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共论坛:虚拟空间中的协商民主实践(1)
信息是和权力并进、和政治息息相关的。随着我们进入信息政治的时代,这种关系会越来越深。(2)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悄无声息地给政治生活带来了不可小觑的深刻影响。网络公共论坛就是在虚拟空间中推动人类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的新型民主载体。从其内涵来看,它与正在兴起和备受关注的协商民主具有内在的高度契合性,值得人们关注。作为虚拟空间中的协商民主实践,网络公共论坛中的协商主体是怎样展开民主协商的;从当前典型的网络公共论坛的案例实践中,可以对其利弊作出怎样的客观判断;正视利弊,该如何扬长避短,让网络空间中的协商民主茁壮成长。这些问题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关切点。
一 网络公共论坛:努力地实践协商民主的理想
网络公共论坛即人们日常所指的BBS(Bulletin Board System),它是一个图文并茂、以文字为主的交流平台。从使用范围看,它有非垄断性、非排他性。这种超越地域界限和时间限制的在线空间强有力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参与者以发帖子的方式在论坛里发表意见和看法,浏览者点击帖子主题就可以看到它的具体内容,而且还可以就这个帖子的主题“跟帖”、“灌水”,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和交流。发帖—跟帖—回帖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即是网络公共论坛得以运行的机理所在。当网络公共论坛的某个问题足够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时,就形成了网络舆论,网络舆论的形成即“公意”形成的前奏,公共交往的平台也即将宣告成型。
作为一种参与方式,网络公共论坛在日常政治交往和互动中极大地增加了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进行直接、全面的参与和沟通的可能性,继而努力地实践着协商民主的理想。
协商民主的一个基础性要件就是公共空间或者说公共领域的形成。网络公共论坛则是一个抽象的虚拟的公共领域。在这种公共空间里,参与者彼此都不谋面,几乎所有的公共议题都可以在网络公共论坛中得到讨论。网络公共论坛全天候开放,只要有兴趣、有精力,参与者可以随时发帖、跟帖、回帖。显然,这大大便利了参与者的互相交流和认真探讨。
协商民主的核心理念是公共理性。而要认同理性,就离不开公共精神的培育。这种公共精神是同公民具备一定的公共意识、民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紧密相关的。网络公共论坛能促使网民之间保持互助和支持性联系,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自觉程度。当有公民的讨论、发言过于偏激时,其他网民察觉以后可以对其进行规劝,引导他从更宽广、更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公共精神的培育还有利于促使网民提出新的公共议题,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考方法。公民在对话题的反复讨论中,逐渐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换,从而在原定议题的基础上作出深层次思考。也就是说,公共理论来源于讨论交流,而讨论交流以后又会进一步提升公共理性,促使人们从新的角度深入讨论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人们的公共理性。
二 谁在协商、怎样协商:网络公共论坛中的协商参与者和协商过程
分析参与主体和协商过程是理解网络公共论坛的基础性工作。如同其他协商民主模式一样,网络公共论坛也是在主体和过程这两大要素的共同作用下运行和发展的。
1.网络公共论坛的结构要素和互动模式的一般分析
从结构要素看,网络公共论坛的构成离不开公共空间(虚拟空间)、话题、角色、帖子等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互动耦合是网络公共论坛运行的关键。就公共空间(虚拟空间)而言,它实际上是就BBS这个界面。论坛参与者可以在这个界面的分类讨论区中实现讨论和协商、互动,它具有非垄断性和即时性特征。就话题而言,它是论坛的原动力。没有话题,论坛是运作不起来的,无话可说只会使论坛偃旗息鼓。就角色而言,它是连接个体与结构的逻辑链条。一般情况下,网络公共论坛中有四大角色:发帖者、回帖者、读帖者、版主。就帖子而言,它不仅仅是一种承载交流信息的工具,而且本身也是一种互动符号。它是互动者的“信使”和“授权者”。正是由于帖子的发出、阅读、回复,才构建了公共论坛互动的特有模式。(3)
从互动模式看,它形成于网络公共论坛参与者因讨论话题而引起的发帖与回帖的互动过程中。何明升、白淑英认为,在各种互动模式中,有单向的选择关系,也有互选关系,或是多层次的互选关系。据此,可以划分两种模式。一是单一式:互动关系的形成是通过一个讨论话题实现的,它往往出现在一个讨论网中。二是复合式: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形成是通过两个以上的讨论话题实现的,这就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多层次互动关系。在这个模式中,多个话题既可以集中在一个讨论网中,也可以分散在多个网络中,因此这种复合式还可以进一步划分成单网复合式和多网复合式。(4)
2.参与者:各方主体博弈共存
网络公共论坛参与者的类型,可以从他与当期论坛主题的利益关联度,以及他在论坛上发言的广度、深度密切相关作出划分。
从论坛参与者与讨论议题的利益关联度来看,当二者的关联度强的时候,容易产生多数派与少数派。多数与少数显然同正确与错误不能直接画等号。之所以会产生多数和少数,是因为与议题密切相关的参与者在对同一事情上有不同的看法,进而出现分歧。多数与少数围绕着公共议题可以展开交锋和讨论。这样做的好处是,少数派的利益不会遭受剥夺或者忽视,从而减少社会的对立面。
在多数与少数之间,还有一个中立派。这里的中立派不是说他没有观点,而是指他的观点既不偏向多数派,也不偏向少数派,而是从比较客观的立场作出意见表达。它可以起到平抑激动情绪、引导理性思考的作用。这在容易出现“激情有余,理性不足”的网络公共论坛中弥足珍贵。中立言论大大缓解了当初多数派与少数派“剑拔弩张”的紧张情势,使得原来不少的多数派逐渐改变了立场,对双方都有劝告,都有体慰。
在网络公共论坛中,有一部分网民在发现议题与自己的利益关联度比较弱的时候,他们会选择一种相对比较保守的态度——观望,不随意发表“高见”。这就是同议题的利益关联度比较弱的一般观望者。在这些网民的心里,无论自己是否参与议题的讨论,既不会带来切身利益的增加,也不会招致利益的受损,因此,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油然而生。一般观望者在网络公共论坛中的作用难以妄下定论,但通常情况下,他们对论坛的交流和讨论更多的是起消极作用。如在论坛中的某一议题刚刚兴起的时候,观望者的大量存在不利于点燃论坛争辩的火爆激情。当论坛处于激烈争锋之际,观望者一言不发,也不能起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作用。所以,对于一个需要理性支持其运转的网络公共论坛而言,比较理想的还是能减少这些一般观望者。
网络公共论坛作为一个虚拟的交流社会,其成员的表现同日常社会生活相似,也可以分为精英和普通民众。这就是从网络公共论坛参与者的态度来对网民的一般区分。
网络论坛精英之所以成为精英,不是因为他们有较高的身份、地位,较多的权势财富,而是因为他们能对议题作出理性思考和深入分析。论坛精英能对公共议题作出比较深入的理性思考,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比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当然,同其专业背景、社会阅历也有关系。普通网民之所以“普通”,是因为他们围绕着公共议题的争论、交流没有论坛精英那样深入、有见地,而是表层化的就事论事、回帖、跟帖。但他们的作用并不能忽视:其一,他们是网络公共论坛的基础性力量。他们往往是公共议题的发现者、发起者。他们往往从生活中提炼议题,然后在论坛中展开讨论、交流和协商。没有他们对议题的关注,就不可能有精英对议题的进一步深入思考。其二,他们的参与有助于提升公民的公共理性。他们可以通过自由讨论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公共理性,而且还可以引导身边的其他人围绕公共议题展开讨论,从而促使更多的人关注某一公共议题。
还有一类参与者属于隔岸观火、随声附和型的。这种类型的参与者也可以看做一般观望者,同与公共议题关联度不强的一般观望者相似。网络公共论坛里,不同参与者之间是相互博弈的,相互博弈的关系维持着彼此的生存和发展。这种博弈的交互行为体现在各方主体的协商过程之中。
3.公意在协商过程中产生
正如卢梭所言,“公意”并不简单地对应于多数人的意见总和,而是体现多数人的公共意志。网络公共论坛就相当于一个公共意见聚集场所,众多意见在这里集合,同时也在这里转换,走向“公意”。推动意见由聚合走向公意的则是网络公共论坛提供的协商平台及其协商机制。
协商的过程首先离不开各种意见的表达,但意见的表达只是协商的第一步。只有让论坛参与者尽情地表达意见,才可能有后续的意见讨论和思想交锋。意见表达后的第二步就是鼓励、引导论坛参与者围绕中心议题展开深入讨论,继而实现偏好转换。如在厦门PX事件中,自由讨论逐渐由表及里,网民不断深入里层,认识到他们要讨论的问题不是PX项目本身,而是这个项目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保护带来的实际影响,以及应该采取的防范措施。由此可见,在讨论过程中,自由、平等的网民既向他人呈现自己的偏好,给出自己的观点或理由,又劝说他人建立相互了解和尊重,对公共议题作出新的或更深层次的交流和讨论。
网络公共论坛形成“公意”所需要花费的成本要低得多。在这个平台里,同时关注某个公共议题的人可能是上万人,人数之多潜在地意味着智识的相对数量也就要多得多。这可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如,在讨论京沪高速铁路的新干线技术时,众多网友同时参与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网友逐渐明白了这种高新技术的应用对环境、对沿线居民生产生活的负面影响并没有预设的那样大,从而逐渐接受了这一高新技术,为国家有关政策的作出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在网络公共论坛中,网民是通过相互博弈而实现“公意”形成的。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所有网民都拥有平等的参与协商、发表意见的机会和权利。也就是说,只要网民按正常程序登陆论坛,就意味着他们能在这里自由、平等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例如,浙江省温岭市人大为了使2009年政府财政预算安排更合理,开通了公共预算网上论坛。论坛开通后,6 382人在网上与人大、政协、政府等三个部门负责人就当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农民建房”、“食品安全”、“社会治安”和科技、计生、城建三个部门预算等七大主题召开专题恳谈,网友基本上对七大项目的每一个具体细节都有不同意见。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争辩以后,出乎论坛组织者、人大官员意料之外的是网友逐渐走向了意见的相对平衡,“公意”在争论中产生。这是网络公共论坛形成“公意”较成功的案例。
三 正视“双刃剑”:网络公共论坛对于协商民主的利弊检视
协商民主强调由自由、平等的公民在信息公开、相互尊重、理性交往的氛围之中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协商。这与网络公共论坛所展现出来的开放、互动是相契合的。那么,对于协商民主而言,网络公共论坛到底是利还是弊呢?这是一个需要客观应对的重大现实问题。
1.网络公共论坛实践着协商民主的核心理念
在虚拟性、交互性、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网络空间里,协商民主的核心理念得以体现和实践。
非常明显的是网络公共论坛为公共参与清除了时空和代表性等问题的障碍。现实生活的公共论坛,可能要考虑参与者的时间方便与否,要考虑空间的布局规模,还要考虑参与人员过多的情况下为确保论坛顺利进行而必须选定代表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而网络公共论坛不需要专门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即使要设置相对确定的时间,它也可以比现实论坛的时间要长,短则四五个小时,长可以达几十天,而且不间断。显然这是现实公共论坛所不能媲美的。这样避免了现实生活中的公共论坛为顾全多数人而不得不牺牲少数人正常参与权利的无奈情形。
网络公共论坛空间上的广阔性更是现实公共论坛所不能比拟的,网络的巨大容纳量减少了现实公共论坛要产生“民意代表”的麻烦。所有对论坛议题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参与讨论,不必担心空间不够大、难以容纳的问题,所有公民的平等参与权和机会在这里从理想变成事实。
除了扩充公共参与之外,网络公共论坛还有利于打破权威垄断,更能实现参与平等。在网络公共论坛里,网民彼此不谋面,既不可能熟知对方实际拥有各种资源的多少,也不可能分清上下高低,从而可以畅所欲言,不必受制于权力、权威的话语垄断和其他不平等因素的潜在影响。
公共领域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协商民主来说至关重要,但公共领域的实现是需要一定载体的。自由、开放、多元化的网络公共论坛则是一种新兴却非常重要的公共领域,它可以形成一个规模巨大、容纳能力强、操作方法简便的交互空间,为广大公民的意见表达提供广阔的运作平台。从现实情况看,每当有重大或焦点事件发生时,公民的网络参与热情会立即被点燃,在各种大大小小的论坛上展开各种各样的辩论和思想交锋。公共领域的延展不仅为公民交换思想、讨论、交流提供了平台,而且也为公民与政府的对话提供了便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在网络公共论坛里网民可以与政府官员进行直接对话,参与政治事务的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意见。(www.daowen.com)
网络公共论坛既是市民之口、政府之耳,又是政府与市民互动、互通、互信、互谅的桥梁,推动着政府官员与公民之间的直接对话。一方面借助网络,公民可以随时表达意见,增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政府能更广泛地了解民意,有利于集思广益,做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5)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受决策影响的利益相关者都有机会参与决策的讨论,从而使得决策是在公民讨论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多方相互博弈的结果,而不是某一方强令的结果。
2.网络公共论坛中的协商隐忧
网络公共论坛离不开网络。正因为如此,往往是那些拥有电脑设备、熟知网络知识、对网络交流感兴趣的人成为网络公共论坛的参与者,使网络公共论坛中的协商成为可能。然而,当前中国的网络发展情况表明,85%以上的网民是城市居民,占全国总人口70%的农村居民并不是有效的网络参与者,网民总数虽然在攀升,但是其在总人数中的比例依旧很小。所以,在看到网络公共论坛能带来公民普通参与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其背后的实际条件制约。
区域差异对网民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中西部地区的网民数非均衡性的特征相当突出,东部地区的域名数、网站数、网民数遥遥领先于中西部地区。由此可见,囿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所有的社会成员不可能被全部覆盖,只能是有条件上网的社会成员才可能被涉及。比如在人们感叹网友对孙志刚的悲惨命运鼓与呼的时候,却也许未曾想到过还有很多像孙志刚这样的弱势群体没有受到关注,没有进入论坛协商讨论的视野。也就是说,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利用接触网络的技术与偏好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网络公共论坛参与主体的覆盖面。这样一来,难免出现一些“弱势群体”有利益诉求想表达,却无条件进入论坛空间的现象。比如在一些政务公共论坛中,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很多,参与讨论、交流的人也不计其数,但真正是农民群体的却并不多见。
作为虚拟空间,网络公共论坛让所有网民以非真实身份参加讨论、交流,这确实有利于排除现实生活中以真实身份展开交流所隐含的某些顾虑。但同样是这种匿名性也给协商带来了一些隐忧:网络匿名可能使一些无效、虚假,甚至恶意的信息大肆出现,进而误导公众,公众被失真的信息所左右,公共评价和判断可能因此而发生偏差。
网络公共论坛也容易成为“情绪式民主”的爆发之地。情绪的产生是需要氛围来扶植和滋养的,网络公共论坛是非常容易培养和滋育情绪的地方。好情绪和不好的情绪都容易在这里滋生。不好的情绪往往容易煽起非理性的讨论、争论,甚至是过激行为。这种情况就是“群体极化”的危险,即“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种偏向,在协商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6)。新干线之争则向人们展示了这种群体极化的危险倾向。
在网络公共论坛里,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与网民分享权力也是值得深思的。互联网公共论坛的政治参与的突出问题是要公民分享影响力,但是究竟应该分享多少,协商民主理论并没有提供明确的答案,互联网公共论坛的启迪也只是尽可能地沟通与互动,公共决策的管理者也说不清楚。作为一个中间选择,公共决策的影响必然被公共管理者和公民分享,尽管双方各自究竟应该拥有多大程度上的影响力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7)众所周知,目前网络公共论坛只是一个民意协调平台,不是政府职能部门或决策机构。这就意味着,网络公共论坛起到的主要作用是信息传输,至于政府官员在内心是否真心接受,是否立即采取应对措施,网民在短期内是不得而知的。也正因为如此,有网民抱怨,他们提出的意见似乎从来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
四 兴利除弊:让网络空间中协商民主茁壮成长
目前,推动网络公共空间中的协商民主茁壮成长、走向成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方方面面。在此,提出四个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1.推动互联网建设和网络知识普及,为网络协商民主提供技术支持
这是一个量和质有机统一的问题,既要从规模上扩充互联网建设的面,让更多的人成为“网民”,进入网络世界,又要确保在量和规模的基础上提升网络媒体的运作质量,充分发挥其积极功效。
关于量的问题,要排除单纯看网民绝对数量的片面认知,而应该把网民数量与全国总人口数量进行对比。只有大力提高网民在总人口数中的比例,才能为真正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奠定基础。在全国网民的数量结构中,农村网民的可开发性空间巨大。为此,开辟农村网络市场,做好农村网络建设工作是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完全有必要把它纳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之中,让之成为农村基层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重点。从技术支持上看,让占全国总人口70%的农村居民也能充分享有网络资源,继而通过公共论坛参与协商、讨论各种公共问题。网络建设还不能忽视区域差异,对于中西部地区的网络信息建设,也应加大投资力度,在物质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能留下人为的“数字鸿沟”。
量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主要是一个资金投入的问题。但是,质的提升则是一个需要深度挖掘的。其中,加大主流网络媒体的培植,占领网络舆论阵地,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是基础性工作。据此,要正本清源,剔除一些敌意的、不健康的网络信息。除此之外,加强必要的网络管制,也是必须做的工作。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渗透性,一些恶意信息、虚假信息、垃圾信息等经常出现在网络空间里,各种歪曲事实真相、丑化攻击政府的谣言也大有市场。为此,有必要运用法律手段,从形成、内容、观点等方面对网络公共论坛予以管制,以维护网络公共论坛的正常秩序和健康运作。
2.加强网络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为网络协商民主提供制度保障
网络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首推要构建网络立法体系。法治是协商民主的基础,也是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有序进行的保障。同其他领域的法律体系相比,我国的网络立法还比较苍白,网络民主政治的运行实践一再督示加快网络立法,构建互联网法治机制,这对于保障人民的言论自由、保证网络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网络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的契合性,目前还处于刚刚被人们所挖掘的阶段,更应该着手于立法引导和规范。有关立法应该重点考虑权利与责任、回馈与反映,尤其是要以明确的法律法规对政务论坛中政府与公民的权利义务作出详细的规定,确保互动畅通。
从网络公共论坛中的协商民主实践看,目前,其协商讨论的有机链条主要是在网民之间,网民对诸多重大公共事件的关注确实日益深入,对公共意见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但是,网民与政府之间的协商讨论却远远没有跟进。即使有所协商讨论,其自主权也掌握在政府手中,何时开通论坛进行协商,何时关闭论坛终止对话、协商,讨论、交流的意见性倾向如何,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这种状况同常态性的协商民主实践是有出入的。因此,应该从制度层面予以规范,要求把政府的有关决策吸纳公民网络公共论坛的公共意见作为一项常规步骤,使政府与网民能最大程度地相互了解,坦诚沟通,交换意见。
3.构筑社区网络公共论坛,为网络协商民主夯实社会基础
没有形成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参与。(8)网络协商民主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一定的基础。从目前网络公共论坛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社区网络公共论坛大约占整个网络公共论坛的三分之一。这三分之一的社区网络公共论坛切不可小视。它相当于一所民主学校,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既可以锻炼网民的参与技巧,又可以培育良好的公共网络文化和公共精神,提升网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技能。
我们曾在一个社区论坛上看到这样一段留言:“各位网友,论坛欢迎你,你的加入将为德加的发展壮大贡献聪明才智,同样,在这里你也会变得越来越善于理解他人,越来越懂得关照他人,关注集体,关注社区,关注社会。我是深有体会的。加入德加论坛,我变得更加公民了。”这反映了难能可贵的公共精神。民主是有一个过程的,渐进累计性强,社区公共论坛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将为更高层面的网络协商民主打下扎实的根基。
4.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为网络协商民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理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9)文化对人的行为方式和取向有重大影响。作为长期政治实践的产物,政治文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当前,中国正处于从传统臣民型文化向现代公民型文化转型过程中,传统的臣民型政治文化的影响依旧存在,作为网络公共协商的民主实践需要的则是公民型政治文化。因此,要从民主训练、基本知识传授、氛围营造等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当然,政治文化的累积和型构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逐渐积累和长期的过程。但长期过程和积累并不构成回避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所作出努力的理由。
【注释】
(1)本文原发表于《理论探讨》2010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政治》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托夫勒著作选》,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9页。
(3)陈剩勇、钟冬生、吴兴智:《让公民来当家——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制度创新的浙江经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9页。
(4)何明升、白淑英:《网络互动:从技术幻境到生活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页。
(5)陈剩勇、钟冬生、吴兴智:《让公民来当家——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制度创新的浙江经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9—321页。
(6)[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49页。
(7)[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孙柏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1页。
(8)魏娜:《公民参与下的民主行政》,《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9)[英]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