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宋辽夏金元乱史:强干弱枝的军事建制

宋辽夏金元乱史:强干弱枝的军事建制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杯酒释兵权”之后,禁军与藩镇的兵权都集中到了赵匡胤手里,赵匡胤便开始改组军事机构,运用“强干弱枝”的军事建制,建立新的军事制度。全国军队的布防上,赵匡胤也是精心考虑过的。实际管理军政事务的官员,是由朝廷临时差遣。当时的宋朝在地方上实行州、县两级制,州长官称知州,过去多由武官担任。赵匡胤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彻底根除了藩镇割据武夫乱政的历史状况。

宋辽夏金元乱史:强干弱枝的军事建制

“杯酒释兵权”之后,禁军与藩镇的兵权都集中到了赵匡胤手里,赵匡胤便开始改组军事机构,运用“强干弱枝”的军事建制,建立新的军事制度。

北宋初年,禁军由官职较低的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统领,形成三衙,不再由一人统领三军。三衙只有带兵权,没有调兵权,调兵大权归枢密院;枢密院虽可以调兵,但没有带兵权,只有皇帝才有执掌全部兵权的权力。遇有战事,或者临时命将,或皇帝御驾亲征。战事结束,兵归宿卫,将还本职。

在兵力部署上,赵匡胤把全国的军队分为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四种。把重兵、精兵布防在京师,削弱地方兵力,使地方部队无法抗衡京师兵力。他检阅禁军,从地方军队挑选出健壮骁勇的,编成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这样,各地精锐统统集中于京师,组成了强大的禁军队伍。各地行政长官也由朝廷委派。禁军是皇帝的卫士,赵匡胤又命禁军轮流外出戍守,名义上是“习勤苦、均劳逸”,以免禁军日久骄惰,实际上是为了达到“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从而无法联合叛变朝廷的目的。厢军是各州的守军,只供官府役使,从不练习武艺。乡兵是按户籍抽来的壮丁,名义上是地方守军,却没有一点战斗力;蕃兵是招募来守卫边防的,但大多是空名额。乡兵、蕃兵既不常有,也不训练,都是有名无实的。

全国军队的布防上,赵匡胤也是精心考虑过的。当时,宋朝全国有兵士22万,其中10万多被驻扎在京师,其余10万分驻各地。这样,京师的兵力可以控制各地,防止某地发生兵变;而各地的兵力总和又同京师相等,防止了京师驻军的骚乱。在京师布兵也是这样,京城内有亲卫诸兵,城外是“诸营列峙相望”,城内的兵和城外的兵力又基本相等,也形成互相牵制之势。

“杯酒释兵权”使武职官员成了虚设,名义上是节度防御使,实际上什么事也不管,只是依照品级领俸禄。实际管理军政事务的官员,是由朝廷临时差遣。因为是临时差遣,像走马灯一样转来转去,他们不肯也不可能安下心来办几件实事。(www.daowen.com)

当时的宋朝在地方上实行州、县两级制,州长官称知州,过去多由武官担任。公元963年,赵匡胤改元乾德,任命文臣担任知州。这个官职制度改革的执行不仅换掉了有实权的武将,也逐渐使后周时期的不少官员失去实职。

即便由文臣代替武将来执掌一州政务,宋太祖仍不十分放心。他任命的知州,前面往往加上“权知”二字,“权知”就是临时,以堵塞地方官员专权的野心,遏制地方势力的抬头。

赵匡胤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彻底根除了藩镇割据武夫乱政的历史状况。

宋太祖的做法后来一直为其后辈沿用,所以宋朝300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发生大的内乱和地方割据,但这样一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能调动军队的不能直接带兵,能直接带兵的又不能调动军队,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也埋下了宋朝对外军事上软弱的祸患。最后的局面就是“兵无制,用无节,国家无法度,一切苟且而已”。武备如此松散,以致宋朝在与辽、西夏、金的战争中,连连败北。每一次战争的结局几乎都是以宋王朝求和、输币,甚至乞降而告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