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裴炎生:中国宰相村的首考及第,仕途顺畅

裴炎生:中国宰相村的首考及第,仕途顺畅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考及第仕途顺畅裴炎生在海内外著名的“中国宰相村”——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李治临终的当天晚上,单独召见裴炎密谈,指示他全力扶持太子就任并当好新皇帝,这就是后来的唐中宗李显。裴炎在这次宫廷政变中因与武则天合谋定策有功,被封为河东县侯。从思想根源上说,裴炎的理想和武则天的终极目标有根本的冲突,他二人在合作初期充其量只是同路人而已。在权力的归属问题上,两个人出现的这种分歧是不可调和的。

裴炎生:中国宰相村的首考及第,仕途顺畅

◎首考及第 仕途顺畅

裴炎生在海内外著名的“中国宰相村”——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该村仅唐朝宰相就不下几十人,比如与裴炎同时期的裴行俭、比他稍后的裴度,都是声贯千古、同为一村的名相。村中官至宰相的名人,历史上共出现59名;官至大将军高职的,亦达59名;另外,还有中书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御史和常侍各11人、刺史210人、皇后3人、王妃2人、太守77人,被日本、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公众誉为“中国名人第一村”。

裴氏家族远自秦汉,经历魏晋,至隋唐而极盛。裴炎就出身于这一著名大姓裴氏家庭,属豪门士族的大地主阶级成份。其父裴大同,曾任洛交府(陕西省富县)折冲都尉,享受正四品高干待遇。

裴炎本人则在门下省主管的国家级高干子弟学校弘文馆这所公办重点学院接受良好的正规教育。在这里他很用功,勤奋好学,每遇休假,别的同学大多外出郊游,只有裴炎一人留校“温故而知新”。无论是四品官员的子弟还是作为弘文馆的学生,按照唐初选拔录取干部的用人政策,他都可轻易获取官职,而裴炎却未因此而满足懈怠。相反,他胸怀远大,自加压力,笃志十年,勤学不倦。入学才一年多,就有人推荐他到国家机关任职,但裴炎以学业未满为由婉拒。他在校以儒家经典为专业方向,一直坚持读了十来年,读得他满腹经纶,尤其擅长《春秋左传》、《汉书》。无论是文化学识还是就业当官都比一般人高出一大截。第一次公务员明经科专业考试,裴炎就一举中榜,算是顺风顺水的家门、校门、机关门这“三门”干部。

首考及第后,裴炎官场一路绿灯。他先在濮州当最基层的“粮站管理员”司仓参军,没多少年就调进了京城,以后迅速飙升,一直做到中央国家机关的兵部侍郎、御史、起居舍人、内史、侍宁、中书令,后来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黄门侍郎。唐高宗调露二年(680),以中书令身份被授予“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职衔,主管门下省,正式成为当朝宰相(唐初以尚书、门下、中书三省的长官仆射、侍中、中书令为宰相,后其他高官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衔头也为宰相)。裴炎当时权高位重,说话很有分量。唐初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厅一般是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以供宰相们议事,即便是先皇李世民时代赫赫有名的宰相长孙无忌、房玄龄和魏征都是屈尊到门下省来开会的。裴炎任中书令兼宰相后,就把政事堂迁到了中书省,其他宰相、国务委员及各部委都得到他的地盘来开会。

裴炎任宰相后很受高宗的信赖。永淳元年(682),高宗巡视去了东都洛阳,留太子守京城长安,特意让裴炎做李显的全方位指导顾问和办事助手。弘道元年(683),唐高宗李治病重卧床,不能正常上班了,临时让太子李显代理国政,命裴炎等三人共同协助太子处理日常政务。李治临终的当天晚上,单独召见裴炎密谈,指示他全力扶持太子就任并当好新皇帝,这就是后来的唐中宗李显。(www.daowen.com)

这个李显,父亲唐高宗李治给他起名为“显”,寄予很大的希望,可他却一点也不“显”,一生唯唯诺诺、窝窝囊囊,躲在别人的阴影里过日子,无论品行和能力都比不上哥哥们。然而,中宗即位后却一反常态,要自己作主,体现一把皇帝的威严。这位27岁的青年天子,似乎觉得一旦坐上龙庭,就可以随心所欲,从此翻身农奴成主人了。公元684年,他刚上任就要提拔老丈人韦玄贞做宰相,遭到现任宰相、举朝唯一的顾命元老裴炎的坚决反对,认为韦玄贞刚刚由普州参军提为豫州刺史,马上又拜相,这不合法统,没有经过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更没有经过考核和公示,不能晋升。

李显还要给奶妈的儿子从大字不识一个的白丁升为五品的中级国家干部,别人会怎么看呢?总之,裴炎是一百个不同意,固执不肯从命。这番抗诉使得李显大为光火,气头上脱口说了一句要命的话:“我让他当宰相怎么了?我一高兴就是把整个江山都让给他又能怎么着!一个宰相的官位算得了什么?”没想到这位对唐王朝忠心不二的裴炎组织观念极强,听中宗此言,顿觉恐惧,立即报告了道义上的更高级领导人武太后。武则天一听裴炎说中宗要把江山让给老丈人,就气得拍桌子说:“这孩子算白生了!娶了媳妇忘了娘,竟然要把皇位让给外人,你就是要让,首先也应该让给我老娘呀!不行!”她当时就让裴炎亲自草拟了关于免除李显最高领导职务的命令,带着与中书侍郎刘之、卫戍司令程务挺、张虔勖进殿,当着所有在京高级官员的面,让裴炎扶挟着中宗李显从龙椅上走下殿来,然后对他宣布免除其党政军一切职务的命令,职务降为庐陵王。李显不服气地问母亲:“我犯了什么罪?”武则天怒斥道:“你想把天下交给韦玄贞,这难道还是小罪吗?”就这样,可怜的中宗坐了几十天的龙椅就抬屁股走人,别说热身,连屁股都还没坐热;要说试用,还没等期满就被炒鱿鱼了。他这才真正认识到老妈超强厉害的实力,不是自己细胳膊嫩腿能扳得倒的。这次皇帝的废立,从武则天来说是借机除去对自己专权不满的儿皇帝,从而威慑以后即位的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以达到自己长期操纵君权的目的。

裴炎在这次宫廷政变中因与武则天合谋定策有功,被封为河东县侯。裴炎和武则天两人还算是合作愉快的,然而裴炎没有料到.他成功地避免了国丈窃国,却导致武则天擅权,其独裁地位更加稳固,从此给他们两人的决裂埋下了真正的祸根。

裴炎和武则天为什么会从合作走到决裂呢?从思想根源上说,裴炎的理想和武则天的终极目标有根本的冲突,他二人在合作初期充其量只是同路人而已。裴炎的理想是当一个权臣,他帮助武则天把不听话的李显废掉,拥立李旦,是希望借助拥立之功做到大权独揽。他的意图是由更软弱的李旦当皇帝,由他自己掌握实权。在这个政权模式中,并没有武则天的位置。换句话说,他从没想过要改朝换代,更没有想过要对一个女皇帝俯首帖耳。那么武则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她的理想就是自己当皇帝,而且不容许任何人和自己分享权力。在权力的归属问题上,两个人出现的这种分歧是不可调和的。对于这一点,武则天看得很清楚,裴炎也看得很清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