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天祥变节之谜解开-刀锋上的帝国:宋辽夏金元乱史

文天祥变节之谜解开-刀锋上的帝国:宋辽夏金元乱史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宦官董宋臣劝宋理宗放弃临安逃跑,文天祥挺身而出,指出迁都之议是小人误国之言,应斩首以安民心。文天祥为皇帝起草诏书,语多讥刺,直言臣下要以国事为重,不可“惜其身”而“违朕心”,又得罪了贾似道,竟被免去了所有职务,被迫退休,年仅37岁。元世祖大怒,下令将文天祥的双手捆绑,戴上木枷,关进了兵马司的牢房。于是,元世祖表示,将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

文天祥变节之谜解开-刀锋上的帝国:宋辽夏金元乱史

文天祥,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20岁时入吉州(今江西吉安)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并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在殿试中,他作的“御试策”切中时弊,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

庆元年(1259年),蒙古人向南宋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九月围鄂州,朝野震动。宦官董宋臣劝宋理宗放弃临安逃跑,文天祥挺身而出,指出迁都之议是小人误国之言,应斩首以安民心。权相贾似道讨厌他多事,便派他当了建昌军(今江西南城)仙都观的主管。仙都观是道教宫观,是个闲差,此时他才25岁。

1270年,贾似道托言有病,要求离职以要挟度宗。文天祥为皇帝起草诏书,语多讥刺,直言臣下要以国事为重,不可“惜其身”而“违朕心”,又得罪了贾似道,竟被免去了所有职务,被迫退休,年仅37岁。

文天祥

咸淳九年(1273年),文天祥被朝廷起用,先任湖南提刑,后改任赣州知州。

咸淳十年(1274年)九月,元军大举南下,鄂州、黄州、蕲州、江州、德安、六安等相继失守,危及京城临安。当时度宗已死,恭帝年仅4岁,辅政的太皇太后谢氏下《哀痛诏》,吁请各地将领驰援朝廷。但此时的宋朝各地将领大都拥兵自保,观望不前。

文天祥接到诏书后,立即捐卖家资充当军费,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直奔临安。但是,平江(今江苏苏州)、独松关(今浙江余杭)已先后失守,元军屯兵于距临安只有15千米的皋亭山下,兵分三路围困临安,宋朝的文官武将降的降、逃的逃,所剩无几。

太皇太后也准备向元投降称臣,但敌帅伯颜指定要南宋丞相亲自去谈判。左右丞相留梦炎、陈宜中害怕被扣留,先后南逃,不愿投降的张世杰一怒之下,也带兵乘船出海,朝廷上下乱作一团。

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太皇太后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收拾残局。文天祥见事已至此,不可推辞,答应出使元营,以便一窥虚实,见机行事。但他没有料到对方手段险毒,一番唇枪舌剑之后,竟被伯颜无理拘留。

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带着5岁的小皇帝恭帝投降。度宗的杨淑妃在国舅杨亮节的护卫下,带着自己的儿子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出逃。德祐二年五月初一,刚满7岁的赵昰在福州登基,改元景炎,是为端宗。

元军占领了临安,但两淮、江南、闽广等地还未被元军完全控制和占领。于是,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收拾残局。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与随从杜浒等人冒险出逃,沿途艰难险阻,危疑百出。

景炎元年(1276年)五月文天祥抵福州,被端宗任命为右丞相。但是,文天祥与当时的掌权者陈宜中、张世杰等人意见不合,最后只能以都督身份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汀州(今福建长汀)及江西一带组织军民抗敌。景炎二年(1277年)六月,雩都大捷,一时文天祥声威颇盛。后失利,其妻女皆落敌手。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转战于广东一带。十二月,在海丰县五坡岭方就饭时,敌军奄至被俘。他吞下毒药自杀,但药力失效,未能殉国。

左右押解他见元将张弘范,文天祥昂首不拜,张弘范不得不以客礼接见他。张弘范强令他招降宋廷。文天祥说:“我自己不能捍卫父母,怎么可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呢?”张弘范不听,一再追索,文天祥就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他。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诗后,也就不再强逼文天祥写信了。

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初六日厓山海战,宋军大败。43岁的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赵昺蹈海殉难,随行参战的十多万军民亦相继投海自杀。

厓山战役后,张弘范对文天祥说:“宋朝灭亡,丞相忠孝已尽,如果能以事宋之心事元,一定会受到重用。”文天祥流着泪回答说:“国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能再怀二心?”

张弘范把文天祥的回答如实地报告元世祖,元世祖忽必烈说:“谁家无忠臣?”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派人把文天祥护送到大都(今北京)。

北上途中,文天祥曾绝食八日,但没有死成。后转变想法,打算活下来一图东山再起,于是又开始吃饭。

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文天祥抵达元大都,享受上宾之礼。受元世祖指使,劝降者络绎不绝。文天祥身穿宋朝衣冠,南面而坐,表示决不向北朝屈服。元世祖大怒,下令将文天祥的双手捆绑,戴上木枷,关进了兵马司的牢房。

一个月后,元朝丞相李罗亲自开堂审问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枢密院大堂,昂首而立。左右强令文天祥跪下,文天祥竭力挣扎,坐在地上,始终不肯屈服。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又度过了三年。

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世祖接受以儒家思想治国的主张,问议事大臣:“南方、北方宰相,谁最贤能?”群臣回答:“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

于是,元世祖表示,将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文天祥的一些降元旧友立即向文天祥通报了此事,并以不为主子死难的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相劝。文天祥回信说:“管仲不死,功名显于天下;天祥不死,遗臭于万年。”(www.daowen.com)

当时,中山府(今河北定县)爆发了千人以上的反元起义,有人自称“宋主”,准备劫狱燕京救出文丞相。

人心动荡。元世祖忽必烈决定亲自提审,对文天祥作一次最后的劝降。文天祥长揖不跪,回答说:“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面对着蠢动不安的形势,被囚的文天祥如虎在押,仍然威胁着元廷的安全,元世祖终于听从了臣僚的劝告,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是文天祥就义的日子。这一天,兵马司监狱内外,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卫兵,戒备森严。上万市民听到文天祥行将就义的消息,自动聚集在街道两旁为他送行。从监狱到刑场,文天祥走得神态自若,举止安详。文天祥向南方拜了两拜,说:“我的事情办完了,心中无愧了!”于是从容就义,终年47岁。

然而,据《宋史·文天祥传》记载,行刑前,元世祖忽必烈曾派遣投降的南官王积翁到文天祥的牢房,传达皇帝打算重用他的圣旨。

文天祥回答的原文是:“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

这段话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如果能以道士身份归隐故乡,将来以方外之人的身份,可以给元朝朝廷出些主意(备顾问);二是,你们想用我,主要是看中我的名节,如果马上要我当官,实际上是毁了我一生的名节,一个没有名节的人,又有什么价值?又怎么可能为你们所用呢?

《宋史》上的记载是真是假?文天祥死前“动摇”是有是无?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

一种观点认为,《宋史》上的记载不可能有假,至于文天祥为什么这样说,则可以有种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宋史》作者没有必要给文天祥抹黑。

因为《宋史》写成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刊刻,距宋亡、文天祥之死已有60多年。文天祥生前死后之时,大局欠安,元人也不曾对他诋毁、非议,几十年之后,时过境迁,完全没有必要再在文天祥身上抹黑。

《宋史·文天祥传》的编写者对文天祥也甚为敬佩,赞誉有加,其传后“论曰”中,除使用了仁人、志士等赞语外,竟称其为宋300余年仅见之“伟人”,这一用词,在《宋史》中绝无仅有。这样的执笔者,不可能在文天祥身上抹黑。

第二种解释是,这是文天祥放的烟幕弹,他可能另有图谋。

论者认为,以文天祥之顽强,他绝不甘心于引颈就戮,倘能逃出樊笼,登高一呼,应者自当云集,他日之事,则未可料也。欺骗敌人叫智慧,所谓“兵不厌诈”是也。

第三种解释是,文天祥久有出世之心,以道士身份隐居是他的一种选择,至于备不备顾问,不过是一种说法而已。

文天祥有二子,一名道生,一名佛生,可见他早就同佛道结了不解之缘。在文天祥看来,出世也是一种反抗,死节并不是唯一的选择。长期的牢狱生活以及佛道思想的长期熏陶,或许使得他的价值观有所变化。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宋史》上的记述纯属编造,其目的就在于诋毁这位以抗元为己任,不成,则决心以身殉国的英雄

因为一切“正史”都是胜利者写的,尽管文天祥心昭日月,尽人皆知,但元代统治者绝不愿意在历史中保留文天祥的完美形象,为后世反元者树立一个完美的标本。因此,在文天祥身上泼洒些污水是必然的。

其实,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文天祥的一贯立场和一贯言行,而不是他人转述的立场或言行。《过零丁洋》、《正气歌》、《绝命词》等传诵千古,尽人皆知,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文天祥。

当时宋朝已经灭亡,元朝已经立国,战争状态已经结束。值此改朝换代之际,人们面临种种可能的选择,即使选择了效忠新朝,也未可厚非。然而文天祥坚定不移地选择了以身殉职,以身殉国。正因为他的选择是真诚的,并非装模作样的;是理智的,并非一时冲动的:所以,我们不可以史书上的一段未能坐实的孤证来掩盖他人格的光辉。即使文天祥在死亡前信仰松动,闪现出一丝求生的念头,也合情合理,无损于文天祥光辉形象,而是更符合人性的真实,让人更觉亲近,更加感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