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杭州市社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杭州市社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适应都市文化及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需要,早日融入15分钟生活圈,真正成为市民身边的学校和社区信息港,已成为杭州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凡此种种,都使杭州具备了发展社区图书馆事业的天时、地利及人和。

杭州市社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陈风华(杭州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06

摘要 文章试图通过揭示社区图书馆与都市文化15分钟生活圈的关系,说明杭州建设社区图书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提出了杭州发展社区图书馆的若干设想。

关键词 社区图书馆 都市文化 15分钟生活圈

1.问题的缘起

步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已形成这样的共识:未来都市的竞争极有可能将最终归结为都市文化的竞争。随着余杭、萧山的撤市设区,杭州无论在城市规模还是经济总量上都已初步具备了大都市发展的基础和格局。因时顺势,杭州市委、市政府在“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新天堂,构筑大都市”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都市文化建设备受瞩目。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推开,使社区成为都市中全新而富有活力的细胞。根据《杭州市城市社区建设五年规划2001年一2005年)》,到2005年,社区要基本建成“四优四感”(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化管理和安全感、亲切感、舒适感、文明感)的现代化新型社区。此外,更有部门提出打造15分钟高质量的生活服务享受圈,使所有社区内居民能够在15分钟内得到医疗、娱乐、购物、家政社区服务。社区建设如火如荼。

对公共图书馆事业而言,不论是都市文化、社区建设,或者15分钟生活圈的提出,都意味着机遇和挑战。因为在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区面积不断扩大、读者需求相应增加、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也随之扩大的情况下,公共图书馆以一个服务阵地或几个流动点来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显然已不现实。因此,如何主动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积极调整服务模式,不断延伸、扩大服务面,满足市民就近、经常性的阅读需求,就成为公共图书馆在新形势下必须认真思考并积极探索的课题。而社区及社区文化建设无疑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和更广阔天地,成为公共图书馆事业与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结合点,而其载体,则是社区图书馆。

适应都市文化及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需要,早日融入15分钟生活圈,真正成为市民身边的学校和社区信息港,已成为杭州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杭州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1必要性

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的嬗变,绝非简单的区位移动,而将主要表现为经济运行质量及城市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而其基础,则是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不论是“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抑或“建设新天堂,构筑大都市”,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进而推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公共图书馆作为“公民的终身学校”和信息宝库,毫无疑问,应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际上通常把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杭州市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状况还不尽如人意,公共图书馆的覆盖率相当低,不仅低于省内水平,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区目前仅有的5家公共图书馆,要服务全市373万人口,馆均服务人口为74.6,2000年这一数据的全国统计为45.9万人。据了解,在全市已建成的356个社区中,拥有2000册藏书,并有一定文化活动设施的社区仅占12%,也即40个左右。因此,若以杭州市目前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看,其同现代意义上的都市文化内涵和15分钟生活圈的目标都还有较大差距。

千百年来,杭州因坐拥山水之美和人文之盛而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21世纪的杭州为自己制定了更高目标。“文化力”是一国或一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对城市而言,文化更是其灵魂和最具个性的“名片”。而社区文化显然是都市文化的基础和社区的灵魂。因为生活在某个城市里的市民总是具体地生活在某个社区,他们感受最多也最为关心的,还是身边的文化——社区文化。因此,城市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显然在基层,在社区。

时不我待。加快建设社区图书馆,广泛设站布点,合理分布图书馆资源,方便市民的就近借阅需要,为更多的人才储备和城市品质的全面提升做准备,理应成为向现代化目标挺进的杭州的明智之选。

2.2可行性

发展社区图书馆,对杭州而言,不仅是现实的需要,而且有着现实的基础。

杭州的GDP已连续多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据日前公布的统计数字,2001年杭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0元,折合成美元首次超过3000美元,达3025美元,从而跨过了国际公认的现代化门槛。同时,杭州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首次超过万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五。更为可喜的是,杭州的恩格尔系数也首次低于40%,达39%,从而表明杭州市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其用于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支出将越来越多。

国务院办公厅最近转发的《文化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点在社区和乡镇,同时明确规定今后所有新建小区都要配套建设文化设施。另据国家有关规定,社区公建设施面积每百户不得低于30平方米,而杭州市早在几年前就已将此标准定为每百户不得低于60平方米,是国家规定的2倍;目前杭州市政府投入的社区公共建设经费已达到每百户8000元。这些无疑为社区文化,特别是社区图书馆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物质条件。(www.daowen.com)

此外,杭州有近50%的街道文化站已达到省一级标准,而各公共图书馆近年来也先后设立了不少馆外流通服务点,在设施、藏书及服务等方面都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市有关部门结合社区建设规划制定的《杭州市社区文化“十五”规戈U》,对社区文化室建设也提出了较具体的要求。凡此种种,都使杭州具备了发展社区图书馆事业的天时、地利及人和。

3.关于杭州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几点设想

3.1抗州社区图书馆建设的目标及原则社区图书馆是社区居民家门口的图书馆,其特点是向社区公众开放,其生命力在于便利,不具备这两点,社区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基于此,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优质的借阅服务,是对社区图书馆的一般要求;努力建设成社区居民休闲放松的场所、学习交流的场所、沟通情感的场所和获取信息的场所,最终融入15分钟生活圈,成为居民身边的学校、阅览超市和社区信息港,就成为现代化新型社区图书馆的建设目标。

3.2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模式及启示

目前,国内外社区图书馆建设模式主要有4:一种是社区图书馆由社区办事处领导,物业管理部门管辖;第二种是社区图书馆与大学共建,实行一馆两用;第三种是社区图书馆与企业共建:第四种是社区图书馆归属公共图书馆统一管理,鼓励公共图书馆与居民区合办分管体系,将社区图书馆纳入以公共图书馆为骨干网的统一的公共社区图书馆网络。公共图书馆的社区服务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之后,这种服务方式为西方国家普遍接受。我国社区图书馆发展较快的地区,大多数也采用第四种模式。

上海作为我国城市基层图书馆网络建设较早且较健全的城市,已于“九五”期间建成城市四级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市中心城区的里弄(村)图书室数量多达3200多个,遍布全市。大连市也已在所有的社区建立了社区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于2001年“十一”在5个区县的8个街道(乡镇)设立了第一批社区分馆,并将陆续建成第二批、第三批社区分馆。

省内值得借鉴的是宁波市。2000年,宁波市提出“文化大市”建设目标。经过周密论证与大量调研,该市确定以建设高标准的居住型社区阅览室为重心,体现都市文化的先进性和社区文化的亲和力,并带动整个社区文化的建设。2001年,该市正式推出了社区阅览室的创建活动,并规定其标准为:面积80—100平方米,订购报纸20种、杂志100种,藏书不少于3000册,同时要求阅览室环境高雅舒适,配备空调。新型社区阅览室的出现,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兴趣。目前,该市已有20多个社区达到标准,并有很多社区正积极申报。下一步,宁波市打算以此为载体,充分利用市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在社区阅览室开通网上借书,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鉴于第四种模式,即将社区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分馆,纳入以公共图书馆为骨干网的统一的公共社区图书馆网络,利于资金的集中使用、人员的统一安排及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使读者可以就近借阅,既便利地方文献的保存与开发,也便于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实施,并将减少今后资源共享建设中可能的障碍。建议杭州的社区图书馆建设以此种模式为主体。

在具体的实施中,街道、乡镇应提供必要的馆舍、设备、人员和经费,由公共图书馆提供部分图书和计算机,并负责定期更新图书及对分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由分馆向居民免费借阅图书。在不断完善分馆建设的同时,应逐步加强其网络化建设,通过链接总馆主页,实现社区居民的网上阅览,使读者足不出区即可查阅总馆馆藏目录,享受网上预约等多项服务。

新型社区图书馆是20世纪90年代随社区建设的发展及社区居民的需要而在我国兴起的,其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其社会效益和发展却是不可限量的。在社区图书馆建设中,政府应负主导推动作用。要根据本地的人口规模、地域特点、社区功能等因素,结合原有城区文化馆图书室及街道、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等文化资源设置情况,整合资源,制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社区图书馆发展规划,为构建网络型图书馆创造新的空间,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并最终实现每步行10—20分钟即可找到一家图书馆的理想,同时使15分钟生活服务圈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程亚男.论社区图书馆的建构与发展.图书馆杂志,20021

2.沈卫光.跨出院墙,走向社区.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11

3.余巨平.建社区服务网点,拓阵地服务领域.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1

4.新社区构筑15分钟生活圈.钱江晚报,2002—4—3

(原载2002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