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资源分析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资源分析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资源初探加强党的执政资源研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理论界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资源构成及其特征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是基础,上层建筑受制于经济基础。所谓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可资利用的经济支撑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公有制始终是共产党执政不可或缺的经济资源。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资源分析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资源初探(1)

加强党的执政资源研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理论界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然而,就现状来看,有关党执政经济资源的研究十分薄弱,这是缺憾。(2)党的执政资源包括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都需要分别加以具体的研究。本文拟就党执政的经济资源问题作一初步的探究,以期对拓宽研究视野,进一步促进执政资源研究有所裨益。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资源构成及其特征

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是基础,上层建筑受制于经济基础。政党执政是一种政治行为,需要有相应的经济资源,经济资源对于执政党来说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在不同的国家和政党制度下,执政党不仅拥有的经济资源情况不一样,而且处置经济资源的方式也有很大区别。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地拥有和掌控一定的经济资源,其执政就会失去必要的基础。

所谓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可资利用的经济支撑力量。这样的支撑力量并不局限于物质形态,也包含非物质形态。由此而言,党执政的经济资源是个综合概念。它体现数量意义上的经济实力,但经济实力并不能代表经济资源。在党执政的经济资源认识上,非物质形态的因素要比物质形态的因素更为重要。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资源由三个方面的要素组成: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二是先进生产力,三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生产资料的配置方式,生产力是物质生产的财富体现,经济制度是经济建设法制规定。这三方面的要素在党的执政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既有区别,又是相辅相成的。采取什么样的生产资料配置方式,决定着执政党组织社会生产的价值取向;拥有何种程度的生产力,决定着执政党推进社会发展的实践水平;确立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决定着执政党规范社会经济建设的制度能力。这三个方面是认识党的执政资源的基本路径。

资源是个变量的概念,具有消耗性、流动性等特征。把握资源的这些特征,对于认识执政资源建设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能力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执政资源的挖掘和开拓,合理使用执政资源,有效防止资源流失,不断扩大资源储备,唯此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从以上特征思考党执政的经济资源,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必须始终坚持将经济建设作为党执政的中心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发展,是党在经济资源建设中不可动摇的原则。第二,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改进和完善党执政的经济资源建设的环境。经过对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历史反思,党已经摸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道路。但从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看,经济资源建设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难题和挑战。在新的建设模式下,经济资源建设能否形成良好的环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强弱。第三,必须结合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探索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新道路。改革开放后,党执政的经济资源无论是在构成形式、配置方式方面,还是在整合方法、效能发挥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使党执政的经济资源建设健康发展,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一项重大课题。

二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党执政的经济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产资料占有方式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因此,所有制形式本身也是一种经济资源。共产党执政如果不能掌握生产资料,就不可能代表无产阶级利益来有效地行使政治统治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公有制始终是共产党执政不可或缺的经济资源。

在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从一开始就成为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支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由五种经济成分构成,其中,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分占据主导地位。当时这种国营经济所代表的公有制,是靠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和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从后来的执政实践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不仅对引导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击退国内外敌对势力挑起的各种经济风潮、维护经济秩序的斗争中,成为强有力的经济后盾,对巩固政权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956年年底,通过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全面建立起来,这不仅为有计划地进行全国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也为巩固工农联盟奠定了可靠的基础,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采取改革措施,对全国单一公有制进行了调整,个体经济、私有经济以及其他所有制形式的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党中央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原理,对所有制形式进行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绝不是否定公有制,也不是削弱公有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社会主义公有制依然是党执政的物质基础。邓小平曾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3)放弃公有制就是背离社会主义的原则,就是动摇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

由于中国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下搞建设,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公有制的实现程度和形式必须从实际出发。因为所有制问题不仅涉及政治层面上的执政关系,更是一个涉及经济运行规律的问题。现实表明,一个国家、一种社会能不能实行公有制,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而必须服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开始,到后来形成东欧诸国、朝鲜、中国等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是在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实现的前提条件,在这些国家都不具备。这对共产党执政来说带来很多的难题:一方面,生产力的不发达和经济的落后,使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显得脆弱;另一方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又必须最大限度地整合和掌握经济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选择了建立单一公有制的路径,来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苏联模式”(也称“斯大林模式”)因此而被各社会主义国家所模仿。而且,由于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机械地将公有制与私有制视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认识陷于僵化,结果是笼统地将所有私有制都当做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反对和铲除,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使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影响。

诚然,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公有制在判断社会制度性质上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行公有制还是实行私有制依然是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一个标准。但是,所有制形态绝不是社会制度性质判断的唯一标准,而且公有制与私有制也不能视为水火不相容的对立物。近年来,有些人宣扬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制度界限已经模糊的所谓“制度弥合论”,我们不能赞成,但是,那种坚持认为只有完全的公有制才是社会主义,私有制就是资本主义的看法,也是错误的。其实,所有制的形式更主要的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它的意义在于,社会选择通过什么样的运作方式来体现物质生产的宗旨目的、价值取向以及组织经营,解决使经济资源合理地运用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问题。由此而言,对于采取何种所有制的方式,不能绝对化,不能非此即彼。社会主义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私有经济,并不会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也绝不会导致共产党执政方向的迷失。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共产党执政的经济资源不是削弱了,而是大大加强了。

三 先进生产力是党执政的物质支撑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生产力的价值。当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当时俄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思路。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4)共产党执政后,“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5)列宁这样考虑问题,显然涉及共产党执政与生产力的关系,是把生产力作为重要执政资源来认识的。

中国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先进政党。在中国革命中,党的首要任务虽然是领导人民争取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但对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的认识始终非常清楚。毛泽东还将生产力标准作为考察和衡量共产党的内容,他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6)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对生产力的认识还是比较明确的。毛泽东在强调所有制改造的重要性时就指出:建立社会主义所有制,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虽然党治国理政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正确轨道,对生产力问题的认识也发生严重偏差,但在党中央领导人中,主张发展生产力,坚持抓经济建设的力量依然存在,一些领导人甚至顶着挨批评、被打倒的压力和风险,努力拨正执政实践的方向。尽管这一努力最终没有占上风,却为改革开放后重新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方向上来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以先进生产力作为强大支撑,充分拓展生产力的经济资源,应当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党的执政实践历史上,既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明确意识,也有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错误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初期,刚从农村转向城市时,毛泽东和党中央号召全党必须学会管理城市,学会组织生产,获得了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执政业绩。党的八大前后,党中央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以及由此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也显示出将党的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的决心。但是这样的意识并没有牢固树立,在革命型政党的惯性思维作用下,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政治运动阶级斗争压倒经济建设而成为党的工作中心,教训十分沉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反复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并通过制定党的基本路线,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不可动摇的执政方针。

第二,必须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在先进科学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先进生产力从来就是与科学技术连在一起的。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是由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等科学技术奠定的,近代西方社会生产力的先进是由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造就的。当代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处在这样一个世界潮流下,中国共产党发展生产力就不能按部就班。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指出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胡锦涛等党中央领导人一再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这是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

第三,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的优越性。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孤立的,社会制度与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人类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优势相比较的结果。社会主义理应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上显示比资本主义更大更有效的制度优势。毛泽东曾说过,假如中国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还不能在发展上超过资本主义,那就要被开除“球籍”。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7)从某种意义上说,共产党执政的制度合理性就在于更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www.daowen.com)

第四,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相结合,重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在生产力的认识上,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受到普遍的赞扬,但是他的另一大贡献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即把生产力的发展和解放统一起来的思想。邓小平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8)这个认识很深刻。生产力的发展受制于一定的生产关系,先进生产力的诞生既可能受益于某种生产关系,也可能受制于某种生产关系。社会实践中更多的情况是,先进的生产力总是在突破某种生产关系的束缚后得到爆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一经建立,当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保护和促进的作用,但是生产关系的稳定性必然要被生产力的运动性所破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遭遇同样如此。因此,不断地使生产力获得解放就必须重视生产关系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

第五,必须把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与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相结合。生产力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源,社会物质财富的拥有程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成正比。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考核政党执政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数,但党的宗旨表明,发展和解放生产力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只有将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与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紧密相结合,才是正确的执政观。

四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党执政的制度保障

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资源的制度保障。如果说公有制经济是党执政的物质基础,那么,经济制度则可以说是党执政的经济资源中制度化的力量。公有制经济以创造物质财富的资源形式为党的执政提供经济上的支撑,而经济制度则以法制规定的资源形式为党的执政提供制度上的支撑。两种资源相辅相成,在党的执政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党的执政实践中,先后采用了三种经济制度。

第一种是从1949年到1956年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经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具有合法性。它是党执政初期采取的具有过渡性质的经济制度,反映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设规律。实践表明,这样一种经济制度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保障了党的执政地位。但党执政的发展战略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1953年开始,党领导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完成了从五种经济成分向单一公有制经济的制度转变。

第二种是从1956年至1978年的由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构成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是党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设想,仿照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模式,建立基本经济制度的尝试。在实践效果上,这种经济制度的确立不仅对党的执政意义重大,而且也在生产力落后、经济实力薄弱、建设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挥了生产资料公有的制度优势,事实上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发展。然而,这种基本经济制度的形式单一性缺陷又是明显的,它将社会主义理想化,却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的现实,从而限制了生产力更快更好地发展。实践表明,这样一种经济制度错误之处不是建立公有制,而是将它唯一化,使生产力的发展途径过少,导致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不相匹配,经济制度的缺陷造成生产力发展的一次次挫折。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建设遭到的破坏,不仅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指导思想所造成的,而且与经济制度的形式单一性缺陷有关。

第三种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是基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反思,通过改革开放的尝试,逐渐摸索、创造的一种崭新制度。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原则,又体现了中国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建设的实际要求,使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与中国客观的经济建设现实得到了平衡。实践证明,这种经济制度摆脱了理想与现实对不上号的尴尬局面,克服了单一公有制的缺陷,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需要指出的是,第三种经济制度绝不是第一种经济制度的重复。那种认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制度是倒退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看法是不正确的。这两种经济制度的确有某些共性,如允许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共同发展,承认私有制经济的合理性价值,正视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现实等,但这些共性仅具有形式的意义。从党执政的基础、公有制的地位、经济内在的结构以及经济制度的内涵来看,第三种经济制度与第一种经济制度的差异具有本质的区别。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创新,“倒退”说难以成立。

以上三种基本经济制度的转换,具有不同的历史条件和背景。时间先后的历史逻辑与认识社会主义的思想逻辑呈现出一致性,它体现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升华的特点。每一次经济制度的转换,既是否定式的超越,又是继承式的发展。后一种经济制度取代前一种经济制度是在扬弃中实现的,凡是因为这样的取代而抹杀甚至诋毁前一种经济制度的合理性,都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经济制度是非物质形态,但是它作为经济发展的法制化规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不可忽视这一执政经济资源的重要性。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创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很不容易,长期坚持这一制度更不容易。现实中有两种倾向需要警惕:一种倾向是反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张走全面私有化的道路。这一主张的要害是抽空社会主义的立足之基,动摇共产党执政的生存之根,必须坚决予以抵制。另一种倾向是担忧私有制经济超过和压倒公有制经济,有人甚至认为“现在私有制经济已经占主要地位,中国已经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怀疑党扶植多种经济发展的政策,改革开放的信心不坚定。这一看法的要害是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鲜明地予以澄清。其实,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是一个数量意义上的概念,它不是由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比例关系来决定的。首先,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与政权相联系的,共产党执政是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保证。其次,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从比例关系看并不能说明主体与非主体问题。再次,公有制在掌控国家经济命脉和重要资源上的作用是决定其主体地位的关键。总之,中国共产党要牢牢掌握执政的经济资源,绝不能放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注释】

(1)本文原发表于《学习论坛》2008年第12期。

(2)党建研究中对执政经济资源的研究缺乏,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够明确和深入有关。笔者曾发表文章认为,作为政治组织,经济资源并不构成执政资源的组成部分,不认为存在执政的经济资源。本文的看法有了改变,在此说明。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111页。

(4)《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3页。

(5)《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0页。

(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页。

(7)《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