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曾国藩智慧箴言:实现内外兼修,完善自身

曾国藩智慧箴言:实现内外兼修,完善自身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国藩得知后,便在书信中夸赞弟弟,并劝勉弟弟要“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慎之又慎。3.内则读书习字,令人起敬,外则忍气寡言,令人起慕。曾国藩希望李光久能继承其父的“忍耐”精神,在这上面下工夫,让人敬仰、仰慕,这样便能不辜负自己及其父的期望了。读书是修身之良方,而沉默寡言则是立身处世之良药。

五、内外兼修,完善自身

1.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

翻译

不贪求钱财,不失信于人,不自以为是,做到这三个方面,自然任何人都会对你信服钦佩,各个地方的人都会敬重你的为人。

点评

本句摘自曾国藩的书信《道光二十八年六月十七日致诸弟》。当时曾国藩的弟弟曾国潢与人打官司,其忠信为人所信服,所以,乡里、县里乃至省城的交际都靠他往来。曾国藩得知后,便在书信中夸赞弟弟,并劝勉弟弟要“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慎之又慎。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一旦开始敛财,就容易变得贪得无厌,甚至因此贪污腐败,这无异于自掘坟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常说“人无信不立”,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立足于世,就必须得守信用,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古语又云:“水满则溢。”自信本是好事,但若自信过头,自以为是,表现出张狂傲慢的样子,就容易阻碍事业的发展。

古往今来,只要牵扯到社会政治,基本就清澈不了,而官场,总会有这样那样腐败的现象,身处这样的环境中,若能够时刻保持清醒,不与其他人同流合污,就实属难得了。特别是在晚清,官场腐败几乎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能做到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的确会让鬼神都信服钦佩了。

曾国藩不仅以此劝勉兄弟和子孙,自己也终生恪守这一法则,着实是后世之人学习的典范。

2.来书痛自刻责,足征乐于闻过,然处处疑人防人,究非君子坦白之道。

翻译

你曾在信中很深刻地责备了自己,足以证明你喜听人指点出你的过失。然而,处处怀疑别人,防范别人,终究不是仁义君子坦率的处世方法。

点评

本句摘自曾国藩的书信《同治元年六月二十六日复李士棻》。曾国藩虽是一个苦心向学的人,但因为学的都是经世致用的学问,所以与那些专门学空谈道理大义与做死学问的读书人不一样。他灵活变通,通晓处世之理,不愿自己的学生与普通的读书文人一样,只知死读书,而不懂得变通。(www.daowen.com)

李士棻是四川忠州人,字芋仙,道光三十年考中进士。李士棻可称得上是曾国藩的学生,当年,曾国藩是朝考阅卷大臣,两人之间也算有师生之谊。李士棻身上有较重的文人气,为人狂放,却又十分有才。曾国藩不大喜欢李士棻身上的这些文人气,建议他克服掉。

从本句可看出,曾国藩对李士棻是很关心的,他直截了当地指出李士棻不应无缘无故地怀疑别人,这种行为是非君子所为的处世之道

从古至今,文人身上有许多小毛病,比如不切实际、喜欢空谈等等,像曾国藩这样倡导经世之理的人往往最厌恶这样的毛病。

3.内则读书习字,令人起敬,外则忍气寡言,令人起慕。

翻译

对于自己,要坚持读书练字,这样就能让人尊敬;对待别人,要沉默寡言,这样就能让人仰慕。

点评

本句摘自曾国藩的书信《同治七年三月十五日致李光久》。李光久,湖南湘乡人,湘军悍将李续宾的儿子。李光久举人出身,后荫袭三等国爵,曾参加过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活动。曾国藩曾对其父李续宾极为器重,甚至把自己的六弟曾国华派到其手下当帮办。1858年,李续宾与曾国华都战死于三河镇之战,曾国藩异常悲痛,提携了李续宾之弟李续宜。曾国华的儿子曾纪寿随后娶了李续宾的女儿,曾家与李家由此联姻。

曾国藩在这封信里教导李光久要学会忍耐。他在信中谈到,当年李光久的父亲李续宾虽然有不喜欢的人,但从来不在面上表现出来。比如,李续宾与其弟李续宜都看不起蒋益澧,李续宜曾对人提及过,但李续宾却从来不说。曾国藩希望李光久能继承其父的“忍耐”精神,在这上面下工夫,让人敬仰、仰慕,这样便能不辜负自己及其父的期望了。

古人想来推崇多读书,认为读书能够增加一个人的修养,提高才能,成为道德高尚、受人尊重的人。苏东坡也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读的书多了,身上自然而然就会流露出书卷气,言谈举止也会流露出温雅、脱俗的气质,身上也会散发出遮掩不住的璀璨光芒,自然而然就会备受尊重。

而沉默寡言,是说做人要慎言慎行,不要一想到就马上脱口而出,否则很容易说错话。所谓“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并集”,十句话里你说对九句,可能没有人会夸赞你,但你只要说错一句,就会马上受到指责;而慎言慎行,是指宁肯沉默寡言,也不多说话。唐代“安史之乱”的时候,梁崇义由于平时沉默寡言,看起来非常沉稳,所以在首领来被诬陷以后,自然而然就被众人推举为首领。

读书是修身之良方,而沉默寡言则是立身处世之良药。曾国藩一生都奉行这一观念,这才避免了很多失败。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