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闻传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性

新闻传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新闻事业“4·12”反革命政变之后,中国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为了打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让国统区人民听到党的声音,中国共产党坚持在上海出版报刊。《红旗日报》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二)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被迫由城市转向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建了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

新闻传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性

(一)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新闻事业

“4·12”反革命政变之后,中国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为了打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让国统区人民听到党的声音,中国共产党坚持在上海出版报刊。

《布尔塞维克》于1927年10月24日在上海创刊,是中共中央机关的理论刊物。在一片白色恐怖的漫漫长夜中,继续举起反帝反军阀民主革命旗帜,宣传了党的土地革命和工农武装暴动的总方针,凝聚革命队伍,开展对敌斗争。

《上海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的报纸,1929年4月17日公开出版。以工人大众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工人运动、支持工人斗争。

《红旗日报》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的机关报。1930年8月15日,由《红旗》和《上海报》合并而成,目标是要成为全国广大工农群众反对帝国主义与国民党的喉舌。

(二)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www.daowen.com)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被迫由城市转向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建了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各个革命根据地都创办了新闻报刊。其中,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报刊最多,并创办了通讯社。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1年底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为止,中央革命根据地出版的报刊约有160余种。

红色中华通讯社于1931年11月7日成立。与《红色中华》报是同一机关,两块牌子,一个编辑部,编辑人员既编报纸,又编广播稿件。“红中社”向全国播发电讯,向各根据地和上海地下党报刊发稿,及时让外界知道苏区和红军的情况。上海地下党还把“红中社”电讯转发国外。除播发新闻外,它还出版《参考消息》(原名《无线电材料》《每日电讯》),刊登新闻台抄收来的国内外通讯社的电讯稿,每天油印五六十份,供中央领导同志参阅,是我党最早的内参。

《红星报》于1931年在瑞金创刊,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由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办。原为铅印,长征途中改为油印。邓小平和陆定一曾先后担任其主编。

到1933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先后在14个省的边界地区开辟出10多个革命根据地,建立起红色工农民主政权,出版了一批根据地党、政、军组织的机关报刊,如,《红旗日报》《工农日报》《红旗》报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