。曾祖姚安仁,隋朝时历任青、汾二州刺史。祖父姚祥,任隋怀州长史、检校函谷关都尉。父亲姚懿,字善意,隋末时候,任陕州硖石县令,后辅佐初唐创业有功,但因受人嫉妒而遭到贬退,唐武德四年(621)后,便带领全家老小隐居于“硖石东北重岗之曲”,此后,姚家后人就成了陕州硖石人,姚崇的祖籍也是这里。后来,高宗即位,姚懿又被起用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刺史、嶲州(唐朝古州名,今四川西昌越西东北)都督。

唐高宗永徽二年,姚崇诞生于陕州硖石,但他从少年时就生活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现存有姚崇兄妹为其母刘氏所造的石窟,今称极南洞。

史载,姚崇的父亲姚懿初娶张氏、李氏,可惜不久就陆续死掉了,后娶刘氏。开元三年(715)由秘书丞胡皓撰写的《姚懿碑铭》说,姚懿于龙朔二年(662)死于售州官舍,当时姚崇才12岁。刘氏生育了姚元崇、姚元景和姚八娘。刘氏拖儿带女长途扶柩,于次年七月十五日将姚懿安葬在故乡硖石安阳公之原。姚懿一门也算是大家族,儿女众多。加上姚懿前两位夫人所生育的子女,姚崇排行第十。

姚崇刚刚12岁,就成了没爹的孩子。可能是受家族尚武的影响,他小时候风流倜傥,厌恶读书,而以打猎为乐事,“少为猎师”。20岁时,“居广成泽,以呼鹰逐兔为乐。”(www.daowen.com)

相传,黄帝时期,有一个叫广成子的人在汝州临汝的崆峒山修道成仙。轩辕黄帝曾亲驾崆峒山,向广成子询问养生之道,《庄子》、《黄帝内经》和《史记·五帝本纪》中都有记载。《庄子》的记载比较详细:“黄帝立为太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问广成子于崆峒山,故往见之……黄帝再拜稽首日:‘广成子之谓天矣!’”后人为了纪念广成子在养生文化上的贡献,便把他居住过的崆峒山周围的泽地称为“广成泽”。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汝水又东于广成泽水合……其水自泽东南流,迳温泉南,与温泉水合……其水东南流,注广成泽水,泽水又东南入于汝水”。明正德元年(1506)纂修而成、正德五年(1510)正式刻印发行的《汝州志》载有“山有丹霞院,即广成子修道之处”。

据《汉书》、《后汉书》和新旧《唐书》记载,汉、唐两代,广成泽被辟为狩猎游乐的“皇家禁地”,定名为“广成苑”。班固在《东都赋》中写道:“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都城之外,因原野以作苑,顺流泉而为沼。”“苑”即指广成苑,“沼”为汝州温泉。西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太后曾来温泉洗浴,如今温泉东南的薄姬庙村便是她当年的行宫所在地,镇北的娘娘山也因其驾临而得名。汉明帝、安帝、恒帝、灵帝都曾多次“校猎广成苑”,沐浴温泉水。隋炀帝杨广听说广成泽(今涧山水库)既是“周回百里,水草丛生”的好牧场,又有“神泉侧出”可供玩乐,于是在此设置牧场,放牧一种据说是“出汗如血,踏石能烂”的名马。公元621年春,唐太宗李世民率兵攻克汝州,进军洛阳途中领略了温泉神水奇趣。公元637年,再次临幸温泉,还命人在镇北十里盖了一座“清暑宫”,宫南一里处设有专门安排官员居住的地方,即现在的官庄村。五代时梁太祖朱温来温泉洗浴,也住在“清暑宫”里,此处后来被称为梁古城,至今仍有梁古城遗址。唐高宗李治曾先后五次到温泉沐浴察看。公元700年2月22日,女皇武则天率群臣“入汝州温汤”,在此设行宫,随后又两次来温泉沐浴休养,“武后池”、“八卦楼”分别是她当年洗浴和大宴群臣的地方。“八卦楼”又名“流杯亭”,武后让群臣围池而坐,把绑着羽毛的酒杯放在池中,斟满美酒,杯借泉水浮力,漂浮在谁的面前谁就一饮而尽,并赋诗一首,以庆升平,其诗汇集为《流杯亭侍宴诗集》。唐开元十四年(726),唐玄宗李隆基来到温泉,感受灵泉神汤,流连忘返。金朝暴君完颜亮从洛阳到温泉打猎洗浴,下诏方圆一百五十里州县派商贾来温泉“置市”,成为物资交流的集散地,这样旅游业带动了附近地区经济的发展。

言归正传,姚崇最开始只尚武不喜文,后来,对姚崇一生影响深远的人出现了,他改变了姚崇不喜欢读书的习惯,此人就是张憬藏。张憬藏,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人,是当时的一个相学家,说白了就是个算命先生,但由于算得比较准,在全国也是小有名气。据姚崇63岁时回忆,就在他“居广成泽,目不知书,唯以射猎为事”,整日陶醉于呼鹰逐兔之乐时,遇到了张憬藏。当时张憬藏游学路经广成,落脚姚崇家,见姚崇气宇轩昂,眼神里透出一股灵气,非一般山村野夫可比。可是,当张憬藏与姚崇一交谈,发现他知识贫乏,文理欠通,便力劝姚崇要好好读书,增长识见,并鼓励说:“广成是上古贤人广成子所居之地,黄帝曾问道于广成子。你将来当以文才显名,很可能作到宰相一级大官,不要自暴自弃,要好自为之!”在张憬藏的鼓励和规劝下,姚崇潜心修文,刻苦攻读,改变了整日“呼鹰逐兔”的坏习惯。《新唐书·张憬藏传》也有相同的记载:“姚崇、李迥秀、杜景俭从之(张憬藏)游,憬藏曰:‘三人者皆宰相,然姚最贵。’”看起来,姚崇当时不但得到张憬藏的指导,而且还结交了李迥秀、杜景俭等一批青年才俊之士。这些,对促进姚崇“折节读书”,都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通过几年的努力,姚崇终于成为东都洛阳一带远近闻名的博学之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