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宋元时期少数民族的贡献及大宋政权的困境

宋元时期少数民族的贡献及大宋政权的困境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代表封建正统的大宋政权不但失去了对周边民族的震慑和统帅,而且频频遭受周边民族的侵扰。

一、民族交往的特点

两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大混战时期,民族关系纷繁复杂,民族交往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金戈铁马:两宋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武力冲突频繁,军事色彩浓厚

两宋时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南北朝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各股势力割据一方、各自为政的“战国”时期。代表封建正统的大宋政权不但失去了对周边民族的震慑和统帅,而且频频遭受周边民族的侵扰。各民族政权之间也由于势衡力均,常以武力相见。因此,虽然两宋时期没有诸如蒙古军南下那样声势浩大的军事活动,但各个政权之间的军事冲突不绝于史籍。如北宋与西夏之间、南宋与金朝之间的军事对峙都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讲两宋是民族大混战时期。当然,在频繁的民族战争中,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战争之分。如在宋夏战争中,元昊在西夏初年对北宋的战争、北宋元丰五路伐夏、金朝南下讨伐南宋的战争都具有非正义的因素。

(二)以战促和:缔结和约,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民族之间的冲突或争端是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又一特点

应该看到,战争也是缔造和平的因素。两宋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从和到战,以战促和”的轮回,而且战争与和平呈现出正态分布。两宋各民族之间武力冲突的原因大则消灭对方,获取疆土、民众,小则图取金银财富,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上的利益,而战争仅仅是达到这一目的手段而已。因此,当经济上的利益得到满足时,就可以造就一时的和平。如元昊一面与北宋交战,一面打探北宋虚实,打算和谈。因此,两宋时期各民族一方面在不断战争,另一方面却又在不断地和谈,缔结和约。宋夏战争如此,宋金战争亦是如此。(www.daowen.com)

宋代的火箭模型

(三)平等对话:两宋时期边疆民族纷纷崛起、自立,力争与中原王朝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

两宋时期边疆民族从未屈服于中原王朝的震慑,而且这一时期的边疆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唇齿相依,并有向中原地区迁居的趋势。由于两宋时期周边民族的实力和自立意识都在迅速地上升,而中原王朝的军事力量及其影响力却在明显下降。这样,辽、夏、金等几个民族政权与两宋政权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民族实力的增强使得他们与中原王朝有了平等对话的机会。西夏虽较辽、金弱小,但凭借强悍之风,立据西北,在表面上与北宋为臣属关系,实则自立门户,在政治上为一独立国家;辽朝与北宋更是一南一北,平分秋色;金朝占据中原,以华夏正统自居,南宋反而向其称臣;就连深居河湟地区的吐蕃政权在本质上也割据独立,自为一国。在政治交往中,周边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之间互派使臣,独立行政,这些情况表明两宋时期打破了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民族关系格局,而是呈现出几个割据政权平等对话的状态。

(四)纵横交错:两宋时期各民族之间的结盟或对峙使得民族关系变得纷繁复杂,形成了纵横交错、多元对峙的民族格局

两宋以前的民族关系基本呈现出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之间的二元关系,如西汉之与匈奴、唐之与突厥等等;而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则打破了这种二元格局,呈现出多元对峙与交往的趋向。例如,宋辽关系不单是北宋与辽朝之间的二元关系,实际上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西夏、河湟吐蕃政权也成为影响宋辽关系的重要因素,北宋对辽朝政策的改变会引起其他民族的连锁反应。西夏初年,辽朝与北宋和好,这一现象马上引起夏辽同盟的破裂,并改变了西夏对北宋的看法。史载:“契丹始与元昊相约,以困中国,前年契丹背约,与中国复和,元昊怒契丹坐受中国所益之币,因此有隙,累出怨辞。”[25]两宋时期每一个民族都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关系圈,若干个关系圈便组成了庞大的民族关系网,这张网中一个节点的断裂便改变了周边节点的分布格局。因此,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环环相扣,极为复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