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袁嘉谷为浙江图书馆的贡献

袁嘉谷为浙江图书馆的贡献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宣淑君摘要 袁嘉谷是20世纪文化名人,文章着重介绍他为浙江图书馆所作出的贡献。浙江省于1909年,由巡抚增韫奏准,扩充浙江藏书楼,并与浙江官书局合并,改称“浙江省立图书馆”,于七月正式开放。钱家治的演说,印证了袁嘉谷改建西湖图书馆一事。这是袁嘉谷为图书馆事业所做的一件大事。

袁嘉谷为浙江图书馆的贡献

宣淑君(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云南昆明 650092

摘要 袁嘉谷是20世纪文化名人,文章着重介绍他为浙江图书馆所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 袁嘉谷 浙江图书馆

1.生平

袁嘉谷(1872—1937),云南省石屏县人,字树五,晚号屏山居士。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科取二甲第六十二名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同年,清廷开经济特科考试,袁嘉谷获一等第一名,人称“经济特元”。“特科”又称“制科”,唐代开始设立,是科举正途的变例和补充,即在正式渠道的考试之外举行的一些类似征辟和推荐的考试。参加者由内外大臣荐举,不分已仕、未仕,故袁嘉谷已有功名仍可参加考试。“经济”即“经国济民”、“经邦济世”之意。云南自元代设置行省,600余年间,未出过状元,袁嘉谷取经济特科第一名,人们视同状元,故称之为“云南第一个状元”(也是独一无二的状元);又因为特科考试在清朝统治268年间只举行过3次,所以,又称之为“国朝第三人”。今袁嘉谷故居尚存有朝廷所赐、分别由翰林院大学士王文韶和孙家鼐书写的“经济特元”、“国朝第三人”贺匾两块。

袁嘉谷考取经济特元后,初任翰林院协修。1904年,慈禧太后筹办70大寿庆典活动,朝廷内外上上下下的官员都纷纷进贡,乘机讨好,而袁嘉谷却想到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国库亏空的危难之中,许多地方灾害频繁,民不聊生,怎能再如此穷奢极欲、大搞祝寿活动?于是他不顾个人前途和安危,上《拟请节点景之费以赈灾黎疏》。几天后,太后召见,他如实禀告了陕、甘、湖、广、滇等省的严重灾情。慈禧太后派人调查属实,即下令将祝寿的“点景费”作为赈灾之用。当年,袁嘉谷奉派赴日本考察学政,兼任云南留日学生监督。1905年回国,先后任学部图书编译局局长、国史馆协修等职,负责编译中西要籍与各科教科书,部员中有罗振玉、王国维、高步瀛等,都是我国近现代学术名流。我国至今学校有统编教科书,当始于此。“至今通用乐歌星期’诸名词,皆先生新订。”1909年(宣统元年)九月,调任浙江提学使,同年十二月,兼浙江布政使。袁嘉谷初至浙江,就妥善解决了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教务长许寿裳、教员周树人(鲁迅)因反对校长夏振武提倡封建礼教而罢教、罢课之事,撤去校长夏振武之职,并请许寿裳、周树人等回校任教。1910年,清华大学成立,朝廷下令选送留美学生,浙江省共有8个名额,但是经过选拔,有24人成绩优秀。袁嘉谷认为人才难得,而国家正急需人才,于是不顾名额所限,将24人悉送京城,经过复试,全部获选,一时京师轰动,浙江父老尤为感激袁先生为浙江培植人才。1911年,浙江遭水灾,袁嘉谷捐资800两银子赈灾,并在杭州支持创办孤儿院。辛亥革命后,浙江宣布独立,袁嘉谷率家眷回到云南。1913年(民国2年),被推选为国会议员,赴京议事。会清史馆开,馆长赵尔巽聘袁嘉谷为协修,担任《清史稿》中《选举志》、《文苑志》、《大臣传》、《地理志》云南一节的编纂工作。1914年冬,袁嘉谷回到云南,以后即长期居住在昆明,潜心著书立说。曾任云南图书馆副馆长、东陆大学教授、东陆图书馆馆长、云南省通志馆编纂等职,主持编撰了《云南丛书滇诗丛录》、《云南大事记》、《石屏县志》等地方文献193712月,逝世于昆明,终年66岁。

袁嘉谷先生在京城、浙江、云南等地任职的经历中,曾几度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并且为图书馆事业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以下着重介绍他为浙江图书馆所作的贡献。

2.改建浙江图书馆

1909—1911年,袁嘉谷任浙江提学使。他一方面大力推广教育,兴办学校,在浙江11个府设立初级师范、中学、工校、医校、水产校、农校及各县小学,各级各类学校一时扩充到4000余所;另一方面,竭力搜集整理文献,提倡文化事业。当时学部奏请朝廷,要求颁布图书馆章程,京师开办图书馆,且限1910年各省也一律开办图书馆。浙江省于1909年,由巡抚增韫奏准,扩充浙江藏书楼,并与浙江官书局合并,改称“浙江省立图书馆”,于七月正式开放。袁嘉谷到任后,接受浙江学人的建议,上《请改西湖行宫为图书馆疏》和《勘定图书馆及修葺行宫遗址呈》,请求于西湖圣因寺行宫空地建馆储书,使与文澜阁连成一气。又援引学部在京师筹建图书馆时,得到热河文津阁《四库全书》及承德避暑山庄各殿陈设的藏书,并获准以内务府管辖的净业湖汇通祠为馆址的先例,提出:“浙省圣因寺行宫,同属禁地,倘蒙殊恩,准于文澜阁旁建馆储书,既合学部奏章,先朝德意,而《四库全书》照旧存储,尤足以昭示郑重。”西湖行宫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等帝南巡时所居之地,故称禁地。在呈文中,他对圣因寺行宫的改建和修葺作了全面的规划,提出在文澜阁西面修建图书馆,内设藏书库、阅书室、特别保存书库、特别阅览书室以及办公室等,主楼之外,再建庖厨一所,另外还有其他相应的楼阁、碑亭、棚架、围栏等,行宫内原有的其他建筑,仍照原样修复。在1932年举行的浙江图书馆大会上,教育厅钱家治先生作了如下演说:“溯省立图书馆之渊源,实滥觞于文澜阁而胚胎于藏书楼。藏书楼之设立为清光绪二十九年,其时本人游学东瀛,曾主张用图书馆之名;归国后供职学务公所,又与友人建议提学使袁公,以《四库全书》公诸众览。巡抚增韫纳其议,于是有改建行宫为图书馆之举。以宣统二年落成,本人曾奉派点收。此为本馆第一步之发展。”钱家治的演说,印证了袁嘉谷改建西湖图书馆一事。但他所说行宫改建工程“以宣统二年落成”,时间有误,当是1912年完成。事实是,1912年在孤山南麓文澜阁西首空地建造的新馆舍落成,并将文澜阁所藏《四库全书》划归该馆。浙江图书馆自建馆以来,就一直是国内知名的图书馆。这是袁嘉谷为图书馆事业所做的一件大事。

3.奏请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

太平天国时期,杭州文澜阁曾毁于兵燹,阁中所藏《四库全书》散佚大半,后经杭州著名藏书家丁申、丁丙兄弟于战乱中倾力搜购和长达近7年的抄补,尚未完全。袁嘉谷任职杭州期间,上《请改西湖行宫为图书馆疏》,其中请求将文澜阁所储《四库全书》赐诸浙江图书馆,以供众览,还特别提出:“查《四库全书》目录,再三校勘,仅缺九十余部。今圣明在上,文渊、文津阁本皆准影抄,谨当次第补完,冀复乾隆之旧。”他派人到各地继续搜求散佚的旧本,又让人编出了待访书目。但是,他上疏不久,因辛亥革命起,就离任回滇了,未能亲自完成补缺之事。本文前述钱家治的演说中提到提学嘉谷,辑阁目待访,……壬戌冬,持待访书目资补抄,俾完成文澜之庋。两年之后,抄书四千四百九十七卷,自是全书完备,交图书馆贮阁中。”这说的是入民国后,浙江省于1923年派人到北京按文津阁本抄补文澜阁《四库全书》,到1926年基本补齐。袁先生的友人戴鹤皋为此事曾给他寄诗一首:“远归滇国乐园居,知念湖山胜劫余。拙愧散材随分止,宠惊宏奖过情誉。试看大地无宁宇,且守先人有敝庐。一事报公应色喜,文澜补缺得完书。”文澜阁《四库全书》一直是浙江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袁嘉谷先生虽未能亲自实现“文澜补缺”的愿望,但他是促成此事的有功人士之一,他为保存和抄补《四库全书》文澜阁本所做的努力,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4.搜集、整理古籍,促成滇、浙图书交流(www.daowen.com)

袁嘉谷任浙江提学使时,曾命属下征集两浙文献,对那些有价值的,就整理刊印出来。他请孙树义、孙树礼兄弟对常熟庞氏的《文庙祀典考》与浙江图书馆藏的《文庙通考》一一校勘,详考事实,编成《两浙轩三录》、《文庙续通考》等书。有人献出清代初年浙东史学家万斯同所著的《儒林宗派》抄本16卷,他立即和助手马叙伦详加审定刻印,还抽空亲自参加阅校工作。在他的日记中曾记录了此事(宣统三年辛亥)六月二十五日,阅新刻《儒林宗派》,校误字三:周儒“禽滑稽”,当作“禽滑厘”唐儒“颜思古”,当作“颜师古”陆质铛作“陆淳”《儒林宗派》一书,用谱表的形式记录孔子以下至明末历代儒家学者的授受源流。此书问世200多年,未出过刻本,由于袁先生的热心主持,始得广布于世。现存浙江图书馆1911年刊印本,有袁嘉谷亲笔署签。

袁嘉谷在浙江任职时,浙江人叶尔恺在云南任提学使,也是在其任上办起了云南图书馆。为促进文化交流和增加图书馆藏书,袁先生主动发函与叶氏商议凡滇、浙本,皆互换而不取资,滇人书可传于浙,浙局书可传于滇。”浙书多,滇书少,然而滇刻本有些书是其他省所无的,因此,交换于两省都有利。云南省图书馆现在还保存着当时交换过来的一批浙刻本,其中有《九通》、《绎史》、《二十二子》等巨帙。这是袁嘉谷先生对两省图书馆藏书建设的贡献。

袁嘉谷先生逝世65年了,但后人不会忘记他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建设作出的贡献;作为图书馆后来者,我们也不会忘记袁嘉谷先生为图书馆事业所付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袁屏山先生纪念集编辑委员会.袁屏山先生纪念集.1938

2.余盂良主编.袁嘉谷专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3.袁嘉谷.袁嘉谷文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4.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图书馆情报学档案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情报学、档案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5.石屏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原载2002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