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命危机:知识大融通揭示人类自我保护的根本

生命危机:知识大融通揭示人类自我保护的根本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迫切的危机豁免主义者因为忽视生命的脆弱,所以必然是错的。他们向前迈进的方式,就好像科学天才和企业天才能够解决一次又一次的危机,由此看来,他们也应相信全球性的生物圈衰退问题同样可以解决。我想,它迫切得足以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的自我保护的根本。我们目前的环境状况,可以总结如下:全球的人口总数之大已经成了危机,并且将继续增加,直到在2050年以后达到高峰为止。人类的食物和水源供给,已经接近极限。

生命危机:知识大融通揭示人类自我保护的根本

迫切的危机

豁免主义者因为忽视生命的脆弱,所以必然是错的。他们向前迈进的方式,就好像科学天才和企业天才能够解决一次又一次的危机,由此看来,他们也应相信全球性的生物圈衰退问题同样可以解决。这也许在未来的数十年内可能实现(较可能是数世纪),但是目前还看不出有任何可行的方法。生命世界极其复杂,不可能变成一个密封在人工空间中的地球花园里。没有任何一个已知的生物平衡系统(biological homeostat)是人类能够维持的。如果你不肯相信,就冒了把地球化为废墟、把人类变成受威胁物种的危险。

这样的危机到底有多么迫切?我想,它迫切得足以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的自我保护的根本。我们目前的环境状况,可以总结如下:

全球的人口总数之大已经成了危机,并且将继续增加,直到在2050年以后达到高峰为止。从每人的生产力、健康状况和寿命来看,人类的整体状况是改善了,但是这样的改善消耗了地球的资产,包括自然资源和数百万年以来的生物多样性。人类的食物和水源供给,已经接近极限。人类和以往存在的任何物种都不同,它改变了地球的大气层和气候、降低并污染了地下水、使森林缩减而沙漠扩大。这些变化大多直接或间接地源自少数工业化国家,然而工业化被证明能够创造繁荣,且正得到世界其余地区的采用。这种仿效无法永久持续,至少不可能创造相同程度的消费和浪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即使只有部分成功,对环境的打击,已经足以使人口爆炸显得不足为道。

当然,有些人会把上述有关环境的概论称作大惊小怪。我衷心希望这个罪名是正当的,但不幸的是,绝大多数有地位的环境科学家,也认为这是有事实根据的观点。我所谓有地位的科学家,是指那些收集、分析数据并建立理论模型、解释结果的人,这些人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论文,还得接受其他专家的审核,包括他们的对手;我所谓有地位的科学家,并不是记者、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也不是思绪蓬勃的辩论家,即使这些人也讨论环境问题,而他们的意见甚至具有更广大的听众。这么说并不是想贬低他们的专业,他们也有独立的一套高标准,我只是在建议,如果人们想获得有关环境的真实资讯,有其他品质更好的资源可供商议。从这个角度来看,环境问题并不像媒体惯常报道的那般充满矛盾。(www.daowen.com)

接着,让我们看看这些有地位的科学家在1990年代中期所做的评估。他们的定量估计按照数学假设和程序而有所不同,但是大多落在某个范围之内。根据这个范围,我们可以有信心地预测未来的环境趋势。

1997年,全球人口已经达到58亿,并以每年9000万人的速度继续增长。1600年,地球上只有将近5亿的人口;1940年则有20亿人。光是1990年代所增加的人口,预计就会超过1600年的人口总数。全球人口增长率在1960年代达到高峰之后,就一直下降。比方说,在1963年,每一位妇女平均生产4.1个小孩,到了1996年,这个数字下降为2.6。为了达到世界人口的平衡,每位妇女只能有2.1个小孩(多出来的0.1是为了包含儿童的死亡)。长期的人口总数对这个置换值(replacement number)极端敏感,从下述的预测就可以看出来。如果置换值是2.1,2050年地球上就有77亿人,并且会在2150年达到85亿人口的平衡点。如果是2.0,人口会在某一年达到78亿的高峰,然后在2150年降到56亿,也就是1990年代中期的人口总数。如果是2.2,人口在2050年会高达125亿,在2150年达到208亿。如果2.2这个数值能够神奇地持续下去,人类的生物量终将和地球的重量相等,再经过数千年后,将以光速向外扩张,超过可见宇宙的总质量。尽管全球的出生率能够立即急遽下降,例如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但人口并不会在一两个世代内就达到高峰。人口过度增长是必然的,因为我们已经有数目多得不成比例的年轻人,而他们都期望能够长生不老。[1]

[1]最近关于人类人口增长的报告中,最完整、最具权威又普及大众的著作是Joel E. Cohen所写的How Many People Can the Earth Suppor?(New York: W. W. Norton, 1995)。我们很难估计地球可以养活的人口总数,原因正如Cohen所说,在于食物生产技术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以及人们可接受的平均生活品质。估计出来的上限值,取自John M. Gowdy and Carl N. McDaniel,“One world, one experiment: addressing the biodiversityeconomics conflict,”Ecological Economics, 15:181-192(19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