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在20世纪末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的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是重要前提。现代化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建设,固然需要资金、资源、政治安定等一系列基本条件,但是,如果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不能大幅度提高管理水平,综合地、卓有成效地加以规划、组织和控制,并激励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完成这个宏伟目标,那么,即使上述条件再好,“四化”建设也会有落空的危险。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整个国民经济有机体的组成部分。通过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活力,改善企业素质,大幅度提高其经济效益,是实现“四化”建设的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宏观的经济管理必将逐步完善,微观方面的,尤其是企业管理现代化问题将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近几年来,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方针、标志与基本途径等问题,还研究不够,近年来的实际做法也有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本章将集中对这些问题作些讨论。
一、对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认识
企业管理现代化,是整个国民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前几年,国民经济的调整以及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国民经济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研究、讨论企业管理现代化问题,一
刻也不能脱离宏观经济管理的状况。
为了对企业管理现代化问题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首先,必须看到企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我们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次,要看到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是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后,把企业看做一个系统,系统运行的最佳化是衡量系统质量的唯一标志,因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根本任务,在于使企业资源利用的优化。这里所说的资源,既包括物质资源,又包括人力资源;既包括“硬”资源,又包括“软”资源(如信息等)。
(一)管理现代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
为什么说国民经济管理现代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呢?这是因为国民经济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概略地说,这个系统涉及国民经济的管理手段(从大的方面来看,管理手段最主要的有行政的、经济的和法律的三方面)和实施管理过程中的各项管理职能(整个管理过程有哪些重要的职能,国内外管理学者莫衷一是,但是最基本的管理职能则是计划、组织,控制和激励)。同时,每一项管理都涉及各种管理要素。一般认为最主要的管理要素是人(涉及人的数量、人的素质、人的结构组成等)、财(涉及资金量、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状况)、物(各种物资、能源的获得)以及信息和时间。
上述管理手段、管理职能与管理要素三方面互相包容、互相影响,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三维结构,我们称它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三维结构模式,如图9-1所示。
图9-1 国民经济管理的三维模式
国民经济管理现代化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各种管理手段的完善化。管理手段完善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完善化的实质,就是使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需要,就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稳步地、有步骤地进行,它意味着各种管理手段的完善化要通过统筹规划与安排。例如在行政手段方面,需要就扩大企业自主权以搞活企业经济、改革政府主管经济部门的职能以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发展中心城市以解决企业的横向联合等作出统筹安排。在经济手段方面,需要在完善经济机制,充分发挥各种经济杠杆(例如,价格、税收、信贷、工资及补贴等)的作用等方面作出统筹安排。在法律手段方面,需要完善立法和司法工作,围绕行政与经济手段的完善过程,不失时机地制定和实施各种法令、法规。同时,经济体制改革又必须配套地、同步地进行,它意味着各种管理手段之间的密切相关性。
国民经济管理通常通过国家有关综合部门及各级经济主管部门来实施,它们具体的管理过程,以及反映该管理过程的管理职能不可能完全一致,其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基本职能概括来说就是四项,即计划、组织、控制和激励。四项职能的相互关系如图9-2所示。[1]
图9-2 管理的基本职能
仔细分析每一项管理职能,可以看出它都是由一系列子职能组成的。例如,计划职能可由预测、规划、决策、环境分析、资源分配等子职能组成。组织职能可由组织设计、规定责权、沟通信息、领导、协调等子职能组成。控制职能则包括建立标准、反馈信息、监督和调节等内容。激励职能则涉及个人、小组和领导者的行为,有诱导、鼓励、参与、奖惩等。
管理要素实质上就是管理对象的要素。这些要素原则上可以分为两类:“硬”的与“软”的。人、财、物都是属于“硬”要素。信息和时间则属于“软”要素。把信息作为一项管理要素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信息的齐全性、准确性、反馈速度和处理能力,通常直接影响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是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企业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存在,这个条件既包括自然的,又包括社会的;既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又包括文化的、民族的。如果把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后面将论及企业管理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的人为系统)来观察,那么整个国民经济,甚至企业赖以存在的上述各种条件无疑都可以作为企业的环境来对待。
企业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这首先是由于环境涉及的面极为广泛。就工业企业来说,较为重要的环境因素至少有六个方面,见图9-3。
图9-3 工业企业的环境因素
环境的复杂性还表现在所有环境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通常是变化的,有的变化相当频繁与快速(如市场环境);变化的趋势是多方面的,有的对企业“有利”,有的则可能“不利”;有的既有“有利”一面,又有“不利”一面等等。各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或相互影响,进一步说明了环境的复杂性。例如某消费类产品的市场环境(如市场需求),既受居民消费水平、民族特点与风俗习惯的影响,同时也受产品技术水平(如质量、可靠性等)、资源条件和法律的影响和制约。
一个企业是否成功以及成功的程度,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得以生存和发展,以至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关键是看该企业是否对环境有适应能力以及该能力的大小。
美国近年来一本畅销书《成功之路》的作者,通过对美国43家成功企业调查后指出,“一个具有革新性的企业,不仅要在生产那些在商业上有利可图的新玩意方面不同凡响,在对环境中各种变化不断做出反应方面,也应特别突出”。[2]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统一的产品经济型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企业只能是一种封闭式的单纯生产型企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经济体制模式正在实行根本转换,即从产品经济模式转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相应的,企业要成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开放型的生产经营型企业。
企业的这个历史性转变,归根到底,取决于企业是否重视环境研究,是否适应环境的变化,是否能对环境变化作出积极的、动态的响应。
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绝不是也不可能是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这是因为,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固然是后者对前者有决定性的影响,但也要看到前者对后者也会产生作用。二者的关系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3]
由于环境因素的可变性质,企业对环境的适应,不可能是静态适应,必须是动态适应。就是说,必须根据当前的环境状况,预测环境的变化趋势,以及今后可能出现的新的环境状况,才有可能做到企业对环境的不断适应。
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企业内部各方面的业务,因此,必须通过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综合管理的水平,才能奏效。必须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上实现一系列的改革才能得到。因而可以认为它是我国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关键。
(三)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根本任务是企业资源利用的优化
企业管理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看企业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能否适应,这是就外部而言,就内部来说,最根本的是企业对资源利用的优化程度。
外部适应环境与内部资源利用,二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资源利用是否优化,通常体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但它是以适应外部环境(如市场需求、产品新颖、在质量上领先等等)为前提的。另外,长期持续地对环境作出响应,又需要以对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为条件。
企业资源基本上有四类:物质资源,包括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可能获得的能源、被物化了的流动资金(已购原材料、全部在制品及尚未售出的成品);财务资源(资金),包括可以得到的贷款、企业可以自己支配的银行存款和现金以及可贴现的票据、期望的利润等;人力资源,包括对企业全体职工实施有效的激励、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评价、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的领导行为与领导风格等;信息资源,包括从外部获得的环境信息、内部原始的和加工过的信息。
由此可见,企业资源利用的优化问题,包含着企业内部的全部业务领域,贯穿企业供产销全过程,涉及企业的人、财、物各个方面。
优化本身是一个择优过程。这是因为:一方面,工业企业管理的目标是多元的,目标之间通常具有互相制约的关系,企业在某一特定时间内选定的目标组合,必须通过一系列分析、评价与比较,这就是一个择优决策的过程;另一方面,对某个选定的目标组合而言,通常可以有若干的行动方案,不同行动方案所耗用的资源(包括人、财、物),在绝对量或构成比例方面,可以相差甚大,因此就有一个择优选择和择优实施的问题。择优利用企业资源的最基本的目标是:
1.在物质资源方面,利用科技新成就和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物质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消耗率。质量问题与资源利用问题密切相关,提高产品质量就意味着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提高工作质量就意味着资源消耗率的降低。
2.在财务资源方面,通过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的完善,有
效地开展全面经济核算,以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并日益改善资金运用状况。
3.在人力资源方面,有效地激励企业全体职工,包括个人、群体和领导者本人。通过全面人事劳动管理,系统地开发人力资源。树立“以人为中心”的观念,以组织目标为任务,不断择优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
4.在信息资源方面,通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要求对各种信息源有效监控,快速处理、分析与反馈各类信息,并做到“信息共享”。
(四)简短的结论
1.管理现代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企业管理现代化则是管理现代化的一个子系统。宏观的经济体制改革本质上是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管理模式的历史性转变:由封闭的产品经济转变为开放的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实现国民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宏观的改革与微观的放开搞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不可能在宏观方面完全“理顺”以后再起步。不能超越宏观环境,也不能把宏观环境作为前提,这就必然要求二者同步配套地、协调地发展。
2.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是,在社会化大生产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企业对环境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以及企业内部资源利用的优化。
上述内、外两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为因果的。对不同的企业来说,由于环境因素制约的侧重点不同、企业原有的基础不同、现有的素质条件不同,在不同时间内应该有不同的工作重点,采用划一的“一刀切”的办法解决管理现代化问题则是无益的。
企业管理现代化本身是一个过程,它处于不断提高与发展的过程中。因此,笼统地规定一个目标(如达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等),并不能确切阐明其本质。
3.能否利用企业某些经营成果,例如有较强的创汇能力、主要产品质量和物质消耗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作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标志呢?[4]诚然,创汇能力以及某些技术经济指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
管理水平。产品质量低、物质消耗高也是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但是,企业的创汇水平、产品质量水平与资源消耗程度等都是企业经营活动综合形成的结果,是由极为复杂的且每个企业都不同的一系列因素(外部的与内部的)所形成的。有些因素不是企业主观努力范围内能得到解决的,有些则取决于国家整体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例如,企业的创汇能力,除与其自身努力有关的因素外,通常与国际市场的需求、产品的独特性、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等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诸如原油、有色金属矿产品国际市场需求很大,出口量通常与国家外贸政策相连。此外,如某些手工艺品,由于产品的独特性质,因而必然具有很高的创汇能力。由此可见,不能笼统地把创汇能力高低,作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一项标志。
在产品质量与物质消耗水平方面,我国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这当然与我们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有关,但也同样不能忽视与科学技术水平、工艺水平、新材料的利用、新工艺的推广等等有密切关系。
二、当前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状况与问题
讨论管理现代化问题,首先需要了解现状,需要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只有搞清现状,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很好地摆正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起点,而且也有助于我们探讨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道路与方向。
我们这里探讨我国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丝毫没有贬低和否定近几年来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取得长足进步的事实。实际上,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了国民经济调整,理顺了各种经济关系,企业普遍地进行了全面整顿,尤其近几年来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实行了简政放权,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以及妥善解决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等积弊,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当前我国企业管理水平距四化建设的需要,同国际上当代企业管理水平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我国同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相比,“技术上落后,管理上更落后”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
(一)对我国工业企业管理水平的评价
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当前还是很低的,这是从整体观察的结果,当然不排斥个别企业的特殊情况。我们可以从若干方面对企业管理水平作出评价。
1.从企业经营成果方面来观察。
企业转轨变型(由封闭式的单纯生产型转为开放式的生产经营型)问题虽然早在若干年以前就已经提出,但时至今日,大多数企业尚未根本解决这个问题。表现在企业缺乏活力,“等、靠、要”的老传统、老习惯在很大程度上还束缚着企业;战略研究与管理尚未被企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环境研究尚未被普遍地予以高度重视;内部管理制度、管理组织与管理方法尚未进行根本的改革,还不能普遍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具体地表现在:
工业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水平,除少量已达到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水平以外,多数还处于60年代水平。
企业经济效益还不高。全国预算内企业,有将近20%的企业还处于亏损状态(包括一部分政策性亏损企业),相当一些企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尚未达到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同行业相近规模的企业,不同地区(例如沿海与内地、北方与南方)的经济效益相差悬殊。
产品开发速度慢。虽然近几年来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方面过去普遍存在的20年(或30年)一贯制的局面已有所改观,但是,在灵活适应市场需要方面、在国际市场竞争方面,我们当前新产品开发的速度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特别是生产资料制造业方面,由于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复杂,存在的差距更要大些。
能源与物资消耗高。在我国工业产品成本构成中,能源与物资消耗的比重大大高于工业化国家。消耗高的原因既有管理上的,也有技术上的。不同工业产品有不同情况。此外,物资供应体制上的多环节、层层设库,不仅使物资损耗增加,而且也造成了一方面严重积压,一方面又短缺的不合理现象。
最后,由于企业管理水平低,人、财、物的利用率还较差;由于宏观体制上的原因,技术进步还不能令人满意;专业化程度,新技术推广,生产与流通的一体化(如制造业的售后服务),生产资料市场的不普遍,都
使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2.从企业内部各项专业管理水平来观察。
根据国家统计局材料,不包括村办工业和个体工业,1985年工业企业数为46.32万个。从这些企业内部专业管理水平来考察,大体上有三类情况:
第一类企业。管理基础水平较好,信息管理已经系统化,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并具有一定的管理特色,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果较显著。但是,属于这类状况的企业为数并不太多,大都是“一五”期间建立起来的“156项工程”,还有一部分历史较长的大中型企业。此外,还包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引进外资或引进设备、技术的一部分新建的大型企业(如大化肥厂、钢铁厂等),乐观地估计,属于这类的企业大致也只有上千家。也就是说,在所有工业企业中,他们是佼佼者,在我国工业企业总数中,不到1%。
第二类企业。有一定的基础水平,内部管理制度较完备,企业经营管理有一定成果,但与同行业的先进企业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这类企业通常包括我国现有的、除第一类以外的大中型企业,以及少量的小型企业。同样乐观地估计,这类企业不会超过我国工业企业总数的10%。
第三类企业。主要指我国目前大量的小型企业,以及大部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这些企业一般尚无合格的管理基础水平,管理中原始记录不齐全,计量检测手段较差,定额(劳动定额及材料消耗定额)缺乏或水平很低,信息资料不准,反馈缓慢,经营成果较差或出现“大起大落”现象。
上述三类企业,在一些主要专业管理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其情况如表9-1所示。
工业企业在专业管理上存在着这三类差别,表9-1列出的尽管具有概略性质,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嫌,但大体上反映了一般情况。这些差别的客观存在,为我们考虑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问题时,提供了如下的启示:
(1)企业管理水平的巨大差别,要求我们的企业在实现管理现代化时,切忌“一刀切”,而必须分门别类地提出不同的要求与目标。
(2)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共同的、规律性的要求,首先需使企业的基础管理达到一定的水平和要求。脱离或不问基础工作,现代化必将是“空中楼阁”。
表9-1
(3)鉴于当前我国大多数工业企业的管理尚处于第三类水平,因此我们既要着眼于第一类企业,大力推进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以便总结经验,又需要花大力气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地提高管理基础水平较差的企业。
3.从具体的管理过程来观察。
一般的管理过程,都由若干项最基本的管理职能(或功能)所组成,工业企业的管理也不例外。我们同样可把计划、组织、控制和激励作为企业管理的四项最主要的职能。
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从各项管理职能执行的完善程度和作用发挥的程度得到充分的反映。例如,对计划职能来说,管理水平通常可以通过有无目标,以及目标制定的合理程度,经营与市场预测的准确程度;决策机构的运用,以及决策的科学性,资源是否得到合理分配等环节来分析判断。
三类企业在实施各项管理职能的基本情况如表9-2所示,它们大体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
表9-2
上述管理职能在三类企业中的贯彻执行状况,是就一般情况而言,不排斥个别企业出现的各种交叉情况。例如,第一类企业在某些方面工作不令人满意,只能达到第二类甚至是第三类企业的状况;相反的情况也会同样存在。
(二)当前我国企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以及管理科学的不断完善,我国工业企业管理实践(包括上述属于第一类的企业)和管理教育(包括各层次的管理教育)的现状,已暴露出很多带有普遍性的问题。1984年,本章作者曾就我国工业企业管理问题,概略地指出了四个方面的共性问题,[5]现在看来,这些问题仍然存在。并且根据近两年来的现实情况,有必要进一步加以分析:
1.关于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问题。管理作为人类的一项实践活动,已有数千年历史。长期以来,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同音乐、绘画一样,管理也是一种艺术,不过它长期停留在以个人经验为基础之上。只是从20世纪初开始,经过几十年来的探索、总结,才开始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开始由艺术向科学过渡。这里,关键的是要认识如下几点:一是管理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科学,它的理论体系不是“天衣无缝”的,相当一些原理、原则,实际上还是一种经验总结,是在一定假设基础上的产物;二是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它涉及人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因此远没有工程技术科学那么“精确”,不仅是现在,就是将来也不可能达到那样的“精确”程度;三是管理由艺术向科学的转变,时至今日,还远没有彻底完成。美国管理学家H.孔兹在70年代还认为“管理理论尚未从丛林中走出来”。因此,合理的逻辑推理是,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根据美国管理学教授巴达维的分析,[6]一个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是由三项要素构成的,即管理知识(一系列的原理、原则、方法)、管理技巧(包括技术方面的、行政管理方面的、人际交往方面的)以及管理观念(诸如社会与职工的价值观、对任务的信心、对下属的信任、管理者的思想方法等)。很显然,管理能力的第一要素,主要须通过管理教育获得,而其余两个要素的大部分内容,必须通过管理实践积累经验获得,因为这些内容
被普遍认为具有“艺术”性质。
在我国,上述问题当前还不能说已经在观念上完全得到解决。下面两类带倾向性的看法绝不是个别现象:一类是“经验论”的观点,不重视或否定管理有一套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认为凭自己的“老经验”、“传统做法”就能实施有效的管理;另一类是“纯科学论”的观点,否定艺术性经验,认为管理问题总是可以建立某种模型,从而通过定量手段求得“最佳参数”,保证企业有高效益的成果。
2.关于管理对象问题。通俗地说,管理本质上就是组织集体内的人共同工作的过程,因此,管理的对象是面向一切集体(这个集体是一种正式组织,它具有自己的方针和目标)的。
工业企业的管理对象无非是人、财、物等内容,概括地说,就是人与物两个大类。管理好一个企业,无疑既需搞好物的管理,又需要搞好人的管理。但是,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任何一项“物”(广义地指一切材料、零部件、成品、资金)的管理,都需要人去参与。因此,有效的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物为中心”。
西方管理史告诉我们,早期的管理都是“以物为中心”,讲究规章制度,着眼于效率问题,关心资源的利用。霍桑试验以后,逐步认识到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并试图解决“人”的管理问题,认识到满意的管理必须解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在西方,上述转变大致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我国,当前企业管理基本上尚处在“以物为中心”的阶段。
3.关于管理中的“硬件”与“软件”问题。实施管理涉及一系列任务,这些任务原则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软件”(借用电子计算机方面的词汇)性质的,如管理观念、管理思想、管理原则、管理原理、管理要素等;另一类是属于“硬件”性质的,如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管理手段等。管理硬件涉及工程技术、应用数学、数据处理、计算机等学科;管理软件主要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有效的管理必须使管理中的“硬件”与“软件”得到很好的配合,推行“硬件”必须以一定的“软件”作基础,“软件”又需通过一定的“硬件”来保证。
我国近几年来,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推进管理现代化方面,出现了重“硬”轻“软”的现象。这个问题至今尚未得到根本的解决。重“硬”轻“软”的现象很多,例如:
(1)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时,对质量第一的思想,为用户服务的观
念,社会经济效益的保证等一系列“软”件,抓得不力,但对于控制图怎样建立,数据怎样整理等等则通过各种办法大力推行,尤其在1980年前后,把推行七大工具视为推行质量管理的最主要任务。
(2)前几年,把推行十八种管理方法作为企业搞现代化管理的最重要标志。甚至相当一些企业认为,只要“掌握了十八法,管理就是现代化”了。
(3)一些管理基础水平尚有很大差距的企业,随着社会上出现的“计算机热”,也急于推行“管理信息系统”。
(4)推行经济责任制时期,不少企业热衷于学习责任制的具体方法(如何进行包、保、核等),但对推行责任制的指导思想、管理观念上的改变却相对忽视。
4.关于企业高层领导者(经理、厂长)的管理行为问题。企业高层领导者的管理行为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管理水平。例如怎样制定方针与目标,采用怎样的经营战略,如何解决当前的薄弱环节,如何解决资源的紧缺等等。同时,这些行为的合理与否也与企业高层管理者本人的素质有关,如领导者的价值观、威信与威望、领导水平,领导集团内部的和谐程度、下属的士气与归属感等等。因此,不可能为每一位企业高层管理者规定统一的管理行为,但是,客观上却存在着某些共性的、最基本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是:
(1)在空间上,高层管理者的主要精力必须用于解决从内部向外部的转移。这是因为:一方面,企业管理内部工作,总是要以外部的具体状况为前提,没有对外部环境的中肯分析,不可能做到企业对环境的动态适应,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再高,也不可能有好的社会和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让高层管理者的精力由内部向外部转移,并不是说企业内部的管理不重要,高层管理者可以“不管”或“忽视”。这里所说的“转移”,就是高层管理者必须从大量内部事务中摆脱出来,其条件是企业内部的大量管理任务,可以通过“授权”原理,贯彻例外原则,交给高层管理者的下属去完成。
总之,企业内部的大量管理任务,必须通过权力下放交给下属去行使,高层管理者的目光、精力、思想都要转向外部,即转向对企业环境的适应与驾驭。当前,我国多数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尚未完成这种转变,有的甚至还是传统经验起作用,还未考虑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其原因无非
是:企业对环境的适应问题,在观念上尚未引起重视,在做法上还不令人满意,不注意或不重视授权原理,对一切事务大包大揽;对下属未予充分信任,怕权力下放后,事情办糟等等。
(2)在时间上,高层管理者的主要精力必须用于解决从“当前”向“今后”的转移。这是因为,管理问题在时间上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今天的“今后”问题,就是明天的“当前”问题。“当前”问题通常是战术性的,是属于解决“如何做”的问题;而“今后”问题通常都是战略性的,它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企业高层管理者无疑必须以大部分精力去考虑今后方向的问题,相反,如果他没有摆脱掉大量的“战术”问题,那么就不可能对“战略”问题作深思熟虑的考虑。战术问题的解决,通常可以凭借一定的制度或某种模式去进行,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是一种“驾轻就熟”的东西;而战略问题的解决,涉及高层管理者的判断力与意志,需要承担风险与责任,而且通常较少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正是因为这样,高层管理者精力从“当前”转向“今后”是一件非常困难而艰巨的任务,但又是一件必须完成的任务。
遗憾的是,我国当前的管理教育尚未充分重视、认真解决这个问题。对战略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尚未给予足够重视,研究成果鲜见,更谈不上有合适的教材;对高层管理者的培训(如各种经理、厂长研究班)大量的都着眼于战术性内容,无暇甚至根本未考虑他们的真正需要;在实践中,如何科学地考察高层管理者的工作绩效,也还缺少办法。一个善于“超脱”的厂长,能使其所在企业创造前所未有的好的经济效益;一个“忙忙碌碌”的厂长,却使其所在企业的经济效益不理想。这种现象,我们并不少见。可惜,对这方面的经验教训至今我们很少总结。
(3)在工作重点上,高层管理者的精力必须从抓传统的“专业管理”转到系统的“综合管理”上来。专业管理,是管理领域业务量激增和管理分工专业化的必然产物。工业化初期,那种老板包办一切的个人手工业作坊式的管理逐渐被专家所代替,这些专家都是在一定专业分工基础上(工程师、会计师、生产制造管理专家)在各自的专业部门实施管理。高层管理者当时实施有效管理的唯一途径,是紧紧抓住这些部门,把各项专业管理搞好。
上述情况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随着科技进步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专业管理日趋复杂化,由于专业管理量的激增,专业越分越细,部门越来越多(例如,我国目前大中型工业企业,职能部门通常有30—50个),高层管理者日益无法实行有效控制;部门增多,部门间的横向协调愈来愈困难,各部门日益强调本专业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各自为政”现象不断出现。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认识到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高层管理者从事有效的管理,必须应用系统的观念与方法。系统的或综合的管理迫使人们从观念到方法对传统的管理实行根本性的变革。应该说,当前我国工业企业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对待这种变革的形势,尚未充分认识,传统的管理观念尚未全面突破。例如,至今我们相当一些企业领导人,还在热衷于抓“八大管理”(即八项专业管理);我国的企业管理教材(大学的或培训用的)还没有突破性进展,都是人为地割裂成若干个专业管理来分析、阐述;一些大中型企业已经建立了“三师”,即总经济师、总会计师与总工程师,这些总师的根本任务就在于管好某一领域的综合管理,但多数企业并不清楚“三师”的任务,不少人被当做厂长的参谋助手使用。
(三)简要的原因分析
以上我们分析了我国企业管理水平还不高,并且存在着众多的必须解决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和政治原因,并且更不是管理实践家的无能所致,它涉及我国管理理论研究的落后、管理教育的不适应、宏观体制的长期束缚等一系列因素。这里就一些主要原因,作一简明分析:
1.宏观经济体制的影响。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提到的,整个宏观经济体制对企业管理有巨大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不合理,无疑是导致企业管理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缺乏活力,缺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缺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党政不分、政企不分、领导多头、企业自主权不大等等问题,无一不是与经济体制密切有关。
2.理论研究薄弱。理论研究薄弱、理论落后于实践,无疑是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很多现象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来,我们有自己的经济学家,却没有公认的(包括国内及国际上)管理学家;现有的研究队伍极为分散,形成不了力量,不能集中力量完成急需的课题;至今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学科体系尚未形成,一些
重大的管理理论研究课题,进展缓慢,有的甚至还无人问津;在国外,高等管理学院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但是在我国,管理学院尚属于初创阶段,理论研究队伍尚未形成,繁忙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没有精力来兼顾理论研究。
3.高等管理教育不适应客观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等管理教育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成绩是有的。但从总体上看,远远适应不了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需要。这是因为:从数量上看,每年全国管理类毕业生非常有限(据统计,每年财经类毕业生乐观地估计,也只有2万名左右),加上各级综合部门及主管部门层层截留,真正能分配到企业中从事管理工作的就少得可怜;从质量看,由于知识体系陈旧、教学方法不得法、不重视管理能力的培养等原因,因而远不能满足企业管理业务的需要。(www.daowen.com)
4.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素质问题。企业管理水平与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素质关系很大。尽管近年来,我们普遍进行了厂长考试,普及了管理基本知识。但是,一方面厂长培训与考试的内容并不完全适合一个高层管理者所应掌握的知识;另一方面,正如前述,一个高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包含着管理知识、管理技巧和管理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单是具备了管理知识,还远不等于具备了管理能力。
近一两年来,我国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普遍按“四化”要求进行了调整,由于班子调整在年龄上、学历上采取“一刀切”的做法,结果出现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由于年龄或学历上的原因,一些在管理上有丰富经验的人,被一律“调整”下来;由于只强调学历,至于学什么专业则并不强调,结果新的班子成员中,一些虽有学历,但并不适合搞管理的人,却并不在少数。
三、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途径
如何实现我国工业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近年来这个问题已引起研究部门和实践部门的广泛注意,一些报刊上也出现了有关的讨论文章,这些讨论在认识上远未达成一致,在实际做法上尚需进一步探讨和商榷。
在认识方面,需要处理好企业管理现代化与环境(最主要的是宏观的经济体制)的关系,这是就“外部”而言。对企业内部,需要处理好管理现代化与管理基础的关系。
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环境对企业有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键之一,是看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小。因此,如下两种广为存在的观念看来是不可取的:一种是消极的等待观念,认为“经济体制不顺,企业无法推进现代化管理”,这样企业势必不可能花极大精力去研究、实践如何“适应”,而处于“消极等待”的状态;另一种是忽视环境对企业管理的巨大影响,脱离或半脱离各种环境因素,只注意企业内部的整顿、提高或完善。
我们已经指出,管理现代化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管理基础水平上,管理基础缺乏或水平不高,是不可能推进现代化管理的。应该指出,前几年我们在推进现代化管理时,对管理基础水平的要求,强调得很不够,造成一些企业“一哄而上”,因而出现了不少形式主义的东西,无助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再加上对企业管理基础水平缺乏严格的定性和定量考核,不仅上级主管部门,而且企业领导人对本企业管理基础水平“若明若暗”,更助长了这一做法。当然,“基础”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提高“基础”水平(如信息管理)也需要运用一些现代管理方法(如数据加工和处理),现代化管理与基础管理不能截然分开。就这一点来说,从提高管理基础水平入手,把基础管理作为现代化管理的一部分首先重视起来,是合乎情理的。
在实践方面,尤其前几年我国工业企业在学习和推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做法上,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本章作者在1984年[7]曾指出三类较具代表性的观点与做法,至今还不能说已经得到全部解决:
1.“方法论”观点。强调推行现代管理方法,以它的应用数量和范围(普及程度)作为主要标志,认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现代管理方法的普及应用过程。这是一种典型的重视“硬件”,忽视“软件”的做法。例如前几年我们要求企业推广应用十八种现代管理方法,结果使相当一些企业误解为“现代化就是十八法”。实践已证明这种观点的片面性。
2.“手段论”观点。这是一种更为片面的观点,认为管理现代化主要是推行“电子计算机管理”。前几年曾一度出现的“微机热”就是这一观点的实际反映。热衷于管理计算机化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管理水平,应用电子计算机,也无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3.“突破论”观点。认为企业管理现代化,就是以实施某项管理制度(如全面质量管理制度、经济责任制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等)为突破口就可以实现。这种观点的要害是与系统管理思想相对立,强调了某个侧面,而忽视了企业管理内在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鉴于上述观点,我们认为中国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途径,应该从下面三个层次去考虑:
1.从管理基础工作入手,把完善管理基础作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2.用系统的观念与方法,统筹管理内容、管理职能与管理技术(方法)各个方面,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学理论体系,并以此为前提,研究这个体系在工业企业中的实施。
3.认识权变观念是当代世界上管理理论的重要思想,它在企业管理现代化实施过程中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就企业管理现代化途径的三个方面,即前提条件、建立体系、研究实施作进一步探讨。
(一)完善管理基础工作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前提
所谓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通常是指企业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最基本、最原始的那些管理业务。说它“最基本”,是因为这些工作广泛地直接服务或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一线;说它“最原始”,是因为它通常是信息源,其他信息都是对信息源的收集、加工、处理而获得。
管理基础业务既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又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前提,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对管理基础工作的理解不一,又缺乏对管理基础工作的定性和定量考核,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有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如何理解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包含哪些内容?较普遍的一种表述是把管理基础作“放宽”理解,因而它涉及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例如把企业管理基础划分为标准、信息、制度和条件等四大类。[8]这样,管理基础既包括各种规章制度,又涉及人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等各个方面。“放宽”理解带来的弊病是有可能把基础工作与一般管理工作的界限弄模糊,并且使一些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被忽视。我们把如下四类工作作为企业中最主要的基础工作:即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和原始信息工作。
标准化工作,主要指产品及原材料技术标准、工艺及质量标准,以及各种管理业务标准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定额工作,主要指各种定额(重要的定额有工时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资金占用定额)的制定、修改与实施。定额本质上也是标准,通常是把一部分数量化的标准,称做定额。
计量工作,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检测,以及计量器具的检定和管理工作。
原始信息工作,包括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两部分。企业内部的原始信息,习惯上称作原始记录,它体现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对环境各个方面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构成了企业外部的原始信息。
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发展的,就是在企业管理实现了现代化以后,还有管理基础方面的问题,但那时的基础将被赋予新的内涵与要求。因而管理基础与管理现代化并不是两个前后阶段,有时它们也不易分清(例如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无疑包含着大量的基础工作在内)。但是,上述四项管理基础工作,应是企业管理实现现代化的必要前提。
2.为什么至今相当一些企业的管理基础水平还不高。时至今日,我国多数企业的管理基础水平还不高,有的甚至很差,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复杂,撇开一些共性的原因(管理受政治运动的影响,如“文化大革命”的破坏等等)不说,就管理基础工作而言,尚存在如下一些主要原因:
(1)对管理基础工作重视不够,习惯于一般性的号召,缺乏明确的目标。大量从事管理基础工作的人员,缺乏系统的提高和必要的知识更新。
(2)对管理基础工作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从知识体系来说,管理基础工作基本上属于“工业工程”范畴。工业化国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对工业工程就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长期的实践,并已形成了一门特殊的学科。他们的管理现代化很大程度上是在这个基础上推行的。对比之下,我国的一些企业企图越过这个阶段,热衷于推行现代管理方法,必然造成当前基础管理薄弱的现状。
(3)对管理基础工作缺乏定性和定量的考核方法。
3.如何反映企业基础管理的工作水平。企业的标准化、定额、计量和原始信息工作的水平,完全有可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反映。当前急需拟订(或分部门拟订)具体的考核办法,并作为企业基础管理水平高低的评价依据。
我们认为,基础工作水平可以通过先进性、准确性、齐全性三个方面来评价,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表9-3概略地表示了各项基础工作主要的评价指标:
表9-3
(二)系统分析是探索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任何管理对象都是一个特定的系统,企业管理就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的人工系统。整体性(系统必然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所组成)与目的性(系统具有明确的目标)是系统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探索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途径,必须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运用系统思想与系统原理,统筹企业管理整个系统。
1.如何理解工业企业管理的系统性。完整地理解工业企业管理的系统性,需要从各个方面来加以观察。
首先,企业管理的系统性明显地反映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即从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投入到成果(包括产品或劳务)产出,历经产前管理、生产管理和营销管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可以视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如图9-4所示。
图9-4 从生产经营过程看企业管理系统
各个子系统间以及整个系统都必须有良好的反馈,以实现有效的监督、控制与调节,这是有效管理的前提。产前管理,包括常规的准备管理与技术管理以及新产品的科研与开发管理。三个子系统互相关联、互相衔接,并各有自己的目标,而且每个子系统的目标,又是完全为企业管理的总目标服务的。
其次,企业管理的系统性还表现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这是因为,企业管理同一般管理一样,都是由若干基本职能(功能)组成管理的全过程。如前所述,我们把计划、组织、控制、激励作为全过程管理的基本子系统,其系统如图9-5所示。同样,管理过程的各项职能(子系统)都具有自己的特定目标,而这些特定目标,同样最终为企业管理的总目标服务。图中各项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的顺序,是一种概括性的简化表述,它只表明一般管理过程的通常顺序(即对任何一种被管理的对象,总得先作出安排,然后组织实施,再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这个全过程中又都需要进行激励,以充分发挥人的因素的决定作用),现实的管理过程,往往呈现出远为复杂的交互关系。
图9-5 从管理过程看企业管理系统
最后,企业管理的系统性还表现在不同的管理业务和管理职能中,系统地、成套地应用各种管理技术(方法)。所以要“系统地”应用,是因为每一种管理技术的实施,都有其内在的必要步骤或程序;既有“硬”的方法部分,又有“软”的观念部分;而“成套地”应用,则指各项管理技术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并且管理效益不取决于某一项管理技术的应用,而是各项管理技术应用的综合反映。此时,系统图可由图9-6表示。图中所示六类管理技术(六个子系统),每一类又可以分解为多种具体的管理技术,如表9-4所示。
2.企业管理系统性的三维模式。以上我们从管理业务、管理职能和管理技术阐明了企业管理的系统特征,下面进一步分析这三个方面的关系,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独立的关系。由于每一项管理业务都由完整的管理职能和一系列管理技术的应用所组成,每一项管理职能可以体现在每一项管理业务和管理技术中;每一项管理技术都有可能应用于不同的管理业务和管理职能中,因此,我们可以逻辑判断管理业务、管理职能和管理技术组成的三大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管理系统性的三维模式,[9]如图9-7所示。
图9-6 从管理技术看企业管理系统
表9-4
图9-7 企业管理系统性的三维模式
企业管理系统性的三维模式,在探索企业管理现代化途径方面,可以给我们如下启发:
(1)管理是一种系统活动,因此必须把管理现代化过程视做一项系统工程。
(2)管理系统性的多维特征,要求立体地而不是单因素地推进管理现代化。
(3)系统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推进管理现代化必须就管理业务、管理职能和管理技术三方面分别制定目标,并且把每一方面的目标分解到各自的子系统中去。
(4)系统必须有良好的反馈机制。因此对管理系统以及下面的子系统,都必须具有明确的信息反馈方法,并规定其反馈量、反馈速度和具体的反馈渠道。
3.管理业务实用的系统考虑。上面把管理业务分为产前管理、生产管理和营销管理三个子系统,这是就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分阶段来考虑的。随着科技进步和企业规模扩大,管理工作量激增,直线主管人员必须把相当一部分管理业务交由有专门特长(专业)的管理人员承担,这些专门人员通常按专业归口,组成各种专门业务部门,即我们习惯上所说的“职能科室”。
工业企业典型的业务部门是技术、生产、财务、供销、劳资、后勤等六类。随着企业规模增大,产品类型增多,业务部门将专门化,其数量也大为增加。企业管理业务通过专业部门实施,其优点是专门化程度高,各部门的业务界限相对清楚,工作效率高,便于进行业务领导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横向协调复杂,目标不易一致,把整个管理系统人为地按专业归口割裂为一些部门,使管理的系统化受到损害。
对系统(横向)而言,专业管理是纵向的,因而不利于该系统的运行。需要考虑对企业实施横向的综合性管理。近几年来,理论界在总结我国企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企业的最基本的综合管理有四项,即全面计划管理、全面技术与质量管理、全面经济核算及全面人事劳动管理,简称“四全”管理。“四全”管理的特点是:从管理业务的各个侧面(人的与物的、价值的与使用价值的),全面地包含了各项专业管理的内容,并较好地协调各项专业管理之间的关系,使之服务于统一的目标,涉及企业内部各级组织与每个职工,反映了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从智力开发到劳动力的投入,从资金的投入到新价值的创造,从原材料的投入到使用价值的实现。
“四全”管理应该有相应的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应的机构有总经济师室、总工程师室、总会计师室及总人事室),这些综合管理机构的工作将涉及各个专业管理部门,因而可以考虑,使这两种管理机构按矩阵组织的形式加以协调。在这方面,试点的企业为数很少,成熟的经验有待于进一步总结和推广。
(三)权变观念在企业管理现代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如果说,系统观念是企业管理现代化“设计与规划”的指导思想,那么,现代化实施的指导思想就是权变观念。
1.权变观念已成为当代世界管理理论的重要思想。长期以来,管理学出现了众多的学说,形成了各自的学派,20世纪60年代,美国管理学者H.孔茨认为管理理论已经“走入丛林”,[10]而且还没有完全走出这个丛林。但到了7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了权变学派,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过去的观念、体系与方法,并被认为“比其他一些管理理论有更光明的前景,使管理理论“走出丛林之路”。[11]
权变观念的基本特点是:没有一成不变、适用于所有企业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特别强调环境(不仅指企业外部环境,而且包括企业内部环境)与管理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效的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一般来说,环境是自变量,管理理论与方法是因变量,权变观念不仅要求具体的管理业务要权宜应变,而且要求在组织结构、领导方式、人事管理、组织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样需权宜应变。权变观念并不否定一般管理理论,并不是把管理单纯看做一种艺术,而要求倒退到早期的经验管理道路上去。相反,权变观念提倡一种按不同情况应用不同的理论与方法的崭新观念。
2.对我们实施管理现代化的启示。权变观点对我们实施管理现代化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一是从哲学的意义上说,权变观念是一种辩证的思考方法,它要求我们对客观上复杂的事物,例如企业管理要求实现现代化,不能采用简单的、划一的模式与方法。二是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由于所有制、经济体制、职工政治地位、人们的价值观念等的截然不同,有很大的原则区别。就是在相同社会制度下不同的国家,由于文化背景、资源、经济发达程度、市场机制作用程度等的区别,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应有很大差别。三是在一国内,由于行业规模、生产率、工艺流程、人员素质、装备水平等因素,不同企业也不可能采用完全相同的管理模式。四是权变观念具有动态特性。不同时间内,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管理目标将随之变化,从而使管理方式与方法必然不可能完全一致。
四、在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一)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在加速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过程中,借鉴外国(包括西方工业化国家)企业管理经验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当前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与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总体上看,我们的技术落后,但管理更落后。在国家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指引下,解决技术落后问题正受到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大量的技术引进,对创造发明的鼓励,技术发展和技术改造的财政保证,专利制度的实施等都有力地促进着技术进步。但相比来说,更需要重视、需要加速提高水平的管理领域,却由于研究力量薄弱,而且极为分散,缺乏明确的目标;管理作为一门“软”科学,提高水平的难度远比一般“硬”科学要大;一般来说,“硬”科学的成果能直接表现,并容易计量,而“软”科学的成果通常就不能立即显示,其绩效也不易计量等一系列原因,因而已经出现扩大的差距,尚未出现加速缩小的趋势。
同时也要看到,在管理领域借鉴外国经验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因为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重大区别、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的差距、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要求我们认识到借鉴既不能全面引进,更不能照搬照抄。如果说技术引进,尚须考虑适用性和可行性,那么,借鉴管理经验无疑要取更慎重的态度。
因此,根本任务在于:借鉴外国经验只能是一种手段,目的还是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为了正确处理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既看到借鉴的重要性,又看到其局限性,我们的态度应当是:
1.全面介绍(包括介绍不同学派的主张)外国企业管理经验。扩大中外学术交流,加速管理名著的译著,建立、完善该学科的情报、检索和信息系统。
2.重视、加强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既注意各国之间的比较研究,更重视中国与外国(包括社会主义类型的与资本主义类型的)的比较研究。要提倡中外同类、同规模对口企业的比较研究。
3.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两方面加强合作与协调。通过比较研究,借鉴对我们有用的企业管理经验,并逐步建立自己的企业管理理论,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总结出自己的实践经验。
并不是一切“借鉴”都能顺利取得成功的。因为它涉及一系列方针、原则、目标和具体的方法。因此,有必要开展有关借鉴外国管理经验的方法论研究。从历史上看,日本在这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功,我们有必要认真学习与研究日本在这方面的丰富经验。
(二)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管理问题与哲学思想、民族文化、传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继承自己一切好的传统,也是非常重要的。既要重视借鉴,又要不忽视继承,不然就会妄自菲薄。在企业管理方面,我们说继承主要是指:
1.在管理思想、观念、价值观方面,主要应研究中国古代及近代的哲学思想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2.在管理策略、管理技巧方面,主要应研究中国历史上甚至近代中国革命史上的军事著作和军事范例。
3.在用人、激励、教育、领导、鼓励等管理行为方面,重点应研究中国革命成功的宝贵经验和丰富的实践知识。
4.对一些基本的企业管理制度,需要深入研究、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三十余年来的丰富经验,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继承的关键在于鉴别,而鉴别只能通过活跃学术研究、开展自由讨论来达到。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为了加速实现我国工业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因此,搞好继承,必须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关系
在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加强管理理论的研究,尤其是一般理论和基础理论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管理水平有很大提高,但这个提高基本上是在很低的水平上取得的,是通过企业整顿、恢复制度、加强管理基础工作的途径获得的。今后,要大幅度提高管理水平,不注意理论研究,就很难完成。当前迫切要求我们加强以下10个企业管理基本问题的研究:
1.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基本模式的探讨。
2.企业管理基本模式的探讨。
3.一般管理过程与管理职能的研究。
4.企业系统管理实施模式探讨。
5.企业行为与企业的环境研究。
6.对职工实施有效的激励,发挥职工的创造性与自觉性的研究。
7.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以保证预定使命或目标实现的研究。
8.企业领导制度、领导行为与领导风格的研究。
9.企业联合改组与专业化协作的研究。
10.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及实施方案的研究。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管理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具有一套知识体系,而管理的艺术性主要表现为管理技巧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只能通过经验的累积才能获得。因此,不仅理论研究的问题需要通过实践加以检验,而且很多问题只有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才有可能逐步上升为管理理论的一部分。为了有效地总结实践经验,需要加强规划与指导,一些重大的改革需要先试点再推广;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各种企业管理协会、学会、研究会的作用,活跃学术研究,广开言路,勇于探索。同时,国家及各级经济主管部门,要赋予企业以足够的试点权利,并及时加以总结、推广。
理论研究者(包括管理教育者)和广大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两支大军,他们应该互相支持、互相补充、互相渗透。这是实现我国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极为重要的条件。
(四)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既要考虑统一性,又要考虑多样性,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之所以要考虑统一性,是由于不同企业的管理,在客观上具有“共性”的一面,产生这个共性的主要原因是:
1.在同一社会经济制度下,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宏观经济体制环境。
2.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民族文化背景。
3.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和人民消费水平,虽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别,但基本上处于相同或相近的层次或发展阶段。
4.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法令,构成了企业的政治、经济环境,就这方面来说,对所有企业可以说是基本一致的。
但是,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企业管理又具有权变性质,具体的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又是千差万别的,企业间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从这个观点来看,企业管理以及其实现现代化过程的具体道路又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过分强调统一性而忽视多样性的特点,实现管理现代化所采取的措施势必有“一刀切”的弊病;然而过分强调多样性而忽视统一性,又将使整个现代化进程缺乏统一指导,统一步调。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各级经济领导机关和企业主管部门要善于把握、判断,慎重行事,做到既注意统一性的一面,又注意多样性的一面,以利于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注释】
[1]沈鸿生:《管理学原理内容、体系初探》,载《中国工业经济学报》1985年第4期。
[2]彼得斯、沃特曼:《成功之路》,第27页。
[3]刘春勤:《工业企业与外部环境》,载《中国工业经济学报》1985年第4期,第107页。
[4]参见国家经委1986年3月编写的《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草案)》。
[5]沈鸿生:《我国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几个问题》,载《中国工业经济学报》1984年第1期。
[6]M.K.巴达维:《开发科技人员的管理才能》第二章,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7]沈鸿生:《我国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几个问题》,载《中国工业经济学报》1981年第4期。
[8]中国企协1983年编:《企业管理咨询》第二章。
[9]沈鸿生:《我国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几个问题》,载《中国工业经济学报》1984年第1期。
[10]H.孔茨、C.奥唐奈:《管理学》,第11页。
[11]孙耀君:《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第19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