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曾国藩智慧箴言:选才之道,识人之法

曾国藩智慧箴言:选才之道,识人之法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国藩识人很有自己的一套,他讲究俯近识人,即接近一个人,再深入了解一个人。目前最为盛行的选择人才的方法,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准来选择人才。其实像曾国藩这样的用人方法,早已有人使用过了。

曾国藩智慧箴言:选才之道,识人之法

三、选才有法,识人有道

1.大抵观人之道,以朴实廉介为质。

翻译

大体上观察一个人的方法,应该将他的朴实、清廉、耿直作为本质。

点评

本句摘自曾国藩的书信《咸丰十年七月初二日复方翊元》。方翊元向曾国藩推荐了自己的弟弟方瀛和武举人张某,于是曾国藩便给方翊元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谢意,并且希望方翊元以后能多多推荐人才,但为了不让这些人成为多余的冗员,曾国藩在信中向他传授了观人之道,“大抵观人之道,以朴实廉介为质”。

曾国藩十分注重一个人的品质,他在《曾胡治兵语·诚实》中提到:“军营宜多用朴实少心窍之人,则风气易于纯正。”另外,他在《咸丰十年七月初八日致沅、季弟》中也提到:“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曾国藩识人很有自己的一套,他讲究俯近识人,即接近一个人,再深入了解一个人。他每天都会接见几位属下,把自己对属下的第一印象作为用人的基础,之后他会对其进行考察,根据群众的反映来看哪些人可以用,哪些人不可以用。认识一个人需要一个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有些漫长,但是却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曾国藩知道,一支军队要想决胜千里,士兵及将领的基本素质首先要好,因此他在挑选士兵的时候,下了不少工夫。他的军队的大门只为农村里的朴实、勤劳的年轻小伙开放,将那些在城里混吃混喝的人杜绝在军队大门之外。而且,每一个营的士兵都是老乡,关系自然会很好,一旦上阵杀敌,士兵就会抱成一团,试问,这样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怎么可能会差?

古代的帝王将相的用人方法各不相同。从宋太祖到宋哲宗,把身高当成挑选士兵的标准,行军打仗需要力气,而身大力不亏,身高上占优势也就意味意战斗力强。明代大将戚继光挑选士兵的方法就是看一个人的胆量及武艺。但是,不管是依照什么标准来挑选士兵,身高也好,胆量也罢,一定不能忽视了士兵的素质。如果士兵没有良好的基本素质,即使战斗力再强也不足以支撑起整个国家。

目前最为盛行的选择人才的方法,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准来选择人才。只是,不管选择什么类型的人才,都应该以“以朴实廉介为质”。

2.目下以求才为第一义。

翻译

眼下总要把寻求人才当成第一要事。

点评

本句摘自曾国藩的书信《咸丰十年七月初七日复李瀚章》。在信中,曾国藩建议李瀚章要将寻求人才当成眼下最为重要的事,同时他还提议让胡林翼、左宗棠、郭昆焘、曾国荃等人向李瀚章推荐人才,希望李瀚章视人才的能力大小能给予合适的岗位。(www.daowen.com)

一位高明的领导向来都将重心放在发现人才及举荐人才上,而曾国藩无疑就是这样一位高明的领导。在他尚未出山练兵之时,就经常结交各方面的人才,收罗当时的人才信息,像李鸿章、江忠源、陈鼐等人就是他在京担任官职的时候发现的,之后他之所以能有大的成就也少不了这些人的支持与帮助。就连弟子们外出办事的时候,曾国藩也不忘提醒他们寻找人才,在回复李瀚章的信里面,他强调了“目下以求才为第一义”。

寻求人才不仅要筑巢引凤,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思贤若渴的心。《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贤”,意思是周公在洗头发的时候,恰巧有贤士求见,于是他马上盘起头发,生怕错过贤能的人,就这样洗一次发竟然要往复三次,他在吃饭的时候曾遇到贤士来求见,连忙将尚未下咽的食物吐出来,赶紧出去迎接贤士。

中国古代有很多任人唯贤的帝王,唐太宗就是其中之一。唐太宗深知人才的重要性,曾说过:“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治。”

用人首先要下定用才的决心,而不要拘泥于出身、学历等世俗的偏见,狭隘、自私的心理更是要不得,否则也就没有人才可以用了。

人才不是凭空长出来的,而是在领导的提拔以及激励的政策之下慢慢成长起来的。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人才,他们决定的不仅仅是国家的发展,还有时代的走向。所以,无论哪一个时代,寻求人才都应被当成第一要事。

3.用人之道,取之欲广,用之欲慎。

翻译

用人的方法,选择人才的面的要广,任用人的时候要谨慎。

点评

本句摘自曾国藩的书信《咸丰十年七月二十四日复李桓、李瀚章》。他在信中提到牙行厘金之事并不是很旺盛,但如果能够找到适合的人去经营,就一定会有起色,对此他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用人思路,即“用人之道,官绅并重,江楚并用,取之欲广,用之欲慎。”

曾国藩的用人原则是广收慎用,他手下既有守旧的封建士大夫,也有思想先进的新学人才,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得到重用,被打入冷宫的人也不少,但并不是说他们没有才能,而是他们的才能有些偏,暂时没有找到适合的机会罢了。

其实像曾国藩这样的用人方法,早已有人使用过了。被称为“战国四公子”的魏国信陵君、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以及楚国春申君,他们每人手下都有食客三千,只要有一技之长,就会被收罗其中,到了紧要关头,即便是那些鸡鸣狗盗之徒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收罗人才的方法虽然有些极端,但它的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

广收得到的人才可能不是最好的人才,甚至根本就称不上是人才,它只是尽可能将优秀的人才网罗到自己的手下。因此,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只有这样真正的人才方可得到真正的任用。而且,有时仅仅用错一人,可能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时至今天,曾国藩这种广收慎用的方法依然在用,而且仍在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