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可行性分析

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可行性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1.2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的基本原则根据湖南城市文物古迹较多、文化积淀丰富但城市建设滞后等实际情况,结合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湖南建设生态城市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因此,湖南生态城市建设也应该以人为中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5.1.3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生态城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文明、舒适的“理想城市”。

第5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5.1 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的条件分析

5.1.1 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

5.1.1.1 优越的自然条件

湖南自古以来森林茂密,水量丰沛,气候湿润,有非常适宜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中部其他地区相比,这一自然气候背景为湖南生态建设提供的条件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

5.1.1.2 良好的经济区位

湖南的区域位置和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在全国尤其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湖南综合科技优势位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前列,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科研、国防科技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5.1.1.3 丰富的旅游资源

湖南文化遗产丰富,旅游资源具有密度大、保存好、级别高的特点。目前湖南旅游产品结构日益合理,旅游环境日臻改善,现代旅游功能不断完善,旅游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加强。

5.1.1.4 深厚的文化底蕴

湖南高校多、科研水平先进、设施完善、教学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这些条件均为湖南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5.1.1.5 较强的经济实力

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中部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5.1.2 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的基本原则

根据湖南城市文物古迹较多、文化积淀丰富但城市建设滞后等实际情况,结合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湖南建设生态城市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5.1.2.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它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求经济效益,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类的全面发展。湖南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弱生态省份,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坚持天然生态和人工生态的有机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1.2.2 “以人为本”的原则

作为城市,是以人为核心,以空间与环境资源利用为手段,以集聚效应为特点的社会、经济及物质性设施的空间地域集聚体。因此,湖南生态城市建设也应该以人为中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湖南由于经济不够发达、人们生活水平还不高以及生活习惯较为传统等因素,城市居民大多数的时间还活动在市区中。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各种服务条件的改善,人们会有越来越强的接近自然、返回自然的意愿。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不断满足人们亲近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愿望。

5.1.2.3 整体优化综合治理的原则

要发挥湖南生态系统的潜力,强化人为控制湖南未来生态变化趋势的能力,促进生态建设。湖南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建设的水利林业环保、城建、市政、土地、旅游等有关部门,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整体优化,使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与湖南城市规划目标相一致,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最佳效益。同时要强调生态平衡规律,协调搞好水、土地、大气、人口、经济、园林绿地系统等生态要素间的关系,合理安排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并注意与自然地形、河湖水系的协调性,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以湖南中心市区和外围组团的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为依据,积极创新城市生态理念,改善区域和湖南城市总体生态环境质量。

5.1.2.4 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相结合的原则

随着湖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已逐渐从单纯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向经济生态过渡,生态的经济化趋势将加快湖南生态新兴产业的形成,并成为湖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快生态经济的产业步伐,依托湖南雄厚的科技力量和工业基础,在水污染防治、水环境工程建设、生态保护、水土流失防治、森林植被绿化和恢复重建、名优生态产品开发、生态技术咨询服务和技术转让等方面,大力发展湖南生态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实现湖南生态城市建设目标、防止生态污染和生态破坏提供技术支持,使之成为湖南新兴的优势产业。同时,要研究制定鼓励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的经济和技术政策,积极推进产业生态化建设。城市产业生态化,就是在各产业之间建立起科学的“食物网”,进行多维的再循环,以降低原材料与能源的使用量,减少或无废弃物产生为宗旨,与其他产业生态化设计相结合,建立基本闭路循环的生态城市体系。在城市这一复合生态系统中,生产功能是城市功能之一,因此城市产业生态化是建设湖南生态城市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内容,也是湖南建设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1.2.5 依法防治、预防为先的原则

抓好城市生态环境工作,当务之急至少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预防和保护;二是恢复和治理。湖南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过去欠账太多,加之长期盲目开发利用,人们生态意识淡薄,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必须通过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和行政、经济、法律、宣传教育等综合性手段进行防治,并把预防保护放在第一的位置。要坚持生态立法和执法并重的思想,把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纳入依法治市的轨道

5.1.3 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

生态城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文明、舒适的“理想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客观需要,是人、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最好形式,是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也是城市经济、文化和现代科学技术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

总的来讲,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并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高速发展的生态经济,高尚的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充分发挥作为城市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恢复生态环境,扩大生态容量,提高生态承载力,创造自然与人类高度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统一体,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达到社会文明、经济高效、自然和谐的目的,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湖南生态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应当是:至2050年,实施湖南生态复兴、绿色大地和八水兴市计划,建成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城市复合生态环境体系和多层次立体化的周边生态保护体系,实施城市生态园林化、产业化、现代化,达到“天蓝、水清、地绿、人富”的湖南生态建设目标,基本做到人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共生和协调发展,完成湖南再现辉煌的历史使命。

具体讲,应做到以下措施:

第一,至2010年,基本遏制住湖南生态恶化的趋势,基本构筑起湖南生态城市建设的框架。湖南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基本完成水源涵养林、野生动植物、生态湿地、天然林、水源地等五大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各河流水系污染治理初见成效,城市绿化工程效果显著,综合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第二,从2011年到2030年,用20年的时间,力争使全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建成湖南生态城市。水土流失治理大见成效,水环境问题基本得到根治,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基本实现产业化经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城市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化要求,产业生态化走在中部省市乃至全国前列。

第三,至2050年,全省建立起基本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全省宜林地全部绿化,形成城市森林和园林绿化体系,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花园化的城市格局形成,实现城市生态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www.daowen.com)

5.2 从Hospers三要素角度分析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的可行性

5.2.1 “集中性(Concentration)要素”方面的论证

Hospers认为,生态城市行为首先大多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中,因为人口集聚在表面上是人口集中到同一地区生活、居住,更深层次上则是由于人口的集聚,人们之间建立起复杂而广泛的社会联系,从而导致密集频繁的信息传递及社会交往行为。

湖南人口密度较大,其人口的稠密、社会交往的频繁造就了创意产生的有利土壤。同样我们也应该看到,人口的集中只是创意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并非人口规模越大,城市创造性就越强,创造性并非由人口数量决定,而是与人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相互作用相关。创新行为需要被激励、被评价、被认可、被社会(市场)接受,这一切都是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5.2.2 “多样性(Diversity)要素”方面的论证

Hospers认为,生态城市发展的丰厚土壤是多元文化的共生,当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行业的艺术家互相交流,各个门类的创意设计和信息互相渗透,互相提供机会,形成了互动共生和竞争,这就为生态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和动力。

5.2.2.1 人口的多元化

城市生态化发展所依赖的最重要的资源是人,而且是开放的、流动的、具有多元化视角和思维的人,人的多样性带来文化的多样性。人的多样性不仅仅表现为种族的不同,还表现为他们因为种族的不同或所处环境不同所具有的不同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工作技能、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

5.2.2.2 文化多样性

人口结构更重要的是文化生活的多元化,包括工作语言的多语种化、对非本土文化的一视同仁,以及不同背景的居民对市政的参与度。这种社会文化多样性不仅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主要因素,也是城市能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先决条件。社会多元化及多层次,包容性强,能容纳不同的意见和想法,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可以互相辩论,不同的价值观可以互相撞击。只有这样,才能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创意人才去尝试,去创新,而不会遇到排斥,最终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5.2.3 “非稳定状态(Instability)要素”方面的论证

Hospers指出,20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缩短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流动日益自由化,全球生产日益网络化,使世界经济的整体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知识和信息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经济增长乃至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第一动力,形成经济的知识化趋势,劳动和资本中的知识含量逐渐上升,知识产品在人们的消费品种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例。这两大趋势大大挑战了人们传统的经济理论和生产方式,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被放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这一大背景中。

综上所述,根据Hospers认为的生态城市构建首先需要具备的三个要素,经过上面对湖南集中性、多样性、非稳定状态这三个方面的论证,笔者认为湖南的城市具备生态化发展的良好基础。

5.3 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的S.W.O.T分析

5.3.1 S.W.O.T分析法的概念和内涵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W.O.T分析最初应用于企业战略决策,即通过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状态等一系列条件的分析判断,帮助决策者在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动态分析中,确定相应的生存和发展战略。现在S.W.O.T分析法已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帮助人们客观分析和正确评价所面临的情况,使得在现有的内外部条件下,将优势与机会整合起来,扬长避短,抓住机遇,作出利益最大化的判断和决策。

S.W.O.T分析的总体思路是,首先,通过全面分析自身内部所具备的优势和缺陷(即分析S.W),及客观分析外部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即分析O.T)的基础上,将所有有关的因素列举出来,构造S.W.O.T矩阵。其次,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形成四种内外匹配的战略,即S.O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S.T战略:利用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W.O战略: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弱点;W.T战略: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威胁。最后,对四种战略进行甄别和选择,确定应该采取的具体战略与策略,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5.3.2 具备的优势(Strength)

第一,湖南区位优势明显。湖南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中具有很强的战略地位,为湖南借助区位优势获得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第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资源,使湖南的文化旅游业十分发达。

第三,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近些年,湖南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城市经济水平大大提升,使湖南构建创意城市立足于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之上。经济基础的进一步坚实也呼唤着城市的发展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产业布局日渐合理。湖南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商贸业从低层次逐渐向高层次升级。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也逐渐转变。通过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构成抽样调查,城市居民平均用于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娱乐文教服务方面的消费比率均得到提高。

5.3.3 存在的劣势(Weakness)

第一,思想观念陈旧。湖南经济发展一直建立于资源依赖型的工业,对于在全球迅速兴起的生态化理念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吸收,对利用生态资源来推进城市发展还存在思想上的疑虑。同时缺乏对生态学等新知识、新理念的学习和新情况的研究。

第二,产业基础薄弱。湖南生态产业发展与国际上公认的生态城市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即使是同国内一些生态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城市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

第三,缺乏生态人才。目前湖南人才培养结构依然比较传统,城市发展同东部发达城市相比落后,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

5.3.4 外部的机遇(Opportunity)

第一,全球消费结构的升级。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日益丰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关注顾客价值成为现代商业的重要特征。消费者更多地关注心理上、精神上、文化上的需求,对物质商品中文化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我国经济发展角度看,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个人最终消费的内容中对制造业及物质性产品的需求比例逐渐降低,对服务性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在服务性产品中,对精神性产品,尤其是创意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

第二,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我国引入生态城市和生态产业概念虽然较发达国家晚,但是,生态城市和生态产业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国蔓延开来,省级层面的政策目标也为湖南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5.3.5 面临的挑战(Threat)

目前湖南城市生态化发展机制尚不健全,生态产业规模尚在形成过程中。而同时湖南生态发展能力不强、资金匮乏、质量偏低。西方先进产业的冲击是湖南构建生态城市所遭遇的严峻挑战,如何面对挑战、激发居民培育生态化发展观念的自觉性,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根据上述S.W.O.T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湖南生态城市发展尽管面临着挑战,但是更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尽管自身存在着不足,但是优势是主要的。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改进自身的不足,抓住当前的机遇加快发展,湖南城市的发展必将实现一个飞跃。因此,适合采用增长型的S.O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将湖南城市建设成生态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