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调查的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调查者对调查对象(人、事、物、环境、场所等)的状态、变化进行直接凭肉眼或借助于工具、仪器(照相机、望远镜、放大镜等)作观察、记录。
观察法侧重于了解调查对象的外观、形态、动作或变化的特征及过程。观察法可分为局内观察和局外观察,又称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对于一些可预计的事物,调查者应尽可能采用参与观察,比如了解某先进人物事迹或某工艺流程,调查者随同参加工作或操作,同时作比较细致的跟踪调查。而对一些突发事件,那只能在事后作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是动态的,便于了解发展变化的过程;非参与观察是静态的,只能了解某一个片段。
实施观察法,要求调查者首先要确立观察的重点,不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其次要用心。所谓用心就是善于专注,边观察边思考。重要的应做记录,事后再仔细研究。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要懂行。调查者对观察对象应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才能从中得到需要的信息。
2.访问法
访问法比观察法更进了一层。它除了看之外还可以问。观察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或是景,而访问的对象就只能是人了。观察法的深度全凭观察者对观察对象的分析、理解,而访问法却可以通过与对象的交流、讨论,了解更深层的内容。但是,也正由于访问法的对象是人,要与人打交道,想取得预期的效果,访问法实施起来也比观察法复杂得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调查者要取得被访问者的信任和合作,其次是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和技巧。
访问的对象可以是个体(犹如记者采访),也可能是群体(通常以召开座谈会的方式)。访问的个体对象通常是当事人或知情人;群体对象则往往是知情人或能做分析、议论、评估的人。
调查者进行访问时,首先必须态度诚恳、和蔼、谦虚,与被访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在他的枟社会调查自白枠中说过:“访问的基础是与被调查者搞好关系,使自己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历次调查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一定的关系之前,缺乏信任感,连搭上话都困难,更不要说谈出真实情况了。”
其次,提问要讲究策略。根据提出的直接和明确程度有结构式访问、无结构式访问、半结构式访问三种。结构式访问就是调查者根据事先拟就的提纲或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一般适用于比较熟悉或有了一定基础的被访者,适用于与被访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问题。被访者可以无顾忌地直接、明确回答。无结构式访问就是调查者将问题做些隐蔽,或采用委婉的方式提出,或以聊家常的形式交谈。这种方式可使被访者少些顾忌,适用于比较生疏的被访者或是比较敏感的问题。半结构式访问则介于两者之间。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调查者都应注意不要问及被访者的隐私或不幸的事。如果无意问及,应立即致歉。
结构式访问可以当场记录,非结构式访问则不宜当场记录,而只能事后作回忆笔记。
访问法可以是个别访谈,也可以采用座谈形式。召开座谈会要控制人数,一般以三五人,至多十来人为宜。人太少了不能集思广益,人过多了则影响发言面。调查者要善于启发、引导,又要注意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话或过早地做结论。座谈会的优点是参加者可以互相启发,反映的情况与意见比较全面;缺点是容易产生随声附和的现象。调查者应做冷静、客观分析,不要盲目相信多数。另外,涉及机密的内容不能在座谈会上讨论,防止人多嘴杂而泄密。(www.daowen.com)
访问法的优点是与被访者面对面地交谈,可以追问,可以讨论,了解情况能够全面、深入。又是边问边看,察言观色,容易辨别情况的真伪程度。缺点是费时费力,难以作大规模的调查;而且问题难有统一、科学的标准,所得情况不易作定量分析。
3.文献法
文献法,是指调查者查阅有关的书面资料(包括报刊、文件、档案以及照片、图表、录音、录像、影片等),以获取所需要的材料。
文献,按其加工程度而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是指作者的直接创造,如首次发表的文章、公布的文件、出版的著作、讲话及会议记录稿、原始档案等。这是最真实、准确、可靠,也是最有价值的文献。二次文献是指非一次文献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转引、摘录、摘要、编译而成的文献,如各种教科书、简报、文摘、综述等。二次文献比较容易阅读,重点突出,但往往不够全面。三次文献则是在一次、二次文献基础上经综合、分析、高度概括并整理有序的文献,如词典、百科全书、年鉴、索引等。三次文献涵盖面宽,内容简明,适于了解各种基本知识或信息来源,但不宜作为重要依据。文献的形成程序由一次而二次而三次,查阅文献则逆向而行。常常先查三次文献,由三次文献提供的线索再找二次文献,最终还是以一次文献(原始资料)为准。
搜集文献的顺序一般应先近后远,先小后大,先具体后抽象,先简单后复杂,先当代后古代,先正面后反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以致陷入瀚海不能自拔。
具体方法可以做摘录笔记或卡片、写内容提要、重点页面复印、翻拍照片或图纸、复制录音或录像等等。
文献法的优点是资料丰富,时间、空间跨度大,可以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搜集观察中受制约少,花费也低;缺点是所获得的信息总是滞后于现实,也往往缺乏生动性、具体性。
4.问卷法
问卷法就是调查者把需要了解的情况设计成不同类型的题目并组合成书面问卷(又称调查表),由被调查者做书面答案。
问卷的题目有两种类型:一种称为开放式问卷,另一种则称为封闭式问卷。开放式问卷题型是填充题和问答题,由被调查者自由填写、回答,不受限制。封闭式问卷的题型则为选择题和是非题,被调查者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答案作或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封闭式问卷的优点在于用数字或符号表示答案,便于计算机统计;缺点是答案有限定,只有几种大体类型,无法调查特殊及深层的情况。开放式问卷便于答卷人各抒己见,答案比较丰富、具体,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缺点是无法用计算机统计,只能由人工阅卷。
问卷法可以大规模进行,比较省时省力,但其质量的关键在于题目和答案的设计。因此,调查者决不能想当然地闭门造车,最好事先作些典型调查(可采用访问法),了解切实情况之后,再由个别扩大至一般,设计出符合一般情况的问卷。
秘书人员作调查时,应把调查目的、课题、项目和调查类型、调查方法结合起来。根据调查目的、课题、内容、性质、范围、对象以及项目等确定调查类型,再由调查类型选用调查方法。比如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可用观察法、访问法和文献法;重点调查可用观察法、访问法、文献法和问卷法;普查和抽样调查则以问卷法为主,辅之以文献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