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宰相商鞅入秦,游说改革

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宰相商鞅入秦,游说改革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游说入秦初露锋芒商鞅,汉族,卫国人,祖籍在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为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公孙鞅对景监说:“我游说秦孝公以五霸的治国之道管理国家,看来他想任用我。如果能够再接见我一次,我知道该怎样说了。”

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宰相商鞅入秦,游说改革

◎游说入秦 初露锋芒

商鞅(约前390~前338),汉族卫国人,祖籍在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为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政十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公孙鞅是卫国公族的后裔。他所置身的战国时代,是一个饱学之士周游列国,到处兜售自己的时代。他们不需要祖国,朝思暮想的都是知遇之恩。公孙鞅也不例外。他从小研读刑名之学,摸索出一套变法理论。尽管对法律军事的研究已超出前辈吴起李悝,但在本国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第一个机会来自魏国。魏国国相公叔痤,对公孙鞅的奇谋十分欣赏。不知道是公孙鞅的不幸,还是魏国的不幸,就在公叔痤决定向魏惠王推荐公孙鞅时,公叔痤已被病魔夺走了大半条命。他只能竭尽余力,告诉前来探病的魏惠王:“我死之后,希望您能以举国之事,听候公孙鞅的调遣。”魏惠王估计被公叔痤这句话吓倒了:公孙鞅?他才20出头,乳臭未干!当然,他尊敬老臣,没有当面说国相老糊涂。姜还是老的辣,公叔痤看懂了魏惠王的表情,无奈,狠了狠心说:“既然您不用公孙鞅,那一定要杀了公孙鞅。”人才如战略物资,自己不用也不能资故。

等魏惠王走后,公叔痤越想越不是滋味,一个青年才俊将因自己而死?不知是不是人之将死,其心也善,他派人叫来了公孙鞅,告诉他事情的经过:“你赶快逃走吧。”公叔痤的急切溢于言表。看来他一生最后的努力就是保全公孙鞅的性命了。然而,公孙鞅却不慌不忙地说:“大王既然不能听您的话而信任臣下,又怎么会听您的话杀臣下呢?”正如公孙鞅所言,魏惠王没有杀他。既然公叔痤死了,商鞅在魏国的前景也就很渺茫了。下一步去哪里?他把战国七雄一字儿排开,思索哪个国家会成为自己的栖息之地。(www.daowen.com)

不久,公孙鞅来到秦国,这时的秦国在战国七雄中,无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毗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奋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公孙鞅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求见孝公。

秦孝公接见了公孙鞅,公孙鞅在秦孝公面前讲了许多话,孝公常常打瞌睡,不爱听。接见完了以后,孝公斥责景监说:“你介绍的客人是光说大话而不近实际的人,怎么能够使用呢?”景监用孝公的话去责备公孙鞅。公孙鞅说:“我游说秦孝公以五帝治国的办法来理国家,看来孝公不能领悟。”五天以后,公孙鞅又要求拜见秦孝公,他又一次见到孝公,谈话的效果比上次稍好一点,但是秦孝公还是不合意。完了以后秦孝公又斥责景监,景监又去责备公孙鞅。公孙鞅说:“我游说孝公三王治国之道来管理国家,但孝公还是没听进去,请你再一次引见我吧。”公孙鞅又见到了秦孝公,交谈以后秦孝公对他挺客气,但还没任用他。秦孝公对景监说:“你的客人挺不错,可以跟他谈谈了。”

公孙鞅对景监说:“我游说秦孝公以五霸的治国之道管理国家,看来他想任用我。如果能够再接见我一次,我知道该怎样说了。”公孙鞅又一次见到秦孝公。孝公和公孙鞅对坐交谈,不知不觉地向前挪动着两个膝盖,凑近听他讲话。两个人谈了几天都不觉厌倦。景监问公孙鞅说:“你拿什么打动了我们国君?我们国君高兴得不得了啊。”公孙鞅说:“我游说你的国君用五帝三王的治国之道,使秦国的德政能与夏、商、周三代相比,你的国君说,‘用这些治国之道太费时间了,我等不了。况且贤明的国君,都当他们在死的时候就创立业绩扬名天下,哪能闷闷不乐地等上八、九十年而学做五帝三王呢?’所以我用春秋五霸强国的方法游说君王,君王就非常高兴了。但这样做君王的道德功业就难与殷周相媲美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