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浪潮中,加入WTO、“十一五”规划的提出正在把各行各业更迅速地推向全球经济市场。从宏观来看,国家引导现代市场,除了借助于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之外,必然要借助于教育的手段。一方面普及有关全球化市场经济的知识,一方面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否则中国经济就难以健康发展。如果让不道德的经营成风,假货劣货充斥,买卖不讲信用,合同不履行,债务随意拖欠,市场就只能是一个病态市场。它只能引导企业去投机取巧,追求不正当利润,无助于形成真正的市场经济秩序。同时,如果管理者对职工不讲道德,以“仆”凌“主”。职工也不讲道德,不忠于职守,又缺乏质量意识、协作精神,人际关系紧张,那么企业终将从内部瓦解。这样的行业怎么能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因而,职业道德教育无论从何角度看,都是中国各行各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适应快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格局的必然要求。
发达国家的经验说明:只有全面德育,才有可能是成功的德育。在全球竞争与全球合作的背景之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从这一运动中取得豁免权。全球化意味着,如果在这个时代还有哪个国家不对它的公民加以全方位的培养的话,那么它就必然将在未来的人才竞争和其他所有竞争中失去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将德育在全球范围内的这一趋势视为全面德育的更深一层的含义。因此,一个全面德育的时代已经来临。
第一节 全球道德教育的走向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民族精神就没有民族与国家。因此,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民族精神应成为道德教育的灵魂,道德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本国的民族精神。
美国强调宣扬所谓“美国精神”,强调要培养对国家具有强烈忠诚感的美国人,勇于开拓,以当美国人为自豪,由此造就了一批敢作敢为、大胆进取的“世界公民”。新加坡十分注重对国民进行“国家意识教育”,培养“新加坡人”是新加坡国家意识教育的核心。1990年新加坡国会提出并通过了全体新加坡人认同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在此基础上大力弘扬“敬业乐群、勤劳进取、廉洁奉公、讲求效率”的新加坡精神。韩国主张把“弘益人间”(韩国历史上第一个王国的建国精神,语出古朝鲜神话,意指广为人类谋利益)作为教育理念,强调民族的德育第一,表现为自主性、公益性、协同性、勤勉性、奉献性、效率性,以强化民族自立精神,重塑民族之魂,弘扬民族传统,注重振奋民族精神,因而被一些学者概括为“有国籍的教育”。德国历来注重培养国民具有一种德意志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主要表现在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爱劳动,具有勤业思想;讲认真,对工作一丝不苟;有信念,不管在困难时期还是顺利时期都具有乐观精神,为信念而执著追求。
二、价值:倡导回归生活世界的全球本位道德
当今时代,困扰人类的全球问题向传统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职业道德教育的新发展提供了机遇。所谓全球问题,是指那些决定人类共同命运,而且只有靠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紧迫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人口爆炸、价值观冲突等。着眼于解决全球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本位道德这种新的道德教育发展取向正在全世界范围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全球本位道德教育已不再满足于抽象的“弘扬人性”,它从全球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从人类由竞争走向合作的发展趋势中,着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人类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的问题,人类道德潜能开发的问题,个体精神满足的问题等全球性、开放性、发展性、未来性、精神性的课题。目前,生态、科技、经济、伦理、文化、宗教等道德教育,以及着眼于未来、环境、和平的全球本位道德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已蔚然成风。人们寄希望于用全球本位道德教育来重塑、重建道德教育价值坐标;唤醒生态伦理良知的自然价值,形成“全球合作精神”、“学会关心”的社会价值,培养超越精神与超越能力的个体价值,引导促进生成全球道德意识。在反思20世纪道德教育的同时,人们认识到“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的”。20世纪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就是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剥离。同传统道德教育相比,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内容注重同生活紧密联系,从生活中不断扩大、拓展,以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20世纪人类精神的重要发展趋向。因而可以预见,重返生活世界,提升生活质量,引导人们学会生活是未来国际化时代道德教育的基本指向。
三、内容:凸显道德、心理一体的健全人格教育
重视健全人格教育是随着西方各国学校的教育目标改变而提出的。
对健全人格教育的日益重视是二战以后韩国几次大规模教育改革的共同特征。1982年、1987年、1992年三次教育改革都是以培养“新的韩国人形象”为目标,加强道德与心理一体的现代人格教育。“新的韩国人”标准是:①健康的人——具有强健的体魄、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②独立的人——具有自信与自主决策力、进取开拓精神和强烈的民族意识;③创造的人——具有基本学习技能、科学研究能力、理智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思维取向;④道德的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类的认同感、优秀的公民意识和关心他人的精神。韩国提出要通过道德教育,改变国民消极、落后的恶习,唤醒人们“实现自我”、“完善人格”的意识,培养主导信息化、开放化和国际化的高度发达的21世纪社会的具有主体精神、创造精神和有道德的韩国人。
四、模式:突出道德实践能力的多元整合取向
当今西方国家道德教育形式已逐渐从“德目主义”与“全面主义”的对立转为趋向两者的综合,即既开设专门道德教育课程讲授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又注重从各门学科和日常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而亚太地区的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也表明,“德目主义”与“全面主义”的融合是当今世界道德教育发展的潮流,是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出于对人类自身道德生活的提升与超越,东西方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之间也有可能、有必要进行学校道德教育模式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道德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整合化,突出表现在东西方道德教育方法的相互渗透,古今道德教育方法的相互结合。特别是当代美国道德教育的方法与模式不断翻新,“理论教育”模式已经被“价值澄清”、“道德推理”、“价值分析”和“社会行动”等模式所代替。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K.瑞安在总结了二战后美国道德教育的得失以后,提出了五个“E”的新道德教育模式,即取“榜样”(example)、“解释”(explanation)、“劝诫”(exhortation)、“环境”(environment)和“体验”(experience)五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这一模式可以说是多元道德教育模式相整合的新产物。尽管各个国家的道德教育模式各式各样,但其共同特征就是已逐步从追求虚无缥缈的天国转向人类社会生产实践,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从知识传授转向社会活动,变静态的书本知识讲解为现实生活道德问题的重演,注重有关现实问题的道德技能训练,注重培养道德思维与实践能力。
第二节 中外职业道德教育的差异
一、职业道德教育内涵的差异
在西方,对职业道德的含义有多种理解,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米勒和科艾迪提出的观点:职业道德是指信仰、价值观和原则,它们指导个人在其工作环境中的任何时间,理解他们的工作权利、职责,并采取相应行动的方式。
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热爱本职,忠于职守;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为民服务,热情周到;顾全大局,团结互助;正直廉洁,克己奉公。它强调职业道德是一种规范,是个人在工作中应遵守、服从的道德规范。这种典型的、近乎标准的定义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从道德的约束和规范性出发,忽视了道德的批判、冒险、创新的主体价值。
二 、职业道德教育指导思想及实施途径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职业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之间有明显的区分,意识形态的东西更多是通过宗教或哲学课程来传授给学生的。
在德国的学校中,宗教课程实际上承担的就是专门德育课程的任务。宗教课由教师和教士进行讲解。一般每周2~4课时,因州而异。除了正式的宗教课,学校还开展宗教仪式活动,如集体祷告等等。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中较少涉及意识形态的内容或以比较隐蔽的方式进行。其职业道德教育以“价值观”培养为核心,强调个性的发展、自尊、权利与平等,倡导价值观的多元化。
米勒和科艾迪指出,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通过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两种途径进行。显性课程的目标主要集中于道德推理技能和调解能力;隐性课程则是使学生能更正确地评价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并负起更多的个人责任。
美国的学校将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称为“隐蔽课程”,包括学校风貌、宿舍、教室、图书馆、教学和生活设施、校风校纪、学风,学校的历史传统、名誉、师资水平、规章制度、课堂教学,教师和职工的思想品行,学校里举办的各种活动等,他们相信,学生在隐蔽课程中获得的经验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法国的学校中,有所谓的学校计划,即通过民主性的集体工作,对学校进行管理,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行政理事会和班级委员会对学校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施加影响,由此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批判能力和分析能力。香港的学校普遍重视校风建设,并将之作为一门隐蔽课程,具体做法包括加强学校民主化管理,制定严格的校规校纪,以及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学校工作和活动等。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学校也都强调各种学生德育的潜在途径,比如教师的表率作用,学生之间的关系,班风、校风和社会风气等。隐蔽课程所能产生的教育作用是不着文字、潜移默化的,但就道德教育而言,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正规课程。
我国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国家主导型”为主要特征,国家全面介入。从教材的编选到课时的安排,从教师的资格考核到校长(或训导主任)的职责划定,从学校课程结构的安排到全社会力量的参与,无不包括在国家的细致而全面的工作之中;是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服务意识的灌输与培养为主要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要求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前者主要指德育课堂教学,其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知识;后者主要指职业指导、心理咨询、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其主要目标是使职业道德被学生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成为学生内在的一种品质。
三、教学形式上的差异
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也很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有些是以职业道德教育课的形式出现,课堂形式以讨论为主,学生与教师共同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在课堂上并不提供答案,而是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也有些职业院校将职业道德教育融于专业课程教学中,即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的领域扩展到课堂以外,将学生课堂之外的活动纳入职业道德教育的领域,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的手段。
各国(地区)都大量运用团体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来进行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例如,法国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学习小组、俱乐部、体育活动等课外活动;规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各种劳动活动;组织学生到校外或国外进行交流学习;推动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进自然课堂,认识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学校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香港则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社区、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机构,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帮助学生了解民众疾苦,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精神。此外,德国和法国都设立了强制性的公民服务制度,塑造青年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我国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课多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较注重职业道德知识的灌输,重视榜样的作用,要求教师言传身教。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这种授课形式有利于职业道德知识体系的传授,学生较容易掌握课程的内容,但职业道德教育内化的效果不够理想。
四、职业道德课程内容的差异
西方职业院校开设的职业道德教育课中,课程内容也按照一定的知识体系编写,但教材中有大量的与职业道德有关的案例。这些案例是现实中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道德困境。将行业要求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是西方职业道德教育的另一特点。例如,医学院的学生所面临的是进行人体实验的道德问题、秘密限度问题,以及稀有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则会讨论政府官员在欺骗公众、对媒体泄漏机密、拒不执行上司命令等方面是否会受到公正处理的问题等。
我国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内容比较注重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教材编写侧重于知识体系的完整,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职业道德知识。但教材较少采用案例,如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成果《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其中相当一部分涉及了职业道德的内容,但没有一个案例。与专业特色结合不紧密是我国职业道德教育教材的另一个特点。现在职业院校所用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多是通用性教材,专业性不强,没有很好地结合行业道德特点,体现行业特色。(www.daowen.com)
第三节 我国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德育目标缺乏创新
当前我国职业道德目标存在脱离实际、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的问题。各学校具体制定目标时,常常不从本校出发,而是面面俱到,不分主次,不得要领,不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而且缺少具体措施。职业道德教育一向强调将现实社会规范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其目的是使学生适应现实的社会生活。这种目标指向有其合理性,但往往因缺乏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和推动性,而不利于青少年个性发展及人格的养成。此外,德育目标出现倒错现象,即我们常听说的“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对留学生进行‘我是中国人’的教育”。虽然这种议论虽有失偏颇,却也不是人们对德育工作目标不切实际的批评。
二、德育内容老化,跟不上时代要求
每一时代的道德规范都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道德理想,这是两者的统一之处。在社会平稳期,这对矛盾并不明显。但在社会变革期,道德现实规范却不能与美德理想协调起来,于是就出现了道德价值失落现象。由于惯性使然,现在学校德育误把过去的道德现实作为道德理想固定在学校德育中,道德教育不切合实际,加之混淆了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质的区别,这样就产生两方面的副作用:一是道德现实规范教育导致学校教育在社会现实面前苍白无力;二是使学生对道德理想教育产生虚假的看法,学生即使接受了这些教育,也是违心的,根本不能落实在行动上,更不用说变成美好的追求。
三、德育方法过于粗糙
在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学生常常成为“接受道德灌输的容器”,而教师则是代表社会意志的道德权威,扮演着思想首领和价值法官的角色。这种教育显然无法触及学生思想品德结构的核心部分——信念,因而造成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的不稳定。
四、德育过程简单化
第一,以管代导。相当多的教师认为,德育就是对学生管理,只要学校制定出各种制度,再加上奖罚措施和教育工作者的威严,就可以使学生服服帖帖。而这种高压式的德育,不仅无法真正起到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品质的作用,而且造成了学生出现校内、校外言行不一致的现象。
第二,主客体颠倒现象严重。没有真正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确定方法、手段,而是简单地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进行说教。
第三,德育过程形式化明显。没有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完整体系,而是单纯地强调某方面或某一针对性的教育,特别是班会、团日活动,形式主义严重。
第四节 国外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针对当前我国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引发了一些必要的分析思考。这对于我们为解决上述现实问题而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一、应努力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
在西方国家,一般将职业道德理解为信仰、价值观和原则,它们指导个人在其工作环境中的任何时间,理解他们的工作权利、职责,并采取相应行动的方式。因此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提供给学生一个认识和解决他们自身内在的、与他人之间的、与环境之间的道德冲突的框架,用这种方式提升个人的工作满意度,从而促使个人持续而有效地就业;另一方面则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养成自觉遵守工作道德品质的机会。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各种多元价值观念冲突的背景下,我们很有必要借鉴这种思想,拓宽对职业道德教育内涵的认识,即职业道德教育并不仅仅是价值观的培养,也包括解决“道德冲突”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也可使他们对职业道德原理理解得更透彻,从而增强他们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职业道德教育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渗透
作为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与各行各业的专业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各门学科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在本学科发展中总是体现了某种道德和职业道德精神。因此,注重在各种学科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挖掘和提炼各门学科中的道德因素,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就比较注重基础课程和专门课程对学生的塑造功能。例如在美国,其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了学校教育中少有专设的道德教育课程,德育往往渗透在其他各科教学当中。除文科教学以外,近年来理科教学中也开始渗透德育内容,主要方法是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学习研究。另外,美国还比较重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责任感,培养道德情感。在西方,职业道德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被看作“盐”与“汤”的关系,如果在专业课教学中没有加入职业道德的内容,这样的专业课就是不成功的。而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多是通过专门的职业道德课进行,只在德育课上讲德育,而离开德育课似乎便不再谈德育了,很少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渗透职业道德内容,造成了职业道德与专业教学相分离,影响了专业课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
由于中职和高职学生的“入口”和“出口”都有所不同,其职业道德教育的侧重也相应不同。从生源来讲,中职学生主要来源于普通初中成绩相对较低者,一方面年龄较小,另一方面道德认知的水平不高,公共道德基础较差;高职生源主要来自于中职毕业成绩优异者以及普通高中毕业生,无论从年龄还是学历上都高于中职学生,公共道德基础相对较好。从培养目标上看,中职教育定位于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岗位操作人员,以及相应的基层实务工作者和普通劳动者;高职教育则定位于培养较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具体的技术转换和技术管理工作。因此,在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上,中职学校应在注重养成教育及与普通初中德育衔接的基础上侧重于“一般职业道德”的培养,而高职院校则应侧重于“行业职业道德”;在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上,中职学生宜以“案例教学”为主;而高职学生应多结合“实践教学”。
三、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各有侧重
四、职业道德教育应与行业要求紧密结合,强化实习、实训
将行业要求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是西方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例如,医学院的学生所面临的是进行人体实验的道德问题、秘密限度问题,以及稀有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公共管理学校的学生则会讨论政府官员在欺骗公众、对媒体泄漏机密,以及拒不执行上司命令等方面是否会受到不公正处理的问题;在商学院,也有许多问题可供课堂上讨论,如公司在国外的行贿问题、欺骗性广告问题、出售有潜在危险的商品问题等。学生只有在职业实践中去感受、体会和锻炼,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实习、实训,既是职业学校专业实习训练的需要,也是职业道德养成过程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经验证明,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职业性”、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做统一”,摒弃“坐而论道”,让学生在职业实践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增强道德选择能力,是我国职业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五、学校与家庭、企业、社会应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职业道德课是显性课程,而整个职业道德教育则更多地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忽视家庭、企业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启示和引导、社会对职业道德评价和认同,都会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形成和能力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职业道德是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的成熟化,在这一过程中,家庭、企业和社会的推动力量都是不容忽视的。职业院校只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之一,家庭、企业、社会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实施主体。作为直接培养就业者的教育机构,职业院校的主要责任就是根据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所要从事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使之初步具有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能力;根据家庭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职业道德品质。企业、社会和家庭在学生公共道德培养和一般职业道德养成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尤其是家庭,对子女的个性品格和道德情感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各方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职业道德教育才会卓有成效。
六、应注意引入企业文化,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企业文化是职业道德的有效载体,职业院校引入企业文化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优化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认知结构,增强其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等的基本了解,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为学生的成功就业构筑桥梁。职业院校引入企业文化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可以突破原来陈旧的教学理念,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入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将来就业中对企业的适应能力、对改革和竞争的适应能力,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应该引入的有关企业文化,包括坚持职业道德以诚实守信为核心,塑造品牌形象;以共同理想为核心,构筑价值体系;以行为创新为载体,苦练内功求发展等。职业院校在引入企业文化时,应注重信息、知识、人才、环境等软件要素的主导作用,要将企业文化追求潮流、创造先进、领导行业的理念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之中,从而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七、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形式和效果应有机统一
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效果是密切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反之又促进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变革。例如,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职业道德认知水平,教给学生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学生解决未来职业道德冲突的能力。这就要求具体的职业道德教育适应这一目的,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有效的教育手段,如专业渗透教育、隐性的德育培养、案例教学、注重实习和实训等。同时也要求对职业道德教育效果进行不断的反馈和评价,以便能够及时调整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但目前我国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形式、方法及效果却形成了人为的脱节,不是根据目的来决定内容、形式以及教学方法,而是过多地强调中间环节,是为了完成职业道德教育任务而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却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和目的指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
八、职业道德教育应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和进步
职业道德的具体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例如,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职业生涯中很可能更换两个甚至更多个工作岗位,因此要有更具弹性和更具适应能力的实际工作技巧和思维能力。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当人们从一个工作岗位转到另一个工作岗位时,对前后两个工作岗位的“忠诚”和“诚信”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冲突。因此,人不仅要具有从一个工作转换到另一个工作的能力,还应具有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和解决职业道德两难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现代社会更为广泛、更为错综复杂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中,人们需要更明确地认识自己与所从事的事业以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具体来讲,就是要思考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是社会必要的;是否有利于丰富社会文化;是否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有利或不利影响;工作对个人而言有何意义,是否发挥了个人的特长等等一系列问题。职业道德内涵的这种变化,要求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和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