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高新闻编辑修养,学习新闻编辑学教程

提高新闻编辑修养,学习新闻编辑学教程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闻编辑工作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观察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指导实际工作。

提高新闻编辑修养,学习新闻编辑学教程

1.4.2 新闻编辑的修养

新闻编辑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而且十分重要的工作,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具备一定的素质修养,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策理论修养、语言文字修养、知识修养和专业技能修养。

1.4.2.1 政策理论修养

在我国,新闻工作实际上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毛泽东同志早在1959年就提出:“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江泽民同志也多次重申了这一观点,强调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2008年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求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作为“总把关人”的新闻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素养。只有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才能对各种新事物、新问题做出正确判断,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保持清醒头脑,应付自如。

提高政策理论修养,首先要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新闻编辑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强唯物辩证法的学习,提高哲学、方法论修养,学会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反面;既要看到主要方面,也要看到次要方面;既要看到局部,更要看到整体,注意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在新闻编辑工作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观察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指导实际工作。

同理,要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一篇稿件该不该播发,什么时候播发,怎么播发,直接影响稿件的传播效果,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新闻编辑的政策水平。政策是思想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的具体化,只有熟悉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才可以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中,辨别出什么是新情况、新问题并研究新问题,才能发现哪些是可以并且应该报道的,哪些是不能报道的,才能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1.4.2.2 语言文字修养

编辑工作就是与语言文字打交道,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编辑的基本功之一。汉语言文字有其自身的规律,对字、词、句、语法、语言逻辑、写作技能等的掌握程度,必定影响编辑处理稿件的水平和质量。所以,新闻编辑必须注重语言文字修养,努力提高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目前媒体上屡屡可见的“七月流火”、“差强人意”、“梅开二度”、“红杏出墙”等一系列词的错用、误用,都反映了作者、编辑语言文字功底不足。提高语言文字修养,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学知识,讲究辞章文采,使人在受教育的同时,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4.2.3 知识修养

知识修养包括专业知识和百科知识。

新闻编辑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与业务知识,另一部分是编辑所从事的报道领域所要求具备的专业知识。

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是新闻编辑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之一。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懂得新闻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具备一定的政治上的敏感和判断力,可以提高新闻编辑工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同时,新闻编辑还应该对采、写、编、评业务知识样样精通,只有这样,才能对记者实行有力的指导,才能更好地修改、加工稿件,提升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近年来,新闻有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趋势,人们已不满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想了解事件发生的缘由、可能引发的后果和变化,讲究新闻的思辨性、分析性,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必须具备所从事的报道领域的专业知识。编辑只有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研究,才可能在策划选题时独树一帜,对稿件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评价,否则只能是人云亦云,甚至以讹传讹。

百科知识不局限于某一两个专业领域,而是历史、哲学、经济法律、天文、地理、音乐艺术、科学、军事、政治,无所不及。当然,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但是反映大千世界的新闻信息包罗万象,编辑作为把关人,如果对新闻反映的内容全然不知,就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新闻进行选择、加工,很难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2000年12月,新华社在迎接新世纪报道中开辟了一个栏目——《世纪旧闻新读》,以1900年12月的报纸内容为横切面,寻找价值较高的“旧闻”,对照当今现实,挖掘丰富内涵,从2000年12月1日开始发稿,其后的每一天都与百年前的这天对应,“旧闻”的新闻性由此凸现出来。可以试想,编辑如果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积累和哲学的辩证思想,恐怕很难策划出这样颇有创意的栏目。

1.4.2.4 专业技能修养

新闻编辑除应具备政策理论修养、语言文字修养和知识修养之外,至少还应具备以下四种能力。

(1)发现能力。发现能力是对事实传播价值的识别能力,主要体现在“新闻敏感”上。编辑的发现能力,主要表现在确定报道方向和报道题目、决定稿件取舍、稿件加工、稿件编排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抓住问题,多谋善断,发现新闻,培养作者,形成特色。编辑的发现能力,实际上是编辑对大政方针、形势走向的把握,对媒体特色的领会,对读者需要的了解等综合能力的反映。编辑要有主动意识,立足新的实践,分析新的情况,善于用“新闻眼”捕捉重大而又新鲜的题目。好的新闻编辑不仅能够从众多的稿件中发现有“亮点”的稿件,而且能够发现稿件存在的问题及蕴含的潜力,并能深挖潜力,寻找到解决问题、提升稿件档次的有效途径。

(2)策划创新能力。随着新闻竞争的日益加剧,新闻媒体需要不断创新求异,受众要求看到更多更好的新闻精品,仅会选稿、改稿、组版、画版的编辑越来越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需要,编辑的策划创新能力日益显得迫切和重要。目前媒体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不断创新是一个新闻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近年来,许多新闻媒体纷纷改版扩版,改进报道,不断推陈出新,力度、速度非同一般,目的就是一个:通过创新,树立新形象,吸引更多的受众,靠技高一筹、领先一步赢得媒体大战的胜利。编辑的创新可以分为内容的创新和形式的创新。内容的创新包括对新闻角度的选择、对新闻主题的提炼和标题制作的求异求新;形式的创新主要指报道形式的创新和版面表现形式的创新等。创新,就要大胆扬弃,否定旧的新闻报道模式,勇于在内容上出新、形式上出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组织、公关交往能力。组织能力指的是报纸编辑组织报道和组织新闻人才的能力。组织能力,首先表现在编辑善于依据新闻报道的需要,合理安排和使用分散的有关人员,互相配合,形成整体力量,完成采编任务。对组织能力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则包括为事业发展网罗人才、组建队伍,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群体。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活动与交往能力,善于与人打交道。

(4)操控新技术设备能力。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新闻编辑处于崭新的技术环境,许多报社已经采用电子采编系统,数码相机卫星传稿也广泛使用,互联网成为庞大的信息资源库。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新闻编辑具有使用数码相机、电脑和互联网等信息化工具的操作技能。新闻编辑要具备通过检索功能快速寻找有关新闻的背景资料的能力,能够运用各种在线资源,如辞典、百科全书、地名索引、年鉴和汇编等,进行数据和事实的交叉验证;要善于运用微博、论坛、e-mail(电子邮件)等形式和受众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受众欲知和关心之事,为新闻策划和报道提供参考。

img2【新闻编辑实务训练】

请结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和新闻编辑工作的特性,联系实际,谈一谈新闻编辑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2009年11月9日修订)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团结协作、严守法纪,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第一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1.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和服务对象,多宣传基层群众的先进典型,多挖掘群众身边的具体事例,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多运用群众的生动语言,使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3.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和呼声,批评侵害人民利益的现象和行为,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

第二条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

1.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动摇,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2.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决抵制格调低俗、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内容;

3.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着眼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坚持准确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

4.采访报道突发事件要坚持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全面客观报道事件动态及处置进程,推动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

第三条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1.要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获取新闻素材,新闻采访要出示有效的新闻记者证。认真核实新闻信息来源,确保新闻要素及情节准确;

2.报道新闻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事实,不摆布采访报道对象,禁止虚构或制造新闻。刊播新闻报道要署作者的真名;

3.摘转其他媒体的报道要把好事实关,不刊播违反科学和生活常识的内容;

4.刊播了失实报道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更正致歉,消除不良影响。

第四条 发扬优良作风。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品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抵制不良风气,接受社会监督。(www.daowen.com)

1.强化学习意识,养成学习习惯,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努力成为专家型新闻工作者;

2.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体验生活,在深入中了解社情民意,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3.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行为,不利用职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利用新闻报道发泄私愤,不以任何名义索取、接受采访报道对象或利害关系人的财物或其他利益,不向采访报道对象提出工作以外的要求;

4.尊重新闻同行,反对不正当竞争。尊重他人的著作权益,引用他人的作品要注明出处,反对抄袭和剽窃行为;

5.严格执行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分开的规定,不以新闻报道形式做任何广告性质的宣传,编辑记者不得从事创收等经营性活动。

第五条 坚持改革创新。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深入研究不同传播对象的接受习惯和信息需求,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传播能力;

2.认真研究传播艺术,利用现代传播手段,采用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3.善于利用新载体、新技术收集信息、发布新闻,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

第六条 遵纪守法。要增强法治观念,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党的新闻工作纪律,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保守国家秘密

1.严格遵守和正确宣传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社会稳定;

2.维护采访报道对象的合法权益,尊重采访报道对象的正当要求,不揭个人隐私,不诽谤他人;

3.维护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注意保护其身心健康;

4.维护司法尊严,依法做好案件报道,不干预依法进行的司法审判活动,在法庭判决前不做定性、定罪的报道和评论;

5.涉外报道要遵守我国涉外法律、对外政策和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

第七条 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要努力培养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积极搭建中国与世界交流沟通的桥梁。

1.在国际交往中维护祖国尊严和国家利益,维护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形象;

2.积极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3.尊重各国主权、民族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多样性,报道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优秀民族文化;

4.积极参加有组织开展的与各国媒体和国际(区域)新闻组织的交流合作,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多做工作。

附则:对本《准则》,中国记协各级会员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实施细则,认真组织落实;全国新闻工作者要自觉执行;各级各专业记协要积极宣传和推动,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img3【思考题】

(1)新闻编辑工作包括哪几个方面?

(2)新闻编辑工作有哪些类型?

(3)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4)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

img4【学习参考书目】

[1]蔡雯.新闻编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蒋晓丽.现代新闻编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史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4]郑兴东,沈史明,陈仁凤,等.报纸编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5]叶春华.报纸编辑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

[6]张子让.当代新闻编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7]黄瑚.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注释】

[1]辜晓进:《美国日报的组织结构》,《新闻记者》2002年第6期,第59页。

[2]向晚:《“他首先是一个普通编辑”——记首届韬奋奖获得者、天津<今晚报>副总编辑陈礼章》,《新闻爱好者》1994年第2期,第8页。

[3]《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58—55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