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政党治理与执政能力研究:提升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政党治理与执政能力研究:提升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治文明普适性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人类的政治活动构成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认这样的普适性,与坚持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不相矛盾的。科学地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充分从政治文明的普适性经验中汲取营养,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百利而无一害。一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统一分析政治文明普适性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视角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

政党治理与执政能力研究:提升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文明普适性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1)

人类的政治活动构成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世界各国和各民族在政治活动中创造的经验,积淀了政治文明的丰富成果。这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普适性的价值。承认这样的普适性,与坚持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不相矛盾的。科学地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充分从政治文明的普适性经验中汲取营养,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百利而无一害。

一 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统一

分析政治文明普适性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视角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其发展过程中既反映出普遍性的矛盾,也体现着特殊性的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原理分析政治文明普适性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逻辑上的结论便是:政治文明寓于中国民主政治之中,中国民主政治存在于政治文明之中。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另一个概念是共性与个性。人类政治文明是世界民主政治发展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民主政治发展的多样性,不仅表现为各国个性发展中模式上的差别、形式上的丰富和特征上的各异,而且也表现为本质上的区分。马克思主义从来就认为,民主政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不同社会制度下民主政治的本质也不一样,抹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差别,就否定了民主政治具体性的属性。

历史和现实表明,政治发展的样式不可能复制别国,民主生长的时空条件制约并决定了各国选择民主政治发展自主性和内生性的原则,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民主政治发展的道路和模式选择都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更不可能依靠模式外植来获得民主政治发展成功。江泽民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制度模式”(2),“世界上的民主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模式”(3)胡锦涛指出:“各国的国情不同,实现发展的道路也必然不同,不可能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国家、一切时代的固定不变的模式。”(4)世界经验显示:“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古今中外比比皆是。”(5)这些论述告诉我们,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既要以汲取世界普遍经验和国外先进成果来丰富自己的智慧,又必须立足国情,排除外力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走富有自身特色的道路。

世界是多样化的,政治发展的多样性才构成世界的丰富多姿。基于多样性的事实,人类文明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各种各样的民主政治在显示个性特征的同时,也贡献着共性意义上的价值。胡锦涛指出:“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6)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世界政治的发展,一般的规律是既要尊重各国政治发展自主的个性,又要采取沟通互补的态度。在这里,“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是以承认政治文明的共性为前提的。如果只强调个性,那么就不必“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了。在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我国曾关起门来搞建设,笼统地、机械和片面地强调社会主义民主不知要比资本主义民主高出几百倍、几千倍,拒绝学习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先进经验,结果是陷入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走了相当长的一段弯路,教训十分深刻。

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正确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胡锦涛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所以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是最能够把中国十三亿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奋斗的民主政治,关键在于它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7)在这里,“中国的民主政治”显然是一个反映特殊性的概念。强调这个特殊性,是坚持各国选择民主政治发展道路自主性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强调这个特殊性的前提下,不能割裂中国民主政治与人类政治文明的关系,不能撇开人类政治文明的普适性而一味地张扬自己的特殊性。从哲学观点看,特殊的东西能够存在,是因为它反映了事物的普遍性价值。用普遍性的东西代替特殊性的东西,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错误的,而以特殊来否定普遍,同样是错误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不等于否定政治文明的普适性,承认政治文明的普适性也不等于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相矛盾。

二 人类共同财富与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统一

分析政治文明普适性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视角之二是人类共同财富与马克思主义立场相统一的道理。马克思主义一个鲜明特征是尊重人民的创造,尊重历史的客观。因此,马克思主义绝不排斥前人,更不排斥社会。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在继承以往思想家关于政治经济学、哲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础上诞生的,是人类思想集大成的理论成果。

政治文明是不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长期以来的认识偏见一直阻碍着人们的认识。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坚持政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政治立场不同,无产阶级政治与资产阶级政治具有本质的区别。这个观点,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就为共产党人所认同,并始终坚持到现在。在领导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坚持政治具有阶级性特征的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坚决抵制西方势力从政治上“分化”、“西化”中国的基本依据。在民主问题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坚持的基本立场之一就是:“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必然要受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制约。民主建设不能脱离现实,不能超越阶段,离开具体条件谈民主,不但达不到发展民主的目的,而且还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不良影响。”(8)这个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具有阶级性观点在民主认知上的体现,近代以来世界上关于民主认知出现的各种分歧甚至是截然对立的理解,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场的真理价值。然而,承认政治的阶级性特征不等于否定政治文明具有人类财富的共同性特征,也不能成为否定政治文明是人类共同财富的理由。作为人类处置政治生活中的经验,民主的普遍价值认同构成其作为共同财富的逻辑基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并不排斥政治文明显示人类共同财富的意义。

在财富的概念上,物质财富无国界,因此也就没有阶级性的问题。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齐抓的思想,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邓小平在强调两个文明必须协调发展时,提倡积极向世界各国的先进成果学习,包括向资本主义学习。这个思想曾经让被长期受教条主义束缚的中国人民眼睛一亮,思想得到解放。在所谓“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谬论盛行的“左”倾错误时期,物质财富都刻上了阶级的标签,“财产”是资本主义的象征,“富有”是资产阶级的标志。在思想严重僵化的时期,连“物质文明是人类共同财富”都不敢承认,当然就不可能提出学习世界各国先进成果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是一次思想的飞跃。

2001年起,江泽民在一些讲话中开始用“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来阐述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地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目标,“政治文明”成为重要的命题正式形成。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大家普遍反映,十六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提得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是我们党对自己一贯坚持和实行的发展人民民主的方针的新总结、新概括”。(9)实际上,“政治文明”这个概念马克思早就提出过。1844年11月,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就明确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强调要用“政治文明”作为废除集权制的主要手段。时隔一个半世纪,中国共产党又来强调这个概念,意义不在于提法之新,而在涵义之深。

提出“政治文明”这个概念,首先,它意味着将人类政治视为一个文明的整体来认识,寓意其具有普适性的价值。政治中的相关元素具有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人类的政治活动虽然是独自进行的,但并不是孤立的,具有相通性和可借鉴性。其次,它承认了人类在处置政治生活问题中显示的智慧能够构成共同的财富,其中的经验具有共享性。这两方面的涵义在当代中国意义重大和深刻。冷战时代,我们坚守社会主义阵营的壁垒,追求无产阶级意识的纯洁,对资产阶级政治文明持嗤之以鼻的态度,一概加以否定,结果是放着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加利用,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并无好处。改革开放以后,另一种现象妨碍我们对政治文明的认同。西方强势国家总是以自己的价值观评判世界政治发展的取向,不择手段地向别国输出它们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模式,企图用资本主义道路打造世界。“西方敌对势力四处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10)同时,“制度弥合论”、“意识形态淡化论”等思想的渲染,容易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产生麻痹和动摇的作用,担心提出“政治文明”会出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坚持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利用政治文明的人类共同财富结合起来,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现实课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前提下,承认政治文明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有用价值,克服思想障碍,大胆吸收世界各国在政治发展中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成果。

三 世界发展潮流与中国实践的统一

分析政治文明普适性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视角之三是世界发展潮流与中国实践相统一的原则。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是在一个封闭的条件下搞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之后,党是在开放的条件下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世界走进中国,中国融入世界。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目标、战略谋划、制度设计以及政策运行必须置于当代世界发展的环境之下。(www.daowen.com)

近代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志性成果。18世纪以降,民主政治逐渐成为深刻影响社会进程的世界潮流。尽管各国传承的政治文化和采用的政治体制有很大的差别,但是,要想绕开民主的话题已经与现代潮流格格不入了。21世纪的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涌动的是民主化的浪潮,背离民主的世界潮流,只能遭遇被历史抛弃的命运。这是国际社会政治格局变动中的一个大势,任何国家和任何民族只有适应这个大势,才能立足于世界。因此,政治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必然隐含着具有可通约的某些因子,民主政治的普适性不可否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但这并非意味着可以脱离世界民主的潮流而孤立地存在。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国内情况的变化对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民主制度的要求,社会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催生的民主诉求,公民权利的树立提升的民主意识,成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将党内民主视为党的生命,将人民民主视为社会主义的生命,发扬民主已经成为党执政的实践目标。在新时期执政实践中,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牢牢把握民主政治的社会主义本质、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民主政治发展、将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不断丰富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形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监督体系和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在推进民主政治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这样的表现不仅符合国情,而且也适应了世界发展的潮流。

从世界发展潮流与中国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分析政治文明普适性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有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值得提出来讨论,即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是否要与世界接轨?能不能接轨?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第一个是否定的,即不要接轨,不能接轨。第二个是肯定的,即要接轨,能接轨。本文认为,这两个答案都存在绝对化的缺憾。不要接轨,不能接轨的答案坚持的是民主政治的阶级性立场,它的合理性毋庸置疑。但是,这只强调了问题的一面。既然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与世界接轨是理智的选择,它涉及中国处置政治生活的经验能不能放到世界舞台上去检验以及能否成为人类政治文明组成部分的问题。值得指出的是,与世界接轨不能简单地等同与西方接轨。西方有先进的地方,也有不先进的地方,经济上是这样,政治上更是这样。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事实上需要与各国的政治对话,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不能永久处于自说自话或自娱自乐的境地。譬如,世界政治运作的普遍现象决定了政党执政客观上存在着某些带规律性的共同点,不管是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还是资产阶级政党执政,除了本质区别外,形式、方法和规则上的相似性不容否认。近年来中国参与以及主办世界政党会议的事实表明,不同国家、不同性质、不同信仰的政党可以进行经验的交流。又譬如,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在性质上有本质的差别,但同样作为代议制度的政治类型,无疑也有着沟通的基础,在选举、监督、决策等层面上,具有相互对话的可能。因此,认为中国民主政治不需要、不可能与世界接轨的看法,似乎将问题简单化了。第二个答案也有问题。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事实上做不到。从理论上说,接轨意味着消解民主政治的差异性,从实践上说,中国民主政治在很多方面与世界难以接轨。换句话说,中国民主政治与世界接轨确实存在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承认中国民主政治要与世界接轨,能与世界接轨,很难为人们所接受。笔者提出一个折中的看法:坚持中国民主政治的独特性与承认世界的普遍性相结合,努力寻求能够与世界接轨的政治要素,该接轨的地方必须接轨,不该接轨的地方不要接轨。这样说也许很抽象,很模糊,但其要义在于,我们不仅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同时又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内涵。人类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决定了中国社会必须不断地与时俱进。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我们要有自己坚定不移坚持的东西,同时也要有顺应世界潮流变化的东西。适合中国历史传统和国情构建起来的制度以及基本原则,是走自己发展道路必须牢牢坚守的底线,突破底线,放弃特色,意味着泯灭自我,结果只能失败。反之,如果拒绝或者不善于吸取人类政治文明的先进经验和成果,那么,又会思想僵化,画地为牢,使中国的民主政治置于游离世界的孤立处境。

深刻认识政治文明普适性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困难。道路漫长,任务艰巨。应该看到,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民主政治的进步同样是显著的。尽管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还存在诸多差强人意的地方,但只要不戴着“有色眼镜”看的话,都会承认一个事实:当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格局和民主政治发展的现状已非昔日可比。进一步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必须根据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注入时代的新元素,增添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机能,从而赋民主政治模式以强大的发展活力。完成这样的任务,主要依赖党和人民的政治智慧,但又不可忽略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善于汲取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体现的正是中国人民的政治智慧。

【注释】

(1)本文原发表于《江汉论坛》201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政治》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

(2)《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3)《人民政协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580页。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47页。

(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36页。

(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997页。

(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

(8)《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46页。

(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145页。

(10)《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5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