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民间皮影研究成果:王光普文化光谱收藏与研究

甘肃民间皮影研究成果:王光普文化光谱收藏与研究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光普在考察中发现,甘肃的皮影戏主要流行在甘肃陇东、陇西、陇南一带,其中又以陇东地区的皮影为主。

甘肃民间皮影研究成果:王光普文化光谱收藏与研究

第六节 王光普对甘肃民间皮影的研究

皮影神话人物《氐人国》

皮影神话人物《人头马

一、王光普对皮影的起源与传播的研究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一种古老的傀儡戏表演形式,在我国流传极广,其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演出之时,艺人在音乐的伴奏下一边演唱,一边操纵影人做各种舞台动作,将故事情节表演得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西北黄土高原上有句民谚:“走亲戚毛驴一赶,吃羊肉袖子一挽,看影戏牛窑里一喊。”从中可见皮影戏在群众生活中曾有过的重要地位。

民间关于皮影戏起源的说法很多,王光普提到过两种,都与汉代有关:第一种是说汉代的时候有一位小太子夜间总是啼哭,宦官为了哄他,就把树叶剪成影人,映在箩面粉的箩底上逗他乐;第二种说法是汉武帝的妃子李氏死后,汉武帝十分想念他,一位方士便声称他能招来李氏的魂魄。于是,到了夜间,他在灯前张上帷幕,自己躲在幕后操弄剪影,请汉武帝远远观看,果然似见李氏的身影姗姗而至。这两种说法虽然并未见确凿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甚广。

关于皮影戏的起源,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影响较大的有:

唐代挂图俗讲说。我国唐代寺院中盛行的“俗讲”,是以说唱的方式来宣传佛教故事。在这种活动中,往往要配合一定的图画对故事内容进行形象的说明。有专家认为,这同后来影戏一边说唱、一边展示影人表演的形式有前后因果关系

宋代说。我国历史上关于皮影戏和皮影雕镞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南宋周密(四水潜夫)在《武林旧事》第六卷“小经济”一节中就列举了专门的影戏雕镞行业“镞影戏”一项,(71)当时还出现了叫做“社”的皮影行业组织。(72) 因此一些学者以宋代作为影戏之始。

环县博物馆藏皮影(局部)

环县博物馆藏皮影(局部)

应该说,皮影正式产生之前会有一段较为漫长的孕育时期,纵观上述说法,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皮影起源很可能受到古代弄影幻术、影子游戏、五代挂图俗讲等多方面的影响。既然宋代已有关于皮影的确切记载,那么它的起源至少应在宋代之前。

关于皮影的发源地,说法也有多种,其中以“陕西说”与“河南说”影响较大。

陕西说:上文王光普所提的两个民间传说都发生在陕西,也正因为如此,有不少人认为陕西应是皮影戏的发源地,如历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一文中就提到:“中国影戏之发源为陕西。”(73)

河南说:河北师大的魏力群教授认为,皮影戏形成于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原,以北宋都城汴梁最为繁盛;北宋末年,金兵攻破汴梁,一些艺人被俘,一些艺人迁徙,皮影戏因此传播开来。(74)

兰州大学的赵建新教授认为:“陇东南或即中国影戏源地之一、陇东南影子戏之形成或即略早于内地中原之影戏”。(75)他的说法实际上已设定了 一个影戏起源地“多元化”的命题。

关于皮影戏的发展与传播,王光普在文章中写道:

传统中国皮影戏从宋代兴起,很快遍布大半个中国。元代蒙古族皮影戏特别兴盛,成吉思汗远征军中,每个骑兵军营大帐都有皮影戏班子,成为军队的主要娱乐形式,也是鼓舞战士斗志与壮大军威的重要手段。中国皮影戏早在13世纪就传到了中亚、欧洲,后来又由波斯传到埃及等国。到了明末清初,皮影戏几乎普及到了整个中国,并且越是交通闭塞的偏僻山区,皮影戏发展得越快,皮影戏班子越多,还出现了专门出租皮影戏箱子的行当。(76)

甘肃的皮影戏是国内较早成型的皮影戏之一,据说明朝万历年间,甘肃皮影曾传播到河北省涿州地区,后进入北京,成为北京西城派皮影的前身。(77) 清朝至民国初年是甘肃皮影的盛期,上世纪50年代后,逐渐衰落。

二、王光普对甘肃民间皮影造型特征的研究

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皮影雕镞随着皮影戏的发展而发展,并随着皮影戏的传播而传播到各地。在此过程中,皮影雕镞又与地方民风民俗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性特征。

魏力群在《中国皮影艺术史》中将中国皮影分为三大区域流派:“即以滦州皮影为中心的北方皮影,以陕西皮影为中心的西部皮影,以江浙湖广为代表的中南部皮影。”(78)按此分类,甘肃皮影属于“西部皮影”一派。

王光普在考察中发现,甘肃的皮影戏主要流行在甘肃陇东、陇西、陇南一带,其中又以陇东地区的皮影为主。三地的皮影戏除音乐唱腔有所不同之外,上演的剧目、影人的雕镞特点也存在一些差别。

陇东环县道情皮影的特点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音调高亢激扬;陇南的唱腔是一种接近道情风格的民间音乐,俗称“灯调”或“影子腔”;陇西的音乐唱腔是道情、秦腔,还有皮影小调“三下锅”。此外,三地上演的剧目有同有异,现在存留的大概有五百多个。 在影人形象上,陇东派影人较大,高约0.4米,最大的可达0.7米。陇南派影人较小,约0.3米左右,其影身细长,两臂纤巧,操作灵活。

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地区各县,集中于陕、甘、宁三省接壤的三角地带。陇东环县道情皮影是古老的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国内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艺术群体。道情唱腔地方性很强,所用乐器也保留了民间说唱形式,如干鼓、皮 鼓、渔鼓、简板、甩棒、四股弦、小唢呐等。戏班演出时,前台一人挑扦表演,并承担所有角色的坐唱念白,后台四五人伴奏并“嘛簧”,一唱众和,粗犷高亢,独具风格。在传唱的180余部剧目中,至今还保留着“图”、“卷”等古老的形式符号。如《苦节图》《忠义图》《牧羊卷》《孝廉卷》等。

皮影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优美独特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技艺上,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王光普认为,从明代开始,陇东地区就出现了专门从事皮影制作的民间艺人,人们称之为“线匠”。这些雕镞皮影的线匠,都有自己雕镞使用的专门部册,他们称为“线谱”。这些线谱和另一项绝活——制作皮子的技艺都只在师徒之间代代相传,对外秘而不宣。

王光普对甘肃皮影的特征进行了总结,他认为,陇东皮影雕刻精细,风格古雅,兼容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等艺术特征,创造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造型和风格。从总体上看,陇东皮影人物具有头大身小的特征,其他环境衬件如殿堂帅帐、案几牙床 、假山屏风等多被缩小表现。

陇东皮影外形简括,注重图案装饰,着色对比强烈。其人物造型风格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尺线”;一种叫“寸线”。尺线高一尺二三,粗犷浑厚,粗中见细;寸线高六七寸,精雕细刻,小巧玲珑。

陇东皮影采用正侧面造型和散点透视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影人头部的外轮廓一般为正侧面造型,头饰为三分之二侧面造型,眼睛和眉毛为正面造型,嘴、鼻为正侧面造型。在身段造型上,上半身是六分前斜侧身段,腿部接近正面造型。这种造型特点也同样存在于衬景、道具处理上。这样一来,在同一件皮影的艺术造型中,会出现平视、俯视、仰视等多种角度的综合效果,以适应表演中影人不同动作的视觉需要,并弥补皮影平面造型的单调和不足。

陇东皮影的人物造型,归纳起来有生、旦、净、末、丑五个大类。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特点,夸张它的眉、眼、鼻、嘴和胡须五个部分。在人物造型上,陇东皮影具有一些程式化的特征:男性眼大身高,蒜头鼻子,窄胸部;女性弯眉凤眼,樱桃小口,通天鼻,无乳房。正面人物用阳刻法刻成空脸,反面人物用阴刻法刻成实脸,英雄人物刻成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表现其勇猛刚直;正直人物刻成蚕眉凤眼,表现其赤诚潇洒;小姐、姑娘刻成直鼻梁、高额头、弯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表现其善良美貌;奸诈人物则刻成面白目小、颔凸嘴凹,加以丑化。 在此基础上,不同“线匠”雕镞出来的皮影会有一些不同的个性特征。

陇东皮影人物的服装造型呈现出传统戏曲人物服装造型的特征,如生角多穿袍服,而净角多着铠甲、旗靠等。影人服装上装饰的花纹图案,吸取了民间剪纸中各类纹样的特征。陇东皮影的镂空图案,有月牙纹、短线纹、圆点纹、半圆纹、锯齿纹等,其中以月牙纹、短线纹居多。这些图案的灵活运用,更增强了陇东皮影浓郁的地方民间装饰特色。

陇东皮影采用中国民间年画浓墨重彩的着色方法,以固有色平涂分填。陇东皮影只用纯色点染,所用颜色以石红、石绿、石兰、藤黄为主色,兼用少许蓝色、黑色,这样渲染而成的皮影色彩亮丽,和谐,生动,持久。为了准确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陇东皮影艺人采取不同颜色对人物面部进行点染, 一般以黑脸代表性格忠诚,红脸代表性格刚烈,花脸代表性格勇猛,白脸代表性格奸诈。

一件精美的皮影作品,不仅是技术的产物,也是皮影雕镞艺人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因此,皮影的价值,是很难用金钱去衡量的。

王光普在《北豳神怪皮影》(79)一书中提到,在明清之际,宁县线匠乔四顺雕镞的皮影,造型生动,刀工精细,用色大红大绿,有民间年画特点;特别是他使用自制的颜料,渗透力强,色彩冷却后形成一定的厚度,显得深沉稳重,犹如浮雕。就现代而言,宁县线匠牛治国、尚线匠都因擅长制灰皮子而闻名,他们雕镞出的皮影讲究线条均匀流畅,用色清淡素雅,色调对比和谐,皮影内部雕有吉祥纹样,件件作品都耐人寻味。另外,西峰的何天堂、合水的栗生甲、镇原的刘世俊、泾川的郭志远等老艺人也都是皮影雕镞的好手,他们雕刻的皮影线条流畅自然,弯曲有致;他们雕刻的人物面部表情夸张,用色艳而不乱,颇具意趣。应该说,他们的创作既继承了传统,又能广开思路,大胆想象,具有继往开来之功。这些老艺人共同构成了陇东皮影雕镞的文化圈子。

皮影手稿 《火烧赤壁》

皮影手稿《刮骨疗毒

皮影手稿《三顾茅庐》

三、王光普对甘肃皮影戏演出习俗和禁忌的研究

王光普发现,陇东的影戏团和秦腔剧团,敬奉的是“影戏始神庄王爷”。“庄王爷”是个白白胖胖、穿着大红裤子的布娃娃,平时一直安放在影戏箱内。传说他是汉代的一位太子,小时候总是夜间啼哭,人们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后来有一位宦官剪树叶为影人,用箩面粉的箩底当帷幕,在灯光下为小太子演戏,小太子就不再啼哭了。小太子长大以后,就整天泡在影戏班里,人们尊称他为“庄王爷”。等他后来做了皇帝,就金口玉言封演影戏的帷幕是“三皇五帝的脸面”,把演影戏的大灯封为“佛掌”,灯中的五根捻子封为“佛指”,发出的光称为“佛光”。

这正是“皮影汉代起源说”在民间的一种流传,其中充满了老百姓对皮影戏起源的主观臆想。但陇东民间确是将影戏演出时的一切用具皆视为“神物”来虔诚敬奉的,这也反映出影戏在发展过程中从一定程度上与民俗信仰的结合以及它在群众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王光普雕刻的《红楼梦》皮影《乱判葫芦案》

王光普雕刻的《红楼梦》皮影《拷打宝玉》

王光普雕刻的《红楼梦》皮影《惜春作画》

王光普雕刻的《红楼梦》皮影《金麒麟》

在陇东,雕镞皮影一定要用牛皮,所以当地人又称皮影为“牛皮影子戏”。据当地传说,牛是天神下凡,能为民谋福降祥瑞;又说毛驴是“鬼天爷”,它经常在人间捣鬼闹事,害得人间不安宁,因此,用驴皮雕刻皮影是不吉利的。由于传统的皮影戏多用于敬神、祈福、驱邪等性质的民俗活动,所以特别讲究。

陇东皮影戏在演出之前要在帷幕外面罩一层大红纸或黄表纸,意在敬重“三皇五帝的脸面”。此外,陇东人将演神戏的皮影叫“神柱子”,将演历史故事的皮影叫“戏梁子”,要分册、分箱保存。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存取方便,更重要的是“神柱子”乃是神的替身,需敬重对待。在使用“神柱子”之前,艺人要净身净手,焚香请神降临;用毕装箱之时还要焚香“送神”。逢年过节,都要举行郑重的敬奉仪式。除此之外,存放“神柱子”的箱子不能够坐人,更不能在上面蹦跳。

在演出之前,艺人们往往要在院落门口、堂屋之内正堂处悬挂某个辟邪除恶之神的替身“神柱子”,如“于儿神”、“马猴”、“八卦神”等,以求趋吉辟凶。在演出时悬挂神怪皮影,首先要在帷幕左边悬挂上青龙,右边悬挂上白虎,然后再悬挂其他神怪皮影,此举乃是视青龙、白虎为“保护神”。

皮影戏在上演正戏之前,还要先演一些富有宗教色彩的例戏,如《天官赐福》《八仙祝寿》等,这也是艺人祈求吉祥的活动。王光普曾经专门向民间艺人请教过这类“例戏”的内容和唱词,并做了详细的记录。

四、王光普对甘肃民间皮影的释译

王光普对于甘肃民间皮影中出现的角色十分熟悉,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居于此地,司空见惯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因为他长期进行皮影收藏,对此有着深入的了解。

在各种皮影角色中,最古老、最奇特的是那些传世的神怪皮影。尤其是甘肃环县道情皮影,其中保存了许多在我国其他地区已经灭绝了的明清时期的神怪皮影和一些古老的戏剧人物皮影造型。这些皮影因为承载着诸多历史、文化和技艺信息而显得弥足珍贵。由于年代久远,一些神怪皮影的身份已被人们遗忘。王光普在几十年中收集了大量的神怪皮影,并经过细致的考证,将它们的身份一一辨明,作出释译。

王光普在《陇东神怪皮影中华艺术一绝》(80) 一文中,将陇东神怪皮影归纳为十种类型:(www.daowen.com)

第一种:远古神话传说皮影,如“刑天神”、“八卦神”、“人面鱼”等。这些皮影来源于远古神话传说,其中蕴含着原始的宗教崇拜思想;

第二种:玉皇大帝及天宫诸神皮影,如“玉帝出巡”、“雷公”、“虎神”等;

第三种:民间俗神“云朵子”,由五色彩云与民间俗神组合而成,表示神仙从天而降;

第四种:奇禽异兽皮影,如龙、凤等,它们均为民间传说中的瑞兽祥鸟,往往象征着吉祥幸运;

第五种:精怪皮影;

第六种:兽战皮影与皮影道具,兽战皮影如“马战”、“兽战”、“驼战”等;皮影道具有牛车、推车等,它们的品种有数十种之多;

第七种:皮影戏大景片,简称“大片”,每个皮影戏大片由几个小片组合而成,表现一折戏中主要故事情节的背景场面;

第八种:龙宫水族皮影;

第九种:水陆道场皮影;

第十种:地狱、阴间皮影。

王光普在《北豳神怪皮影》一书中,列举了二百多幅皮影图片,对所藏神怪皮影进行了介绍,并从考古学和民俗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了阐释。这些阐释轻松明了,十分有趣。如他书中所写“马猴”皮影:

马猴,又名孰湖。在陇东地区人们过去生下男孩时,在孩子生下的第三天或满月那天,邻居和亲戚们都要来祝贺道喜,主人家常常要演喜得贵子的皮影戏,悬挂皮影马猴,含意喜抱举人。又据《山海经·西次四经》:“崦嵫之山……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是好举人,名曰孰湖。”这类皮影以寓意和谐音来象征吉祥的纹样,兴于明代,清初最为流行。马猴象征抱得举人贵子,辈辈封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得以在皮影造型艺术中保留。(81)

王光普解释皮影的角度颇具创新性,他在学术研究和民众理解之间搭起了一座桥,使皮影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能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关注。无论是从资料信息的角度还是从保护皮影、留存手艺的角度上讲,这本书都是很有价值的。

五、甘肃皮影的保护与传承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据《环县道情皮影志》(82)中记载,早在明代嘉靖四年(1525),环县已经存在道情皮影演出活动,至清末,经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等人的改革创新,使其更加完善。

20世纪50年代,环县道情皮影曾三次赴京参加“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艺人史学杰演唱的陇东道情《反天宫》还被录制成了唱片。20世纪50年代末,在环县道情的基础上产生了甘肃的代表剧种——陇剧。到1965年,环县道情皮影戏班已经发展到10个,相关演出活动进行的有声有色。令人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环县道情皮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影戏被禁演,影箱遭到严重破坏。

在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中,环县以政府为主导,对皮影艺术进行挖掘、传承和保护。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环县文化部门开始组织部分老艺人进行道情皮影戏演唱录音,并重新组织演出,对环县皮影进行抢救和恢复。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到1985年,环县皮影戏班已发展到34个。

甘肃皮影的保护与传承也是王光普极为关心的大事,他也为此做出了不断的努力。

1992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在环县拍摄了反映环县道情皮影艺人生涯的电影《何班主和他的情人》,环县皮影敬家班全体艺人和史呈林参与该片的前期录音和分镜头拍摄,使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再展新姿。

2001年,庆阳提出,要把环县道情皮影作为一种特色文化,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大力进行开发,使其成为环县文化、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随后,庆阳决定在全地区范围内开发以香包刺绣、皮影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文化产业,从而为环县道情皮影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工作拉开了序幕。

2002年6月9日,中国民俗学会将环县命名为“皮影之乡”。 2002年8月20日至23日,环县举办了首届“中国·环县皮影艺术节”。2002年8月25日,甘肃民间艺术家协会将环县命名为“道情皮影之乡”。从此,道情皮影成为了环县的一张特殊名片。

2002年,应中央美术学院邀请,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团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首都高校进行了演出活动,使当代大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民族民间文化的动人魅力。

2003年10月,环县道情皮影被文化部列入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10个试点项目之一,使环县皮影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活动得以全面启动。

为了摸清家底,环县成立了环县道情皮影保护试点领导小组,在县委书记的亲自领导下,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对环县道情皮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普查,收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录音资料,并于2006年编写出版了《环县道情皮影志》 一书。

2006年,“环县道情皮影博物馆”建成, 同年,甘肃皮影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环县政府在道情皮影的保护和传承上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

一是制定了《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传承暂行规定》《环县道情皮影传承人管理办法》和《环县道情皮影戏班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使环县道情皮影的保护和传承有章可循;

二是将长期从事表演、雕刻的135名艺人确认为县级传承人,并为60岁以上、从艺30年以上的66名传承人每年每人发放400元的生活补助。

三是尝试《道情音乐欣赏》《皮影欣赏与制作》两本乡土教材在全县605所中小学进行推广,以培养下一代对环县道情皮影的认识和热情。

四是建立起合作研究框架,成立了由国内知名专家为名誉会长的道情皮影研究会,并与兰州大学、西北民大、西北师大、河北师大、陇东学院等五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形成了皮影民俗、道情音乐、皮影艺术和口传文学等四个研究协作群体。

五是出版了《环县道情皮影志》《皮影精品荟萃》《环县道情皮影》画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环县道情皮影研究论丛》和传记小说《影神解长春》等书籍,对环县道情皮影进行宣传。

环县在道情皮影的保护上走的是“保护传承加开发”的路子。环县皮影产业开发的主要形式就是把影人当做工艺品开发,使其摆脱表演用具的单一身份,成为现代人的装饰、收藏、展览用品和礼品。目前,一些皮影艺人已经办起了“皮影工作室”, 专门从事皮影雕刻,使环县皮影走上了产业化道路。

近年来,环县以建设“文化名县”为目标,启动了以皮影产业开发为主的“八个一”工程,即:制定一个发展规划、成立一个研究机构、建立一个产业协会、成立一个演出公司、培训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户龙头企业、开发一批新特产品、开通一个皮影网站。县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将县陇剧团组建为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团,成功注册了“龙影”商标,为龙影文化产业公司注资80万元使其入驻环江工业园区。

2007年,文化部将环县道情皮影列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预备名录。

自2007年以来,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团应邀出访了法国、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在世界面前充分展示了中国皮影艺术的魅力。

据初步统计,环县境内现有皮影箱底90多幅,正常演出戏班50多家,经常参与演出人员300多人。皮影产品也从单一的工艺品向多样化迈进,已经开发出皮影戏光碟、挂历、香包、鞋垫等12大类160多个品种。现有的4家文化产业公司,年创收320万元;47家民间皮影戏班,表演艺人285名,年演出突破5000场次,创收300多万元;皮影雕刻艺人达到200多人,年创收200万元。

在为已经取得的成果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皮影戏对表演技艺的要求很高,培养表演人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全国范围内现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这样的表演方式和传播渠道显然无法实现让皮影戏走进现代生活的梦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种新的保护措施正在尝试之中,那就是“数字化保护”。

高精度高逼真的数字化遗产保护技术采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多媒体、宽带网络与数据库等先进信息技术,开发基于计算机与网络环境的新型实用化辅助系统或手段,克服种种困难,为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将通过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及三维数据信息提供数字化保存、组织、存储与查询检索等手段,并进一步建立数字化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馆,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服务。(83)

就皮影艺术的保护和开发而言,环县已经开始使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存储相关资料和信息,并尝试用数字化手段将皮影戏搬上荧屏,让更多人能够领略到它的风采,在这一思路下还可以考虑用各种流行元素对皮影戏进行动画改造,使它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总之,包括皮影艺术在内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必将大有作为。

附文:

环县道情皮影魅力永驻

王光普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这是民间艺术皮影的独特魅力。而在甘肃环县已流传300余年的道情皮影更是以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2002年,环县道情皮影开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此举必将极大地促进环县道情皮影的抢救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主要是指非文字的,以人类口传方式为主的、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闻文化(艺术)遗产。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中开始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环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北部,属丘陵沟壑区,环江贯穿全境,其大大小小五百多条支流,将这块土地撕裂成千沟万壑,境内黄土残塬比比皆是,最大的残塬只有5平方公里,人们多分散居住在避风近水的沟圈湾坡的窑洞内。这些独特的人文地理特征,形成了环县道情皮影一些独特的特点。

环县道情曲牌历史悠久,自制乐器独具特色。环县道情曲牌是道教武当派和佛教的少林派信徒,为了宣传道佛故事和教义,采用挂水陆画,怀抱渔鼓、简板、木鱼,到处游说,逐渐演变成影戏道情。据史料证实,环县道情起源于宋末元初,至清末民初达于鼎盛。在环县道情发展过程中,环县民间艺人创造了具有环县地域特色的曲牌“嘛簧”,创制了“土渔鼓”“土四弦”等极富地方特色的民间器乐。

为了适应演出地山大沟深、人烟稀少、居住零散的实际状况,环县道情皮影戏班子多轻便精干。戏班由清一色的男性组成,一般为五至六人,分前台一人,鼓手一人,弦手一至二人,吹手一人。前台一人叫挑线手,或称撑签手,他是总导演,用十指,间或以双脚辅助挑动竹签,操纵出场的影像,表演复杂的动作,同时他又是配音演员,一声数用,唱白兼顾,无论男女老幼、宾主仆役还是各种动物的声音无不惟妙惟肖。挑线手关系着一个影戏班的声誉和影响力,他是戏班里的台柱子,也是戏班的师傅。鼓手、弦手、吹手多是他的徒弟,演出伴奏统归挑线手指挥。由于戏班子人数少,行动住宿生活演出方便,费用低廉,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环县道情皮影保存了许多全国其他地方已经灭绝了的明清神怪皮影和戏剧皮影造型。如远古传说神怪皮影、吉祥辟邪神皮影、奇禽异兽皮影、精妖水怪皮影、皮影戏剧大景片、水陆道场皮影等等。为皮影的研究者、专家学者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环县道情皮影以家族的形式代代传衍,并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如环县挑武线子(武打)最出名的敬家班子,四代十数人皆承传着挑武线子的绝活。另如以挑文线而闻名的史家班子,祖孙几代同样是演唱环县道情皮影的好手。境内较著名的戏班还有解家、魏家、韩家、杜家、谢家、马家等,均各有不外传之绝活,显示出家族传承的特点。

环县道情皮影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环县道情皮影以马占川、敬廷玺、赵连效、敬国瑞、赵建基、史学杰等艺人组团,三次上北京演出,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称赞。1959年,根据环县道情音乐编排的《枫洛池》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节目进京演出。1960年甘肃省政府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将环县道情正式定名为“陇剧”。1987年,为庆祝中意建交十五周年,应意大利意中友好协会之邀,由著名皮影艺人史呈林、谢正礼等6人组成“中国甘肃民间皮影艺术团”前往意大利,先后在罗马、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等13个城市演出24场,受到了高度评价和赞扬,被誉为“东方魔术般的艺术团”。如今,已流传三百多年的环县道情皮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虽经受了“文化大革命”的摧残与灭绝性的焚烧,但是仍存有戏箱90多副,戏班子50多家。

2002年6月,中国首届庆阳香包节期间,环县道情皮影戏团为大会演出助兴,受到了参加会议的中国民俗学会与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的主要负责人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中国民俗学会与会专家经过考查讨论后,于当年6月9日将环县命名为中国“皮影之乡”。2002年8月25日,环县举行皮影艺术节期间,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又将环县命名为中国“道情皮影之乡”。与此同时,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带领专业人员来到环县,对道情皮影艺术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同年10月20日至29日,由中央美院特邀环县民间道情皮影艺术团赴北京,在全国高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上演出,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环县民间道情皮影艺术列为国家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后环县民间皮影剧团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院等高校巡回演出,受到师生们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著名学者、文学家季羡林与中央美院教授民俗学专家靳之林等都题词祝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