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水生动物的肌肉、血液以及与外界不连通的脏器,一般认为是无菌的。而水生动物体表及其黏质物、鳃和消化器官等部位,常存在多种微生物,通常为好氧菌。在新鲜鱼体表黏质物中分离到的好氧菌种类主要包括: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微球菌属(Micr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弧菌属(Vibrio)、变形杆菌属(Proteus)、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和沙雷氏菌属(Serratia)等。
体表是动物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部位,也是病原菌侵染机体的主要途径。许多动物为了防止病原菌的入侵,构建了皮肤和黏膜屏障。陆生动物通常是依靠角质化的坚实表皮防止病原菌的入侵,病原菌经体表感染的机会与经其呼吸和消化器官感染的机会相比较少。而对于水生动物而言,水作为病原菌的传播媒介是极其适宜的,因此,水生动物的体表也就成为病原菌最容易入侵的途径。
黏附作用是病原菌侵染的第一步,它对病原菌侵入宿主细胞并有效地发挥其致病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鱼类体表覆盖一层由外胚层球状细胞分泌的黏液层,病原菌只有先黏附于鱼类的体表黏液上,才能进一步侵染机体感染致病,因此对黏液的黏附能力的研究是病原菌毒力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已证明病原菌、宿主体表黏液和环境因素是影响黏附作用的三大要素。
在对太平洋的19种脊椎动物和14种无脊椎动物的研究中发现,从其体表上分离出的微生物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并且假单胞菌和节杆菌属在所有动物体表中数量最多。相比较同一海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表,无脊椎动物体表上的微球菌属和黄细菌属的数量较大。太平洋热带区域水生动物体表上的微球菌和肠细菌数比北太平洋水生动物体表上的数量大,并且它们的生理生化特性也不尽相同。在热带海域,嗜温菌和蛋白分解菌占优势,而在温度较低海域,优势菌则为嗜冷菌和能够分解碳水化合物的微生物。水生脊椎动物体表所附着的微生物,其生物活性相比水生无脊椎动物而言较高。
许多海洋鱼类具有发光器官,这些器官通常在形态学上是高度分化的,并寄生着发光细菌,如费氏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f isheri)。很多鱼体表面还附着真菌,研究人员从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的体表,鱼类体表、鳃、口部及肠道,哺乳动物体表及肠道中分离得到一部分海洋酵母。许多能够分泌甲壳质分解酶的细菌通常较易附着于甲壳动物体表。而桡足类外表及其卵囊表面主要附着的细菌是弧菌。弧菌具有甲壳质分解酶,并且易附着于甲壳类动物表面,因此弧菌是造成养殖对虾细菌性病害的主要原因,一旦虾体遭受外伤或是受到甲壳质分解酶的分解作用,弧菌趁机侵入对虾机体内部而引起虾体病变。大多数海洋细菌还会有利于无脊椎动物幼体的附着,并可作为其幼体的饵料提供营养。由此可见,海洋细菌与海洋动物有着密切关系。(www.daowen.com)
2.水生动物体内微生物
许多研究表明:一般淡水鱼类肠道内专性厌氧菌以A型拟杆菌(Bacteroides)等为主,好氧和兼性厌氧细菌则以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等为主。此外,还有黄杆菌属、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莫拉氏菌属(Moraxell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微球菌属、B型拟杆菌;海水鱼类消化道则以弧菌属细菌为主,其次是假单胞菌属、莫拉氏菌属、不动杆菌属、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的细菌,再者,还有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微球菌属、梭菌属(Clostridium)、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着色球属(Chromatium)的细菌。一般认为,肠道微生物群可根据其作用分为三类:共生型、致病型和中间型。
与陆生恒温动物一样,鱼类的消化道菌群与鱼类的营养密切相关。鱼类对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一部分通过消化腺分泌多种酶类进行,一部分通过细菌产酶进行。Okutani等发现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消化道内既有细菌酶又有非细菌酶。鱼类消化道的兼性厌氧菌一般多于专性厌氧菌,但罗非鱼、六带刺鲽鱼等一些热带淡水鱼消化道的厌氧菌总数高于兼性厌氧菌。Sugita等研究认为罗非鱼中专性厌氧菌,特别是Bacteroides type A占优势地位,而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中则专性厌氧菌含量较少,而专性厌氧菌,如拟杆菌、梭菌属是维生素B12的主要产生菌。由此可以解释罗非鱼不易患维生素B12缺乏症、而斑点叉尾易患维生素B12缺乏症的原因。
海水鱼消化道存在着大量的细菌等微生物群落,构成了海水鱼消化道微生物区系,这些微生物群落是动物长期进化的结果,它们与机体的免疫功能、营养需求等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鱼类消化道微生物包括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易受到水环境和饵料的影响,绝大多数细菌不能定植在消化道。海水鱼类处于健康状态时,体内外环境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生物菌群间的动态平衡,菌群数量与组成受鱼的种类、栖息水域、是否摄饵和投饵时间、饵料性质和生理状况等的影响。
副溶血性弧菌是海洋环境中的常见菌,也是水生动物体内的一种条件性病原菌。沙门氏菌和李斯特氏菌作为主要的食源性病原菌有可能存在于水生动物体内。肠道内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也是引起疾病的原因。滨口昌巳等还发现患病金枪鱼的肠道内,弧菌属(Vibrio)、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的数量增加,且能产生细胞外溶血因子。梭菌属细菌是水生动物消化道常见厌氧菌群。有些梭菌能产生毒素,进而引起鱼类中毒:E型肉毒梭菌能够在3.3℃低温下生长,可引起鲑科鱼类的肉毒素中毒症,发病鱼平衡失调,游动减弱最后死亡,从死亡的鱼体消化道可检测到肉毒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