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身养性,莫难于养心
1.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
翻译
圣贤教人修身的理论,千言万语,总结起来,就是以不嫉恨、不贪求为重点。
点评
本句摘自曾国藩的书信《同治九年六月初四日谕纪泽、纪鸿》。他在信中教育儿子要不嫉恨、不贪求。简单来说,就是不要妒贤害能,不贪求功利。他告诉儿子们,善嫉恨的人往往自己不肯修德进业,却又害怕别人修德进业;而贪图名利的人,则会想方设法得到自己没有的东西,一旦得到又整天患得患失,害怕失去,这两类人活得都很累。一个人只有做到不嫉恨、不贪求,心灵才会纯洁,品德才会高尚,生活也会相对轻松。
孔子曾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耻辱,在于无法做到意志坚韧,以及过于追求物质欲望。所谓“知足常乐”,一个人只有满足于已经拥有的事物,特别是物质,才会感到心安。如果欲望过多,而自己又没有能力达到所想的水平,那就注定只能给自己戴上一副精神枷锁。
《诗经》中说:“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意思是说,只要不嫉恨,不贪求的话,干什么都能干好。一个人只有消除嫉恨、贪求之心,心中没有了荆棘,心灵日渐纯洁,品德才会更加高尚,仁义、道义也自然会越来越多。这样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曾国藩这番话不管是用在修身养性,还是放在事业发展、与人往来上,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www.daowen.com)
2.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翻译
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够谨慎不苟,心里就会非常踏实。自我修养,没有比养心更难的。
点评
本句摘自曾国藩的书信《同治十年十一月谕纪泽、纪鸿》。他在信中教育儿子纪泽、纪鸿要“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并告诉儿子们“慎独”,即养心,是修身养性中最难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只有做到了“慎独”,才能在自省之时没有愧疚,上对得起天地神灵,下对得起自己,内心才能够淡定平和。
古人非常看重修身养性。《礼记·大学》中说:“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也就是说,把“心”养好了,才能够修身,然后才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养心之重要。
“慎独”,作为养心的一种流行方法,备受古人的推崇。《礼记·中庸》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时时刻刻都注意自己的内在修养,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哪里没有做好,特别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也能够小心谨慎,不做任何违背道德的事情,那么他才能够真正做到修身养性,成为真正的君子。
曾国藩以此训导儿子,让他们引以为戒。曾国藩此举不仅是训导儿子,更是给世人上了一堂修身养性的“基础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