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自办民间美术品陈列馆

自办民间美术品陈列馆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 自办民间美术品陈列馆70年代后期及80年代初,随着经济振兴和中国向国际社会的开放,以及文化交流和旅游活动的频繁,全国各地的学者、文化工作者、艺术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程度对民间艺术予以关注,并开展了广泛的收集、整理、调研工作。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甘肃民间美术,1987年,王光普在他庆阳县城的单位——庆阳县职业中专学校借用了三间教室,办起了“民间美术陈列室”。

自办民间美术品陈列馆

第六节 自办民间美术品陈列馆

70年代后期及80年代初,随着经济振兴和中国向国际社会的开放,以及文化交流和旅游活动的频繁,全国各地的学者、文化工作者、艺术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程度对民间艺术予以关注,并开展了广泛的收集、整理、调研工作。(12)

在这一时期,作为民间艺术品的收藏和研究者,王光普不仅专注于本地区民间艺术作品的收集和研究,还自费到新疆、山西、陕西、山东、贵州、广西、浙江、四川等十多个省区,与当地的民间艺术品收藏者和研究者互相交流学习。

到了1986年,他收集的各类民间美术作品已达万件以上,苦于无处存放。一些专家、朋友来访时总要翻看这些作品,等参观者走后,王光普重新整理好这些藏品就要花费几天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有一个专门的陈列场所显然十分必要。求助于政府,在中国尚未有过这样的先例,王光普只好动手,在自家的院子里盖了两间简易的小房子。他将收集来的傩面具一排排挂在墙上,又将其他藏品一箱箱、一件件分类摆放在室内。这便是他的“家庭陈列馆”。

1982年古元写给王光普的信件。

1982年古元在信中寄来的木刻《牛》

1987年9月,法国法中友好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席让·皮埃尔·吉莱姆专程来到庆阳,参观了王光普的“家庭陈列馆”。一进窑洞,他看到墙上那琳琅满目、造型各异的皮影展品,举起双臂激动地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奇妙、造型生动的中国皮影!它们是中国最好的皮影!”他急切地向王光普询问起有关的问题。在三个多小时里,吉莱姆观看了皮影、面具、绣品、雕刻等多种藏品,他在厚厚的笔记本上不停地记录着王光普的话语。最后,他诚恳地向王光普发出邀请:去法国展出这些作品。

1989年10月21日王光普在陕西省旬邑县参加中国民间剪纸第三届研讨会

王光普在庆阳县马岭旧屋

王光普在庆阳县马岭旧屋

1989年2月,从事木偶和皮影戏研究已经30多年的日本学者上田顺一从东京来到西安,在陕西文联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他赶到了庆阳王光普的家。上田顺一是从一份《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看到有关王光普的介绍的,他的学生在给王光普的信中写道:“老师说,您为保存中国的木偶、皮影艺术作出了贡献,国家会感谢您的,我们木偶、皮影艺术工作者,更应该向您深深鞠上一躬。”

这次,上田顺一是专程来看望王光普并参观他的收藏。见到异国同道,王光普十分高兴,他将收藏的皮影珍品一一展示给上田顺一,给他讲述着它们的故事和解说唱词。所见所闻使上田顺一连声称赞:“甘肃皮影艺术很有特色,王先生的收藏品是我见到最古老、最具研究价值的皮影。”临别之时,上田顺一再三叮嘱王光普:“先生的相关书籍若要出版,请一定来信告知我,我愿尽全力资助。”

此后,美国、英国、东南亚以及港、澳、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陆续来访,王光普简陋的陈列室成了甘肃陇东最早进行民间美术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一束耀眼的文化之光从这个窗口喷射而出,照亮了孤寂多年的小乡村,吸引着世界热爱它的心灵,尘封的故事,在光芒中飞扬。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甘肃民间美术,1987年,王光普在他庆阳县城的单位——庆阳县职业中专学校借用了三间教室,办起了“民间美术陈列室”。1988年8月,王光普在陈列室里举办了“陇东民间美术”、“陇东民间石刻”、“陇东民间皮影”三个展览,引起了整个陇东文化界的瞩目,《陇东报》《甘肃日报》先后进行了报道,部分藏品在1989年8月甘肃省博物馆举办的甘肃省首届民间民俗美术展览会上展出,王光普也因此获得了“脸谱王”的美誉。

1993年,中国美术馆研究员李寸松参观了王光普的“民间美术陈列室”之后激动地说:“这是中国神仙、历史人物荟萃最多的地方,这些藏品为恢复我国历史人物形象提供了依据。”在这一年的全国工艺美术年会上,中央工艺美院原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委员会会长张仃教授称赞王光普是“保护、抢救中国民间美术的先进工作者”;大会结束后,又为他书写了“中国民间艺术精华”与“王光普的艺术世界”两张条幅,鼓励他为民间美术事业继续奋斗。(www.daowen.com)

1993年5月,甘肃电视台国际部贾秀清为王光普拍摄了30分钟的专题纪录片《王光普的脸谱世界》,后在中央电视台“中国风”栏目第54期中以“脸谱艺术”之名播出。在媒体的宣传作用下,甘肃民间脸谱引起了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1995年4月中旬,中国美术馆原党委书记、研究员曹振峰和台湾《汉声》杂志社社长姚梦嘉看过王光普收藏的那些千奇百怪的傩面、皮影之后,当即约他编写《北豳傩面》《豳地神怪皮影》两本专著在台湾发行。两书20多万字,收集有500幅图片。

1988年 3月,王光普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吸收为会员。鉴于王光普在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创作方面成绩卓著,东西方艺术家协会、民俗艺术委员会、剪纸艺术家协会和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会于2004年授予他“东西方民俗艺术开拓者”的称号。

王光普在制作傩面

王光普在整理藏品(1990年)

王光普面具陈列室

1989年2月28日王光普与日本皮影艺术家上田顺一在庆阳旧居合影

外国友人聆听“收藏者”的口述。

与美国托尼的合影

王光普陪同法国友人吉莱姆夫妇一起观赏祁秀梅剪纸艺术品

1995年3月18日中国美术馆书记曹振峰(后左一)、台湾《汉声》杂志社社长姚梦嘉(后中)及美编(后右一)一起采访

1986年王光普与南京博物馆民俗研究所所长教授徐乙乙合影

1985年5月王光普陪同《中国民间工艺》副主编徐平在庆阳考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