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仰韶文化遗址:发现文字传播的萌芽

仰韶文化遗址:发现文字传播的萌芽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字传播起始于仰韶文化时期。河南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古文字传播记录的文物。考古专家认为,这些文字符号,就是文字传播的萌芽阶段。这时的文字传播,还处于刚刚开始形成阶段,而舜帝时期的口头传播,已经非常成熟。文字传播成熟于商周时代。文字的出现,促进了文字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

仰韶文化遗址:发现文字传播的萌芽

文字传播起始于仰韶文化时期。河南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古文字传播记录的文物。20世纪50年代,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发现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在出土的众多陶器上,发现了大量文字符号。考古专家认为,这些文字符号,就是文字传播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距今约6500年,略早于舜帝时期。这时的文字传播,还处于刚刚开始形成阶段,而舜帝时期的口头传播,已经非常成熟。

文字传播成熟于商周时代。商周时代,出现了甲骨文和金文,中国的文字基本形成。

河南省安阳市西北25公里处发现的殷墟,是公元前14世纪前后,殷商王朝后期都城的遗址,此地古代地名为“殷”。史学家称之为“殷商王朝”。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纣王失败,自焚于鹿台。繁华殷商都城逐渐荒芜,殷商文化被湮没地下,沦为一片废墟,后人称之为“殷墟”。

经过前后80多年的发掘,殷墟共出土甲骨16万余片,甲骨文总字数达160余万个,单字4500多个,能认识和确定为汉字的1700多个。经研究,专家们普遍认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与仓颉造字处于同一个时代。甲骨文是我国象形文字的起点,后来演变为金石、简牍、锦帛等形式,最后产生了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等不同字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

文字的出现,促进了文字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文字传播,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对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民众的交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周游讲学、馆舍养士之风,促进了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特别是秦王朝建立后,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统一了全国的文字,极大地推动了文字的传播和各地的信息交流。

“新闻”、“编辑”等名词,最早出现于唐代典籍中。杜牧的《樊川集》“与人论谏书”中写道:“前数月见报,上披阅阁下谏书,明白辩婉,出入有据。”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报纸”。唐代孙樵《经纬集》在“读开元杂报”一文中,详细记述了当时的“杂报”,称其内容多为“政务性报道”,主要是记录皇帝、大臣及官员们的一些活动情况;“杂报”是手抄的;皇帝十分重视;发行量很少,传播范围很小,普通官员和老百姓很难见到。(www.daowen.com)

唐代的报纸通称“邸报”,一直延续到清朝。当时的报纸与现在差别较大,主要是刊登圣旨、奏折、任免令、奖惩通报、朝廷动态等政务类新闻信息,不分栏,无标题,也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版面,更没有形成独立的产业。

我国近代的报纸,是受西方外报的影响,在清朝后期产生的。戊戌变法形成了办报热潮,辛亥革命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五四运动则诞生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

1922年9月13日,我党第一张政治机关报《向导》,在上海创刊。1946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创刊,当时为晋冀鲁豫解放区机关报,刊名由邓小平题写。1948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正式创刊,由毛泽东主席题名。

1949年8月,《人民日报》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毛泽东为《人民日报》题写的报头也一直沿用至今。

《人民日报》既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共中央精神的最主要媒体,也是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发行量达300多万份,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十大主要报刊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