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研究方法:定量与定性方法的选择

研究方法:定量与定性方法的选择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研究量的方面,多作数量分析至为重要。以上六种研究方法中,归纳、综合、统计三种方法适于作定量研究;比较、分析、演绎三种方法则宜于作定性研究。当然,某一重大课题的研究不能拘泥于某一种方法,而应该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四、研究的方法

调查得来的材料往往只是一些表象、事例、情况和数据,必须加以研究,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和本质,了解其内在联系和规律,才能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1.归纳法

归纳法就是将多件同类的个别事物归在一起,从中概括出共同属性或特征以加深认识的研究方法,也是常用的逻辑推理方法之一。例如1997年下半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在北京地区进行了一次职业声望的抽样调查。调查选取了能反映中国职业结构的100种职业,按各职业在公众中声望的高低进行排序,顺序排列的前十名为:科学家、大学教授、工程师、物理学家、医生、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法官飞行员检察官。研究者归纳得出“这是公众对这些职业工作者的社会功能、社会贡献、知识水平和专业水平的综合肯定,也是对知识价值、脑力劳动的充分肯定”的结论。而职业声望排位较低的后十名依次是乡镇企业工人、进城经商的农民、单位保安人员、进城打工的农民、搬运工、保姆、包工头、废品收购人员、人力车夫、传达室人员。又可归纳出:服务性行业和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的职业仍然受到人们的轻视,其中又和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福利待遇等的变化因素有关。

2.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将众多的零散事物进行横向组合或纵向串联,视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它比归纳法具有更大的概括性,也更为复杂。例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为了准备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召开,通过各区、县、局自下而上征集的意见和要求近2000条。这么多的意见、要求怎样才能反映到会议上去?市政府只能作综合研究,将这些意见组合、串联、比较、筛选,区别轻重缓急,分清主次,取重点、取多数、取有代表性、取有可行性,最后提出十项工作安排。又将市民最普遍关心、也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内容综合概括为“交通、住房、菜篮子”三件大事七个字,确是抓住了要害。

3.统计法

统计法就是运用统计数据来描绘社会经济现象的状况和变化,认识社会经济规律的方法。一切客观事物都有它的量和质两个方面,而且量变可以导致质变。因此,研究量的方面,多作数量分析至为重要。比如要了解上海人生活水平,取典型则两头悬殊太大,不能说明问题,只能取平均数,取数量,又可作纵向或横向的比较。上海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而同时期全国人均为800美元左右。又据对上海500家常住居民的抽样统计表明:1986年7月,人均月生活开支为67.5元人民币;1989年12月为99.6元人民币;1996年3月为380元人民币;1999年年底为408元。市民中有76%收入在平均数以上;24%的居民收入不足平均数。以上几个简单的数据,已可对上海人的生活水平及其发展变化有个大概的了解。

4.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既同类又有不同之处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各自的特征。在进行比较时必须注意:作为比较对象应该具备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共同性质。这种同质性越高,可比性越大;如没有同质性,比较就不能成立。比较对象的各种因素还必须具有可分解性和可度量性,各种因素既要有联系性,又要有独立性,可以进行独立的考察和比较,并且通过多种量化的、技术性的指标来显示、说明。运用比较法,必须从客观、逻辑、历史、辩证、总体的角度看问题,才能抓住事物的实质。如:根据一年一度的CMM S(即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的调查数据,对同处大城市北京人和上海人的生活形态进行了比较,这项调查于2000年3—6月进行,涉及5000余名15—64岁的被访者[1]。结果显示:

上海人与北京人的生存状态比较,京沪两地的女性比例都略少于男性比例;上海已婚、离婚人士比例略高于北京;上海老龄化领先“一岁”;转型期的上海待业失业下岗人口比例高于北京,而企业管理人员比例却明显高于北京,且上海平均个人月总收入、平均家庭月总收入都高于北京(表一):

表一 京沪两地家庭月收入(www.daowen.com)

上海人每月在为未来投资、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方面的花销在700元以上的比例高于北京;上海人更喜欢参加家庭商业保险,更喜欢利用银行卡理财,更喜欢参加球类运动(表二):

表二 京沪两地参加运动的比例

上海投资过股市、外币的人的比例远高于北京,但投资国债的比例远低于北京;上海有购房打算的人的比例远高于北京,虽然京沪两地购房资金大头主要还是寄希望于家庭储蓄,但寻求住房公积金贷款及商业贷款的人的比例,上海远高于北京,而寄希望于住房补贴及拆迁补偿的人的比例,北京则远高于上海。

根据以上比较,联系京沪两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情况的综合分析,作者得出了如下结论:上海人比北京人更现代。

5.分析法

分析法就是将复杂的事物进行分解,联系其他有关因素,从而辨析、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1989年公安部曾进行过全国范围的“公众安全感”抽样调查。其中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不敢单独走夜路的比例将近50%,而我国向外披露的年犯罪率只有万分之八。相比之下,美国的数据显示为38%和6%;德国则是44%和8%。美、德两国大体相当,而和中国相比就不易解释。中国的犯罪率这么低,而胆小者如此之多?经联系其他有关因素进行分析,还有以下四个原因:一是我国量刑标准与西方不同,许多小罪不算在内;二是部分地方公安部门对犯罪隐瞒不报或少报,或破了案才上报;三是我国警力严重不足;四是由于传统和习惯,我国公众互相保护意识和自我防卫能力都较差。这样从社会、历史、法律、心理等主客观因素分析,我国公众的不安全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6.演绎法

演绎法也是逻辑推理的方法之一。它以公理为大前提,以求证的事物为小前提,如果小前提符合大前提的前项,那么小前提的结论必然符合大前提的后项。比如:

大前提:联合国把中等发达国家(地区)的标准定在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3800美元;

小前提:上海2000年人均GDP超过4 000美元;

结论:上海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地区)的产值水平。

以上六种研究方法中,归纳、综合、统计三种方法适于作定量研究;比较、分析、演绎三种方法则宜于作定性研究。当然,某一重大课题的研究不能拘泥于某一种方法,而应该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