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务实理性,自修求强
1.令人敬畏,全在自立自强。
翻译
至于想使人对自己感到尊敬与畏惧,就得靠自立自强。
点评
本句摘自曾国藩的书信《同治五年三月初五日复应宝时》。曾国藩一直对外国势力有着警觉心,曾说过“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想要改变这一切,就得依靠自己的力量,自立自强。
他在这封信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想使人对自己感到敬畏,就得全靠自立自强,面对困难和危险时不屈不挠,面对金钱引诱时能做到自律与廉洁,才能建立所谓的威信。想要在外国人前立威,让对方佩服,又怎么能不在自己身上下工夫呢?
据说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成为与外国人打交道的主要官员后,完全遵照老师的教导去做,成为其政策的坚定执行者。对于洋人们的力量,李鸿章知道不可不用,却非常注意加以限制。李鸿章利用外国军队的力量达到目的,并将华尔和戈登的洋枪队牢牢控制住。与太平军之战大胜后,李鸿章将军队中的精锐编入淮军,解除了后顾之忧。这样一来,便避免了受制于人的结果。
2.只可力求自强,不可轻动气。
翻译
只能力求自强,不能轻易动气。
点评(www.daowen.com)
本句摘自曾国藩的书信《同治五年四月初五日复彭玉麟》。曾国藩在这封信里,展现了自己睿智的形象。他在这封信里清楚地阐明了自己对待洋人的观点。他认为,起事端时,仍要坚决地遵守条约,不能失信于洋人,要求自强,而非轻易动气,如果没有自强的实力,却空有争义气的话语,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曾国藩清楚地表示,一些固守保守观点的人们既不了解外国事物,也无彻底反抗决心,只是情绪化地表示反抗,慷慨激昂,言辞激烈,实际上起不到任何作用。
因此,曾国藩认为,在遇到外交实际问题时,“只可力求自强,不可轻动气”。但凡因愤怒失去理智而鲁莽行事者,一定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3.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翻译
我们在自我修养方面追求超人一等便可以了,在胜过别人的地方去争强好胜便不可。
点评
本句摘自曾国藩的书信《同治五年九月十二日致沅弟》。曾国藩一向爱惜家人,对弟弟们甚为疼爱,因此对他们也十分严厉。他告诫弟弟们,强要强在自修处,注重个人修养、素质的提高,只有具备很高的品德,才叫做真正的“强”。一个人如果专门在争胜负的方面求强,就算强横一辈子,也会为人所不齿。
在曾国藩看来,所谓的“自强”,只有孔子、孟子、曾子所说的尚有可取之处,其他的都无法长久。的确,争强好胜,斗智斗勇,可能会让一个人猛然大盛,但也可能让其大败。古代这种例子实在不胜枚举,像李斯、曹操、董卓等人,才智虽然过人,但因为没有在自修中自强,只知道逞强好胜,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曾国藩建议弟弟,要在自我修养方面不断增强,不要与人作无谓的争强好胜,就算争赢了,能真的强到底吗?就算终身强横安稳,也是为君子所不屑的。一个人若是可以在自修中求强,那么,他所追求的就不再是简简单单胜过他人,而是自我超越。只有这样,他才会逐步变得强大和完美,成为真正的强者。
曾国藩在这里给弟弟提了非常中肯的建议,即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修炼完善的人格,壮大自己的实力,这才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强。那些想通过打压别人来增强自己的做法,也就是所谓的豪强,是不可能长久的,这种“强”会激起被打压者的反抗和怨恨,使自己以后可能陷入某种危机中。曾国藩此言是在洞悉人情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值得每个人反复深思与揣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