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 动性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及其客观性
预测考点
(1)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2)规律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本身则要受规律的支配。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3)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现规律,并利用这种合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真题链接
1.(1996年文科第2题,单项选择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答案]C
[解析]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人的意识活动却受规律的支配。因此,答案选C。
2.(2005年第17题,多项选择题)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三大规律”
A.是有层次的
B.都是人的活动规律
C.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规律
D.存在着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答案]ABD
[解析]只要把握唯物辩证法关于规律及其客观性的原理,结合题目加以思考,很容易识别选项C所谓人们创造规律,抹杀了规律的客观性,是错误的。其他选项都是符合题意的。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
预测考点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
预测考点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预测考点
(1)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促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
(2)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有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客观规律只要具备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和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真题链接
(2014年第2题,单项选择题)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答案]C
[解析]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有一定联系,也有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人可以改造自然,有目的地调控自然界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的认识。“月食”属于自然规律,它不需要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社会革命”属于社会规律,需要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三、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
预测考点
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意识是能动的,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真题链接
1.(2000年文科第1题,单项选择题)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www.daowen.com)
D.主动性
[答案]C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所以,答案选C。
2.(2000年理科第1题,单项选择题)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答案]B
[解析]荀子此句话的意思是人对感官具有统帅和支配作用,不用心进行思维活动,黑白颜色摆在眼前也看不见,雷声鼓声在旁边响着耳朵也听不见。这句话蕴涵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这一观点。因此,答案选B。
3.(2001年理科第3题,单项选择题)“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D
[解析]题干中所引的句子认为心诚与否就能决定事情成败,显然是抽象地夸大了精神的作用,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答案很明显,选D。
4.(2005年第1题,单项选择题)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这句话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因此,答案选B。
5.(2009年第17题,多项选择题)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主动积极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有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
D.事不避难,知难不难
[答案]ABCD
[解析]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是: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本题中,选项A、B、C、D都符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的基本观点,符合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的原理,所以都应选。
四、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预测考点
(1)尊重客观规律是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要尊重社会规律。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通过自觉活动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五、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
☆发挥主观能动性应注意的问题
预测考点
(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如实反映客观规律,才是正确的认识。
(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创造世界。
(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六、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
预测考点
(1)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范畴,主要指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
(2)主体选择指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3)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求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体的能动性体现于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正确与否由实践检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