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中国戏剧文化史中可以看到“主持人”的影子。我国的戏剧演艺活动发端于祭坛的祭祀活动,而“主持人”的前身可能首先为祭祀活动主持人,直至现今的佛教寺庙中仍保有“住持”(主持)的角色,就是一个证明。后来祭祀活动转化为戏剧演艺活动,“主持人”就渐渐成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了。
据考证,宋元时代演艺活动中有一种叫做“竹竿子”的角色,其名号看似不伦不类,却类似“节目主持人”。之所以用“竹竿子”作“主持”的道具,可能与当时的“竹崇拜”民俗有关。远古时候先民每每用竹子占卜,祭祀时所占之地也以竹竿四围,因为他们相信,竹“中空而挺拔”,是能“通神”的。这也提供了演艺活动主持人可能是祭祀活动主持人的延用或转化的佐证。
不过也有例外,如是大型的广场演出,由于率先登场的必是声势浩大的锣鼓表演,“竹竿子”手执竹竿拂子就不太显眼,难以“控场”,于是这时就可以改为手摇双鼓的形式。主持人动作张扬地摇着双鼓登场致语。不过,其角色名号仍为“竹竿子”。
宋代演艺活动中的“竹竿子”专司串场之职。主持方式,除了简短“致语”,还常甩动手中的“竹竿拂子”辅助语意的表达。向内甩为“勾”,向外甩为“放”;所表演的节目,“勾”之即来,“放”之即去,这样就将节目“主持”得井然有序了。当然也有不用“竹竿子”而由演员自己报幕的,那就叫“自勾”。
北宋时期,民间演出活动渐渐形成既定模式,“竹竿子”们都有大同小异的“串场词”。比如,每当一台节目上演之前,先由“竹竿子”上前“致语”,类似“开场白”;表演结束时,“竹竿子”又拿着竹竿拂子“款步登台、赋诗一首”,所言类似活动“结束语”,一般是以“歌舞既阑,相将好去”之类的套话作结。
据记载,“竹竿子”多由教坊里的“参军色”担任。“参军色”是表演“参军戏”的角色。“参军戏”类似相声、小品,起初只有两个角色,一是“参军”,一是“苍鹘”,两人调笑打诨,完成滑稽诙谐的表演。唐代李商隐有诗云:“忽复子参军,按声唤苍鹘。”(《骄儿诗》)据此可看出,担任“竹竿子”的“参军色”都是口齿伶俐的角儿,是擅长“插科打诨”的高手。
例外的情况是,出场者并司二职,既是演员又是“串场人物”(即所谓“自勾”式主持人):他们一会儿作戏剧角色表演,一会儿换个表情和语调(有时走到台侧)向观众说几句“戏外之言”,与观众交流,权当一会“主持人”,二者若即若离、时进时出,颇有点布莱希特“间离效果”(Alienation)演出手法的味道[5]。
可以说,“参军色”在宋代的歌舞、百戏、杂剧演出中,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综艺类节目主持人”。《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史料记载了“参军色”主持节目的“程序”。归纳起来是:(www.daowen.com)
1.各乐部、舞部、杂剧部演职人员进入指定位置落座。
2.“参军色”身着特定服装、手执竹竿拂子上场,念“致语口号”。“致语”即开场前的致辞,内容包括对皇上或主办方的颂词、自我介绍、演出的意义等;“口号”原意是信口吟诵的七律或七绝诗,此处紧接“致语”,是一种颂诗。
3.“参军色作语”,报告演出节目,然后用竹竿拂子“勾合”全体演出人员上场。
4.“参军色作语问”,即向演员提问交谈,演出人员“班首”“近前致语口号”,即走到台前吟诗或致辞。
5.“参军色”手执竹竿拂子与演员交流并串联节目。
6.演毕,“参军色作语”,致“放队辞”,演出队伍退场。
宋代的“参军色”在教坊中已经是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与其他行当并列。“参军色”的“致语”名篇也在坊间广泛流传,许多文人雅士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现存的《苏东坡全集》中有六篇内容不同的“致语口号”。在宋人周密编撰的《武林旧事》中,载有一份天基圣节皇家宴会演出的剧目和演员名单,其中还记有一位“参军色”(主持人)的名字——“时和”,十分难得[6]。
到了元代,在元曲中也可以看到主持人的影子。元曲杂剧开头常有“楔子”,正本戏开演前有“副末开场”环节,“副末”也类似主持人,一般由中年男演员担任。他们也将“主持”称作“致语”,往往是先面对观众说一段有关介绍戏剧内容的话,或对剧中人物的命运感叹一番,然后转个身“进入角色”开始表演起来;表演一段以后,又会换个语调走到台前,面对观众,对刚才表演的人物、情节作一点评价,又用几句说词,引出另外一个戏剧角色上场。比如在南戏《张协状元》中,“副末”在“致语”中这样感叹道:“人生如萍踪浪迹……”劝大家还是看下面的演出散散心,要求观众“暂息喧哗,略停笑语”。[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