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宋元时期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经济交往:碰撞交融与多元一体

宋元时期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经济交往:碰撞交融与多元一体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从朝贡贸易中能够获取极大的经济利益,因此西夏前往北宋朝贡的积极性很高。因此,沿边蕃汉民众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是宋夏经济交往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宋代泉州市舶司遗址需要指出的是,北宋除了与西夏、辽朝保持着密切的经济交往外,河湟吐蕃以及西域诸蕃也是其重要的贸易伙伴。

宋元时期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经济交往:碰撞交融与多元一体

二、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经济交往

北宋与北方民族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经济互补性。北方民族一般主事畜牧,而北宋则以农立国。实际上,契丹在建国以前就与中原之间存在着经济上的联系。契丹建国后,与北宋呈现南北对峙的局面,但双方在经济上的交流却从未中断。辽朝为了得到中原地区的粮食和其他商品,便在宋辽沿边设立榷场、互市等进行交易。据《辽史·食货志》记载:“征商之法,则自太祖置羊城于炭山北,起榷务以通诸道市易。太宗得燕,置南京,城北有市,百物山待,命有司治其征;余四京及它州县货产懋迁之地,置亦如之。东平郡城中置看楼,分南、北市,禺中交易市北,午漏下交易市南。雄州、高昌、渤海亦立互市,以通南宋(南面之宋朝的意思)、西北诸部、高丽之货,故女直以金、帛、布、蜜、蜡诸药材及铁离、靺鞨、于厥等部以蛤珠、青鼠、貂鼠、胶鱼之皮、牛羊驼马、毳罽等物,来易于辽者,道路繈属。”文献中的雄州、高昌、渤海等地榷场就是专门针对北宋而设立的。北宋也在其境内开辟榷场、互市与辽朝贸易,如易州、雄州、霸州等地就是宋辽贸易的据点。“澶渊之盟”订立以后,由于战事宁息,宋辽双方在边界增开榷场、互市,贸易量与日俱增。

北宋与西夏的贸易也很频繁。朝贡贸易,榷场、互市贸易以及民间的私贩是宋夏之间三种最基本的贸易形式。从李继迁开始,党项割据政权就与北宋保持着朝贡贸易的关系。西夏建国后,西夏朝贡使臣不绝于道,北宋政府也进行回赏。宋夏双方朝贡贸易量也很大,史载“(西夏)每一使至,赐予、贸易,无虑得绢五万余匹,归鬻之于民,其值一匹五六千,民大悦,一使所获率不下一二十万缗”[26]。又《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2载:“(西夏)累番使人货贩,滋广通约,所得不减三数百万。”这则史料记述了西夏与北宋的贸易之发达,“滋广通约”,间接地反映出西夏与北宋的贸易额十分可观。西夏还利用居丝绸之路要道的有利地位,与河陇或西域诸蕃一道前往北宋朝贡。如宋大观四年夏国遣使入贡。诏:“诸西人入贡,诸色人私有交易编栏,使臣不觉察者,徒两年。”[27]文献中的诸色人恐为河陇及西域之异族,如回鹘吐蕃等。由于从朝贡贸易中能够获取极大的经济利益,因此西夏前往北宋朝贡的积极性很高。当然,在宋夏关系吃紧的时候,西夏的朝贡次数相对减少。宋夏沿边既是宋夏军事较量的前沿阵地,同时又是一条重要贸易带。宋夏双方在东起延州,西到镇戎军一线设立榷场、互市、和市等场所进行贸易,双方交易的物品也十分丰富。《宋史·食货志下·互市舶法》中载:“以缯帛、罗绮易驼、马、牛羊、玉、毡毯、甘草,以香药、瓷漆器、姜桂等物易蜜蜡、麝脐、毛褐、羱羚角、硵砂、柴胡、苁蓉、红花、翎毛,非官市者听与民交易。”北宋向西夏输出的物品除了文献中提及的缯、帛、罗等纺织品外,粮食和茶叶也是西夏紧缺的商品。由于西夏地处西北,宜于农耕的土地很少,粮食产量小,尤其在荒歉之年易发饥荒,需要向辽朝或北宋乞粮。此外,由于茶叶有助于消化,党项等食肉民族对茶叶有着浓厚的兴趣,“惟茶最为所欲之物。”[28]西夏将换来的茶叶一部分用于自己消费,一部分则转手给西北地区的其他民族,从中取利。另外,宋夏缘边的民间私贩活动也很猖獗,这主要包括四种情况:一是尚未取得北宋政府在沿边贸易的“许可证”就私自贸易;二是贩卖一些宋夏政权所禁止的物品,如北宋严格控制兵器、铁器流入西夏境内,西夏也不允许私人贩盐等;三是在宋夏交战时期,北宋政权为在经济上打击西夏,不允许沿边民众与西夏私自贸易;四是西夏不经过北宋同意就私自设立榷场、和市、互市等与北宋边民交易。[29]虽然北宋政权对沿边私贩进行严格控制,但还是屡禁不止。因此,沿边蕃汉民众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是宋夏经济交往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宋代泉州市舶司遗址

需要指出的是,北宋除了与西夏、辽朝保持着密切的经济交往外,河湟吐蕃以及西域诸蕃也是其重要的贸易伙伴。有些学者认为西夏崛起后,控制了丝绸之路的要道,丝路贸易因此断绝,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笔者从《宋会要辑稿》《宋史》《玉海》等汉文典籍中辑出北宋时期甘州回鹘向北宋朝贡24次,西州回鹘7次,龟兹20次,于阗43次,瓜、沙回鹘11次,大食3次。[30]由此可以看出北宋与河陇、西域诸蕃仍然保持着贸易联系。诸蕃与宋朝间的朝贡贸易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宋朝建国到西夏攻占河西走廊,共计七十五年。由于这一时期丝路较为顺畅,诸蕃在继承五代丝路贸易的基础上,频繁入贡。第二时期为西夏攻占河西到元丰七年,共计四十八年。由于西夏歼灭了甘州回鹘政权,并占领瓜、沙二州,进逼西州,河西回鹘受挫,朝贡贸易为此也大受影响。甘州回鹘退出朝贡贸易,而其他回鹘集团的朝贡次数也锐减。第三时期是从元丰八年到北宋灭亡,共五十三年。大致从元丰年间开始,于阗成为主要的朝贡者。《宋史》卷490《于阗传》中讲:“于阗国,自汉至唐,皆入贡中国,安史之乱,绝不复至。晋天福中,其王李圣天自称唐之宗属,遣使来贡。”东喀喇汗王朝大约于1006年击灭了于阗李氏王朝,此后汉文史料中多以“于阗黑汗王”的名称出现,又称“新复州于阗”,在丝绸之路上颇为活跃。大中祥符二年,于阗黑汗王使臣向宋廷讲:“昔时道路尝有剽掠,今自瓜、沙抵于阗,道路清谧,行旅如流。愿遣使安抚远俗。”[31]宋朝熙宁开边以后,于阗进入中原的道路畅通无阻,便掀起了一个朝贡贸易的小高潮。“熙宁以来,远不逾一二岁,近则岁再至。”[32]

河陇、西域诸蕃向北宋进贡的物品十分丰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马匹及装备品类宋朝不同于唐代大一统国家,在军事上所需的马匹主要依靠西北异族的供给,《宋会要辑稿》兵之二四中讲道:“国初……又有招马之处,秦、渭、阶、文州则有吐蕃、回鹘;麟、府则有党项。”而吐蕃、回鹘等民族本以畜牧为业,在经济上与中原地区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因此几乎在每一次的贡使贸易中,马匹是必备的贡品,有时还将马饰(如玉鞍辔等)一并带来进行交易。马匹贸易额也大小不等,有时只进贡数匹,有时数额却相当大,如元丰八年十一月,“于阗国进马,赐钱百二十万。”[33]由赐钱数可知当时的贡马数量之大。此外,橐驼(骆驼)、独峰驼、西域特产大尾羊也在供品之列。

药品及香料类这类物品包括硇砂、羚羊角、琥珀、乳香、木香安息香、黄矾、牛黄、梧桐律、龙盐、黄连、腽肭脐等。由于乳香等物的利润丰厚,大批乳香因此源源不断地涌入宋朝。元丰三年,“熙州奏,于阗国进奉般次至南川寨,称有乳香杂物等十万余斤。以有违朝,未敢解发。”[34]倘使一头骆驼的载重量为500斤,那么要运送这批货物就需要200多头骆驼,显然是个十分庞大的商队。为此宋朝还下令限制乳香贸易:“元丰初,始诏惟赍表及方物马驴乃听以诣阙,乳香无用不许贡。”[35]龙盐也是一颇具特色的进贡品。《隋书·西域传》中讲:“女国,在葱岭之南,其国代以女为王。出朱砂……尤多盐,恒将盐向天竺兴贩……”王小甫先生考证出女国就是指西藏高原西北部包括今天阿里地区北部和拉达克在内的地区。并进一步指出:女国仅仅是食盐的中转地而已,食盐的实际产地应为突厥控制下的西域地区,在吐蕃和西域之间存在着一条“食盐之路”[36]。可见西域早在隋代就是食盐的输出地,宋时依然保留着这一传统。(www.daowen.com)

乳 香

纺织品和装饰品类中亚地区素以生产优质棉花而闻名。《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中讲到这一点:“其地出帛,曰秃鹿麻(为棉织品,亦作兜罗锦、妒罗锦等异译),盖俗所谓种羊毛织成者。时得七束为御寒衣,其毛类中国,柳花鲜洁细软,可为线为绳,为帛为绵。”11~12世纪时中亚地区的棉花产量大,种类多。河中地区的维达尔棉布,它以萨末趼建附近的维达尔村而得名。这个村盛产棉花,质地优良,各地仿造,形成一种具有特色的棉布,不仅内销各地,并外销西亚。蒲华织造的一种红、绿、白三色棉花,也有盛名。东部喀喇汗王朝境内早就以产“白叠”“花蕊布”闻名中原。在巴楚县托兹萨莱遗址出土了精制的毛、棉、丝织品。[37]而且这一地区生产亚麻、毛织品,并向中原进贡。此外,有一些装饰品如白玉、翡翠、貂鼠皮、犛牛尾等也流入内地。

南宋与金朝对峙,民族关系颇为紧张,但南宋与北方各民族的经济交流并未中断。相反,由于南宋居江南一隅,成为典型的南方政权,地域之间的差异使得南宋与北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互补性更加凸现,经济交流成为双方的客观需要。

与辽朝一样,金朝也在沿边地带设立榷场与南宋进行贸易。《金史·食货志》记载:“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广屋宇以通二国之货,岁之所获亦大有助于经用焉。熙宗皇统二年五月,许宋人之请,遂各置(榷场)于两界。九月,命寿州、邓州、凤翔之府等处皆置。海陵正隆四年正月,罢凤翔府,邓、颍、蔡、空、巩、洮等州并胶西县所置者。而专置于泗州。寻伐宋,亦罢之。”由此看出,宋金两国都有设置榷场进行商品交换的愿望,但榷场的兴废要受到宋金两国外交关系的影响,如在战争期间有可能暂时关闭一些榷场。但同时看到,设置榷场对于宋金双方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因此一旦宋金关系稍有好转,就马上恢复榷场。如金世宗大定四年,金朝重新开放了泗、寿、蔡、唐、邓、颍、密、凤翔、秦、巩、洮等地的榷场。南宋也在盱眙军净西、陕西等地置榷场与北人交易。南宋输出的商品主要有茶叶、大米、布匹、丝绸等;金朝输出的商品则为马匹、人参等名贵药材。除官方贸易外,南宋与金朝之间的民间贸易也很频繁,虽然宋金政权屡禁私贩,但私贩还是频频发生。

由于金朝阻隔,南宋与西夏以及河陇、西域诸蕃的经济往来明显减少,但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却大为增强。南宋不能获得西北地区的马匹,金朝有时也控制对南宋马匹的输出,因此,西南地区就成为南宋军事、交通所需马匹的主要供应地。这在南宋人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有较多的记载,如在该书第五卷《经略司买马》中讲到南宋政权在邕州专门设立买马的机构:“其下则有右江二提举,东提举掌等量蛮马,兼收买马印;西提举掌入蛮界招马。”并且指出大理、自杞、特磨、罗殿、罗孔、谢蕃等地方是主要的产马区。南宋与西南少数民族进行马匹交易的程序也比较烦琐:“买马司先遣招马官,赍锦缯赐之。马将入境,自泗城州行六日至横山寨,邕守与经干,盛备以往,与之互市,蛮幕谯门而坐,不与蛮接也。东提举乃与蛮首坐于庭上,群蛮与吾兵校博易、等量于庭下。朝廷岁拨本路上供钱、经制钱、盐钞钱及亷州石康盐、成都府锦,付经略史为市马之费。”[38]由于西南地区崇山峻岭,交通不便,将马匹运出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岭外代答》卷五“马纲”条下记载:“蛮马入境,自泗城州至横山寨而止。马之来也,涉地数千里,瘠甚。蛮缚其四足拽仆之,啖盐二斤许,纵之,旬日自肥矣。官既买马,分定纲数……常纲马一纲五十匹,进马三十匹。每纲押纲官一员,将校五人,兽医一人,牵马士兵二十五人……经略司覆量尺寸,加以火印,养之马务,以观马之羸壮,体察押马使臣之能否而进退之。遂再分纲责领,发往行在,或江上诸军交纳。沿路州县,皆有马务,为之宿程。有口食券、草料,为人马之须费。”由此看来,南宋从西南地区买到一匹称心如意的马极为不易,由于路途遥远,必须随从一支包括兽医在内的庞大买马队伍,沿途还需要设立专门驿站进行休整,一些马由于不服水土,在沿途就死亡了,还有一些马匹则坠入深崖,也有的马匹在装船时坠入河中,因此运送马匹时损失惨重,即使一些马匹运送到目的地,也变得瘦骨嶙峋而无法使用。所以南宋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的马匹交易成为其十分头疼的问题,也是南宋兵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马匹外,南宋与西南少数民族的一般贸易也很频繁。南宋在西南地区设立榷场、互市等,方便蕃汉贸易。根据《岭外代答》记载,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输出的商品有麝香、胡羊、长鸣鸡、披毡、云南刀以及各种山药;南宋向其输出的物品有粮食、铁器、食盐、酒、锦缯、豹皮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双方的贸易量也很大,史载“富商自蜀贩锦至钦,自钦易香至蜀,岁一往返,每博易动数千缗”[39]。贸易的地理范围也不断扩大,南宋与交趾商人、海南岛黎族民众都保持着经济联系。如《岭外代答》卷八“槟榔”条记载:“海商贩之,琼管收其征,岁计居什之五。广州税务收槟榔税,岁数万缗。推是,则诸处所收,与人之所取,不可胜计矣。”讲的就是大批海南岛的槟榔流入大陆的情况;大陆的铁器、粮食等生活用品也源源不断地流入海南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