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白刚先生的概念界定-节目主持人通论

白刚先生的概念界定-节目主持人通论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一定外语功底的白刚先生,在论文中尝试提出了一个目前较能准确代表中国主持人广义概念的单一语汇,那就是“Broadcaster”。本书作者未有机缘与白刚先生谋面切磋,谨以虔敬之忱对其基本观点作如上介绍,以资纪念。

白刚先生的概念界定-节目主持人通论

四、白刚先生对本概念的界定

在一本内部发行的刊物上,作者发现原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白刚先生的论文《主持人概念的歧义与缘起》[42],觉得把问题谈得比较深入,对本概念的研究有理论参考价值。

白刚先生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就开始关注、研究美国主持人节目的发展与现状了。他在文章中表示不同意用“Anchor”定义中国节目主持人。他的文化思维促使他通过文化比较发现:

在英文中不存在能够准确代表中国节目主持人广义概念的单一语汇,但它(“Anchor”)是我们从语言表达的目的性入手,所能找到的最接近我们概念,或者说最接近能表达出我们概念的词。

他认为“节目主持人”这个概念,不同的国度、不同的节目、不同的管理体制,甚至不同历史时期,应有不同的内涵,人们也会有不同的理解。看看白刚先生介绍该概念的“宗主国”对其认识和使用上出现的新变化,会给我们以启发。

白刚先生这样介绍:

从“Anchor”一词在美国的应用实例来看,在CNN及其所代表的全天候新闻频道诞生之前,Anchor基本是特指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是人数极少、社会地位极高的精英群体。在中国的研究中,所经常引用的海外主持人范例,从爱德华·默罗(Edward R.Murrow)到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再到丹·拉瑟(Dan Rather),大多出自这一群体。CNN出现后,Anchor概念被稀释为整点新闻节目、甚至固定于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如大家熟悉的“拉里·金在线”(Larry King Live)节目。“Anchor”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增加,分工也进一步明确化了,并出现异地多人次标准化滚动播出模式,但就Anchor个人来说,相应的编辑决策与社会影响力大幅下降了。

美国广播电视处于动态的竞争发展之中,它们对一个媒介角色的功能定位,从不墨守成规,而是不断尝试赋予新的内涵,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关注研究国外(尤其是美国)节目主持人的发展现状,对我们确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但是,无论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还是从我国主持人概念界定的需要看,中国节目主持人的“概念单一语汇”的问题没有解决也是不正常的。有一定外语功底的白刚先生,在论文中尝试提出了一个目前较能准确代表中国主持人广义概念的单一语汇,那就是“Broadcaster”。白刚先生解释道:“‘Broadcaster’确切解释为一个对在广播或电视等播出节目中讲话人或表演人的泛称,它应该是一个既包含播音员、又比其宽广的概念。”

为此,他曾多方求证,并与外文科班出身的著名主持人杨澜女士进行过深入的探讨。我们后来从白刚先生的父亲白谦诚先生的纪念文章中知道了杨澜对此的看法。白谦诚先生说:“杨澜完全赞同白刚的见解,用‘Broadcaster’来对应‘主持人’。”[43]

白刚先生于2005年2月在上海负责筹备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和阳光卫视共同主办的一次大型颁奖暨论坛活动中,因劳累过度,引发疾病,英年早逝。

他去世后,人们发现他的遗作《主持人概念的歧义与缘起》,其“灵光一闪”的见解和缜密的论述,弥足珍贵,既富有理论个性,也拓宽了我们的研究视野。他对中国节目主持人“概念单一语汇”的研究成果,有学术参考价值,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他的钻研精神和忘我工作的热情,值得我们学习。

“墓草萋萋,落照黄昏,音容犹在,斯人邈矣。”本书作者未有机缘与白刚先生谋面切磋,谨以虔敬之忱对其基本观点作如上介绍,以资纪念。

【注释】

[1]毕一鸣:《主持人节目的本源——广播电视规律》,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5年第12期。

[2]转引自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311页。

[3][德]燕娜·赫尔施:《哲学的惊异》,慕尼黑1981年版,第246页。

[4]见《周礼·春官·大司乐》、《周礼·春官·乐师》。

[5][德]布莱希特(1898~1956年),德国戏剧家,强调运用创作的理性因素破除舞台的“生活幻觉”。“间离效果”又称“陌生化方法”,既是一个美学概念,也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其基本含义是:演员应该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见何立等主编《艺术词典》,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6页。

[6]参见王德民《主持人与主持人理论溯源》,载《现代传播》1999年第2期,第62页。

[7]参见汪晋生《中国戏剧文化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5~138页。

[8]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6页。

[9]施天权:《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10]参见赵玉明《中国现代广播简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页。

[11]参见《鲁迅全集·且介亭杂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01~202页。

[13]“有限效果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再不是威力无穷,而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不同的效果;“中度效果论”认为传播效果是有限度的,应该将传播者中心改变为接受者中心。

[14]参见〔美〕《新闻周刊》1949年7月4日。

[15][英]安德鲁·古德温、加里·惠内尔:《电视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www.daowen.com)

[16][英]安德鲁·古德温、加里·惠内尔:《电视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17]王纬主编:《镜头里的“第四势力”》,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18]李丹主编:《电视新闻文集》,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页。

[19]参见[美]韦恩·门森《大家谈:媒介文化中的脱口秀》,费城泰普尔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4页。

[20]参见[美]韦恩·门森《大家谈:媒介文化中的脱口秀》,费城泰普尔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94页。

[21]参见[美]韦恩·门森《大家谈:媒介文化中的脱口秀》,费城泰普尔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5页。

[22]参见[美]韦恩·门森《大家谈:媒介文化中的脱口秀》,费城泰普尔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5页。

[23]参见[美]吉妮·格拉汉姆·斯克特著,苗棣译《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威力与影响》,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24]参见[美]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著,苏金琥、张黎、阮宁、陈言、沈之、季详译《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25][美]哈尔伯斯坦:《无冕之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

[26][美]哈尔伯斯坦:《无冕之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

[27]王云缦、果青主编:《电视艺术辞典》,学苑出版社1996年版,第888页。

[28]赵玉明、王福顺主编:《广播电视辞典》,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581页。

[29]转引自赵淑萍《电视节目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30]秦榆明:《电视传播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31]参见[美]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著,苏金琥、张黎、阮宁、陈言、沈之、季详译《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419页。

[32][美]哈尔伯斯坦:《无冕之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

[33]刘毛雅:《美国人的沃尔特大叔: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克朗凯特》,载《国际新闻界》1994年第4期。

[34]访问过沃尔特·克朗凯特的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先生多次提到这个被直接引用的说法。最近的一次是2005年7月在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举办的“金话筒论坛”上。见白谦诚主编《主持人月刊》总第134期,第58页,2005年12月。

[35]刘毛雅:《美国人的沃尔特大叔: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克朗凯特》,载《国际新闻界》1994年第4期。

[36]见中国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编《金话筒月报》总19期。

[37]参见于礼厚《节目主持人的特征——开办“空中之友”节目以来的实践心得》,载《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38]毕一鸣教授对本概念界定有新颖的见解,可参见《论“播音与主持”的科学概念》一文,载《岭南视听》2005年第3期。

[39]潘建生:《DJ的天空》,广州出版社1995年版。

[40]冯健主编:《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第605页。

[41]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修订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42]白刚的论文是“国际大视野中的中国主持人”系列研究之一,发表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纪念白刚同志专辑》,2005年7月。

[43]白谦诚:《献身主持人事业第一人——白刚百日祭》,载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编《纪念白刚同志专辑》,2005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