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信息工作的程序和方法-秘书学概论

信息工作的程序和方法-秘书学概论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工作的程序主要有收集、整理、加工、提供、传播、储存及管理等。各种文件、信函的收受、登记和保存。4.提供秘书收集、整理、加工信息,最终目的是提供给领导、上司和同事利用。领导、上司要解决或处理的问题往往有时间性,秘书提供信息也应把握适当的时机和时间。

信息工作的程序和方法-秘书学概论

三、信息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信息传播的基本形式是由“信源”发出信息,而信息的内容由“载体”(声、光、电波、文字、图像等)通过“信道”传递至“信宿”(信息的归宿,即接收处)。秘书则既是信宿,又是信源,是信息的集散地和传播者。信息工作的程序主要有收集、整理、加工、提供、传播、储存及管理等。

1.收集

前文已述,秘书信息的来源有文件、信函、报纸、杂志、书本、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人们的口头传播等。与此相应,秘书收集的方式方法则有:

(1)收存。各种文件、信函的收受、登记和保存。

(2)复印。报刊杂志和书籍上的信息,可以择其需要者复印。

(3)记录。电话、广播、口头传播(包括会议发言和各种交谈、讲话等)都可采用现场文字记录或回忆记录。

(4)录音。电话、广播等信息也可采用录音,但口头传播录音需征得讲话人的同意。

(5)录像。现场、实物、电视中的信息可采用摄影、录像等方式。

(6)电脑。电脑收集信息的方式主要是秘书自己制作软件,或利用一些信息检索工具收集和筛选,或进入国际互联网,通过网络达到国内、国际间信息的共享。

除此之外,秘书还可以通过购买、交换等方法收集信息。

2.整理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秘书收集信息无须只凭耳听手记,收集的信息量几乎无可限制,但信息也并非如“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过多的信息也会白白浪费精力和物力。即使收集时已注意初选,但一段时间之后,累积起来的信息仍会大大超过实际的需要量,这就需要进行整理和加工。整理的方法主要有:

(1)分类。对大量的信息,第一步工作就是分门别类,理清头绪,俗称“梳辫子”。分类应有科学的标准,为了和档案工作连接,一般参照“档案系统类目表”,如企业信息初步分为: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企业产品、基本建设、设备仪器等大类。行政管理大类又可细分为:行政事务、法纪检察、审计工作、人事管理教育培训、治安保卫、医疗卫生、后勤福利、外事工作等小类。经营管理大类又可分为经营决策、计划工作、统计工作、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产品销售、综合对比(本企业与竞争对手)分析等小类。每一小类还可分为若干细类。

(2)筛选

信息筛选的第一步是甄别,就是秘书运用知识和经验将已经初步分类的信息(经过分类的信息便于比较和区别)甄别,将其划分为真实信息、虚假信息;真实信息又应划分为有效信息和失效(过时)信息。第二步是剔除虚假信息和失效信息,保留真实且有效的信息,达到筛选的目的。

3.加工

加工信息有三种基本要求:

(1)充实与综合。信息按其对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分为依据性信息(如政策、法规、决议、重要计划、主要数据、关键技术、典型事例等)和参考性信息(如一般通知、信函、会议记录社会消息、科技知识等)。对依据性信息,秘书应认真查对出处、核实原件,地名、人名、时间、事实、数据等都要准确无误,注明旁证材料和补充材料,使之得到充实提高。对参考性信息,则进行综合和概括,从数量中求其质量。

(2)提炼与摘要。对篇幅较大、含量多而分散的信息材料,秘书应加以提炼,挤出其水分,留下其精华,重新加以编写;对篇幅较小、重点信息表达比较集中的信息材料,秘书可以采用择其要点、摘录原句、重新编排的方法。

(3)归纳与分析。对叙述性信息,秘书应找出其事实中的要素并加以归纳;对评议性信息,秘书应先找出其主要论点与主要论据,然后分析其论点是否正确,是否有新意,核查其主要论据是否确凿、有力,论证方法是否科学、合乎逻辑,最后再确定该信息的有效价值。(www.daowen.com)

4.提供

秘书收集、整理、加工信息,最终目的是提供给领导、上司和同事利用。提供信息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事。这是指提供信息应有针对性、适用性。领导、上司要解决什么问题,秘书就应提供什么样的信息,既不可牛头不对马嘴,也不可泛泛而论,或老生常谈,看不出重点和新意,而应提供最本质、最新鲜、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信息。

(2)适时。领导、上司要解决或处理的问题往往有时间性,秘书提供信息也应把握适当的时机和时间。迟了,放马后炮固然不行;但过于早了,领导、上司马上就看,会造成分心;暂时搁在一边,又容易造成贻误。所以有经验的秘书应看准时机提供信息,能帮助上司提高工作效率。

(3)适度。适度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信息要全面,不能片面,既要提供正面信息,也要提供反面信息;既要提供上面的信息,又要提供下面的信息;既要提供本单位的信息,又要提供外单位、外省市甚至国外的信息,以供领导和上司全面考察,取得正确的结论。另一方面是指信息要适量,过分少了,当然不能正确解决问题;过于多了,又会使领导或上司无所适从,不得要领,最好是能恰如其分。

5.传递

有些信息需要秘书传播出去,传播的方式,如前所讲述有口头、书面、电讯、电子邮件等方式。传递的途径则有单渠道和多渠道之分:单渠道传递信息有利于保密,多渠道传递有利于信息的印证,保证其准确性。信息传递的要求是:

(1)迅速。信息的传递应尽量减少周转,简化手续,尽可能采用直达的、先进的传递方式,使信息传递迅速、及时,充分发挥其时效性和共享性。

(2)准确。信息传递无论是用口头方式、书面方式、电讯方式或电子邮件方式,都要发挥人为的和机器的积极因素,避免差错,排除故障或干扰,达到尽可能地准确。

(3)保密。有些信息具有共享性,无须保密,只要求准确和迅速,谁先抢到谁就能先发挥作用。另有些信息则具有专用性,就需要保密。一旦泄密就会失去优势,甚至造成损失或危害。信息传递的保密包括传递人员的保密,传递方式的保密,传递内容的保密,传递时间的保密和传递过程的保密。

6.储存

暂时不用但将来有用或可能有用的信息就要加以储存,储存的方式和要求是:

(1)原件储存。如文件图纸的原稿、正本、录音带、录像带、胶卷底片、实物等的储存。

(2)目录、索引储存。大量的信息资料,秘书应另外编制目录、索引置于原件之前一并储存,以便检索、查找。

(3)软件储存。使用电脑的秘书可将信息资料制成软件,储存于软盘、光盘或其他电子介质中。

(4)储存的要求是必须有专用的柜、橱或保险箱,要具备防盗、防火、防潮、防虫的功能和条件。

(5)信息储存应科学地存放排列:可按信息资料的来源地区或篇名排列,或按信息产生的时间排列,或按信息资料的内容分别排列,也可按信息的形式排列。

7.检索

信息储存的目的是为了日后需用时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提取,因此储存时就应考虑检索问题。信息检索分为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两大类。手工检索就是将信息制成“文摘”、“索引”或“目录”,本机关、本单位可用簿式或卡片式,也可汇编成“信息资料指南”,既有近期资料,又有历史资料;既有国内资料,又有国外资料。“信息资料指南”往往由专业机构编印成书刊,以供社会各界利用。计算机检索,又称电脑检索,可由本机关、本单位秘书编排存储,自存自索,也可进入互联网,与其他机构、单位交换信息或共享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