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怎样成为一个不断提升的读书高手

怎样成为一个不断提升的读书高手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翻译要下笔得到字的古意,应当研究《尔雅》、《说文》、小学、训诂方面的书;要得到造句的古意,应效仿《汉书》、《文选》;要得到分段的古意,应熟读班固、司马迁、韩愈、欧阳修的作品。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一切要以理解为前提,如此才能不死学,不断地前进。

怎样成为一个不断提升的读书高手

七、学会读书,不断提升

1.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

翻译

多买书多看书,但在买书和看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学会有所选择。

点评

本句摘自曾国藩的书信《咸丰九年四月二十一日谕纪泽》。他在书信中告诫泽儿,一定要多买书多读书,但也要做好选择。他在书信中举例说,韩退之钦佩的书也不过几种而已,如《易》、《书》、《诗》、《春秋左传》、《庄子》、《离骚》、《史记》和子云、相如的书;柳子厚是个博学的人,然而他所看过的书却也不多,仅有《易》、《书》、《诗》、《春秋》、《礼》,以及《离骚》《史记》《国语》等,可见择书之重要。

毛泽东最爱的一本书《容斋随笔》,尽管多次阅读过,可直到去世前还曾要求再看这本书。出身于官宦世家的王每,在童年时读到朱子遗书时,就对旁人说:“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而不单单是填词作文。”他认为古人之书是智慧的结晶,许多古人就是因为在书中受到了启迪而成为了圣人,但后人却“昏于书”,如果久读,就会使人“神气”沉沦,成为“昏昏者”因而,他后来还提出了读书时要“审择”,对书籍要有所“辨伪”的观点。

曾国藩所说的买书不可不多,看书不可不择之观点,对现代人来说可谓意义重大。古代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经常叮嘱“择要而读”。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只能挑选重点的文章来读,而不能将什么文章都拿来熟读。这个道理对现代人的工作、事业等来说也一样,应当选择一些有帮助和指导作用的书来读,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滥读。

2.凡看书只宜看一种,一种未毕而另换一种,则无恒之弊,终无一成。

翻译

凡看书应当只看一种,一种没看完就想看另外一种,则犯了无恒的大忌,终会一种也看不懂。

点评

本句摘自曾国藩的书信《咸丰九年五月二十一日致易良翰》,曾国藩认为凡是看书只宜看一种,这样才能深入进去,做出真正的学问。

曾国藩非常赞同荀子和庄子的一些说法,如庄子的“用志不纷、乃凝于神”,荀子的“耳不两听则聪,目不两视而明”等句,将其奉为至理名言,当成自己的座右铭。

曾国藩刚刚考中进士时,就贪多求快,结果在学业上的进度反而比自己预想的要慢了很多,这时,好友吴嘉宾对他提出了中肯的批评:“用功譬如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曾国藩做了深刻检讨和总结:“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从此,他仿效朱熹苏轼,读书治学有选择,集中精力,严格要求自己只读一种书,这就好比掘井一样,只要专心就能及泉,他把这种苛严读一种书的办法叫做“专”字诀。

曾国藩在做人和做事上也讲求“专”字诀,主张做人之道应严格效仿古人的君子作风,以圣贤为自己的榜样,专心一意去学习,一言一行都照着圣贤的标准去做,如此才能获得较大的进步。

3.本根之书,犹山之干龙也,编集者犹枝龙护砂也。阁下如购书,望多买经史,少买后人编集之书为要。(www.daowen.com)

翻译

本根之书,就像是山的主脉,编集之书,就像是山的支脉。如果你买书的话,希望你多买经史典籍少买后人编集之书。

点评

本句摘自曾国藩的书信《咸丰十年四月二十六日复李续宜》。曾国藩认为,不是什么书都应当花大把时间去读,但读书人的使命是继承前人的文化传统和精髓,因此要选择阅读“本根之书”。

曾国藩所说的“本根之书”,是指经、史、子、集,细说就是《十三经》、《廿四史》、《通鉴》、《十子》、《文选》、《三百家》及唐宋以来专集数十家。

“本根之书”意指文化的根本、根源之经典书。比如你四处找寻好的诗集,一口气读了不少诗,不如先读一下被誉为经典的《诗经》、《楚辞》,以及唐诗宋词等;你与其不停地读不少优秀的评论文章,不如多花时间读一下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与其花不少精力与时间读粗制滥造的长篇小说,不如先读读中国的古典名著。“本根之书”还可称为“本源之书”,对此类书多下苦功,必然能得到很大的收获

叔本华也说过:“你要常读古书,读古人的原书,今人论述他的话,没有多大意义。”多读“本根之书”后,再读现代人写的书,对其中的思想与观点会有另一番领悟,更深刻、更清晰,能举一反三,理解得更为透彻。

4.欲着字之古,宜研究《尔雅》、《说文》、小学、训诂之书;欲造句之古,宜仿效《汉书》《文选》;欲分段之古,宜熟读班、马、韩、欧之作。

翻译

要下笔得到字的古意,应当研究《尔雅》、《说文》、小学、训诂方面的书;要得到造句的古意,应效仿《汉书》、《文选》;要得到分段的古意,应熟读班固司马迁韩愈欧阳修的作品。

点评

本句摘自曾国藩的书信《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一日复许振祎》。曾国藩在书信中还说要得到某篇的古意,应当遍看群经、诸子,以及近代名家之文等,它们各有匠心,各成章法,各有值得后人学习的特点。

曾国藩的文章受韩愈的影响最大,许振祎在向他请教做古文的方法时,他不仅努力细致地阐述了古文产生的原因和方法,还说了一下司马迁、欧阳修、班固、韩愈的成就和贡献。

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当代著名评论家和诗人余光中对现代青年诗人的建议是:多学习前人学习。余光中是因不满意20世纪30年代的诗,也不满意20世纪50年代的,所以自己来写,可怎么也写不好,后来他认识到不是自己认为好就是好,而是要大家说好才叫好,便一门心思钻研苦学,最后终于成名。

他曾对人说,作为诗人,应多读一点诗,尤其是古人的诗,还要背诗,比如背陆游的诗,“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背完了就会看出好诗是好在哪儿,这些经典技巧之处也就慢慢可以摸索学会了。

谢冕说青年学者要创作,多读《乡愁》、《再别康桥》这样的一些好诗,包括艾青戴望舒的诗,甚至多读一些外国的好诗、中国的古典诗歌,他也认为有了对前人的学习,才可能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创作出最好的作品。

当然,曾国藩所指的向前人学习并不是死学,不然学了还是没有消化成自己的学问,应该认真去领会前人作品的意义和精神境界是什么,如同参禅一样,有时很多含义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而是要靠自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一切要以理解为前提,如此才能不死学,不断地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