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王光普的研究方法
一、考古学研究方法
王光普对民间美术所作的研究,主要是考古性研究。“对传统民间美术作考古性的研究,即考证发现和破译传统纹样图式的古文化涵义,及原始宗教意识和民间美术的历史”。(8)
王光普的民间美术研究,侧重于考证和释译民间美术题材内容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以及它的民俗意义和原始宗教内涵。他借用西方美学中的一个词语,把民间美术称作是“有意味的形式”,在这里,他的意思是,在民间美术的形式之中包含着民俗学、考古学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涵。他认为,传统的民间美术图纹造型固定,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他在自己的著述《古民俗图纹释译》中对甘肃民间美术中一些传统人物、动物和植物形象的民俗学意义进行了解释。比如,对于传统的“鞋”和“银牛”吉祥物,他解释道:
鞋与银牛在古代是新生命的象征,这种古老的民俗一直在民间延续。农村青年婚后数年不育,到庙宇里求“鞋”,希望早生贵子。(9)
求子银娃娃
而对于民间刺绣中常用的“八角”图案,他认为:
民间艺术品中习惯用八角指四个方向。每两个角代表一个方向,八角为四方。实为天圆地方观念的演化。(10)
在其他著述中,王光普也很注重对传统图纹的古文化内涵的解释。他考察了甘肃的地理、历史、民族特征,并与出土文物上的图纹相对照,来说明甘肃民间传统剪纸保留了先秦审美意识和形态特征,极有考古价值。 他在介绍甘肃民间剪纸大师祁秀梅的花卉作品时说:
她剪的长在盆中、瓶中的花,多是怒放姿态。一朵特大的鲜花开放着,向四面八方放射着诱人的光芒与香气,花枝撇开如人的手臂,花心花瓣上带着许多花籽圆点或小方点。古民俗要求剪出的花、花盆、花瓶和长花的石山上,都要有阴阳花纹,花要开的特别饱满硕大,同时花上要带有许多花籽与花骨朵,意思是阴阳结合,鲜花成熟,结籽结果。如果是没有带籽的、没有果实的剪纸花卉,群众认为是荒花,不会结籽,不会结果实,会断送了自己的后代,不受欢迎。(11)
求子银牛
他将祁秀梅作品中的花、花籽、花瓶形象一一指出,并说明其含义:上方牡丹花上的花籽盛似繁星,象征子孙满堂;莲花隐意连续不断,象征人类繁衍;石山、白石子、山水、波浪都为生命之源。
“考古性的研究,更显示出民间美术的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的价值,从而赋予人们看待民间美术以历史文化的眼光,促使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也为填补中国民间美术史的空白准备必要的条件”。(12)
剪纸《抓髻娃娃》
祁秀梅剪纸《盛开的莲花》
二、分类学研究方法
除了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之外,王光普在民间美术研究中运用最多的就是分类学的研究法了。分类学systematics中的“分”即鉴定、描述和命名,“类”即归类,按一定秩序排列类群,也是系统演化。分类学也就是分门别类的科学。
王光普经常运用分类学的方法对民间美术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对民间美术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和分类。(www.daowen.com)
对于接触到的每一种民间美术,王光普都尽可能进行全面的情况调查,力求“摸清家底”;在这一过程中,他所做的最基本的研究,就是依据某种尺度,对多姿多彩的民间美术现象进行归纳、总结,适当分类。
比如,王光普对甘肃民俗活动中所用的纷繁多样的面花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并根据其形态特征,将其分为花朵虫鸟馍馍、飞禽走兽馍馍、奇人异兽馍馍、神盘奇物异兽馍馍和生命花树馍馍等五种类型;(13)而他在研究甘肃民间刺绣时,依据刺绣所依附的实物类型将其分为儿童兽头帽刺绣、儿童涎水牌刺绣、兽形鞋刺绣、布制玩具刺绣、披肩刺绣、实用吉祥物刺绣、背夹刺绣、兜肚刺绣、枕顶与枕头刺绣、荷包刺绣等种类。(14) 这些调查和分类,使甘肃民间美术的相关研究有了一个展开的基础,是研究工作深入进展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另一种是对民间美术的形式以及风格特征进行分类研究。
比如,王光普对甘肃民间剪纸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研究,在此基础上,他依据区域性差别将甘肃民间剪纸划分为三部分:以平凉、庆阳为中心的甘肃东部剪纸;以天水、兰州为中心的甘肃中部剪纸;以张掖、敦煌为中心的兰州西部剪纸 ,并对每个地区剪纸的内容、题材、形式、风格等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阐释。
分类是学科研究的根本,是构筑百尺高楼的基础…… 无论在纯学术的建设上,还是工具性的应用上,分类法都是必须研究的,不能回避的。(15)
王光普对分类学方法的运用,将甘肃民间美术中的个别现象纳入一定的关系体系中进行有比较的研究,从而建立起了甘肃民间美术研究的框架性结构,反映出了甘肃民间美术的现实状况,并为进一步实现中国民间美术在整体意义上的系统的类群划分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三、比较的研究方法
比较法是通过对不同对象的观察分析,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对事物进行认识的一种方法,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除了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与分类学的研究方法之外,比较法也是王光普进行民间美术研究的基本方法。王光普对比较法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将收藏到的民间美术作品与出土文物进行比较。
王光普很注重将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图式、使用情境与出土文物进行比较,以此来分析研究民间美术作品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同时也对古代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进行补充。他曾将陇东剪纸中大量存在的蛙、鱼、龟、蛇和人面龙、人面鱼造型与新时期时期甘肃彩陶上的装饰图案进行对比,从而确定陇东剪纸的造型观念承自远古,这些典型的动物形象正是远古先民图腾崇拜意识的实物遗存。拿他的话来说:“地下的是死文物,不会说话,这个(民间美术作品)它会说话,一结合以后,民间艺术的价值也出来了。”
第二,将不同种类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对比。
王光普在研究中还注意对同一地区不同种类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对比,以此来发现某种民间美术图纹的含义,找出该地区民间美术的常见题材、总结该地区民间美术的总体特征。他在《古民俗图纹释译》一书中,就大量采用了这种方法,找出了甘肃民间美术中常见的人物、动物、植物和其他一些吉祥纹样,并对它们的含义进行了阐释。
第三,将自己的藏品与其他地区、其他民间美术收藏者的藏品进行比较。
王光普很注重与其他民间美术收藏者之间的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加深对藏品的了解和认识。在他的书房里,挂着一只脸谱马勺,其背面写着:脸谱马勺(判官),敬赠王光普老师,李继友赠。2002年11月21日。判官脸谱人们用来辟邪,以此相赠为祈求共同事业之顺利发展。
李继友(生于1936年6月)是陕西宝鸡社火脸谱的重要传承人,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对宝鸡社火脸谱进行了考察、挖掘、整理、研究、创新等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工作,使得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了青春的光彩。他与王光普同为民间美术家,两个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更有利于黄土高原上两个相邻区域的民间美术研究工作。王光普曾经说过:
既然你是一个研究者,你就必须走遍各省,你必须搞清都有哪些人在搞,他们都在搞什么项目,有哪些重点民间艺术品,他有哪些,咱们收集的有哪些,这有什么不同。
从这番话中,我们可以明确感知比较法在王光普民间美术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