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对策研究
8.1 观念的转变——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
中国传统的城市发展以产业为本,经济发展为主,城市的产业规模、经济发展指标是衡量城市发展的主要参量。而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足够的发展空间,使城市的生态容量与人口增长和产业、经济发展相均衡;必须以人为本,营造有机的生态环境,采用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耗方式。
城市要形成有序的发展格局,系统的有序结构是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正因为结构有序系统才能通过消耗能量和利用信息、知识、技术,不断维持系统的健康运行并提高运行质量和系统能级。
城市的传统发展以产业为本,城市的产业规模是决定城市规模的主要参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城市的人口规模就成为决定城市规模的主要参量。从经济人的角度而言,人力资本是产业系统中一种基本投入要素。从社会人和自然人的角度而言,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是最为重要的,劳动只是一种创造生存条件的手段和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及途径。对城市居民而言,城市首先是其生活空间,是其发展空间,然后才是制造产业空间。产业空间要成为副生活空间,服从生活空间,而不是相反。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机的生态系统。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和现代化产业生产方式在创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不断产生大量的城市垃圾。高度有序的生产活动产出高度有序的商品,但同时也伴随着废料等垃圾的产生,而且商品在消费使用过程中也逐渐陈旧、磨损、破坏而最终被废弃。城市积聚的物质财富越庞大,居民享用的物质资料越丰富,城市产生的垃圾就越多。
城市居民要与城市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保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就必须妥善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城市建设已从单体规划发展到整体设计,从大楼的功能和外观设计发展到楼群、街区乃至整个城市的整体功能和景观设计,无疑这一进步将把城市发展推进一个新天地。而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城市建设还必须从城市设计推进到生态设计,或者说要将生态设计作为城市设计的灵魂和核心内容。
因此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的发展策略就必须大力提高市民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生态意识是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观点、看法和综合感知。近年来,国民生态意识虽然有所加强,但在整体上仍然处于较低层次。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的展开,生态意识淡薄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制约作用愈来愈明显。因此,在建设之初就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全体市民的生态意识,形成有利于城市建设的生态观念及生态道德,借此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8.1.1 加强生态知识宣传教育
生态文明理念的建立取决于生态知识的普及。其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主渠道,以宣传教育为重要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知识教育。尤其要从娃娃抓起,突出抓好学校教育环节,把生态知识普及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让他们在学习中认识和了解自然规律,普遍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努力培养具有生态保护知识和意识的一代新人。政府管理部门还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企业法人代表、各级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干部生态保护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知识培训,灌输生态理念,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发展观。要注重发挥社会舆论宣传的作用,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可持续性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尊重自然,推行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等生态文明风尚。另外,要通过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乡镇文化等载体,弘扬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
8.1.2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公众参与是民主制度下环境保护运动的必然诉求。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原则是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必须依靠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公众有权参与解决生态问题的决策过程,参与环境管理并对环境管理部门及单位、个人与生态环境有关的行为进行监督。公众参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不断探索公众参与的各种途径,努力提高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积极监督和揭露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保护氛围。首先,要尊重公众对环境问题的知情权。地方环境保护部门要定期向社会发布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必须真实地向公众说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和关切。其次,要不断扩展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决策的途径和方式。要有引导地建立环保民间组织,发挥它们培育和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推动和协助政府实施一系列环保政策、敦促和监督企业更多地履行环保责任等重要作用。最后,扩大社会公众的环境权益。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特别是给予公民环境监督权和索赔权,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扶持力度。
8.1.3 培育生态消费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既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增长方式的转变,也需要消费模式的变迁。生态消费模式就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改变。传统工业文明消费模式存在着追求过度包装产品、过度深加工产品、一次性消费品的现象,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大增加,形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据统计,随着人口和消费的增长,由生活消费而导致的污染在许多领域已经超过了由工业生产而导致的污染。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变革传统的消费模式,构建生态消费模式。
8.1.4 牢固树立生态消费理念
消费模式的变革必须与价值观念的变革同步进行,因为现行的不合理消费模式,既根源于经济增长模式的刺激,也根源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侈之风等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的诱导。而没有价值观念的转变,就不会有相应的消费模式的转变。因此,要通过教育、引导,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摆正人类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位置。当前要重点摒弃“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自然界的自净能力是无限的”“消费越多就越幸福”等错误认识,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价值观,体悟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大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消亡的规律。
8.1.5 推广绿色消费方式
绿色消费是一种热爱自然、追求健康、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全新消费方式。它要求人们立足于节约资源,而不是通过消耗大量资源来追求舒适生活。同时,绿色消费鼓励购买绿色产品,这是因为绿色产品是符合环保要求,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回收的产品,它一般都具有节约资源和能源、不使用有害的化学物质、产品使用后易处理分解等特点。因此,既可以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缓解资源供需矛盾,又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是一种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消费方式。
8.1.6 追求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
消费是否适度可以从两方面来衡量:一方面,从人类总体角度上说,它要求人类把消费控制在地球承载力范围之内;另一方面,从人类个体角度上说,它要求以人的合理需要为出发点,把消费控制在人的生理可承受范围之内。实践证明,过度的物质消费不仅会导致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造成物质能量的浪费,而且也会对人体自身机能产生伤害。而适度消费是一种抑制贪欲、避免物质资源浪费的消费方式,目的就是使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保持在维持人类基本生存的水平。因此,人们要摆脱感官本能的直接性满足,通过追求一定的精神价值来充实和完善自己,丰富人类对生命意义的体验,深化对生存价值的认识。
8.1.7 倡导节俭的生活方式
节俭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要求人们厉行节约、合理消费、反对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作为一种消费伦理,节约可以促使我们珍爱本已十分紧缺的资源,确立一种简单而质朴的生活方式和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这种生活方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改变为合理生产、合理消费的积极响应。当前,我国政府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要求选择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生活观,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挥霍浪费,选择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8.2 可行的规划——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关键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更具体来讲,城市规划不仅是建设规划,而且是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为城市的开发、建设、发展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可供选择的方案。城市规划要解决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解决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效益统一的发展目标。就是说,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是国家管理城市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规划在本质上组织城市的空间和土地利用,是要把城市的用地布局和各项建设活动纳入到统一的、科学的规划,实现统一的规划管理,遵循统一的行为规范,以保证城市的合理发展。这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
在城市规划中体现的第一个转变是指规划有弹性,进可攻,退可守,能应付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布局上开敞,不局限于过去静态封闭式的完整性,而是力图达到不同时序、不同阶段的动态平衡。体现的第二个转变,意味着改变靠外延增加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和规模,增加大量低素质劳动力的做法,而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内涵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深入到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其规划对策为:制定区域城市化发展战略,统筹安排城市有序建设;加强乡村用地管理,使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发展高效农业,集中布置农村居民点和乡村工业,有效控制城市边缘区建设;重视提高环境质量,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依据环境容量,提出环境整治目标,因势利导,适度开发自然资源,完善绿色开敞空间系统;合理高效使用能源、土地和水源,结合时代特点,延续和发扬地方特色。
8.2.1 促进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
实践证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与提高发展质量的关系;处理好追求当前利益与谋划长远发展的关系,其中包括经济结构的改进与转变,制度结构的改进与转变,资源结构、生态结构和环境结构的改进与转变。而这种改进与转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第三产业达到较高比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多数发达国家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治理生存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经济结构的主体已由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为主要特征的重化工业,转变为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服务业。据《国际统计年鉴》资料,2004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73%、77%、75.8%、73%、70.7%。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崛起,不仅使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而且生态环境也日趋好转。
因此,从湖南现实情况出发,当前最紧要的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做到强化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比重和水平,适当调控第二产业(重化工业),改变“二产比重高、三产比重低、一产发展滞后”的不协调现状;实现由主要靠物质(资金、资源、环境)投入向主要靠知识、智力开发和技术进步加快发展转变。
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湖南省迫切需要把经济发展从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转变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更好地统筹起来,科学考量环境成本和环境代价,确立适应生态文明需要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导向。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加快建立起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业发展模式,以节能减排为机制,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的“两高两低”先进产业。要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作为出发点,加强节能减排,严格项目准入审核,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以电力、化工、建材、纺织等重点工业行业为突破口,积极实施节能技改,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产品、设备实行强行淘汰。在推进集约发展上下功夫,加快企业向园区集中,对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实施集中管理、集中治污。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根本的特征。要通过抓好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瞄准国际产业链高端,大力开发节能节材、新能源、石油替代等方面的技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应用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重要作用,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和自主创新的主体,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与此同时,要改变以往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弊端,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其再创新。应着眼于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人的健康、优化生态系统,重点加强对生态型科技的开发和利用,这样既可以减少或消除科技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又能以一种崭新的生产力,融入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中,实现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改变,从而符合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要把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生态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开发和建立废弃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生态产业链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绿色技术”体系。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湖南城市生态化发展的主导产业排名前六位的分别为:电子信息产业、旅游业、生物制药业、新材料业、机械制造业及科技教育业。这六个产业的生态化转型模式可以简单归纳如下:
8.2.1.1 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促进世界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先导产业,是当今世界崛起最快的产业之一。湖南有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条件,具有比较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体系。由国防科大、湖南计算机厂、创智软件园、曙光电子集团、长海视听等领头的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已在全国崭露头角,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国防科大的银河系列巨型机享誉国内外,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湖南计算机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计算机终端生产企业,其主导产品GW系列终端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创智软件园已被国家科委列入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成为我国四大国家级软件基地之一。湖南电子信息产业完全可以成为促进生态城市建设、迎接知识经济、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产业。
8.2.1.2 旅游业
湖南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潜力大。今后要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旅游品位,加速构建区域性的旅游中转中心,尽快形成一个比较发达的,包括旅馆业、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旅游商业、旅游饮食业、旅游娱乐业等在内的综合产业体系。
8.2.1.3 生物制药业
湖南可以重点研究以基因工程技术为支撑的生物农药,积极开发高产、优质、抗病虫害和抗逆的生物品种与品系,大力发展抗癌、免疫和心血管等方面的特种药物,使湖南生物制药成为在国内外有较重要影响的优势产业。
8.2.1.4 新材料业
依托湖南是国家重要新材料科研基地的优势,发挥中南大学、长沙矿山研究院、湖南稀土研究所等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重点发展环保节能材料、有机分子与复合材料、结构材料等,逐步形成规模优势。
8.2.1.5 机械制造业
以光机电一体化产品为重点,采用工业智能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对仪器仪表、机床、工程机械等进行智能化改造,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柔性制造系统(FMS)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高层次的制造业,提高中央空调、冰箱、罗茨风机、水泵、电机、工程机械等骨干企业的生产效率、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8.2.1.6 科技教育业
将湖南建成区域性的科教中心是创建生态城市的需要。要注意科技教育资源的整合,建立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为基地,以企业为主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层次技术创新体系;要完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开发区及企业界的联动机制,鼓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办学;突出生态意识的培养及生态城市建设宣传。
8.2.2 促进空间结构的生态化转型
城市中心区密度过高会带来一系列负效应,如交通拥挤、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房地产价格不合理上涨等。由于历史的原因,湖南中心城区的上述问题特别突出,需要通过有机疏散的方法来适度降低中心城区的密度。其具体途径,一是促进传统产业向城市边缘区和远郊区转移;二是通过城市快速交通网络的完善来促进住宅郊区化的发展,进而带动人口向郊区的有机疏散;三是加强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强度的规划控制,通过土地用途的合理置换实现中心城区功能的升级,并防止因“见缝插针”式建设产生新的不良集聚;四是要加强卫星城和城市边缘区的组团建设,为中心区的有机疏散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
为了适应湖南生态城市的建设,笔者认为应构建符合生态经济原则的城市组团结构。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一则可以避免“摊大饼”式扩展;二则可以有效地避开生态敏感区和其他不宜进行建设的地区。在主城区,要尽量保留大片绿地和水面。在主城区以外,进行组团开发,形成功能各异、特色突出的开发组团,各组团有大交通量的公路干线和市中心相连,各组团之间通过快速干道联系并以天然水域及绿地隔开,便于新鲜空气流入市区。位于湘江上游或主城区上风向的组团要禁止发展污染严重的工业。
为适应生态城市建设,湖南在实施大环境绿化的过程中,强化市区绿色廊道及板块建设。大环境绿化,是指以市区点、线、面绿化体系为核心,实现由城到乡、由内到外、由地面到空间的“绿色渲染”,逐步扩大绿化面积,形成城市依托森林、森林环抱城市、城乡结合的绿色景观。实施大环境绿化的重点应放在城市规划区,要加快完善城市规划区的绿化体系。公园板块是城市的“肺”,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效应。在实施大环境绿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划强化公园建设。
8.2.3 大力发展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是按照生态平衡原理建造的人、生物与栖居环境空间能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形成多层次循环系统的新型建筑。它既利用大自然条件与人工手段制造良好的、富有生气的环境,同时又控制和减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力求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平衡。国内外生态建筑例子已有不少,如瑞士伯尔尼哈兰住宅组团、德国盖茨总部大楼、吉隆坡IBM大厦、中国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等。
生态城市是人类住区的理想形式。生态建筑是生态城市不可缺少的实体。又由于人是城市的主体,因此大力发展生态建筑的重点是营造生态住宅,带动住宅由“住人的机器”向“诗意的栖居”过渡。国内外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如荣获1993年“世界人居奖”的Skotteparken住宅小区(丹麦),广泛使用太阳能,采用低辐射玻璃、高性能热交换器、新型水器具和节电设备;日本的obayashi公司将有机废料放在一个特殊的桶里进行搅拌,产生的沼气可用作动力,固体废料则可作为肥料;广州逸泉山庄绿色覆盖率大于40%,空气质量负离子指数每立方厘米12000个,环境噪音小于55分贝,污水处理后排放达到一级标准。
湖南近年来推出了“生态社区”“生态别墅”等形式的住宅,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住宅还没有。今后为适应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应该充分借鉴国内外生态住宅建设的经验,依据节约化、重复化、无害化、循环化等原则,采用可循环材料建造生态住宅。
8.2.4 发展城市绿色生态产业
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是指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大力发展有利于自然生态保护和恢复,在原料生产、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没有或较少给环境带来污染的产业。它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最终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内涵上,生态产业包括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及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现代服务业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部,涵盖了一个地区区域经济的各项产业。结合湖南的当前实际,中心城区的市郊农业应发展高效、优质、安全的无公害绿色农业;工业是城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旅游胜地的中心城区也不能超越工业化发展阶段,重点应发展节能低耗、无污染,能带动市郊农产品深加工的绿色工业;旅游业是先锋产业,应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来发展。
8.2.5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在城市规划和园林绿化中,注重乡土植物的栽种,避免单一物种结构,形成综合的多功能城市绿化。湖南现有公园及街头绿地数量少,分布不均,公园绿地蚕食严重。因此,一是防止现有公园绿地的被侵占,规划新的公园,建设广场、街头公共绿地,并使之均匀分布于整个湖南建成区中,以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效益。在绿环内侧形成20—30米宽的绿化带,外侧形成30—60米的绿化带,高架路段种植攀缘式立体绿化,精选树种,形成环城绿化景观。在公路、河道、城市主干道及城市环线建立绿化带,提高道路绿化率。道路两侧控制5—10米的绿化带,道路绿化率不低于30%。建立由草、灌、乔木组成的多层立体绿化带,完善城市的带状绿地系统建设,使城市内部绿地与城郊绿地生态系统相连,形成适合植物生存的线状通道,有利于城市中动物与鸟类的迁徙和繁殖。
8.2.6 完善交通系统建设
目前湖南城市基础设施容量严重滞后于人口、经济、环境的发展,尤其是交通最为显著,交通拥挤屡见不鲜。今后应加大建设和完善环形网状立体快速通道网络,同步建设静态交通设施和现代化交通管理体系。公共交通网络应成为城市交通优先选择的系统。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城市是缺乏人性、不适于人居住的,也是不可持续的,“步行社区”“无污染的人居环境”已成为国际城市发展的标志,成为未来城市的追求,非机动车的使用和步行街设立对保护古城景观和历史文化风貌,发展特色旅游,弃车从步,走生态和可持续的古城健康发展之道,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行的。
湖南应大力开展交通系统建设,尤其是公共汽车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要大力在原有的道路系统上建公交车专用道,并在城市整体规划中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并对公交车停靠点进行改造以方便疏导交通。
在规划上,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在大型居住区、学院区和商业区作长远打算,为市民提供更舒适、安全和便利的行走环境,而不是让人与车争路。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合理城市交通规划面前,通过良好的人性化管理和引导,将不断提高整个社会人们的交通意识,理解并遵守相关的交通规定。因为,城市归根结底是人的城市,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商业、文化、居住和消费需求,因此应该提供更为便捷、畅通的交通。
8.2.7 发展先进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城市经营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先进城市文化能够极大地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素质的提高,而人是先进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人的素质的提高必然有力地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水平。同时,先进城市文化可以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从而为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先进城市文化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特性,这种特性将不断为城市经营注入新的生机。
要解决好生态文明视域下如何在城市经营中繁荣先进文化问题,就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8.2.7.1 坚持服务和引导统一于社会经济实践之中
一方面要树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意识,当前主要是抓紧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体系要体现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另一方面,注重先进城市文化对城市经营的引导功能,发挥先进文化在限制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促进城市经营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上的积极作用。只有服务于引导、统一于现实实践,先进城市文化才不至于远离社会经济生活,也才能对群众产生吸引力。(www.daowen.com)
8.2.7.2 坚持市场、行政、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
大力推进文化法制建设,打击、清除内容反动的、宣扬黄赌毒的文化产品,保证先进城市文化繁荣的秩序和先进文化产品的发展空间。政府文化部门应通过制定和实施城市文化经济政策,利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鼓励社会文化资源向有较高社会效益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方向流动,保证先进城市文化能够最大限度地占领文化市场。
8.2.7.3 坚持群众化
近年来,湖南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和村镇文化建设具有社会影响广泛、群众参与程度高的特点,是把先进文化推向社会的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应当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巩固和发展这一做法。同时学会利用诸如电子传媒、流行音乐、互联网这些新的文化发展形式和空间,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宣传教育,积极对其进行规范引导,使之汇入先进城市文化主流之中。
8.3 科学的管理——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保障
权威高效的综合管理机构能够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现。尽快通过应用研究,修正现有的评价城市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将自然资源和城市生态环境因素纳入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使有关的城市发展统计指标和评价体系准确反映城市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城市生态环境变化。从湖南的具体情况来看,应制定和落实生态保护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保障。其具体措施可以简单归纳如下:
第一,进一步健全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措施,来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些经济手段与传统的行政手段的“外部约束”相比,是一种“内在约束”力量,它以内化环境成本为原则,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基于环境资源利益的调整,最终建立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我国应当建立绿色税收、环境收费、绿色资本市场、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市场、绿色贸易、绿色保险七项环境经济政策。建立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有利于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降低环境治理成本与行政监控成本,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步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变。
第二,加快建立绿色GDP生态核算制度:通过对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把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环境成本、环境收益、自然资产和环保支出列入国民账户体系,从而比较完整地反映出自然所具有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促进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要开展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责任审计,要把生态绿化、生态环保、生态修复、生态招商等绿色GDP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生态目标责任制,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着力增强干部的生态意识,使他们成为生态文明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三,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关键。当前,应根据国际环境保护立法的趋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中心,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逐步完善现行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填补在生态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立法空白。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建设的需要,必须修改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按照市场经济体制下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尽快确立一些重要的、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如污染赔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保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信息公开化制度、清洁生产制度。与此同时,为有效抑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有关循环经济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节约、环境税收、环境污染经济核算、有毒有害废弃物监管、安全与健康(ESH)等重要领域的法律也亟待制定或修改。同时,要加大环境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力度,严格执法监督,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形成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监管体系,为湖南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8.3.1 强化城市生态经营,多渠道筹措生态城市建设资金
城市生态经营不同于单纯的城市生态保护,它以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试图通过商业手段和市场化机制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通过生态产品创新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休闲和生态产品的需要,在获取较高生态效益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主要思路,一是通过促进城市自然生态子系统、城市社会子系统和城市经济子系统的有机融合来提高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自净能力及收益与增值能力;二是根据城市不同收入群体支付能力的差异性,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创造出相应的生态产品来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需求;三是构建相应的机制,不断进行生态创新,为城市生态经营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城市生态经营能有效提高城市生态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市场机制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一种全新思路。湖南进行城市生态经营的近期重点应着眼于制度建设,如城市污染经营治理权的拍卖制度、城市生态产业经营权的完全市场化制度、城市工业排污权的交易制度、城市生态商品定价制度等,同时要积极发展城市生态产业。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足够的建设资金。湖南在生态城市建设运作过程中完全依靠政府拨款是不现实的,因此要积极开拓生态城市建设资金的渠道。具体做法有:第一,以地生财,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并进行科学经营以获得土地出让金。第二,有偿使用公用设施。第三,制定法规对污染物排放征收排污费,对利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活动进行收费。第四,对大型投资项目采取多方入股并筹划大型项目或中介机构成为上市公司。第五,采用BOT(建设—拥有—转让)方式招商引资。此方式是指政府同公司签订合同,由该项目公司筹资设计并承建一个具体项目,并在双方协定的一段时间内,项目公司通过经营款项偿还债务和回收投资,协议期满后,项目无偿转让给政府。第六,发行市政债券,鼓励个人、企业参与生态城市建设,同时亦可促进筹资渠道的稳定性。
8.3.2 建立群众参与及社会监督机制
生态城市的建设仅靠领导者、决策者是完成不了的,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因此,要建立群众参与及社会监督机制,动员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地参加生态城市建设。首先,在人民群众和政府有关部门之间要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其次,要健全群众监督举报制度,对群众监督举报的具体问题,包括对举报者的时间和经济补偿、奖励、举报者的责任和权利、被举报者的责任和权利、举证责任、防范打击报复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此外,还应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及时报道生态城市建设信息。
8.3.3 积极推进城市环境保护一体化
湖南应当共同治理生态环境,实现环保一体化。由于行政体制、条块分割、机构改革等方面的原因,各个城市环保一体化难以到位。笔者认为,近阶段应尽快建立各个城市在水资源、土地资源利用及产业布局方面的协调机制,切实保护好河湖水系、基本农田及周边主峰150米以上的山体,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大流域环境污染治理,对污染企业进行改造搬迁,统一规划建设各个风光经济带。要特别注重河流上游与下游的协调,充分考虑盛行风向,反对以邻为壑和转嫁污染。
8.3.4 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制管理
法制管理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根本保障。要切实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的立法工作,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市民积极从事生态城市建设的自觉性;要努力建设好执法队伍,选择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担任执法队伍领导,通过严格执法来约束各行为主体的生态不良行为。
8.3.5 实施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和保护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非常浩大的、涉及多部门多行业的工程。如何做到既能宏观把握和全面发展,又能分清主次轻重,突出湖南特色,需要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根据湖南生态城市建设的情况,分别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8.3.5.1 水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
根据湖南的具体特征,应该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污染水资源。目前,湖南污水处理的能力比较低,污水处理方式比较落后,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以无害化处理为治理目标,在经济上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治理单位视其为负担而无积极性,甚至建成废水处理设施而不运行。为此,在污水处理方面,应该改变传统的观念,对其进行经济开发,形成治污与开发的良性循环。运用生态工程的方法,有效控制有机废弃物对湖南水源河流的有机污染。
8.3.5.2 大气污染治理和保护
通过对湖南工业布局的分析,发现工业布局不合理是造成湖南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工业布局的逐步合理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它是本地自然、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科技等的综合产物,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一经形成,要改变它较为困难。我们只能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出发,使现有的化学工业及其他排污严重的工业,逐渐迁至或新建在远离市区的位置,即处于居民点的下风向地区,以减少对市区的污染。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以利于污染物的自然净化。调节产业结构,节约能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从根本上解决湖南大气污染问题。
8.3.5.3 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和保护
采用新技术,逐步实现垃圾资源化。一方面采用卫生填埋法,继续将垃圾运往垃圾填埋场,但要对垃圾场渗液污染问题进行处理,同时要营造外围林带,减轻垃圾气味对外围区域的影响,还应采取措施合理利用垃圾沼气;另一方面,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建立垃圾发电厂,利用有机类垃圾发电供热。
8.3.6 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城区间经济协调发展
目前湖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动力来自于第二、第三产业,这符合湖南向生态城市发展的要求。在城市经济建设中,注重湖南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第一产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在近郊发展都市型产业,在远郊发展城郊型产业,在山区发展生态型产业。湖南城市郊区的广大农村必须要以农业的可持续化、无公害化、生态化发展为目标,以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切入点,实施河流、水域、道路、农田、林网等多方面治理和建设措施,进一步加快生态化村镇的建设步伐。对第二产业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发展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的规模优势。加快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和提升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旅游带动商贸,商贸带动旅游。整合现有资源优势,形成产业互补,实现资源共享、环境共生、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加快湖南的经济发展。
8.3.7 积极开展对生态旅游的保护工作
根据湖南的现实情况,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应适当保留一定区域,延续历史脉络。具体保护措施为:
8.3.7.1 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的管理,规范经营者的行为
为保证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活动。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高投入、高污染、破坏景观、高消费等以破坏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项目坚决制止。
8.3.7.2 鼓励生态旅游区社区居民的参与
对有些经济落后的生态旅游区,政府应采取政策倾斜或经济补偿的方式,增加当地社区居民的收入,改变其贫困落后的面貌,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他们自愿、积极地参与对旅游区的生态保护。
8.3.7.3 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严格执行和遵守我国《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积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可增加对旅游的环境保护税收,用于修复被损坏的环境。
8.3.8 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根据湖南现实情况,湖南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可以简单归纳如下:
8.3.8.1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要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首先必须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知识,倡导生态的价值观,提高生态意识,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环境实质上是保护人类自己。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缺乏持续发展意识,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把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视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和尺度,忽视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导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潜伏着资源与环境的危机,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各级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监督和推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引起公民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增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觉性。
8.3.8.2 编制城市生态建设规划,指导生态建设实践
在编制城市生态建设规划过程中,通过研究城市生态现状,并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来科学地规划各项社会经济活动,合理确定城市功能、规模和布局,进而不断提高资源的转换率,各种设施的节能率,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率,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使城市经济发展同生态容量相适应。按照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要求,利用地租、税费、信贷等经济杠杆调整城市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结构,以减少城市中的污染源,并加强对它的集中控制和防治。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开发建设生态型城镇和生态居住区,同时改造和养护旧城区。根据生态经济原理来布置新兴产业,调整和改造老产业,并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8.3.8.3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保障城市生态建设
对绿色产业发展和环保事业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同时逐步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实现排污制度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的转变。制定合理的投资政策,实施生态环境投资的参数化措施,一方面逐步增加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投资,减少和消除城市生态“赤字”;另一方面保证各投资项目达到规定的生态环境参数。加强生态环境法规的制定与完善,监督并保障生态城市建设。创造条件建立城市生态环境专职机构,对城市生态建设进行统一决策、规划、指导、监督和调控。
8.3.8.4 加快城市生态立法
建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规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是保障其战略、政策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这样,城市生态化发展得到法律保证,有法可依,对不符合生态化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保证建设计划的顺利实施。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使生态城市建设走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这也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地方法规是地方政府在执行国家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的,其法律内容应以协调引导为主,借助国家法规支持地方法规的实施。加强立法和执法,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保障城市生态系统朝着正确的方向有组织、程序化、规范化地发展。
8.4 城市的轻型化、智能化、情感化——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方向
8.4.1 城市的轻型化
城市的轻型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轻型化和城市消费结构的轻型化。世界产业发展的进程总体上呈现的是轻型化的轨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但实物型生产的比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显然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使物质产品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在满足同样物质需求的条件下,所需动员的社会经济资源减少。
产业结构的轻型化使城市的综合实力增强,更富经济活力。在工业化时期,制造业是较为“轻型”的,随着工业化的蓬勃推进,重化工逐渐成为主导产业,相应地城市建设也显得较为“重型”。但后工业化的浪潮使工业结构再度在更高的水准上逐渐轻型化,同时城市发展也显现新的活力。工业发展的趋势是深加工、后加工和精加工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档次和质量提高,技术和知识含量增加。产业的轻型化将导致投入资源的轻型化,随着总产品中物耗比例的降低,软性投入如服务业、技术、资金管理和劳动投入的权重将逐步上升。消费是生产的导向。有效需求不足将制约供给,使生产能力部分闲置。闪现的消费热点将引致社会经济资源的涌流,使生产的马力开足。
湖南产业的轻型化必将推进城市的轻型化。减小城市生产空间,增大生活空间。物的空间趋小,则人的空间趋大。产业的轻型化将还土于民。大批小巧玲珑的工厂将与城市金融区、商务区和住宅区相安无事。城市型的工厂不仅可使平面铺展的厂房向空中发展,而且其洁净型、零排放的生产方式可与高质量的住宅区有机组合在一块儿,使城市规划布局更为合理,物流、人流的无效流动更趋减少。生活空间的扩展可淡化城市的生产氛围,使城市更富有人情味,成为人格化的多功能集聚体系。
产业的轻型化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增添自然风情。重工业的高耗材、高耗能将产生大量气态、液态和固态的污染物和垃圾,不免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使城市环境趋于恶化。产业的轻型化使城市有可能轻装上阵,保留更多的自然情趣,减少物耗、能耗,提高环境附加值,提高环境质量。
产业的轻型化有助于减少物资流量,增加人流、信息流。重型工业涉及的产品和原料“傻大黑粗”,导致大量的货物运输量。一方面运输空间挤占城市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物流冲击客流。轻型化的城市将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信息产业等,减少庞杂的事物流量,而放大游客流量、信息流量,以及重量轻、尺寸小而附加值高的轻型商品流量,使城市的交通环境、流通环境更加轻松怡人、优质有序。
产业的轻型化有助于减轻劳动强度,增加技术含量。产业的轻型化有助于减少简单劳动和简单的机械作业,而将人力和物力资源更多地投入技术含量高的行业或服务业。人们将更多地与智能型产品和情感型产品打交道,更多地接受科技教育和职业培训,更多地从事技术开发和情报信息工作。城市人力资源的素质将随着城市轻型化而不断提高,城市的文化和技术底蕴日益深厚。
8.4.2 城市的智能化
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新纪元。知识作为一种最关键的生产要素,其重要性正日益被认识。知识是内涵丰富的范畴,信息是知识的资源和基础,知识源于信息,是精练的信息,是信息的高度组织和综合。而科学技术则是知识的成果和应用,知识可活化为技术,物化为产品,升华为科学。
在知识经济时代,质量最高的资产不再是实物资产,也不是金融资产,而是知识资产。知识经济的显著特征不仅是知识型产品的迅速崛起,而且是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对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渗透。无形资产、知识资产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实物型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知识信息量越来越大。
从规模生产到敏捷生产。传统的生产模式是规模生产。规模生产建立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追求的是经济规模和产出效率。规模生产以生产成本取向,力求通过单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取得效率。不幸的是清一色的大批量的产出很容易使市场饱和。事实上,全球目前面临的是过剩经济而非短缺经济,是买方市场而非卖方市场。
从重型产品到轻型产品,从轻型产品再到智能产品。产品的升级将为产业升级奠定基础,并进而为城市智能化铺平道路。从智能产品到智能系统,城市的智能化方兴未艾。人们对智能建筑、智能住宅、智能工厂、智能运输、智能街区已耳熟能详,智能城市也呼之欲出。将散在的智能大楼、智能住宅、智能设施等通过信息网络连成一体,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密切相连,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增强,交互式广播、交互式电视、交互式社区服务将增强文化产业、物业管理和其他各种服务业的个性化服务特色。集中供热、集中制冷将使智能小区的能源利用更为有效,地上、地下空间的一体开发和综合利用将使智能小区的功能组合、物流组织更为合理。智能材料和设施的广泛采用及城市景观的整体设计将使智能城市的形象更亮丽、功能更优化。
8.4.3 城市的情感化
产业的轻型化和智能化极大地减轻了人们的体力劳动强度和简单脑力劳动负荷,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陶冶情操,领略人生的真谛。智能化的产品使人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异常方便,但是智能化产品终究缺乏灵性,其特点是高技术、高效率而非高情感。高技术可以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闲暇,为精神文明的繁荣昌盛奠定基础,但高技术本身在情感上却是贫乏的。智能化缔造着网络城市,或者大而言之是在构筑网络时代、网络世界:网络似乎使繁荣的城市退隐、有形的空间萎缩。
网络城市只能是现实城市的补充,网络只能是虚拟现实而绝不能取代现实。可以预期,在网络时代,城市生活空间将更加贴近自然,顺乎情感;文化空间将更加丰富多彩,精英荟萃;商业空间将更加博大精深,情景融汇;旅游空间将更加富有创意。便捷的交通和社会的信息化使世界变小,天涯若比邻已成为今天的现实。
网络社区、网络邻居的概念开始流行。但是现实的社区、现实的生活空间由于情感的维系和乡土文化的熏陶而绝不会被虚拟的网络抹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将有可能更多地注重人的发展权,而不是生存权,社会发展的重心、人类感情的砝码将更多地向生活空间倾斜。
工业化曾是推动城市蓬勃发展的动力,而在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城市有可能利用产业的轻型化和智能化所释放的空间更多地倾向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情感需求,以生活空间的再开发重振城市的雄风,深化城市的社会经济功能。城市生活空间的拓展要因地制宜、审时度势,选用适当的模式,既经济合理,又有社会效益,既解决当前问题,又放眼未来。关键是将规划的准则从智能化向情感化倾斜。在智能住宅区的基础上增添感情色彩,住宅的设计要以人为本,但绝非是仅仅以人的生理需求为本,更为重要的是人的心理需求、社交需求,精心构筑温馨的情感空间。住宅要和谐地融入社区,个人秘密空间要与公共社会空间有机整合。社区要有丰富的公共活动和交流的文化空间,要有使人感到温馨亲切的社区小品和雕塑,要有便捷周到、充满人情味的配套服务设施等。智能小区使人方便,而情感小区使人温馨。
网络化尽管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而阅尽世界风光,但旅游毕竟属于一种必须身临其境方得其乐的休闲观光活动,绝不可被虚拟之旅取代。轻型智能化的城市可以有更大的空间用于发展无烟产业。创造物质商品,必然要消耗材料,污染环境,而创造景观商品,提供服务,能耗小、材耗小而城市环境大为改善,品位大幅提高。景观商品可持续展示,使用效用大,价值磨损小。旅游市场的潜力也非常大,随着闲暇的增多,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旅游方面的支出比例不断提高,城市的发展理应把握这一有利趋势,大力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旅游文化。旅游产业以人为中心,一荣一损完全系于游客的情感,只有让人玩得高兴、吃得实惠、住得舒适,旅游业才会兴旺发达,而城市旅游空间的拓展必将为城市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功能再开发增添巨大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