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辽朝政治文明的贡献
依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观点,历史文献上关于契丹族的确实记载,开始于北魏登国四年(389年)。在《资治通鉴》的记载中,它的首次活动出现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成书早于《资治通鉴》的《魏书》,首次为契丹和它关系密切的库莫奚立了传,以后在中国的传统典籍中均有其历史活动的记载。到公元9世纪下半叶,契丹的势力范围在北、南、西三面都得到了拓展:北面达嫩江下游的洮儿河一带,南面与幽、蓟地区相接,西控奚族所居的区域。大致相当于今天内蒙古的东南部,吉林、黑龙江的西部以及华北平原北部的部分地区。《辽史·地理志》中也称“迨于五代,(契丹)辟地东西三千里”。
到唐代后期契丹人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和刑狱,旧的制度在逐渐瓦解,辽政权的建立成为契丹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公元901年,迭剌部耶律氏家族的耶律阿保机继任迭剌部夷离堇,即为军事首领。阿保机本人雄才大略,颇有军事、政治才能,《辽史》卷1记载其“及生,室有神光异香,体如三岁儿,即能匍匐……既长,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关弓三百斤”,颇具传奇色彩,加之契丹族正处于民族实力迅速上升的时期,因此在他即位后就发动了北征南讨的扩张行为。首先征服奚、于厥、室韦诸部,“于是尽有奚、霫之地。东际海,南暨白檀,西逾松漠,北抵潢水,凡五部,咸入版籍”。[1]耶律阿保机向南侵扰唐朝河北道的部分地区,用四十万的兵力征讨河东、代北地区,俘获人口九万五千多人,骆驼、马、牛、羊等牲畜更是无法估计。此后,契丹不断寇扰幽、蓟地区,此时唐政权已经是自身难保,无暇顾及。(www.daowen.com)
阿保机陵墓
在阿保机四出征讨的同时,契丹上层内部也矛盾重重,争斗不休。迭剌、安端、剌葛等契丹贵族相继起兵,公开与耶律阿保机作对。耶律阿保机也组织了有效的反击,不畏艰辛追讨反叛者。史载:“时大军久出,辎重不相属,士卒煮马驹、采野菜以为食,孳畜道毙者十七八,物价十倍,器服资货委弃于楚里河,狼藉数百里,因更剌葛名暴里。”通过坚持不懈的征讨,“有司上诸帐族与谋逆者三百余人罪状,皆弃市。”[2]与此同时,阿保机积极与唐朝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发展友好同盟关系,建立了宽松的外部环境。通过一系列的举措,阿保机不仅取得最高权力,而且在契丹诸部中享有很高的荣誉,实际上成为一个领袖式的人物,建立政权的时机日渐成熟。公元916年,阿保机正式称帝,国号契丹,建元神册,建立了以契丹族为主的民族政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