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与功能目标
2.1 生态文明的兴起
2.1.1 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历程
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再生态转型的社会发展道路。生态文明作为正在生成和发展的文明范式,是针对当前人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追求物质财富生产速度而出现的诸如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过量增长、贫富分化加剧、人类安全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范式发展的又一个高级阶段。生态危机首先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生态文明按道理应首先在那里兴起,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所带有的局限性,使得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地向一些发展中或者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转移生态成本,获取各种自然资源来缓解本国的生态危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本质是只使本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不会承担整个人类必须面对的生态责任。此外,西方工业文明在其发展中的巨大惯性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转型,也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而产生的。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很显然,我们对这三个阶段的划分并不是简单的、绝对的以分割线的方式划分的,文明与文明的取代过程应是渐进的,通常在某一社会阶段可能有几种文明同时存在的情形,即文明范式具有重叠性,但在一定的时期,总有一种具有时代代表性的文明占主导地位。
第一阶段,原始文明。在人类初期,以直接利用自然物为特征的采摘和渔猎活动是人们主要的物质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活动的成果主要依赖于自然,那时人们的生活群体规模一般都很小,通过收集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和打猎获取生存资料,当一个地方寻找不到足够的食物时,就迁徙到其他地方,基本上没有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
第二阶段,农业文明。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由原始社会跨入了农业文明阶段。农业文明两个最重大的变化就是定居和人口的增长,主要的物质生产方式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为主要特征的农耕和畜牧。为了获得更多的自然资源,人们开始大面积地砍伐森林,这不仅改变了物种的多样性,而且破坏了土地表面的植被,改变了生物圈的面貌。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食物的需要,人类采取了盲目的过度耕种、过度放牧等手段,直接导致草地和耕地的退化、土地的沙漠化和盐碱化加剧,文明的故乡最终演变成为文明的墓地。从这一阶段的历史中,我们应该很清楚地了解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直接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诸如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玛雅文明、印度文明等都消失在了沙漠之中。
第三阶段,工业文明。18世纪,人类首先在西欧进入了工业文明。工业的大生产是工业文明的主要生产方式,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强大的工业化发展,盲目地追求物质财富,无限量地攫取有限的自然资源,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达到了极致。生态危机,以及在此基础之上衍生出的一系列社会危机,已经危及到人的生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成为了西方工业化国家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至今,人类仍彷徨在工业文明的框架之内。
我们要想从总体上彻底解决这些威胁人类的生态危机,那么首先就要改变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费的工业文明经济发展模式,从思想价值观、生产消费、社会制度和技术创新上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个文明就是生态文明。
2.1.2 人类走向生态文明
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新的文明抉择,让人类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开始看到这种工业化的发展方式将误导人类走进发展的死胡同,而“人类倡导建设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最终也是为了人类自己”。特别是从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成为了全人类的共识。
2.1.2.1 生态环境意识的觉醒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女士发表《寂静的春天》,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开始觉醒。在这本书里,卡逊用触目惊心的案例,描述了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整个自然界的生物种群遭到灭顶之灾,原来生机勃勃的春天,现在变得一片沉寂。该书通过科学的分析得出一个警告性的结论,即生存环境问题绝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天灾、瘟疫,而是一种至今尚被人类忽视的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威胁,而这种环境恶化的“肇事者”恰恰又是人类本身,由此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工业繁荣背后人与自然的冲突,对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和“征服自然”等理念提出了挑战,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拉开了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帷幕。
2.1.2.2 生态环境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报告中说:“地球是有限的,任何人类活动越是接近地球支撑这种活动的能力限度,对不能同时兼顾的因素的权衡就要求变得更加明显和不可能解决。”地球的有限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地球上自然资源的有限。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后不可复得,绝对数量在减少;可再生资源若再生的速度赶不上被开发利用的速度,稀缺程度也会加深。
(2)地球生态系统维持自身平衡能力的有限。如果污染的破坏力度超出地球吸纳污染和自身净化调节的能力,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被破坏。
(3)地球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有限。人均消耗资源提高和人口指数增长的共同作用,会对资源消耗表现出很强的加权效应,自然界客观上存在一定的物质能量供需平衡规律,人类有责任来维持这一平衡,否则地球上的生物不能够长久繁衍生息。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也应该是有限的,不能突破地球的有限性制约,否则,人类将失去生存的载体。
同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其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把“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作为共同的信念和原则,强调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迫切性,也认同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虽然人们在当时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认识还不是很成熟,但这份宣言标志着人类已经开始正视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2.1.2.3 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提出及实施
1987年,联合国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中,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报告指出,当代存在的发展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都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传统发展战略造成的。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只有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环境与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和各国政治承诺。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全球发展战略,制订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行动计划。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国所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
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要求落实可持续发展计划。大会通过了《政治宣言——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声明》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其中《实施计划》提出了一些新的环境与发展目标,并设定了相应的时间表。同时,大会要求各国采取具体步骤,并更好地执行《21世纪议程》的量化指标。
2.2 生态文明的内涵
2.2.1 中国古代生态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包含着生态伦理思想。这其中包括了儒家主张的“天人合一”、道家提出的“道法自然”,以及佛家要求的“众生平等”等思想。
早在中国古代,儒家学者们就已产生了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天人合一”。他们用“天人合一”来解释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天人合一”,乃是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其中包括《易经》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视“天人合一”为理想境界。孔子自称他50岁“知天命”,60岁“耳顺”,70岁“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认为“人”与“天”相通,“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一”。董仲舒强调天人以类相合,“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尽管这些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的解释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看,都是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看成一个整体,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天道”和“人道”的合一,“自然”和“人为”的合一。在他们看来,人虽然是“万物之灵”,但同样也是自然整体的一部分,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都以追求“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天人合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辩证而和谐的关系。生态文明就是秉承了和谐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
道家哲学的核心是倡导生命本位主义,强调自然关怀。这一观点蕴含的丰富的生态学思想始于老子,其基本内容为:贵德、重身、珍生。庄子的生命本位观有三点:一是确立了重生、贵生的生命价值取向;二是主张全生尽年;三是主张养生。道家的生命观认为世界上万物的生命与自然之间存在天然的、必然的联系,生命与自然同源,体现了将生命与自然自始至终连为一体的思想特征。道家的生态伦理学思想所包含的善待自然、爱惜万物的价值取向不仅是合理的,而且对我们具有启迪、指导乃至警示的作用。道家对人生命价值、生存方式的思考反映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体现了深切的生命关怀。这种生命关怀力图从生命的本来意义上去理解和对待生命,与现代生态学的生命观念吻合,值得我们大力提倡。
佛家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并有“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念。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不杀生”奉为“五戒”之首,在这一基础上,佛教提出了不杀生的生命实践。无情有性、珍爱自然是佛教自然观的基本精神;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佛教的根本观念。通过与佛教观念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敬畏生命”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念,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人性的本质。通过佛教“不杀生”与“敬畏生命”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把人和其他物种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其他生命的存在,可见其深厚的生态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了朴素的生态自然观,与近代工业文明对自然盲目掠夺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具有的生态价值表现在传统的生态文明思想既能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提供理论依据,也能成为建设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重要的思想、文化渊源。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与生态规律。
2.2.2 当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想
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形成和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它是人类在对生态环境破坏与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主要观点经历了从人类中心论到生态中心论的演进。传统人类中心论将人类视为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把自然界排除在道德范围之外,认为自然界只是满足和实现人类欲望的工具。生态危机的出现迫使人类重新认识和反思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人们意识到要想消除生态危机,就必须在思想上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环境伦理观念,即现代人类中心论。虽然开始意识到自然的力量,但人类保护自然环境的动机依旧是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随着人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人类意识到不但要对自身的道德负责,还要负起对自然界其他事物的道德责任,动物权利论和生命中心论应运而生。
动物权利论是把价值主体从人类扩展到动物的一种环境伦理学观点,它强调动物应具有独立的生存价值和道德权利。生命中心论则进一步将道德的范围扩大,即包括植物在内的一切有生命的生物都有其内在的固有价值,要求人类对一切生命承担道德责任。但在实践中,这两种观点依然存在着难以自圆其说的理论困境。生态中心论则把道德关怀的范畴从生命的个体扩展到自然界的整个生态思想,体现了人类更深刻地认识自我及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所作的努力。
2.2.3 生态文明的内涵
关于生态文明的含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生态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不同于工业文明,且有可能替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即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而从狭义来看,生态文明则是指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即生态文明的社会内涵,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或制度文明而言的一种文明形式,体现着人及其社会在处理与自然关系上所达到的文明程度。(www.daowen.com)
2.2.3.1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化观念的提升,作为社会发展目标之一,其科学内涵具体包括:
(1)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前提,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依赖,自然的消亡必然会导致人类自身的消亡。
(2)在满足人类发展物质需求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去除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关爱自然生态。
(3)把环境保护放在生态道德的首位。人类的社会行为要符合生态道德的标准。
(4)人类在物质生产、生活消费中要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消耗,把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形成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生态化的产业结构体系。
(5)提倡生态理性消费,人类的生活方式不再是追求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追求精神方面的需求;在整个消费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商品的生态成本,这是一种既能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的生活消费方式。
2.2.3.2 生态文明的社会内涵
(1)生态理念文明。生态理念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等。生态理念文明意味着确立一个新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核心,要求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谐相处,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精神需要和文明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2)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经济文明要求把经济系统的运行控制在生态系统的可承载范围之内,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经济发展要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
(3)生态政治文明。政治文明的功能是通过制度的安排和国家公共权力的运用来维系社会秩序,通过公平分配社会资源来保障个人的权益,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政治文明要求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以及由公共权力限制导致损害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维护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4)生态制度文明。生态制度指规范、引导社会各个主体遵守生态文明的理念、遵守生态文明的规章。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尺。这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其中,特别应强调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的法制体系,重点突出强制性生态技术法制的地位和作用。
2.3 生态文明的特征与功能目标
2.3.1 生态文明的特征
2.3.1.1 生态文明的总体特征
总体上来看,生态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生态文明,都包含着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
生态文明把较高的环保意识作为第一个特征,个人乃是整个社会的组成细胞,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有维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意识和责任,都应具备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社会发展模式上的主要内容是改变传统的不合理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模式:改粗放型为集约型,重视生态经济和社会产业生态化的新发展,把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政治保障,只有建立一个真正完善的社会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社会具有的社会价值理念在于突出了整个社会、自然的统一整体性,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崇高生态责任和人文关怀。
2.3.1.2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
认识和分析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对于在过渡期内顺利实现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目标,使人类文明朝着生态文明的方向更好更快发展,对于逐步纠正从而树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思想观念,促进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政策不断出台并有效地贯彻落实,都具有重要意义。
(1)生态文明的自然性。生态文明突出自然生态的重要性,强调人类既不是自然界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界的奴隶,而是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的自然界的一部分。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促进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2)生态文明的公平性。生态文明所指的公平是一种广义的公平,主要包括: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就是既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又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得到满足。二是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这是确保公平性的关键。生态文明要求不管国家大小、贫富,都应拥有合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权利,同时都要自觉地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和责任。三是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是指当代人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当代人的需要和后代人的需要,为后代人留下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3)生态文明的整体性。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自然大家庭的成员,各种生命之间不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且还与地球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作为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生态系统和其他生命的支撑。同时,生态问题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区域、特定的国家之内,而是全球性的危机。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整体、全球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生态文明要求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在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内采取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另外,生态文明对现有其他文明具有整合与重塑作用,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都与生态文明密不可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4)生态文明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而要使发展保持在生态容许的限度之内。生态文明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没有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就是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就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追求生态文明,才能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一代一代永续发展。
2.3.1.3 生态文明区别于工业文明的特征
生态文明将继承工业文明的优秀成果,但工业文明把经济的增长视为发展,只重视财富的积累而忽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诸如这些不合理的成分已经无法再适应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必将被生态文明所抛弃。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是一种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它不光着眼于眼前,更立足于长远,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是其重要基础。因此,从文明重建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与工业文明的弊端相比较,生态文明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1)与工业文明的“天人相分”不同,生态文明的载体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传统的社会形态理论,往往只从人所组成的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的文明形态,这样就只看到了人类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对自然因素参与社会历史的创造、支撑文明的进步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和重视。实际上,人、社会和自然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地球生态系统是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深层基础,如果没有自然界,何来人类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只有全面发展地球生态这个母系统,人类社会这个子系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2)与工业文明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同,生态文明注重人—环境—社会的整体、协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下,仅围绕人类的发展观念将被取代,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实践活动所涉及的是整个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天然自然、人工自然、人类社会子系统组成的综合体。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利用,必须从整体出发,绝不能从某一子系统出发,孤立地、片面地利用某一子系统的资源优势。因此,我们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不能狭隘地只从满足自身的需求出发,而是要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持续进化的需要。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积极运用自己的知识、技术,主动地维护好生态系统的整体发展进化。
(3)与工业文明完全建立在对自然界的征服和掠夺上并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对立不同,生态文明更加突出生态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关联共生,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而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我们应当认识到,人类绝不能像征服者那样对大自然发号施令,在人与自然这个共同体中,人类不是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而是其中的生物成员,作为一个生物成员,人类没有任何超越其他物种的特权。要知道,保护了生态环境,就意味着人类的生存也有了保障,只有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与持续发展,才能使人类得到长久的幸福和繁荣。因此,生态文明下人类的发展应该是将生态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在内的、和谐的、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
2.3.2 生态文明的功能目标
总的说来,生态文明是在扬弃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后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演进中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立在把“人—社会—自然”看作是一个辩证、发展、生态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之上,在合理继承工业文明的基础上,用更加文明与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生态环境,反对野蛮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重视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努力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下的发展,不仅是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也是生态环境的发展;生态文明下的进步,不仅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人—社会—环境”系统的整体进步。因此,生态文明的整体功能目标就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经济、环境、资源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人与自然整个生态系统中,人类没有超越其他物种的更多的权利,不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应当尊重与爱护自然界,与自然界和谐共处,因为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人类的利益与大自然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按自然法则运行的优化的生态系统是孕育人类社会的母体,它是人类永久的家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赖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内在地包含了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保护了自然环境,人的生存与发展自然也就有了保障。因此,在人类作用于自然的力量迅速增长的条件下,人类要善待自然,明确地球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未来发展的真正意义,自觉充任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讲,不仅要实现所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资源利用上的平等,更突出强调了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在占有自然资源方面所具有的平等的权利。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生态系统对人类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的活动必须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的限度之内。因此,我们不能只站在当代人、当代社会的角度去看待发展,还应站在未来人、未来社会的角度看待发展,在开发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发展的同时,不应破坏人类世世代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要考虑到未来子孙后代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使当代人和后代子孙之间均享有机会均等和资源分享平等的发展权利,真正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
(3)实现经济、环境、资源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主要是针对人类为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视生态环境,造成生态系统失衡,污染破坏严重,各种资源能源严重耗竭和退化,从而与社会发展严重不协调等问题而提出来的。要想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人类必须彻底摒弃以破坏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建立一种新的能够实现经济、环境、资源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把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与对生态规律的认识有效地结合起来,强调经济系统的自然环境,强调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协调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的和谐互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容并茂,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系统,从而达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